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探讨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丰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存在相关关系;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以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身心症状表现、社会支持、学习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四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6.6%。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大学生
一、引言
幸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因素。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侧面去探讨,因而对这个问题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回答。幸福的主观性很强,不同的人在主观上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目前多数心理学家是从人的主观精神层面去探讨幸福,而把这种主观感受到的幸福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化为SWB)。[1]幸福感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以脱离幸福的生活状态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它又是主观的。
杠杆是现代金融的典型特征。企业举债经营有利有弊,一味的要求企业降杠杆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的原因在于债务配置不合理,很多资金被配置到效率低利润薄的企业,甚至是一些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效益不够,只能依靠借贷度日,从而导致杠杆率越积越高,而一些效率高、利润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无法得到信贷,不仅限制了企业发展且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应当和供给侧改革进行有效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争取将资金配置到效率高的企业,从而使得信贷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举债经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学校适应性是一个广义的、多维的概念,目前有关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多从单一的维度来探讨,众多学者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结合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学校适应性是指个体能够具有基本达到学校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学会和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得发展健康人格的能力。[2]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源于社会个人(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和社会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社团组织等)的,对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持系统。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另一类是主观支持,指个体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如体验到被尊重、支持和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满意程度。
张金勇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学校适应性总分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校适应性的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吴丹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王洪伟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的各指标与自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5]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在牡丹江市某高校抽取本科生310人,回收有效问卷 291 份,回收率 94%。其中男生121人,女生170人;大一59人,大二73人,大三123人,大四36人;文科生125人,理科生166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表明,性别仅在主观支持上差异显著,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社会支持资源比女生更乐观;文理科不同的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文科高于理科,这说明文科生在获取社会支持方面的能力高于理科生,这与文理科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有关系;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这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经多重比较发现,大三的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生活,有了稳定的朋友圈,在遇到一定的困难时已经知道向谁求助,而大一和大二的同学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尤其大一的学生正处于新生适应期,没有熟悉大学生活,困难出现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该量表由卢秀峰编制,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和效度量表八个子量表,共有66个项目,量表采取5级评分,本次测试的科隆巴赫ɑ=0.7。
㊲ L.D.Ettlinger,“ The Pictorial Source of Ripa's'Historia'”,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vol.13,no.3/4,1950,pp.322-23.
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后,一致认为如果往上移,上面的长方形就小了,周长就变小了,也就是认同了图形面积小了,周长自然就跟着变小了,图形面积变大,周长也变大的结论。
该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包含10个项目,量表分为三个因子,分别是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总分等于十个条目计分之和,本次测试的科隆巴赫ɑ=0.617。
3.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版(GWB)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一些因子与主观幸福感量表里的一些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与“对健康的担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利用的越好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三)数据录入与统计
对有效数据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家庭结构、学科、年级的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上的差异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上有显著差异(P<0.05),均为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不同学科(文科、理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显著(P<0.05),理科高于文科。(详见表1)
表1学校适应性在家庭结构、学科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家庭结构tP学科tP学习适应性0.1530.878-2.1220.035人际适应性-0.1030.918-1.2010.231角色适应性-2.0560.041-0.2190.827职业选择适应性-2.010.045-0.3720.710生活自理适应性0.2060.8371.2840.200环境的整体认同-1.5550.1210.8720.384身心症状表现-1.7970.033-0.8290.408学校适应性-1.4370.152-0.4010.689
表2学校适应性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SSdfMSFP学习适应性SSBSSWSST46.158294.384340.543328729015.3861.026150.000人际适应性SSBSSWSST31.099113.257144.357328628910.3660.39626.1780.000角色适应性SSBSSWSST39.951356.77396.721328628913.3171.24710.6750.000职业选择适应性SSBSSWSST43.937157.183201.12328729014.6460.54816.7410.000生活自理适应性SSBSSWSST154.776413.209567.985328729051.5921.4435.8340.000环境的整体认同SSBSSWSST57.576240.72298.296328729019.1920.83922.8820.000身心症状表现SSBSSWSST6.331331.473337.80432872902.111.1551.8270.142学校适应性SSBSSWSST1516.8455268.5566785.4013285288505.61518.48627.3510.000
如表2所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和学校适应性上差异显著(P<0.001),经多重比较发现,大三和大二的学生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 仅在身心症状表现这一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0.05)。
(二)不同性别、学科、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在所有被试中,性别除了在客观支持上差异显著(P<0.05)外,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文理科不同的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P<0.05),在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利用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社会支持在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性别tP学科tP主观支持-0.4960.620.8260.409客观支持2.0280.0440.8300.470支持利用度-1.3060.1932.3490.020社会支持0.9290.3532.1300.034
表4社会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SSdfMSFP客观支持SSBSSWSST41.9251276.8131318.738328729013.9754.4493.1410.026主观支持 SSBSSWSST11.7746432.3776444.15132872903.92522.4120.1750.913支持利用度 SSBSSWSST36.159821.868858.027328729012.0532.8644.2090.006社会支持 SSBSSWSST76.44412844.30912920.752328729025.48144.7540.5690.636
如表4所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这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经多重比较发现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一的学生,而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上差异不显著,详见表4。
(三)不同性别、学科、年级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由表5可知性别在“松弛和紧张”这一因子上差异显著外,在其他几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学科的大学生除了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外,在其他几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详见表5。
表5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性别tP学科tP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1.2700.2050.9270.355对健康的担心-0.4220.6730.2260.822精力-0.2600.7951.0240.307忧郁或愉快的心境-1.3970.1642.5660.011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0.2040.8391.7570.080松弛和紧张-2.2300.0272.2720.024主观幸福感-1.3790.1692.5090.013
表6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因子SSdfMSFP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SBSSWSST21.790806.231828.02132872907.2632.8092.5860.053对健康的担心 SSBSSWSST65.9121900.5071966.419328729021.9716.6223.3180.020精力SSBSSWSST31.5264175.7534207.278328729010.50914.5500.7220.539忧郁或愉快的心境SSBSSWSST140.8743490.2823631.156328729046.95812.1613.8610.010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SSBSSWSST15.5961584.4591600.00532862895.1995.5400.9380.422松弛和紧张 SSBSSWSST318.5988674.098992.6873287290106.19930.2233.5140.016主观幸福感 SSBSSWSST996.58544409.41645406.0013286289332.195155.2782.1390.095
如表6所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其他几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从表7以看出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适应性”与“对健康的担心”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习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与“精力”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与“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存在显著正相关;“学校适应性”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详见表7。
表7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学校适应性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0.310∗∗-0.108-0.0940.128∗-0.034-0.0070.358∗∗0.219∗∗对健康的担心0.116∗0.0600.0310.047-0.011-0.093-0.070-0.041精力0.352∗∗-0.1040.166∗∗-0.093-0.042-0.0040.430∗∗0.258∗∗忧郁或愉快的心境0.240∗∗0.016-0.0460.0370.0540.0570.362∗∗-0.11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0.375∗∗-0.101-0.1090.121∗-0.087-0.0820.357∗∗0.269∗∗松弛和紧张0.160∗∗-0.068-0.0640.0700.049-0.0790.235∗∗0.128∗主观幸福感0.380∗∗-0.0750.117∗-0.0810.003-0.0560.466∗∗0.253∗∗
注:*P<0.05,* *P<0.01
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表8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 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0.212∗∗0.208∗∗0.162∗∗0.256∗∗对健康的担心-0.085-0.117∗-0.181∗∗-0.157∗∗精力0.189∗∗0.158∗∗0.145∗0.209∗∗忧郁或愉快的心境0.135∗0.234∗∗0.189∗∗0.257∗∗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0.176∗∗0.0790.0270.119∗ 松弛和紧张0.0320.0060.125∗0.047 主观幸福感0.153∗∗0.134∗0.144∗0.181∗∗
注:*P<0.05,* *P<0.01
从表8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客观支持”“社会支持”与“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支持利用度”与“松弛和紧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与“对健康的担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详见表8。
(五)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The total current density consists of the conduction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displacement current density:
表9学校适应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因子BRR2调整R2tP身心症状表现-4.5490.4660.2170.215-6.2560.000社会支持0.2320.4850.2350.2302.4270.016学习适应性-2.6260.5000.2500.242-3.3840.001人际适应性3.3770.5260.2770.2663.2540.001
四、讨论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特点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上有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这说明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显著,理科高于文科,因为文科生到了大学再不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好和用好文科的知识,所以文科生要想学好大学的知识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和学校适应性上差异显著。
总体来说,是否独生子女、文理科以及年级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均有影响。
(二)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
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
而绞吸式挖泥船由拖轮、排泥管、锚挺和运输船等组成。首先,把船上的主定位桩和挖槽中心下线进行对准,然后从断面边线的位置开挖进刀,把前部钢缆进行交替收放,用两个铰刀左右开工开挖河道淤泥。完成这些后,再换成两边的定位桩,再次进行清淤工作,直至清理完成。
总体来说,性别、文理科以及年级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均有影响。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松弛和紧张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这是因为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把自己的压力和焦虑说出来,而男生比较喜欢独自承担;文理科不同的大学生在忧郁或愉快、心境松弛和紧张、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这是因为文科生的学习压力比理科生要小一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其他几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当互助会走向解散这两天里,他正在编辑第十五期,他听到要停刊时,非常气愤。他说:这次的剧情,我还不知道,正在为他们编辑第十五期《曲江工潮》,而梅坤来和我说及这剧本的过去!呵!一个团体的内部如此,我能挽回么,梅坤能挽回么?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学校适应性量表中的一些因子与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一些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适应性越好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张金勇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校适应性的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文得出的结论与其大致相同。
为了探讨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确切关系,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以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主观幸福感回归方程式的变量有四个:身心症状表现、社会支持、学习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四个预测变量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6.6%,其中身心症状表现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为21.5%,身心症状表现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为23%,身心症状表现、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为24.2%,详见表9。
剪取右肾肾皮质按1∶9比例加入冰浴0.9%NaCl溶液研磨制备10%匀浆组织液,4℃、3500×ɡ离心10 min。按CAT可见光法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A405 nm值,计算CAT活性。SOD活性及GSH和MDA含量的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具体方法同1.4。
表 2 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被试,在自尊水平、职业认同及其六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测查工具,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本次施测采用了国内段建华(1996)对此量表的修订版本,修订后共18道题,量表包含6个因子,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H)、精力(E)、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忧郁或愉快的心境(SH)、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O)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RT)。本次测试的科隆巴赫ɑ=0.69。
4.学校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吴丹伟、王洪伟和黄永峰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
(五)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其学校适应性、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即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10月份来自东南亚的硬阔叶木行情变化持续向好,可见像家具一类的中下游产品的制造业对这一类锯材资源用货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大路的中档生产制作原料像菠萝格、山樟木、西南桦销售更为畅旺;但像缅甸产柚木、克隆木,越南产黄花梨,印度老山红檀木,以及小叶紫檀等高端贵重木材价格行情在10月份的锯材市场因为消费需求仍然未见起色,因而销售情况不令人看好。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理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学校适应性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要加强分类回收宣传,提高农民的分类回收意识。可对村落进行抽查,村与村之间相互评比,鼓励全民参与,奖惩分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2.性别、文理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影响。
3.性别、文理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
智能家居云网络流量控制系统主要完流量调度传输,采用以FPGA为核心器件,并通过FPGA板与记录存储软件通信将历史流量状态保存至数据库。为确保事件响应实时可视化,硬件采用不同颜色LED灯来表征当前流量传输状态。整个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小区场景下,都可以自由组合,实现高效经济安全流量传输调度保护。
是一个弱女子在和几个警员争执。那女子丝毫不理会警员的高声斥骂,一边不客气地回嘴,一边快步往这边走。刘雁衡眼睛一亮,大声喊:“黄莺,我在这儿呢。”
5.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6.学校适应性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二)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1.积极开展入学适应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能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教育应当立足于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在身心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实用的提高适应性的方法,如团体心理训练和心理专题讲座。[6]
2.全面建构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高校应立足于本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挖掘价值,促进成长。在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时要特别注重的一点是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要顾及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可能性,从而开发大学生个人智力,激发大学校园的活力。
3.促进良好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7]为了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学校可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听一些轻松欢快的歌曲,经常与朋友谈心等。
由于矮塔斜拉桥在国内兴起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内该桥型的桥梁还不是很多。故关于该桥型的抗震研究资料还很匮乏。目前,随着矮塔斜拉桥这种桥型逐渐被国内桥梁界所接受,并得到了较多的运用。该桥型已逐渐成为桥梁抗震研究的一个热点[2],针对该桥型抗震研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
4.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学校适应性,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由于生活自理能力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会成为他人讥笑和指责的缘由,进而会影响到个体的积极感受。因此,家长从小就应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的技能,使其自觉成为一种习惯,不要走入“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要紧”的误区。
5.注重社会实践,锻炼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如各种社团、兼职等。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增强学校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积累社会支持资源,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雪.积极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张金勇.大学生学校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1):37-39+61.
[4]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4.
[5]王洪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姜涛,贾蕊,兰洪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验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1.
[7]姜涛,安海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45-146.
AStudyontheInfluenceofUniversityStudentsofSchoolAdaptabilityandSocialSupportonSubjectiveWell-being
JIANG Tao1 , JIA Rui1 , ZHENG Yushu1 , LAN Hongcheng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2.93383 troops, 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23,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adap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on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enrich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3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thesis refers to the adaptability of society,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chool adaptability,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investigate takes subjective well-being as dependent variable, school adaptability and social support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n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physical and mental symptoms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carried out. Four variables had predictive effect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variance of joint interpretation was 26.6%.
Key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school adaptability;social support;college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9-04-30
[作者简介]姜涛(1982-),女,内蒙古阿荣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研究;贾蕊(1981-),女,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国际鼓励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郑宇姝(198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兰洪成(1982-),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中校,学士,主要从事军事心理学和数据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E020);2018年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353MSYYB024,1353MSYYB023,1353MSYQN023)
文章编号:1003-6121(2019)05-0123-08
[中图分类号]B832
[文献标志码]A
[责任编辑]]王立国
标签:适应性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主观论文; 幸福感论文; 大学生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美学论文; 美学与社会生产论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论文;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E020) 2018 年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353MSYYB024; 1353MSYYB023; 1353MSYQN023)论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文; 93383部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