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军[1](2017)在《双Salamo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锌(Ⅱ)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很多领域,化学量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化学传感器是这个过程的首要环节。近几十年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表明,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已深入人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环境保护和监控,预防灾难和疾病的发生,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化学传感器应用的主要领域。Salen型和Salamo型化合物是一种多功能的螯合配体,其金属配合物在结构化学、立体化学、磁学、立体异构、配位化学、光谱学、分析化学、催化、光电显示、摄影、农业以及光致变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通过一个基于萘环的长链Salamo型配体超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尤其超分子配体和配合物作为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两个具有应用前景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全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讨论:一、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超分子领域的发展概况,包括Salen型和Salamo型化合物的研究近况,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近况,传感器主体识别客体的机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另外对论文的选题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二、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个萘环基的双边四肟型配体,同时我们得到了配体与锌(Ⅱ)、铜(Ⅱ)和钴(Ⅱ)的醋酸盐反应得到的三核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单晶衍射仪测得了相应的晶体结构。然后分别用核磁氢谱仪、熔点测定仪、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表征手段,测定了配体和三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我们对金属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分子间一维和二维的构型;通过紫外滴定实验确定了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比。三、研究了配体可以作为继荧光传感器识别含水有机体系中的锌(Ⅱ)离子和苦味酸根离子。我们研究了继电传感器H4L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发现其符合传感器的要求。通过以上结论,我们认为继电传感器有三个优点:pH适应范围大;稳定性好;以及响应灵敏,可以用于实际应用中用于检测自然水中的Pic-离子。四、我们探索了配体和锌(Ⅱ)配合物作为pH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可能性。在荧光光谱中锌(Ⅱ)配合物以及其Pic-离子的聚合物荧光化学传感器对H+/OH-的荧光光谱响应变化就像开关一样,因此得到了继电传感器H4L的两条荧光响应链:加入(①Zn2+,H+和OH-,②Zn2+,Pic,OH-和H+)离子后溶液的荧光发生“①关-开-关-开”和“②关-开-关-开-关”的变化。
姚国华[2](2013)在《核自旋诱导的新磁光效应及金属卟啉激发态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核磁共振谱(NMR)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极其重要的分子结构检测和医学诊断技术;但是NMR和MRI发现至今,一直沿用六十多年前提出的核磁感应概念和方法。2006年开始报道一种新核磁共振信号检测方法,提出核自旋诱导的磁光效应(NSOR),即线偏振光在液体分子的预极化核磁矩诱导下发生旋光。但是NSOR一直缺乏解析理论,根据Buckingham等人的极化率理论和法拉第效应理论,我们推导了核自旋诱导法拉第效应(NSOFR)的解析公式。根据外磁场Cotton-Mouton效应理论,我们首次提出并理论研究了核自旋诱导的新Cotton-Mouton效应(IBCM)。这两种核自旋诱导的磁光效应都与分子的结构信息密切相关,可能发展成为综合NMR和光学光谱的新分析技术。此外,金属卟啉是长期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对其激发态的结构与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还较少,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金属卟啉第一激发单重态的姜-泰勒构型畸变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一章简述了核自旋诱导的新磁光效应及金属卟啉激发态的结构与光谱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核磁共振原理、分子极化率、旋光效应、计算量子化学基础,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研究了预极化核自旋与入射光平行时产生的核自旋诱导法拉第效应(NSOFR)。基于Buckingham等人的核磁矩诱导的反对称极化率理论和外磁场引起的法拉第效应理论,得出了圆柱体样品中抗磁性饱和分子的NSOFR的解析理论表达式,它包括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核与电子之间的超精细作用(hfi)诱导产生的两部分贡献。分子内超精细作用的贡献分为轨道角动量项、费米接触项和自旋偶极作用项;对于抗磁性饱和闭壳层分子,轨道角动量项对分子内贡献起决定作用;但是对于含重原子(如Xe,Hg等)的分子,费米接触项是非常重要的。用新导出的NSOFR公式和普通法拉第效应实验中获取的维尔德Verdet)常数,分别计算了水、液态的己烷、环己烷、甲醇、和气态氢中质子1H产生的NSOFR。水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预言三种碳氢化合物的NSOFR也跟水有相同数量级,符合其后的实验结果。本章得出核自旋诱导法拉第效应的解析理论,我们新导出的分子间hfi贡献项,跟分子内hfi贡献项同数量级,相关工作为国际同行多篇论文肯定。第三章研究了极化核自旋和外磁场同时存在,并都与入射光垂直时产生的Cotton-Mouton效应。它包含三项:磁场B引起磁致双折射(Cotton-Mouton效应);核自旋-自旋耦合张量引起的Cotton-Mouton效应(NSCM);第三项是我们新发现项,它是强直流磁场和核磁矩交叉效应诱导的新核自旋诱导Cotton-Mouton效应(IBCM)。我们基于Buckingham和Pople的磁致双折射理论推导出了IBCM的解析表达式。它包含温度无关项和相关项,后者与各向异性极化率和各向异性磁屏蔽的乘积成正比。对于强各向异性极化率和各向异性磁屏蔽分子的IBCM,温度相关项起决定作用,估算结果与NSOFR强度相近。在多光程实验方法中,根据时间反演对称性推论:IBCM可以将被消除,但是NSOFR被增强。此外,我们推演了同时存在法拉第效应和Cotton-Motton效应时的旋光总表达式。由于与各向异性极化率和各向异性磁屏蔽直接相关,本章提出的IBCM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分子结构分析手段。第四章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了第三章得出的新Cotton-Mouton效应(IBCM)。对于非球形分子,温度相关项是主要的,只需用量化方法计算频率依赖各向异性极化率和各向异性磁屏蔽,就能根据公式得出IBCM。采用不同DFT算法和基组的计算结果与C6F6的实验数据作对比,优选了合适平面分子的算法和基组。计算了系列金属卟啉的IBCM,计算结果表明平面共轭分子有较大的各向异性极化率,从而具有与NSOFR相近量级的新Cotton-Mouton效应,有可能通过实验测得。此外,我们发现IBCM具有类似于共振拉曼的电子共振效应,当入射光接近共振激发波长时,IBCM的强度会急剧上升。本章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金属卟啉的核自旋诱导新Cotton-Mouton效应(IBCM);发现IBCM旋光强度存在共振增强效应,有可能提供关于分子激发态的信息。第五章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系列锌卟啉配合物(ZnP, ZnTBP, ZnPc, ZnTAP)的基态、第一激发单重态(S1态)、第一激发三重态(T1态)的结构与光谱性质。通过与时间分辨共振拉曼实验数据对比,现有的量子化学方法对激发态结构与光谱计算结果是可信的;计算结果表明ZnP的S1态结构确实存在很弱的动态姜-泰勒效应。理论和计算结果都表明:由于ZnP的HOMO和HOMO-1轨道近简并,S1态具有强组态相互作用,姜-泰勒畸变很弱;T1态由于交换作用,几乎不存在组态相互作用,所以畸变较强。有关结果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关于金属卟啉第一激发单重态是否存在姜-泰勒畸变的争议。
谭青龙[3](2013)在《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卟啉类化合物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了拓宽卟啉染料的光谱吸收范围,本论文合成了四种结构新颖的D-π-A型苯甲酸锌席夫碱卟啉。通过对卟啉分子进行合理的修饰与设计,在其meso-位引入不同的给电子基团(-R),改善其光电性能。通过Adler法,先合成5-(4-硝基苯基)-10,15,20-三(-R)卟啉,还原制得锌卟啉;然后将锌卟啉与对醛基苯甲酸反应合成5-[对-(亚苄基亚氨基)]苯基-10,15,20-三(-R)卟啉锌等四种配合物。对含C=N结构的卟啉分子PZn-BIA-COOH与不含此结构的对照分子PZn-COOH在光学,电化学及光伏性能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相对于PZn-COOH,在meso-位引入C=N结构的卟啉分子PZn-BIA-COOH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扩宽了光的吸收范围并且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较理想情况为:对硝基苯甲醛、噻吩-2-甲醛、吡咯的摩尔比是1:3:4;反应时间是45min,反应温度是122℃,吡咯在丙酸中的浓度为0.27mol/L;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充分表明这四种化合物即为目标产物,熔点在76~82℃之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四种苯甲酸基锌卟啉的Soret峰主要集中在429nm位置附近,Q(Ⅰ)主要在604nm附近,Q(Ⅱ)主要在563nm附近。含有席夫碱结构的卟啉分子P1相对于不含席夫碱结构的对照分子P3,其Soret峰有8nm的红移。相比5-(4-氨基苯基)-10,15,20-三(-R基)卟啉(Soret:421nm),化合物P1-P4的Soret峰有2~10nm的红移,并且Q带数目减为两个。相比不含有席夫碱结构的对照分子P3,化合物P1的Soret峰发生红移,而且其吸光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变高。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四种化合物都有两个发射峰。其中位于609nm左右的发射峰较强,而位于658nm附近的发射峰相对较弱。化合物P1的最强发射波长比其对照分子P3也有略微的红移,四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边缘在545nm-580nm之间,通过计算,得到四种化合物的基态能级E0-0在2.17-2.88eV之间。通过循环伏安法,得到四种化合物的电化学能级在0.70~1.95eV之间,其中化合物P4的电化学能级最小为0.70eV。四种苯甲酸基锌卟啉激发态电子注入到二氧化钛导的驱动能(-0.74V vs SCE)△Ginj在-1.25-0.83eV之间;而卟啉染料阳离子被(I/I3-)(+0.2Vvs SCE)还原再生的驱动能△Greg在-0.99-0.25eV之间。结果表明电子注入和染料阳离子被还原这两个过程在动力学上都是可行的。
时艳美[4](2011)在《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纳米材料在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胶体化学、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表面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使得它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低维纳米材料在磁、热、光、电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独特性能而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低热固相法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合成方法。由于低热固相法有无需溶剂、操作简单、污染小、适合规模生产等优点,使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利用低热固相法合成了ZnO、GdF3、NaGdF4低维纳米材料,实现了对所制备产物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等方面的调控,从而控制了产物的形貌。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如下:用EG和SDS为表面修饰剂,采用低热固相法分别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粒子和纳米棒。并用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等方法对制备出的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锌盐、反应物配比、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利用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在十几纳米,所得的粒子的均匀性较好;利用SDS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氧化锌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可达一微米,直径平均长度为70 nm。首次利用乙二醇为表面修饰剂,采用低热固相法制备出了氟化钆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等方法对制备出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时间、加热温度、研磨顺序、表面活性剂、氟化剂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的可能性机理,实验还对氟化物掺杂Eu3+实验进行了荧光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直径在80-200 nm之间,长度可达微米级,掺杂后产物具有较强的红光发射。首次利用乙二醇为表面修饰剂,用氟化剂氟化钠制备出了NaGdF4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等方法对制备出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时间、加热温度、反应物配比、表面活性剂、氟化剂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的可能机理。实验还对NaGdF4掺杂Eu3+实验进行了荧光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产物是均匀的棒状的纳米材料,其直径在50-70 nm之间,平均长度为300 nm,掺杂的样品具有较强的红光发射。
曾庆斌[5](2011)在《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子识别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分子印迹技术是实现人工分子识别的有力手段。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类对特定目标化合物(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它在分离纯化、传感器以及模拟酶催化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卟啉是一类具有平面大π共轭骨架的化合物,作为人工受体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体系。本论文将卟啉引入分子印迹体系,将其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合成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采用选择性吸附,斯卡查特分析,荧光光谱,固相萃取等方法对这些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进行表征,对影响印迹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基于金属卟啉具有良好分子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良好聚合性能的锌卟啉功能单体5-(4-甲基丙烯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ZnMOTPP)。能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定量考察了ZnMOTPP与系列三唑类化合物、磺酰脲类化合物的结合情况,得到了不同结合体系的结合常数。以ZnMOTPP为功能单体,三唑类化合物为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吸附,荧光光谱,斯卡查特分析,固相萃取等方法,对这类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以金属卟啉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对三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深入研究了聚合交联剂的种类、交联度、聚合溶剂以及吸附溶剂的极性等因素对印迹效果的影响。以ZnMOTPP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以磺酰脲类化合物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印迹效果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以ZnMOTPP作为共同功能单体,可以促进甲基丙烯酸(MAA)功能单体对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印迹效果。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定量考察了4-乙烯基吡啶(4-VP)与一系列含有不同侧基取代的四苯基卟啉锌之间的结合情况。以4-VP为功能单体,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ZnHTPP)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锌卟啉具有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表明,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ZnHTPP有着灵敏的选择性及较强的结合能力。并对ZnHTPP溶液有着强烈的荧光猝灭作用。
赵艳丽,许炎,李遥洁,黄飞[6](2010)在《量子化学在金属配合物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量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等的发展,并最终产生了量子化学Gunssian程序。金属配合物在工业、医药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量子化学理论与方法为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计算工具。文章综述了量子化学在研究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稳定性、分子磁性、分子轨道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吴雪梅[7](2004)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用量子化学计算程序,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恰当基组水平上,用GAUSSIAN98程序提供的GIAO方法研究了系列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一、羰基配合物系列: 二、二苯铬及其衍生物系列: 三、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系列: 四、乙酰丙酮的配合物系列: 我们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对第一过渡系羰基化合物的系列配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振动分析确定其稳定构型,然后再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用GAUSSIAN98程序提供的GIAO方法计算其核磁共振谱。计算结果表明:对第一过渡系金属Ni、Fe、Cr形成的羰基化合物,在优化结构和计算核磁共振谱时,选择基组非常重要。因为结果表明较小基组不能获得较好的计算结果,而大基组也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可以从计算结果看出,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羰基化合物所得结果较好,然后在此基础上用GIAO方法计算其核磁共振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但是,当我们计算较大体系时,我们可以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研究体系,然后用GIAO方法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其核磁共振谱,计算结果也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此外,我们重点计算了二苯铬及其衍生物和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其中二苯铬及其衍生物选择的是对称性较好的体系,通过计算其核磁共振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谱,探讨其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在二苯铬的一个环上引入取代基后,取代基对两个苯环的影响,类似于支链院烃引入取代基后的影响:即对邻近基团的影响有传递性,并且对离得近的作用强,对离得远的作用弱,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连有取代基的环上,也体现在没有带取代基的环上。在此基础上对二茂铁及其不对称结构的衍生物进行了计算讨论,探讨其取代基效应,其计算结果与二苯铬及其衍生物的取代基效应结果一致。 然后,本文对部分主族元素的乙酞丙酮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潜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在B3D于/吞31++G(却)水平上,用GL气O方法计算了系列乙酞丙酮配合物的核磁共振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说明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主族元素的金属有机配合物进行研究也是可行的。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用量子化学方法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进行理论研究是有效的,并育以鼓过计算来讨论其电荷转移与取代基效应,对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雪华,梁冰,敬小丽[8](2004)在《含朱砂中成药中锌、镉、钴、镍的薄层扫描色谱测定》文中研究说明应用金属螯合物-薄层扫描色谱技术,研究建立了中药中锌、镉、钴、镍测定的新方法,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应用于含朱砂中成药牛黄清心片、天王补心丸中锌、镉、钴、镍的可溶态、有机态、无机态含量及总量的测定,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103.5%、104.5%、98.65。
王莹[9](2004)在《直接键连原子间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磁共振(NMR)谱的研究可以获得分子几何结构,分子中原子的成键情况以及相互作用等重要结构信息。因此,它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中。 过去的几十年,核磁共振谱(NMR)已经在化学、生物和医药领域成为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但是,NMR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随着量子化学的发展,它的简单性使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通过研究核来研究物质世界变成一种迫切要求。 核磁屏蔽常数(化学位移)以及核自旋偶合常数是完全解析核磁共振谱时所需要的两个重要参数。目前,化学位移与核自旋偶合常数的实验测量值已经非常精确,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因此,偶合常数的计算成了近几十年来量子化学家关心的问题。 为了定量地预测实验的偶合常数,通常需要用非常大的基组和考虑电子相关效应的高级别从头算方法进行计算,而且这样大的基组和高级别算法仍旧得不到较好的结果,且无法用于大分子的计算。因此,发展准确可靠的半经验方法仍然是人们感兴趣的方向。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提出的数学表达式,对直接键连原子间偶合常数进行理论研究。 本文研究了C-F、C-P(Ⅲ)、C-P(Ⅴ)、C-H原子间的核磁共振偶合常数,得到四个偶合常数的半经验公式。然后代入实际分子的s轨道百分成分、原子净电荷进行检验,结果与实验值较好地符合。证明此种方法确实可以进行对分子偶合常数的实验值进行理论预测或检验。 单独对C一F键原子间的偶合常数进行研究,将40个含有C一F键的化合物分成10个、20个、30个、40个四组,分别得到它们偶合常数的表达式,然后用实际分子进行检验,结果证明用于拟合半经验公式的化合物的分子数对于公式的准确性并无太大影响。又对40种化合物分别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ST于3G、B3LYP/6一31r两种方法进行拟合,得到的拟合公式对于实际分子偶合常数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多,说明量子化学计算水平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同样没有太大影响。 最后研究了高分子材料聚芳醚酮单体分子的性质,对分子的几何构型、红外光谱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并用本文计算得到的C一F键原子间偶合常数的半经验计算公式对这几种单体分子进行了偶合常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其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因此可以推测这种方法可用于已知分子偶合常数的检验和对于大分子偶合常数的预测,尤其是运用于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生物大分子。
吴雪梅,王莹,廖显威[10](2003)在《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文中认为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四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分子进行构型优化,对优化后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激发光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二、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Salamo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锌(Ⅱ)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Salen型化合物研究进展 |
1.1.1 Salen型化合物 |
1.1.2 Salamo型化合物 |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基于1,2-二(胺氧)乙烷单缩3,5-二氯水杨醛的双边四肟萘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研究方法 |
2.2.3 配体(H_4L)的合成 |
2.2.4 配合物1、2和3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元素分析 |
2.3.2 核磁共振 |
2.3.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4 荧光光谱分析 |
2.3.5 配合物1、2和3晶体数据、结构描述 |
2.4 小结 |
附图 |
3 H_4L作为一种继电传感器识别Zn~(2+)/Pic~-离子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研究方法 |
3.2.3 化学传感器H_4L识别Zn~(2+)离子 |
3.2.4 化学传感器L-Zn~(2+)在含水体系中识别Pic~-离子 |
3.2.6 传感器稳定性和灵敏性 |
3.2.7 体系中水含量对传感器L-Zn~(2+)影响 |
3.2.8 酸碱对传感器影响 |
3.2.9 测定真实样品中Zn~(2+)离子研究 |
3.2.10 测定自然水样品中Pic~-离子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传感器H_4L高效识别Zn~(2+)离子研究 |
3.3.1.1 阳离子识别选择性研究 |
3.3.1.2 不同阴离子的锌盐对锌(Ⅱ)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
3.3.1.3 金属阳离子干扰研究 |
3.3.1.4 H_4L对Zn~(2+)离子滴定实验的研究 |
3.3.2 化学传感器L-Zn~(2+)在含水体系中识别Pic~-离子 |
3.3.2.1 传感器L-Zn~(2+)对阴离子选择性识别 |
3.3.2.2 其他阴离子对传感器L-Zn~(2+)识别Pic~-离子的干扰 |
3.3.2.3 L-Zn~(2+)对Pic~-离子的荧光滴定实验 |
3.3.3 识别机理 |
3.3.4 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
3.3.5 体系中水含量对化学传感器L-Zn~(2+)的影响 |
3.3.6 酸碱对化学传感器的影响 |
3.3.7 真实样品的测定 |
3.3.7.1 样品中Zn~(2+)离子的测定 |
3.3.7.2 自然水样中Pic~-离子的测定 |
3.4 小结 |
4 H~+/OH~-对H_4L和配合物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研究方法 |
4.2.3 H~+/OH~-对H4L的影响 |
4.2.4 H~+/OH~-对配合物1、2和3的影响 |
4.2.5 H~+/OH~-对L-Zn~(2+)与Pic~-的共聚物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OH~-对H_4L的影响 |
4.3.2 H~+/OH~-对配合物1、2和3的影响 |
4.3.3 H~+/OH~-对L-Zn~(2+)与Pic~-的共聚物的影响 |
4.3.4 H_4L的荧光响应链 |
4.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核自旋诱导的新磁光效应及金属卟啉激发态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磁共振 |
1.2.1 核磁矩 |
1.2.2 化学位移,自旋-自旋耦合 |
1.3 分子极化率 |
1.3.1 频率依赖极化率 |
1.3.2 拉曼散射原理 |
1.3.3 介电常数ε和折射率n |
1.3.4 外磁场及核磁矩诱导的极化率 |
1.4 旋光效应 |
1.4.1 圆双折射的旋光角 |
1.4.2 自然旋光原理 |
1.4.3 法拉第效应(Faraday effect) |
1.4.4 核自旋诱导的光学法拉第效应(NSOFR) |
1.4.5 科顿-莫顿效应(Contton-Mouton effect) |
1.4.6 核自旋诱导的Contton-Mouton效应(NSCM) |
1.5 计算量子化学基础 |
1.5.1 Hartree-Fock方法 |
1.5.2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 |
1.5.3 多体微扰理论 |
1.5.4 耦合簇理论 |
1.5.5 密度泛函理论(DFT) |
1.5.6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1.5.7 基组(basis sets) |
1.5.8 振动光谱理论 |
1.5.8.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1.5.8.2 双原子分子振动理论 |
1.5.8.3 多原子分子振动理论 |
1.5.8.4 红外光谱跃迁选择定律 |
1.5.8.5 拉曼光谱跃迁选择定律 |
1.6 论文研究背景、进展及意义 |
1.6.1 核自旋诱导的新磁光效应研究的背景、进展和意义 |
1.6.2 金属卟啉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液体中核自旋诱导的Faraday效应的解析理论 |
2.1 引言 |
2.2 理论 |
2.2.1 分子内和分子间超精细作用诱导的反对称极化率α'_(xyz)~((I))和α'_(xyz)~((B)) |
2.2.2 预极化核磁矩产生的磁场和对NSOR的贡献φ~((B)) |
2.2.3 分子内超精细作用对NSOR的贡献φ~((I)) |
2.2.3.1 H_L对α'_(xyz)~((I))的贡献跟H_F和H_D的比较 |
2.2.3.2 φ~((I))和有效Verdet常数n_AV_A的关系 |
2.2.3.3 用Verdet常数表示NSOR |
2.3 液体样品NSOR的计算 |
2.3.1 预极化水中~1H的NSOR |
2.3.2 液态预极化饱和碳氢化合物的~1HNSOR |
2.3.3 标准状态下预极化H_2气的~1H的NSOR |
2.3.4 讨论 |
2.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强直流磁场下液体的核自旋诱导的新Cotton-Mouton 效应 |
3.1 引言 |
3.2 理论 |
3.2.1 在强直流磁场B下,含预极化核磁矩m_z~((I))的分子的极化 |
3.2.2 核自旋诱导的光学Cotton-Mouton效应 |
3.2.2.1 φ_(C-M)~((B))和φ_(C-M)~((I)) |
3.2.2.2 新的NSCM效应φ_(C-M)~((IB)) |
3.2.3 φ_(C-M)~((IB))的量级估算 |
3.3 讨论 |
3.3.1 核自旋诱导光学旋转和时间反演对称性 |
3.3.2 从NSOR中分离出新的NSCM效应φ_(C-M)~((IB)) |
3.3.3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φ_(C-M)~((IB))的影响 |
3.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核自旋诱导的新Cotton-mouton效应的DFT计算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 |
4.3 IBCM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4.3.1 频率依赖各向异性极化率△α~((0))计算 |
4.3.1.1 极化率计算的算法比较 |
4.3.1.2 构型优化算法比较 |
4.3.1.3 C_6F_6和卟啉类分子的△α~((0))计算结果 |
4.3.1.4 极化率张量共振效应 |
4.3.2 原子核的各向异性磁屏蔽△σ~((I))计算 |
4.3.3 IBCM效应φ_(C-M)~((IB))的计算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属卟啉激发态构型畸变的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ZnP基态 |
5.3.2 ZnP第一激发单重态(S_1)的构型畸变 |
5.3.3 ZnP第一激发三重态(T_1)的构型畸变 |
5.3.4 ZnP光谱分析 |
5.3.4.1 荧光光谱 |
5.3.4.2 与共振拉曼光谱实验的比较 |
5.3.5 ZnPc、ZnTAP、ZnTBP的S_1态构型畸变 |
5.3.5.1 ZnTBP |
5.3.5.2 ZnPc |
5.3.5.3 ZnTAP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3)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前言 |
1.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
1.1.2 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因素 |
1.2 染料分子的种类 |
1.3 卟啉类染料的简介 |
1.3.1 卟啉的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1.3.2 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 |
1.3.3 卟啉类染料的研究 |
1.3.3.1 给电子体的影响 |
1.3.3.1.1 单卟啉核作为电子给体 |
1.3.3.1.2 双卟啉作为电子给体 |
1.3.3.2 电子传输通道的影响 |
1.3.3.2.1 电子传输通道在卟啉的 β 位 |
1.3.3.2.2 电子传输通道在卟啉的 meso 位 |
1.3.3.3 吸附基团的影响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苯甲酸锌席夫碱卟啉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苯甲酸锌席夫碱卟啉染料的合成 |
2.2.4 席夫碱锌卟啉染料的结构表征 |
2.2.4.1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4.2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 |
2.2.4.3 熔点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化合物的核磁、元素分析表征 |
2.3.2 合成化合物的红外表征 |
2.3.3 合成化合物的熔点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合成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合成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影响因素 |
3.3 席夫碱卟啉合成条件的研究 |
3.3.1 物料比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4 溶剂丙酸的用量对硝基卟啉产量的影响 |
3.4 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光电性能测试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2.3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4.3.2 荧光光谱分析 |
4.3.3 电化学性质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1.1.1 纳米材料的概念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1.4 纳米材料的制备 |
1.1.5 零维和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固相法的概述 |
1.2.1 固相法的定义 |
1.2.2 固相法的特点 |
1.2.3 高温固相和低热固相法 |
1.3 低热固相法 |
1.4 表面活性剂 |
1.4.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
1.4.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1.4.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5 课题开展思路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2.2.1 X 射线衍射分析 |
2.2.2 热重分析 |
2.2.3 扫描电镜分析 |
2.2.4 透射电镜、高分辨及电子衍射分析 |
2.2.5 红外分析 |
2.2.6 荧光性能分析 |
第3章 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的低热固相法合成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氧化锌纳米球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产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
3.3.4 氧化锌的透射电镜、高分辨及电子衍射分析 |
3.4 氧化锌样品光化学性能表征 |
3.4.1 氧化锌纳米球的红外光谱图 |
3.4.2 氧化锌纳米球的荧光光谱图 |
3.5 机理探讨 |
3.6 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产物的XRD 分析 |
3.7.2 产物的热重分析 |
3.7.3 产物的SEM 分析 |
3.8 氧化锌纳米棒的光学性能表征 |
3.8.1 氧化锌纳米棒的红外光谱图 |
3.8.2 氧化锌纳米棒的荧光光谱图 |
3.9 机理探讨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氟化钆纳米棒的低热固相合成与表征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氟化钆的低热固相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物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4.3.2 氟化钆的扫描电镜分析 |
4.3.3 氟化钆的TEM 和电子衍射图 |
4.4 GdF_3:Eu~(3+)的荧光性能分析 |
4.5 机理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氟化物NaGdF_4纳米棒的低热固相合成与表征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NaGdF_4 纳米棒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物的X 射线衍射分析 |
5.3.2 NaGdF_4 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5.3.3 透射电镜及电子衍射分析 |
5.4 NaGdF_4:Eu~(3+)的荧光性能分析 |
5.5 机理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识别体系 |
1.2 分子印迹学基础 |
1.2.1 分子印迹的一般原理 |
1.2.2 共价印迹法 |
1.2.3 非共价印迹法 |
1.2.4 共价印迹法与非共价印迹法的优缺点 |
1.2.5 杂化印迹法 |
1.3 非共价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方法 |
1.3.1 非共价印迹法所需的原料 |
1.3.2 聚合物制备方法 |
1.4 分子印迹体系的表征 |
1.4.1 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1.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与评价 |
1.5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5.1 传感器的应用 |
1.5.2 色谱分析 |
1.5.3 固相萃取 |
1.5.4 分子印迹催化剂 |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测试仪器 |
2.3 各种卟啉的合成 |
2.4 紫外-可见滴定光谱的测定 |
2.4.1 ZnMOTPP与三唑类化合物紫外-可见滴定光谱测定 |
2.4.2 ZnMOTPP与磺酰脲类化合物紫外-可见滴定光谱测定 |
2.4.3 4-VP与不同锌卟啉化合物紫外-可见滴定光谱的测定 |
2.5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6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表征 |
2.6.1 聚合物中功能单体锌卟啉含量的测定 |
2.6.2 聚合物中模板分子洗脱率的测定 |
2.6.3 印迹聚合物中对模板分子及类似化合物选择性吸附的测定 |
2.6.4 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特征测定 |
2.6.5 固相萃取 |
2.6.6 荧光光谱测定 |
第三章 金属卟啉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 |
3.1 锌卟啉功能单体的合成 |
3.2 锌卟啉ZnMOTPP与三唑类化合物的配位研究 |
3.2.1 ZnMOTPP的紫外-可见光谱 |
3.2.2 ZnMOTPP与三唑类化合物结合的紫外-可见滴定光谱 |
3.2.3 ZnMOTPP与三唑类化合物结合的热力学常数 |
3.3 以HCZ、TCZ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3.3.1 以HCZ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3.3.1.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3.3.1.2 聚合物对三唑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 |
3.3.2 以TCZ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3.3.2.1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3.3.2.2 聚合物对三唑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 |
3.3.3 以EGDMA为唯一可聚合单体的印迹聚合物 |
3.3.4 以DVB为交联剂的印迹聚合物 |
3.3.5 印迹聚合物7、8对TCZ的吸附特征 |
3.3.6 荧光光谱实验 |
3.4 以氟环唑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3.4.1 聚合物的制备 |
3.4.2 聚合物对三唑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 |
3.4.3 固相萃取 |
3.4.4 印迹聚合物的重复使用稳定性 |
3.5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
3.5.1 交联剂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3.5.2 聚合溶剂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3.5.3 吸附溶剂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3.6 磺酰脲类化合物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3.7 小结 |
第四章 金属卟啉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研究 |
4.1 金属卟啉与4-乙烯基吡啶(4-VP)的配位研究 |
4.1.1 金属卟啉与4-VP结合的紫外-可见滴定光谱 |
4.1.2 金属卟啉与4-VP结合的热力学常数 |
4.2 以锌卟啉ZnHTPP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 |
4.2.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4.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评价 |
4.2.2.1 聚合物与不同卟啉的吸附 |
4.2.2.2 印迹聚合物27与ZnHTPP的结合特征 |
4.2.2.3 荧光光谱研究 |
4.3 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量子化学在金属配合物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量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2 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
3 金属配合物分子轨道研究 |
4 金属配合物分子磁性研究 |
5 金属配合物密度泛函计算 |
6 展望 |
(7)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金属有机化合物波谱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
1.1.1 近代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
1.1.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
1.2 NMR理论计算研究方法概述 |
1.2.1 核自旋与核磁矩 |
1.2.2 化学位移 |
1.2.3 NMR的量子力学描述 |
1.2.4 屏蔽性质的从头计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系列羰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第一过渡系列单核羰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 |
2.2.1 构型优化和基组的选择 |
2.2.2 振动频率计算 |
2.2.3 核磁共振碳谱计算与结果讨论 |
2.3 第一过渡系列双核羰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 |
2.3.1 结构的讨论 |
2.3.2 振动分析 |
2.3.3 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与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苯铬及其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种配合物的稳定构象 |
3.3 三种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和振动分析 |
3.4 三种配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探讨与核磁共振碳谱计算 |
4.1 引言 |
4.2 二茂铁的结构探讨 |
4.2.1 气相时二茂铁的稳定构象 |
4.2.2 二茂铁结构 |
4.2.3 结论 |
4.3 二茂铁的衍生物的结构探讨 |
4.3.1 二茂铁衍生物的结构讨论 |
4.3.2 二茂铁衍生物结构的确定 |
4.4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系列乙酰丙酮配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 |
5.1 引言 |
5.2 乙酰丙酮配合物的结构讨论 |
5.3 振动频率的计算 |
5.4 核磁共振碳谱的计算与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9)直接键连原子间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NMR理论及计算方法概述 |
1.1 核磁共振谱两个重要参数概述 |
1.1.1 化学位移概述 |
1.1.2 核自旋偶合常数概述 |
1.2 自旋-自旋偶合理论 |
1.3 偶合常数的应用 |
第二章 直接键连原子间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2.1 C-F键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2.1.1 J_(CF)的拟合公式 |
2.1.2 化合物2.1-1、2.1-2、2.1-3、2.1-4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2.1.3 结论 |
2.2 C-P(Ⅲ)键核自旋耦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2.2.1 J_(CP)的拟合公式 |
2.2.2 化合物2.2-1、2.2-2、2.2-3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2.2.3 结论 |
2.3 C-P(Ⅴ)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2.3.1 J_(CP)的拟合公式 |
2.3.2 化合物2.3-1、2.3-2、2.3-3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2.3.3 结论 |
2.4 C-H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2.4.1 J_(CH)的拟合公式 |
2.4.2 化合物2.4-1、2.4-2、2.4-3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2.4.3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键偶合常数结果的讨论 |
3.1 较低水平计算方法下不同分子数对偶合常数拟合公式的影响 |
3.1.1 J_(CF)的拟合公式 |
3.1.2 化合物3.1-1、3.1-2、3.1-3、3.1-4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3.1.3 结论 |
3.2 较高水平下不同计算方法对偶合常数拟合公式的影响 |
3.2.1 化合物J-1、J-2、J-3、J-4的偶合常数的计算 |
3.2.2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芳醚酮单体分子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
4.1 聚芳醚酮单体分子的结构 |
4.2 振动分析 |
4.3 偶合常数的计算 |
4.4 结论 |
(10)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与研究方法 |
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1 几何构型 |
2.2 振动分析 |
2.3 分子前线轨道能量 |
2.4 荧光光谱 |
3 结论 |
四、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Salamo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锌(Ⅱ)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研究[D]. 王保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2]核自旋诱导的新磁光效应及金属卟啉激发态的理论研究[D]. 姚国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3]苯甲酸基锌卟啉席夫碱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 谭青龙. 中北大学, 2013(08)
- [4]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D]. 时艳美.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5]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D]. 曾庆斌. 浙江大学, 2011(07)
- [6]量子化学在金属配合物中的应用进展[J]. 赵艳丽,许炎,李遥洁,黄飞. 广东化工, 2010(09)
- [7]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的理论研究[D]. 吴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04(03)
- [8]含朱砂中成药中锌、镉、钴、镍的薄层扫描色谱测定[J]. 毛雪华,梁冰,敬小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 [9]直接键连原子间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D]. 王莹. 四川师范大学, 2004(03)
- [10]四种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量于化学研究[J]. 吴雪梅,王莹,廖显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