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某煤矿配煤炼焦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龙权[1](2021)在《G公司煤炭采购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
吴国平[2](2019)在《胶带输送机布料臂架参数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带输送机是一种利用胶带来运送煤、物料、石块等的运输设备,现已被多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胶带输送机主要由布料系统、上车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上料系统和底盘组成。其中物料系统是胶带输送机最重要的部分。布料系统是由伸缩机构、布料胶带输送系统、布料臂架和变幅油缸等组成,由于布料臂架的工作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众多学者对此做过一定的研究。本
刘德爽[3](2017)在《薄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薄煤层掘进工作面作业空间狭小和施工进度快的特点,加重了粉尘聚集和粉尘浓度超限。本文以-290m掘进工作面工况条件为基础,研究了气幕控尘技术改善巷道粉尘浓度超标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粉尘向巷道后方运移的主要动力是风流的运动。掘进工作面风流包括射流区、顺流区、涡流区、逆转区,最有利的通风方式为“U”形附壁层流。利用Fluent建立气-固两相流模型,得出供风量增大到250m3/min时,风流射流区长度和风筒出风口距迎头面的长度相近,粉尘分布区域减小。当Lf=6m时,司机位置处所受扰动风速减小,回风流携带粉尘对其影响较小。同时,截割头扰动风速的增大,也会加大粉尘向掘进机方向运移的距离,增大掘进机扒装煤岩作业的逸尘扩散范围。掘进机产尘量的增大,直接引起巷道平均粉尘浓度增大。且截割头产尘量J超过120mg/s时,掘进机司机位置和后端行人作业区的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均严重超出国家规定安全作业环境值。气幕开启后形成冲击射流,包含自由射流区、射流冲击区和附壁射流区,分析气幕出风口宽度与气幕卷吸风量的变化关系,可通过选择较小出风口宽度,提高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出风口风速来实现气幕卷吸风量的要求。当出口风速Vq=7.0m/s时,掘进机司机位置处粉尘浓度较低。后端行人作业区X1整体大于后端行人作业区X2的粉尘浓度,表明粉尘高浓度区域被控制在回风侧巷帮附近,气幕控制效率最高。单独增大回风侧导流气幕风机的长度会降低掘进机司机位置和后端行人作业区的粉尘浓度。当回风侧导流气幕风机长度LFz2=3m时,掘进面气幕控制效果明显。对比气幕开启前后,掘进机司机位置处粉尘浓度下降76.92%,降为3.597mg/m3,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作业限值。以矿井湿式除尘实验平台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气幕出风口宽度、风速及倾角分别为0.02m、7m/s、10°时,气幕控尘效率最高达到82.3%,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朱亮[4](2016)在《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应用纳什博弈、供应链、运筹学等理论及蚁群等优化算法,研究铁路煤炭物流供应链组织创新问题。通过梳理煤炭行业发展现状、铁路煤炭运输特点及未来货源形势,分析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紧迫性,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提出了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的解决思路;梳理总结铁路具备的运力资源优势条件及国家政策支撑条件,并应用供应链管理、博弈论相关理论,研究基于不同主导主体的供应链博弈演变过程,分析铁路构建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的技术可行性、必然性;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的构建需要相应载体,研究提出线上建立煤炭商务平台、线下发展煤炭储配基地,以煤炭储配基地为依托,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构建方式,实现对供应链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四流整合;通过比选研究,提出适应当前形势的基于需求侧储配基地的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并提出其结构组成、运作模式、物流模式;基于煤炭供应链结构组成,深入研究煤炭供应模块、储配模块、配送模块的物流组织过程,包括煤炭长途调运组织模式、煤种参数指标及配煤、准时制配送班列开行方案、机车机班交路接续规划等关键问题,建立了以配煤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配煤模型,基于MTSP问题的机车运用、检修、整备和机班接续一体化编制的双层目标规划模型,并提出基于蚂蚁算法、图形解析法的求解算法;研究提出煤炭储配基地选址原则,并通过梳理全路煤炭主要货源货流情况,结合路网结构、通过能力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提出济源区域等5个可优先考虑建设的煤炭储配基地选址区域方案,并建立了以煤炭运输及配送工作量最小为目标的煤炭储配基地选址模型;通过梳理煤炭储配基地功能需求及各项技术作业流程,研究提出储配基地站场布局基本图形方案,并研究各类设施设备作业能力计算方法;基于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两级库存结构,研究提出储配基地、需求企业的安全红线库存、订货时机及订货量等库存控制策略模型;最后以济源区域建立煤炭储配基地为案例,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梳理并量化分析采用储配基地模式较原方式所增加的效益与成本项,通过对比表明供应链整体具备经济可行性。
李毓婷[5](2012)在《含碳固废作型煤添加剂的研究及型煤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煤炭型能源国家,煤炭的洁净燃烧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型煤技术是一项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洁净煤技术,是煤炭高效低污染利用的发展方式。本文基于洁净型煤技术,利用含碳固体废弃物的燃料特性,将工农业废弃物中的农作物秸秆、生化污泥与粉煤进行混合,加工成型制成固体燃料。本文在综合文献基础上,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研究含碳固废作型煤添加剂,将含碳固废(污水污泥、生物质秸秆)制备成新型的洁净型煤供锅炉使用;一方面研究洁净型煤的功能添加剂,解决型煤机械强度低、防水性能差以及固硫效率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研究洁净型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特性,探索含碳固废与粉煤混合燃烧的燃烧机理,燃烧烟气中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以污泥作为型煤添加剂,污泥可以起到一定型煤粘结剂的作用,当污泥添加量为20%时,型煤的机械强度最好;通过添加粘结剂和防水剂后,当膨润土添加量为6%、有机硅为1.8%时,型煤的抗压强度、热强度、热稳定性、跌落强度和防水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山西省地方工业型煤标准。(2)利用烟气分析仪分析污泥型煤的硫、氮释放特性,并针对SO2污染进行了复合型煤固硫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对SO2和NOx的排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Ca(OH)2作为型煤固硫剂,固硫率仅42%,而碱金属盐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型煤的固硫效果,K2CO3的效果最好,固硫率达83.43%。(3)在污泥型煤中添加生物质,结果表明发酵改性后的生物质质地密实,压缩性能好,膨胀性差,提高了型煤的抗压强度,当发酵生物质的添加量为15%,污泥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污泥型煤的机械强度最佳,可达到1.4MPa,能够达到锅炉使用的标准。(4)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和灰熔点测试仪研究了型煤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污泥和生物质后,型煤的燃点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型煤的燃烧性能得到改善,燃尽率得到提高,灰渣熔点显着下降,与添加剂的灰渣熔融特征温度和结渣特性接近。
徐军[6](2012)在《长焰煤和无烟煤改性及配煤炼焦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材的需求量攀升,冶炼用的冶金焦炭的需求迅速增大,优质炼焦精煤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急需寻找替代煤源以满足钢铁企业生产需要。非炼焦煤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几乎没有粘结性和结焦性在配煤炼焦中基本不使用。通过利用自主研发的煤粉改性剂对非炼焦煤进行改性,然后配煤炼焦,可以达到有效利用非炼焦煤的目的。不但可以降低炼焦成本,扩大炼焦煤种,而且可以改善焦炭质量。本文采用2kg焦炉、40kg焦炉进行配煤炼焦实验,研究直接配入无烟煤,长焰煤等非炼焦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煤粉改性剂(ZBS)对非炼焦煤改性效果及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生产配合煤中直接添加无烟煤或长焰煤配煤炼焦,焦炭质量明显劣化。但通过添加适量的ZBS改性后,配合煤的黏结性指数得到提升,焦炭的气孔分布改善,气孔率下降,气孔壁厚度增加、裂纹减少,焦炭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提高。②通过2kg焦炉基础实验,在厂基础配煤方案的基础上添加11%、13%和15%的非炼焦煤,采用ZBS煤粉改性剂对非炼焦煤进行改性炼焦,焦炭M25和M10达到基础配煤炼制的焦炭质量水平。在加入15%非炼焦煤实验中,加入0.08%改性剂后,与未加改性剂方案相比,焦炭质量指标M25、CSR分别提高了5.44%、10.20%,M10、CRI分别下降了2.84%,8.40%。③40kg焦炉扩大试验确定的最佳配煤方案为:焦煤29%,肥焦煤10%,1/3焦煤18%,瘦煤14%,肥煤18%,焦作煤(无烟煤)6%,贲红煤(长焰煤)5%,ZBS煤粉改性剂0.08%,炼出的焦炭质量达到生产配合煤炼出的焦炭水平,M40达到90.35%,M10达到6.52%,CRI达到35.34%,CSR达到40.45%。为进一步进行工业性试验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郭臣业[7](2010)在《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外煤矿矿井在深部掘进巷道时出现了岩石和瓦斯突出现象。岩石和瓦斯突出包括了岩石突出、岩石与瓦斯一起突出,它们不仅发生在采矿工程中的岩巷掘进,也发生在隧道与其他地下工程施工的相应工程地质环境中。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和机理研究还不够,尚不能准确回答岩石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爆破与岩石和瓦斯突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岩石和瓦斯突出的启动和停止等更深层次上的原因。本文基于永川煤矿的岩石和瓦斯突出现象,针对永川煤矿的地质条件、突出砂岩的物性;突出岩石受载变形的损伤、强度和破坏;煤岩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的瓦斯膨胀能;岩石和瓦斯突出、岩爆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成因;岩石和瓦斯突出的能量、发生的临界条件及机理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永川煤矿的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在距主采煤层-大龙煤层之下43m的T3xj4砂岩层中,该砂岩层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相;T3xj4砂岩含有的Si、Al元素较多,矿物组成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T3xj4砂岩渗透性较差,比表面积较大,其内部孔的孔径一般大于甲烷分子直径;T3xj4砂岩微观裂隙和节理不发育、连通性差,呈块状、结构致密,砂岩层中的黑色包裹体是一种成分复杂的矿物质;T3xj4砂岩层中赋存的瓦斯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其次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异丁烷,该砂岩层具有吸附瓦斯的能力;大龙煤层的煤质为1/3焦煤,该煤的比表面积高达280m2/g,SEM图像表明其内部裂隙发育,且互相交联。T3xj4砂岩样强度较低,屈服现象明显,其循环加卸载的疲劳破坏过程受静态全应力应变曲线的控制;T3xj4砂岩声发射类型与MOGI-I相似,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对应的Kaiser点、屈服点及峰值点处声发射信号明显,且该种砂岩存在Kaiser效应和Felicity效应;在围压条件下,峰后破裂T3xj4砂岩样的破裂比(r)与其对应的割线模量、轴向最大应变量及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峰前段下的面积(应变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且破裂砂岩样是在完整砂岩样破坏的基础上进一步破坏的;破裂T3xj4砂岩样的蠕变规律与完整岩样的相似,均可用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描述蠕变的各个阶段;顶板砂质页岩脆性较大,破坏时产生较大爆裂声响,其声发射类型与致密不稳定的-IV相似,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对应的Kaiser点、峰值点处声发射信号明显。利用自主研制的煤岩介质中瓦斯膨胀能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煤和T3xj4砂岩中的瓦斯膨胀做功规律,研究表明:低瓦斯压力条件下,煤中瓦斯对外做膨胀功推出活塞的长度(它反映了做功能力)与瓦斯压力呈指数关系变化,而砂岩中瓦斯对外做膨胀功推出活塞的长度与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通过计算瓦斯膨胀的多变指数,得出煤岩中瓦斯的膨胀过程为等温过程。岩石和瓦斯突出、岩爆都属于矿山压力所导致的岩石动力现象,均发生在高地应力地区,且都与工程扰动有关;普遍的岩石和瓦斯突出都是由爆破作业引起的,突出发生时伴随着岩石碎片的抛出和瓦斯气体的涌出,突出的能量来源为岩体弹性变形能、重力势能和瓦斯膨胀能,突出孔洞为梨形、口袋形等向岩层内部延伸的不规则孔洞;岩爆可以自发地发生,多发生在强度高、脆性大的坚硬岩层中,岩爆发生后仅在岩体上留下较浅的爆坑;计算了永川煤矿岩巷的断裂失稳区,并与压性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场下的断裂失稳区进行了对比,指出以近竖直方向为主的地应力导致的断裂失稳区在巷道两肩呈对称分布,而压性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导致的断裂失稳区分布特征则不同。对比分析了岩石断裂失稳区与实际突出孔洞,认为岩石和瓦斯突出孔洞是由高地应力形成的局部破坏区演化、发展来的,爆炸应力并不能改变外载应力条件,爆破对岩石和瓦斯突出起诱导作用。讨论了断裂失稳区中破裂岩石的弹性变形能、瓦斯膨胀能和重力势能及其在岩石和瓦斯突出中的功能转化关系,根据功能平衡原理得出了岩石和瓦斯突出时岩石的弹性模量临界条件和抛出初速度;指出围压条件下岩石最大泊松比的取值应根据岩样峰后连续加卸载的试验方法确定;岩石和瓦斯突出开始的时间理论上可根据平面应力条件下岩石蠕变失稳的应变-时间关系来估算;得出了岩石和瓦斯突出的机理:岩石和瓦斯突出是具有一定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石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形成断裂失稳区,并在瓦斯作用下和爆破工程诱导及其他工程扰动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动力现象,突出的能量来源于弹性变形能、瓦斯的膨胀能和重力势能,当岩体释放的弹性能潜能足够大时,可破坏岩体,激发突出,即岩石和瓦斯突出开始发动;若突出孔洞壁有足够大的地应力梯度和瓦斯压力梯度,岩体的破碎就会不断向周围扩展,岩石和瓦斯突出得以发展;当突出的能量消耗殆尽和突出孔道受阻碍、不能继续在突出孔洞壁建立高的地应力梯度和瓦斯压力梯度时,突出即告停止。
牛会永[8](2010)在《基于物证分析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理论分析矿井火灾不同燃料燃烧的过程和机理,确定了适用于矿井火灾的火源燃烧模型,得出了矿井火灾时期火源的蔓延传播数学模型,分析了水平巷道火灾浮羽流的特性和形成顶板射流的原因,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风流与巷壁的非稳态热交换条件下的巷道纵向温度衰减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火源邻近区域烟流逆退现象的成因,得出了影响临界风速的各物理参数,通过全尺寸巷道火灾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完善了矿井火灾燃烧与蔓延理论,理论分析了矿井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材料的破坏机理,通过模拟火灾现场对常见的物证材料进行了导电性能测试、金相分析以及硬度测定,建立了火灾温度与物证材料破坏程度的量化关系,与火灾蔓延传播规律有机结合,形成了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综合分析技术,为矿井火灾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
魏嵬[9](2009)在《煤矸石基质改良及草被植物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康寨村附近煤矿废弃地为考察对象,对煤矿废弃地进行实地植被调查与典型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废弃地环境恶劣,煤矸石堆场附近水质泛黄,污染严重,土质也较差,其中还富集着一些重金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植被调查发现,在停排煤矸石数年后仅靠自然作用也会出现少量植被。停排煤矸石50年左右废弃地上的刺槐+油茶+黑麦草群落恢复得较好,其物种数达到17种,总盖度达到10%,多样性指数为0.9256,均匀度指数为0.9296。为了进一步研究草被植物在煤矸石基质上的适应性,采野外排放10年前后的煤矸石带回实验室进行了混合改良并植草。植草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对这种改良后的煤矸石基质较为适应。煤矸石基质辅以粉煤灰,污泥,木屑混合改良效果较好,其质量混合比例在1000∶125∶100∶50草被长势最佳。在多年生黑麦草播种几个月后长势最旺盛的叶丛期,株高最高可达20.0cm,叶绿素含量达到17.05mg/L。研究发现,混合改良并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的煤矸基质淋溶液中的pH(H+),Fe3+,Mn2+,SO42-这四种主要污染物质离子浓度,由于作物根系的大量吸附,溶出浓度会减小,接近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pH值在7.2,其余离子最高浓度分别为1.2 mg/L,0.4mg/L和188mg/L,比煤矸石堆场附近水样中的离子浓度明显降低。此外,煤矸石基质混合改良植草后,植过草被的基质较未植草混合基质的养分也有一定提高,速效N提高3.5%,速效P提高4.8%,速效K提高2.6%,以速效N提高最为显着。
解元承,曲丽娜,刘彬彬,李国,吴贤熙[10](2009)在《无烟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生产中的5种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和焦炭强度测定,以添加无烟煤为基础,采用型煤炼焦及正交设计进行配煤方案制定,确定4因素3水平正交表L9(34)。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排列了各煤种影响因素的次序,并揭示出各煤种配比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佳配煤方案。
二、重庆某煤矿配煤炼焦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某煤矿配煤炼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胶带输送机布料臂架参数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布料臂架参数化优化 |
2 优化结果分析 |
3 结语 |
(3)薄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薄煤层掘进面防尘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薄煤层掘进工作面粉尘特性及其运移动力分析 |
2.1 工况条件 |
2.2 掘进工作面粉尘基本特性 |
2.3 掘进工作面粉尘运移受力分析 |
2.4 掘进面气幕风流通道构筑 |
2.5 掘进工作面水力直径和湍流强度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薄煤层掘进工作面风流及粉尘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
3.1 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选择 |
3.2 掘进工作面模型建立 |
3.3 掘进工作面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参数设定 |
3.4 掘进面风流及粉尘浓度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薄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及其效率优化 |
4.1 气幕控尘技术原理及控尘理论 |
4.2 气幕控尘参数理论计算 |
4.3 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对比研究 |
4.4 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效率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薄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试验研究 |
5.1 试验用粉尘样品制备和浓度测定 |
5.2 粉尘粒径大小测定和呼吸性粉尘占比 |
5.3 模拟截割头产尘系统和气幕风机布置 |
5.4 气幕出风口宽度和风速变化时的粉尘浓度变化 |
5.5 本章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炭市场及铁路煤炭运输现状 |
2.1 煤炭市场现状 |
2.2 铁路煤炭运输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铁路煤炭运输未来形势分析 |
3.1 能源结构调整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3.2 电力行业发展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3.3 进口煤对铁路煤炭运输的总体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内涵 |
4.1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4.2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发展的支撑条件 |
4.3 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建设的内涵 |
4.4 基于纳什均衡理论的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建设可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种供应模块煤炭物流组织研究 |
5.1 煤源选择及配煤模型 |
5.2 煤种供应模块的铁路煤炭运输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6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规划布局研究 |
6.1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选址原则 |
6.2 煤炭储配基地国家规划分析 |
6.3 铁路煤炭主要货流特征 |
6.4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货源分析 |
6.5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货流结构 |
6.6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选址模型 |
6.7 本章小结 |
7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功能区布局及设施设备配置 |
7.1 铁路集疏运站功能区布局基本图型 |
7.2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功能区布局基本图型 |
7.3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主要技术作业流程 |
7.4 铁路煤炭储配基地设施设备配置 |
7.5 本章小结 |
8 煤炭产品配送模块的配送组织 |
8.1 准时制配送组织概述 |
8.2 准时制配送班列组织模式 |
8.3 准时制配送班列交路规划模型 |
8.4 准时制配送班列机车交路算法 |
8.5 准时制配送班列机班接续算法 |
8.6 本章小结 |
9 基于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 |
9.1 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概述 |
9.2 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库存费用 |
9.3 基于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供应链库存特点 |
9.4 需求侧煤炭储配基地的库存控制模型 |
9.5 本章小结 |
10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分析案例 |
10.1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概述 |
10.2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变化项目梳理 |
10.3 基于储配基地的煤炭供应链成本效益变化分析案例 |
10.4 本章小结 |
11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主要创新点 |
11.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含碳固废作型煤添加剂的研究及型煤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洁净型煤技术 |
1.1.1 洁净型煤主要技术指标 |
1.1.2 洁净型煤推广存在的问题 |
1.2 型煤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2.1 粘结剂 |
1.2.2 助燃剂 |
1.2.3 固硫剂 |
1.2.4 型煤添加剂存在问题 |
1.3 含碳固废作型煤添加剂的研究 |
1.3.1 污泥作型煤添加剂研究现状 |
1.3.2 生物质作型煤添加剂研究现状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污泥型煤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原料分析 |
2.4 实验方法 |
2.4.1 原料制备 |
2.4.2 压制成型 |
2.4.3 型煤测试流程 |
2.4.4 性能测定方法 |
2.4.5 型煤质量评价方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添加比例污泥型煤的工业分析和含硫量测定 |
2.5.2 污泥添加比例对型煤机械性能的影响 |
2.5.3 污泥添加比例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2.5.4 污泥对型煤热性能的影响 |
2.5.5 粘结剂对型煤强度的影响 |
2.5.6 防水剂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2.5.7 高强防水污泥型煤配方分析 |
2.5.8 型煤粘结防水性能机理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型煤的污染特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内容 |
3.2.1 烟气分析实验 |
3.2.2 固硫实验 |
3.3 实验设备与试剂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实验试剂 |
3.4 实验方法 |
3.4.1 型煤样品的制备 |
3.4.2 烟气分析实验 |
3.4.3 固硫添加剂实验 |
3.5 实验装置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烟气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2 固硫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作型煤添加剂的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原料分析 |
4.4 实验方法 |
4.4.1 原料制备 |
4.4.2 生物质发酵改性 |
4.4.3 型煤制备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发酵改性对生物质纤维的影响 |
4.5.2 生物质改性发热量测定 |
4.5.3 生物质改性对型煤机械性能的影响 |
4.5.4 含碳固废型煤配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型煤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设备与原料 |
5.2.1 热重分析仪 |
5.2.2 灰熔点测定仪 |
5.2.3 实验原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热重实验 |
5.3.2 灰熔点实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燃烧过程分析 |
5.4.2 试样特征参数分析 |
5.4.3 灰熔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长焰煤和无烟煤改性及配煤炼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炭形成 |
1.2 煤炭资源现状 |
1.3 非炼焦煤在炼焦中的应用 |
1.3.1 无烟煤在炼焦中的应用 |
1.3.2 长焰煤在炼焦中的应用 |
1.3.3 不黏煤、弱黏煤在炼焦中的应用 |
1.4 煤的成焦机理 |
1.4.1 物理黏结理论 |
1.4.2 溶剂提取理论 |
1.4.3 塑性成焦机理 |
1.4.4 传氢机理 |
1.4.5 中间相成焦机理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方法 |
2 2 kg 小焦炉基础实验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设备及制度 |
2.3 实验 |
2.3.1 实验方案及结果 |
2.3.2 ZBS 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40kg 焦炉扩大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备及制度 |
3.2 配加 6%长焰煤实验 |
3.2.1 生产配合煤配比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4 小结 |
3.3 单一煤配煤加入长焰煤和无烟煤实验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实验方案 |
3.3.3 配合煤分析与讨论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5 小结 |
3.4 混合煤加入 11%长焰煤和无烟煤实验 |
3.4.1 各种混合煤配比 |
3.4.2 混合煤分析指标 |
3.4.3 实验方案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5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ZBS 对长焰煤和无烟煤改性及成焦机理 |
4.1 ZBS 改性机理 |
4.2 改性煤成焦机理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总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的现状及评述 |
1.2.1 在突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方面 |
1.2.2 在岩石和瓦斯突出与工程扰动关系的研究方面 |
1.2.3 在突出的能量转化与机理的研究方面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开展的工作 |
2 永川煤矿的地质条件、突出砂岩及煤的物性测试 |
2.1 引言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2.1 区位、地形(地貌)、地震概况 |
2.2.2 地质构造、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3 T_3xj~4 砂岩层地质演化特征 |
2.2.4 煤质与瓦斯状况 |
2.3 砂岩和煤的物性测试 |
2.3.1 煤岩的工业组分及密度测定 |
2.3.2 砂岩的元素分析 |
2.3.3 砂岩及煤的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 |
2.3.4 T_3xj~4 砂岩及大龙煤的孔隙特征 |
2.4 T_3xj~4 砂岩及大龙煤的吸附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突出岩石受载变形、损伤、强度和破坏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仪器及设备简介、试样加工 |
3.3 连续加载试验 |
3.3.1 两种岩样的单轴加载试验 |
3.3.2 两种岩样的常规三轴加载试验 |
3.4 循环加载试验 |
3.4.1 砂岩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 |
3.4.2 T_3xj~4 砂岩在峰前、峰后同一应力水平点的加卸载试验 |
3.4.3 峰后破裂T_3xj~4 砂岩样连续加载的变形、破坏及应变能特征 |
3.5 蠕变变形试验 |
3.5.1 完整T_3xj~4 砂岩样的单轴蠕变 |
3.5.2 峰后破裂T_3xj~4 砂岩样的常规三轴蠕变 |
3.5.3 T_3xj~4 砂岩样蠕变模型及蠕变参数的确定 |
3.6 岩石受载的声发射特征 |
3.6.1 概述 |
3.6.2 岩石单轴压缩的声发射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3 T_3xj~4 砂岩声发射的Kaiser 和Felicity 效应 |
3.6.4 单轴压缩影响AE 信号接收质量的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4 煤岩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膨胀做功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煤岩和瓦斯突出中瓦斯膨胀能研究现状的概述 |
4.2.1 煤岩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的瓦斯膨胀能和功 |
4.2.2 煤岩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4.2.3 关于瓦斯膨胀能的计算 |
4.2.4 煤岩和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研制的概况 |
4.3 煤岩介质中瓦斯膨胀能测试装置的研制 |
4.3.1 研制思路及目的 |
4.3.2 瓦斯膨胀做功装置的结构 |
4.4 煤岩介质中瓦斯膨胀做功的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4.2 不同成型条件含瓦斯煤岩中瓦斯做膨胀功的试验研究 |
4.4.3 成型煤样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4 成型砂岩样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5 试验研究的总结 |
4.5 低压条件下煤岩中吸附瓦斯做膨胀功的计算方法研究 |
4.5.1 型煤样的孔隙体积计算方法 |
4.5.2 瓦斯膨胀功的计算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岩石和瓦斯突出、岩爆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成因 |
5.1 引言 |
5.2 岩石和瓦斯突出、岩爆发生的一般规律 |
5.2.1 岩石和瓦斯突出及一般规律 |
5.2.2 岩爆发生的一般规律 |
5.2.3 岩石和瓦斯突出与岩爆的异同 |
5.3 永川煤矿岩巷掘进头断裂失稳区的数值模拟 |
5.3.1 原岩地应力的变化规律 |
5.3.2 岩体结构模型及数值计算 |
5.3.3 岩巷掘进断裂失稳区的分布规律 |
5.4 岩巷掘进爆破导致掘进头破裂失稳区发展和诱导突出的分析 |
5.4.1 岩体中炸药爆炸波的作用及影响范围 |
5.4.2 爆破对岩体局部破坏区的发展和突出发生的诱导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岩石和瓦斯突出的能量、发生的临界条件及突出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岩石和瓦斯突出的功能转化及临界条件 |
6.2.1 岩石和瓦斯突出的功能转化 |
6.2.2 岩石突出的临界条件和抛出速度 |
6.2.3 对岩石突出临界条件的进一步讨论 |
6.3 岩石和瓦斯突出的临界条件和抛出初速度 |
6.4 岩石和瓦斯突出抛出失稳区中破坏了岩石的开始时间 |
6.5 岩石和瓦斯突出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情况 |
(8)基于物证分析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灾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 |
1.2.2 矿井火灾现场实验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事故调查程序的发展现状 |
1.2.4 事故调查的物证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2.5 火灾调查研究的国外发展状况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矿井火灾燃烧及蔓延机理分析 |
2.1 矿井火灾燃烧特性分析 |
2.1.1 火灾的燃烧过程与燃烧机理 |
2.1.2 矿井火灾的燃烧产物 |
2.1.3 矿井火灾火源燃烧模型 |
2.2 矿井巷道火灾灾害传播规律研究 |
2.2.1 矿井火灾燃烧蔓延形式的分类 |
2.2.2 矿井火灾蔓延规律的理论分析 |
2.3 火源邻近区域烟气流动和温度分布规律的理论研究 |
2.3.1 火灾烟气逆流层原理 |
2.3.2 矿井火灾烟气温度纵向衰减理论预测模型 |
2.4 火灾烟流逆退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分析 |
2.5 矿井火灾时期风流动态模拟 |
2.5.1 火灾风流网络模拟软件MFIRE |
2.5.2 兴安矿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分析 |
2.5.3 火灾时期采取控风措施对烟气蔓延的影响分析 |
2.5.4 风流动态模拟技术在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尺寸巷道火灾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3.1 全尺寸巷道火灾实验 |
3.1.1 火灾试验概述 |
3.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3 巷道火灾的蔓延传播及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3.3.1 FLUENT数值模拟的基本步骤 |
3.3.2 巷道火灾的模拟的三维数学模型 |
3.3.3 巷道火灾模拟的物理模型 |
3.3.4 火源的处理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3.3.5 巷道火灾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矿井火灾现场勘察的痕迹、物证的表象和内观分析技术 |
4.1 矿井巷道火灾灾害破坏规律研究 |
4.1.1 矿井火灾对风流流动状态的影响 |
4.1.2 矿井火灾燃烧危险性分析与控制 |
4.1.3 矿井火灾对通风风流的影响分析 |
4.2 电缆内铜导线短路熔痕的微观特性分析 |
4.2.1 金相法分析短路熔痕的基本原理 |
4.2.2 短路熔珠的分类与形成特点 |
4.2.3 原生短路与次生短路金相组织形态的变化机理分析 |
4.2.4 原生短路与次生短路铜导线熔珠微观鉴别分析 |
4.2.5 短路熔痕对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特殊证明作用 |
4.3 火灾温度与燃烧时间对井下木材的破坏程度分析 |
4.3.1 火灾后木材碳化层导电性能分析 |
4.3.2 影响火灾后木炭导电性能的因素分析 |
4.3.3 受热木材的导电性能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
4.4 高温后混凝土物理化学变化与受热温度、受热时间的关系 |
4.4.1 混凝土的构成 |
4.4.2 受热温度与受热时间对混凝土外观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3 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受热痕迹的电子扫描显微分析 |
4.4.4 利用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判定火场温度 |
4.4.5 火场温度对混凝土化学成分的影响 |
4.5 矿井火灾对钢铁材料性能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
4.5.1 钢铁的分类与矿井常用钢铁材料 |
4.5.2 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火灾(高温)对煤结焦性的影响分析 |
4.6.1 煤的结焦机理 |
4.6.2 煤的结焦过程 |
4.6.3 煤的结焦性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综合分析技术 |
5.1 矿井火灾事故现场的特点 |
5.1.1 矿井火灾的暴露性与因果关系的隐蔽性 |
5.1.2 同类火灾现场的共同性与具体火灾现场的特殊性 |
5.2 火灾对井下构筑物及设施的破坏状况分析 |
5.3 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勘察程序 |
5.3.1 矿井火灾火源位置的确定 |
5.3.2 矿井火灾起火时间的确定 |
5.3.3 矿井火灾引火源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9)煤矸石基质改良及草被植物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煤矿资源的状况及前景 |
1.2 煤矿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 |
1.3 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矸石的环境问题 |
1.3.1 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 |
1.3.2 污染大气 |
1.3.3 水体污染 |
1.3.4 地质灾害 |
1.3.5 破坏景观 |
1.4 目前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状况 |
1.4.1 生产化工产品 |
1.4.2 建筑原料 |
1.4.3 矸石井下填充 |
1.4.4 生产农业产品 |
1.5 目前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发展及状况 |
1.5.1 煤矸石山复垦理论及意义 |
1.5.2 国内外煤矸石山复垦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第二章 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2.1.1 研究目标 |
2.1.2.研究意义 |
2.2 主要解决的问题 |
2.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2 研究方案 |
2.2.3 基质淋溶实验 |
2.3 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章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与环境调查状况 |
3.1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
3.2 植被调查 |
3.2.1 植被调查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2.3 统计与分析 |
3.2.4 小结 |
3.3 野外的水样调查和土样调查 |
3.3.1 煤矸石堆场附近受污染水样调查状况 |
3.3.2 煤矸石堆场附近受污染土样调查状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盆栽及草种遴选情况 |
4.1 草被植物的生态学特征 |
4.1.1 人工盆栽的特点 |
4.1.2 草被选择的理由 |
4.2 草被植物的遴选 |
4.2.1 草被植物的介绍 |
4.2.2 草被植物在生长周期中生理特性的比较 |
4.3 小结 |
第五章 盆栽多年生黑麦草对基质的环境效应 |
5.1 在黑麦草生长旺盛草丛期对煤矸石溶出主要污染物质的控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基质的调配与改良 |
5.1.3 实验的现象与方法 |
5.1.4 实验分析 |
5.1.5 小结 |
5.2 黑麦草在混合煤矸石基质上的生长特性及对煤矸石基质养分的提高作用 |
5.2.1 生长特性 |
5.2.2 提高作用 |
5.2.3 金属离子在多年生黑麦草(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循环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初步结论 |
6.2 论文创新 |
6.3 后续研究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0)无烟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无烟煤配煤炼焦的意义及原理 |
2 原料煤性质及分群 |
2.1 炼焦用煤性质分析 |
2.2 炼焦用煤分群 |
3 配煤试验方法 |
3.1 配煤炼焦试验方法 |
3.2 转鼓实验 |
4 配煤试验方案设计 |
4.1 正交设计因素与水平确定 |
4.2 正交表设计及试验方案处理 |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结果分析 |
5.2 极差分析 |
5.3 配煤比的确定 |
6 配煤比验证 |
7 结语 |
四、重庆某煤矿配煤炼焦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G公司煤炭采购质量管理研究[D]. 朱龙权.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胶带输送机布料臂架参数化优化研究[J]. 吴国平. 矿业装备, 2019(06)
- [3]薄煤层掘进工作面气幕控尘技术研究[D]. 刘德爽.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4]铁路主导型煤炭供应链关键问题研究[D]. 朱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9)
- [5]含碳固废作型煤添加剂的研究及型煤特性分析[D]. 李毓婷. 山西大学, 2012(10)
- [6]长焰煤和无烟煤改性及配煤炼焦优化研究[D]. 徐军. 重庆大学, 2012(03)
- [7]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D]. 郭臣业. 重庆大学, 2010(07)
- [8]基于物证分析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技术研究[D]. 牛会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03)
- [9]煤矸石基质改良及草被植物适应性研究[D]. 魏嵬. 贵州大学, 2009(S1)
- [10]无烟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J]. 解元承,曲丽娜,刘彬彬,李国,吴贤熙. 贵州化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