混凝土耐久性论文_陈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耐久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久性,混凝土,性能,纳米,干湿,微结构,损失率。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兆伟[1](2019)在《混凝土碳化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建筑施工领域极为常见的材料类型,有着广泛的市场,但由于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以及工程建设环节的人为失误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碳化问题严重,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本文对混凝土碳化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从阐述混凝土碳化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混凝土碳化对钢筋的影响,最后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思路展开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5期)

王腾蛟,许金余,彭光,孟博旭[2](2019)在《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不同体积掺量(0.1%,0.2%,0.3%,0.4%和0.5%)下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实验、渗透实验以及碳化实验,另外通过SEM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能够通过纤维桥接、孔隙填充两种方式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形貌,显着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掺量为0.3%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达到最佳;冻融循环次数相同,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均随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同碳化龄期下,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减小后增大;但掺量为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仍优于素混凝土。(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胡欣,罗星[3](2019)在《机制砂混凝土在石林隧道中运用的耐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天然河砂日益短缺,机制砂的推广应用是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石林隧道的工程实践,在隧道施工前,通过对当地机制砂的优选和混凝土的试配,以抗渗性、收缩性、抗冻性指标来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杨阳,黄会荣,宋小武,王欣林[4](2019)在《微珠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通过添加新型粉体材料来改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为此,对不同掺量再生粗骨料和不同掺量微珠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早期自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微珠对再生混凝土7 d抗压强度有显着影响,但对28 d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性能和抗氯离子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均有所降低。当微珠掺量为75%时,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性能。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结果表明微珠掺量为75%时的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良好。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分析了混凝土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微珠掺量为75%时的再生骨料与水泥基界面粘结密实。研究成果对改善混凝土时确定合适的微珠掺量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11期)

张立群,穆柏林,孙婧,陈海洋,张静轩[5](2019)在《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对不同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分别进行冻融试验、碳化试验和冻融碳化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高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虽然前者的抗碳化性能略低于后者,但经过冻融作用后前者表现出更好的抗碳化性能;强度等级越高,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越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邓鹏[6](2019)在《盐碱-干湿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纳米CaCO_3掺入量、盐碱浓度等因素对混凝土在盐碱-干湿循环后的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通过150次的干湿循环,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等耐久性指标随干湿循环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掺入1%的纳米CaCO_3可以使28 d混凝土试件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盐碱-干湿循环条件下2%掺量的纳米CaCO_3混凝土试件强度下降最低。纳米CaCO_3对混凝土干湿循环中后期的耐久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其最佳掺量为2%,掺量超过2%后则会造成耐久性指标的下降。盐碱浓度对纳米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相对动弹模量较质量损失率指标更易受盐碱浓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旺,杨鼎宜,王金辉,刘淼,杨俊[7](2019)在《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聚丙烯腈纤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作用,试验对水胶比为0.30、0.35、0.40、0.45、0.50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聚丙烯腈纤维,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抑制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率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等耐久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杰,徐成,徐君祥,李瑞尧,魏子棋[8](2019)在《混杂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及混杂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纤维素纤维(CTF)、复合单丝纤维(PF)、复合微筋纤维(VS)单掺、混掺的方式设计试验,通过抗渗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碳化试验及干缩试验,对比分析了纤维混杂方式和纤维混掺比例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并引入混杂效应增强系数研究了不同纤维混掺的混杂效应。结果表明,单掺时,PF纤维耐久性提高水平最优;纤维混杂掺入时,CTF、VS纤维对PF纤维有较好的补充作用,对混杂效应贡献较大,可以大大提高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荣华,王畅[9](2019)在《基于微结构改造的水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水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研究基于混凝土材料多孔特点,通过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加纳米硅灰和有机硅乳液的方法,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通过测试改造前后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以及抗冻性能,来评价改造前后混凝土耐久性变化情况,并通过压汞试验绘制孔径分布曲线,从微观孔结构角度解释混凝土宏观耐久性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加纳米硅灰和有机硅乳液的方法,可以比较全面的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宏观耐久性。微观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的孔径分布曲线得到了优化,经过改造后的混凝土100 nm以下的小孔数量明显增多。研究成果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陈吓敏[10](2019)在《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机制砂成为市场上主要可用的细集料。通过使用机制砂100%替代河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优质机制砂、碎石和矿物掺合料,搭配高性能减水剂,配制的全机制砂混凝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要求。(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效果,进行了不同体积掺量(0.1%,0.2%,0.3%,0.4%和0.5%)下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实验、渗透实验以及碳化实验,另外通过SEM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能够通过纤维桥接、孔隙填充两种方式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形貌,显着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掺量为0.3%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达到最佳;冻融循环次数相同,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均随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同碳化龄期下,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减小后增大;但掺量为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仍优于素混凝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兆伟.混凝土碳化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J].建材与装饰.2019

[2].王腾蛟,许金余,彭光,孟博旭.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J].功能材料.2019

[3].胡欣,罗星.机制砂混凝土在石林隧道中运用的耐久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9

[4].杨阳,黄会荣,宋小武,王欣林.微珠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J].人民长江.2019

[5].张立群,穆柏林,孙婧,陈海洋,张静轩.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6].邓鹏.盐碱-干湿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问题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7].王志旺,杨鼎宜,王金辉,刘淼,杨俊.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8].王志杰,徐成,徐君祥,李瑞尧,魏子棋.混杂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及混杂效应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9].荣华,王畅.基于微结构改造的水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9

[10].陈吓敏.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福建建材.2019

论文知识图

沥青路面沉陷、拥包破坏底部钢筋过密沿海地区混凝土硫酸盐腐蚀劣化情况不同体积密度的有石型原发EPS轻集料混...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设备

标签:;  ;  ;  ;  ;  ;  ;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_陈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