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楼板模板的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所述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以及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且与所述支撑块相邻设置的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且供限位下层钢筋的下凹槽,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且供限位上层钢筋的上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支撑块的承托面支设下层钢筋。通过下凹槽限位下层钢筋,防止下层钢筋移动;通过上凹槽限位上层钢筋,防止上层钢筋移动,保证了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定位准确,从而能保证楼板的厚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楼板模板的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以及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且与所述支撑块相邻设置的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且供限位下层钢筋的下凹槽,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且供限位上层钢筋的上凹槽。
设计方案
1.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楼板模板的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以及
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且与所述支撑块相邻设置的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且供限位下层钢筋的下凹槽,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且供限位上层钢筋的上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本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底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下凹槽,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顶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上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凹槽的宽度和所述上层钢筋的外径相互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凹槽的宽度和所述下层钢筋的外径相互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凹槽的底面和所述下凹槽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层钢筋和所述下层钢筋之间的设定间距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设于所述楼板模板,并通过螺栓穿设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楼板模板进行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面为适配于所述下层钢筋的弧形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面和所述楼板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下层钢筋和所述楼板模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浇筑楼板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在墙柱钢筋上弹控制点,采用拉线的方法控制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的标高,且一般采用垫块设置于楼板的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用于控制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的间距,从而控制楼板的厚度。
但在楼板浇筑之前需要对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进行验收,但是验收中容易导致垫块偏位及断裂,部分垫块无法保证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的间距,造成结构隐患。在施工作业中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的定位常常存在误差,导致楼板厚度不一,影响楼板厚度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验收中容易导致垫块偏位及断裂,部分垫块无法保证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的间距,上层楼板钢筋和下层楼板钢筋的定位常常存在误差,导致楼板厚度不一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包括:
设于楼板模板的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以及
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且与所述支撑块相邻设置的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且供限位下层钢筋的下凹槽,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且供限位上层钢筋的上凹槽。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通过采用至少一个支撑块设于楼板模板,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所述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从而支设下层钢筋。通过采用定位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的下凹槽,通过下凹槽限位下层钢筋,防止下层钢筋移动;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上凹槽,通过上凹槽限位上层钢筋,防止上层钢筋移动,保证了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定位准确,从而能保证楼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定位本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底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下凹槽,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顶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上凹槽。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凹槽的宽度和所述上层钢筋的外径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凹槽的宽度和所述下层钢筋的外径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凹槽的底面和所述下凹槽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层钢筋和所述下层钢筋之间的设定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设于所述楼板模板,并通过螺栓穿设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楼板模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托面为适配于所述下层钢筋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托面和所述楼板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下层钢筋和所述楼板模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包括:
设于楼板模板10的至少一个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所述上层钢筋30的承托面;以及
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10上,且与所述支撑块20相邻设置的定位本体40,所述定位本体40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且供限位下层钢筋50的下凹槽41,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且供限位上层钢筋30的上凹槽42。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定位本体40的周围设置了四个支撑块20,用于支设下层钢筋50。支撑块20的个数和位置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主视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位本体40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底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下凹槽41,所述空心管状结构的顶部形成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上凹槽42。
首先绑扎上层钢筋30和下层钢筋50,在上层钢筋30和下层钢筋50绑扎完成后,进行本装置的铺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层钢筋50包括垂直交叉的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下凹槽41有四个,下凹槽41两两相对设置,从而可将定位本体40放置于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的垂直交叉位置,利用四个下凹槽41卡设住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从而防止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移动,以限位固定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钢筋30包括垂直交叉的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上凹槽42有四个,从而可将定位本体40放置于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的垂直交叉位置,利用四个上凹槽42卡设住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从而防止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移动,以限位固定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钢筋50的下层横筋和下层纵筋的垂直交叉位置和上层钢筋30的上层横筋和上层纵筋的垂直交叉位置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凹槽42的宽度和所述上层钢筋30的外径相互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下凹槽41的宽度和所述下层钢筋50的外径相互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凹槽42的底面和所述下凹槽4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层钢筋30和所述下层钢筋50之间的设定间距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上凹槽42的深度为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厚度之和,上凹槽42的深度具体为3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位本体40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板60,所述连接板41贴设于所述楼板模板10,并通过螺栓61穿设所述连接板41和所述楼板模板10进行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本体40采用100mm的空心的止水节加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承托面为适配于所述下层钢筋50的弧形面,弧形面为凹陷的弧形面,从而可防止下层钢筋50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承托面和所述楼板模板10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下层钢筋50和所述楼板模板10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方便控制下层钢筋50和所述楼板模板10之间的距离。
浇筑楼板混凝土的放灰时,放灰口不要对本装置直接正面冲击。待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要求时,用刮杠进行挂摸,露出本装置的顶部为准,只要控制表面平整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楼板钢筋用的定位装置通过采用至少一个支撑块设于楼板模板,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供支设所述上层钢筋的承托面,从而支设下层钢筋。通过采用定位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楼板模板上,所述定位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向下的下凹槽,通过下凹槽限位下层钢筋,防止下层钢筋移动;所述定位本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上凹槽,通过上凹槽限位上层钢筋,防止上层钢筋移动,保证了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定位准确,从而能保证楼板的厚度。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233.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57275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04C 5/16
专利分类号:E04C5/16;E04C5/18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发明人:吴云龙;夏天;蔡庆军;曹巍;李博
第一发明人:吴云龙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耀先
代理机构:31229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