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供电局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33)
摘要:输电线路的施工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电力输送以及电能分配等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的开发以及电力输送距离的增加,相关技术越来越复杂,这也就导致安全问题增加。因此,做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的控制,对电力工程的建设以及工程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其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对电力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统筹管理,使每个部门之间都能够正常高效配合,在整个管理制度上为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输电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进行控制,使输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减少安全隐患存在,才能够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2.1、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
输电线的基础工程就是:输电线路中对于杆塔埋入地下的部分的施工,这保证了杆塔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倾倒或变形。此工程的重点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工型式,下文将会介绍基础工程建设的不同种类。
2.1.1、输电线路岩石嵌固基础建设
岩石嵌固基础适合在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条件下使用,其特点是:基坑全部掏挖,底板不配筋,抗拔承载能力强。如果工程需要,可将主柱设置成与塔腿主材一样的坡度,这样偏心弯矩被大大减小,也节省了地脚螺栓。这种基型因为对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充分利用,因此节约了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用量,施工费用较低。
2.1.2、输电线路掏挖基础建设
掏挖基础建设分为全掏挖和半掏挖两种,适宜在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中作业。由于此方法开挖基坑的时候对原状土无扰动,不必让施工人员大开挖后再填土,因此基础在承受上拔荷载之时,可利用原状土的凝聚力与内摩擦角,具备较高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根据统计,由于各个线路地理条件不同,全掏挖基础法比阶梯型基础(采用大开挖方式与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的方法)节约钢材3%到7%,节约混凝土8%到20%之多。掏挖基础可用直柱式、斜插式两种方法进行建设,斜插式掏挖基础在建设时,主柱的设置坡度与塔腿主材相同,如此减小了基础水平力导致的偏心弯矩,也可节省地脚螺栓的使用。
2.1.3、斜插板式基础建设
斜插板式基础建设具有基础主柱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的特征,塔腿主材角钢通过直接插入到混凝土中,大大降低了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上拔、下压在基础强度范围计算上可忽略水平力的影响。此基础和大板基础(具有底板大且薄、较浅的埋深、底板双向配筋承担弯矩与剪力的方法)相比,具有偏心弯矩小、基础底板尺寸小的特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混凝土、底板配筋用量,也不必使用塔座板和地脚螺栓,使得钢材指标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2.1.4、复合式沉井基础建设
复合式沉井基础可以很好地适应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的环境,特别是在流砂现象明显的软土地基上使用效果尤其明显。复合式沉井基础分为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分别为:方型台阶基础和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建设时,一方面沉井顶端露出,另一方面钢筋埋入台阶基础连成整体。基础的埋深在四米左右,其沉并简直径为2到3米左右,这是高压输电线路上比较常用的基础。
2.2、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塔的施工主要依赖于地形、气候、交通等情况,目前主要被采用的两种形式为直线型与耐张型。对于平原丘陵以及运输较发达的地区,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或钢筋混凝土杆,主要是因混凝土具有固定性强,可塑性强,隔水效果好,防虫蛀等特点,还具备许多合成材料的优点,对于平原丘陵等地的大风力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但混凝土凝固快,通常不利于远距离的运输,制成的电杆坚硬度相较钢筋差,运输途中容易形成破损,因此其使用范围普遍分布于城市郊区等地。铁塔用于某些大跨度、重直档距较大的地区,由于山区与无人区等地地形较为复杂,对于电杆的稳定性要求高,且作为输电线路的小型中转站需要承载的电压相对较高,对于不稳定电流的承受能力要好,因此,质地坚硬的钢铁材料为首要选择。在施工前,应对地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保证设备的搭建安全、焊接质量过关,此外,使用承力绳应做好安全隔离工作,避免接触表皮粗糙或尖锐物体,亦防止因摩擦引起电路火灾。
2.3、输电线路架线施工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架线是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施工中,为了提升输电线路输电效率,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输电线路横截面。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括4个施工环节,即放线、展放、架线、固定。其中,放线是架线施工的基础施工环节。在不同输电线路施工中,放线有很多种方式,对此需结合导线横截面确定放线方式,这样才能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展放指的是展开输电线路,在此过程中,可采用牵引机展线或者人工展线的施工方式,如果输电线路为低压电路,则可采用人工展线方式,不仅施工效率较高,而且还能减少对于输电线路的损伤,而在牵引机的实际应用中,需对张力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对线路造成损坏。最后,在进行架线和固定施工中,也应综合考虑导线的横截面,并加强线路保护,避免对线路造成损坏。
3、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3.1、加强控制管理人员素质
控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是对输电线路施工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控制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必须要提高其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相关单位可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同时引进能力高的管理者来对施工进行管理,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让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3.2、引进先进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中也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或管理软件等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人员和物资以及资金等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才能让资源能够更高效地被利用,成本才能有所减少。
3.3、加强与政府的配合工作
电力工程的施工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政府要对蓄意破坏电力工程建设的犯罪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对造成电力工程损坏的人员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对偷盗相关设施或设备的人员要加大打击力度,根据法律条例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进行保护,使电力工程能够顺利地展开施工。
总而言之,保证电力的输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选材的复杂、对地质要求的严格,无不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阻力,因此,在电网普及速度迅猛的今天,我们仍应将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加强各项电力设备的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电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伟冬,潘荣.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06.
[2]郭龙云.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35-36.
[3]寇马军,杜军杰,宋海涛.浅谈10kV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措施[J].电子测试,2016(11):13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