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英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英,文化差异,意象,习语,派生词,诗歌,构词法。
汉英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杨峰[1](2019)在《汉英构句对比在大学英语汉译英段落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3年12月起,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有了较大变化,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本文从汉英构句的意合与形合特点对比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汉译英段落翻译教学中的汉语原文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以期为大学英语汉译英段落翻译教学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杜涓[2](2019)在《基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汉英派生词构词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其中不乏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造成分,也是留学生需要不断积累掌握学习的一个重点。除了学生自己必要的背诵记忆之外,如何高效的提高留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也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汉英派生词构词法的角度来进行对比,探寻汉英词汇形成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者和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3期)
吕汝茵[3](2019)在《汉英诗歌韵律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韵律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汉英诗歌的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汉诗长于音韵,而英诗长于节奏;汉语是声调语言,易韵,而英语是重音语言,难韵,但各自都以其特有的优势和风格展现着诗歌的音乐美。汉英诗歌在韵律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在语言结构、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汉英诗歌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庞艳宏[4](2019)在《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英语言文化中都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颜色词除了表示色彩以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汉英语言文化中的颜色词的指称意义基本相同,但蕴涵意义却有很大差异。(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2期)
芦晓莉,刘宇红[5](2019)在《汉英隐转喻习语对比研究——基于认知语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法中的识解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揭示汉英隐转喻习语背后的认知规律和异同点。聚焦、突显、视角和详略度这四种识解方式单独或交叉作用于汉英隐转喻习语的理解,能够认识到在相同的识解方式下,汉英隐转喻习语表现为形义完全对称和义对称形不对称两种形式;在不同的识解方式下,汉英隐转喻习语则表现为四种不对称形式。同时,四种识解方式在习语中往往以特定的词项形式出现,这使习语更加具有"可分析性"。这种特定词项所体现的"字面突显义"对汉英习语在线加工的实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汉英互译等领域也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何清强,王文斌,吕煜芳[6](2019)在《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基于汉英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篇章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者篇内句、回指代词以及关联成分等的数量不同。汉英存在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语言的句子进入篇章前后其结构发生变化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数量统计分析显示,汉英在以上叁个指标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本文通过汉英互译测试,考察了汉英篇内句特点与英语母语者汉语二语篇章构建规则习得的相关性,发现存在两个主要习得特点:与标准值相比,中高级水平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篇内句数量和回指代词数量的控制都不够理想,其原因均与母语负迁移相关;在关联成分的使用上,只有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才能摆脱母语的干扰,他们不但能了解汉语篇章的关联成分少于英语,而且能在汉语篇章构建过程中自觉控制其数量。(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宋聚磊[7](2019)在《汉英名词重迭构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语中虽共有名词重迭,却在诸方面不同。文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名词重迭现象,汉语构词多以完全重迭为主而英语则以部分重迭为主,汉语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而英语多使用连字符连接。通过对汉英名词重迭的重新分类,从构词手段、构词形式、构词方法和构词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探求隐匿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差异。汉语名词重迭具有块状、伸缩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而英语名词重迭具有勾连、粘连和不可逆的线性特点。(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郭妮[8](2019)在《说“象”解“意”论“意象”——从汉英诗歌对比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西文化为背景,比较英美意象派和中国文艺理论中对"意象"理论的不同建构和相通之处,将意象派诗歌之"意象"同汉语诗歌之"意象"做对比分析,并在对具体诗歌的读解中将讨论引向深入,认为西方意象派诸家对"意象"的讨论和运用有可观之处,然而终显得短暂和局促,不同于汉诗中的意象那样能唤起读者长久而普遍的共鸣。(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9期)
刘彦丽[9](2019)在《英汉对比视角下的《桃花源记》汉英翻译探究——以四篇译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特点是有显着的不同的。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树形结构,以主谓为基础;汉语为意合语言,属于"竹竿句",有意尽为界,多小句等特点。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语言特点的原因是因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社会起源及哲学、思维方式等上的差异。《桃花源记》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跟陶渊明的人生际遇,社会现实,百姓生活是有很大关系的,反映了陶渊明的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该研究旨在浅析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如何根据汉英语言的差异,进行汉英翻译。(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9期)
李兰[10](2019)在《汉英问候语差异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跟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从互致问候开始的,人与人相识后或者相识的人见面时都致以问候。问候语是说话人与对话方在进行沟通时产生交际关系的标志,是每种语言表达礼貌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汉英问候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跨文化交流时选择符合对方文化准则的问候方式,避免因差异引起的文化障碍,顺利完成跨文化沟通,这就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汉英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其中不乏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造成分,也是留学生需要不断积累掌握学习的一个重点。除了学生自己必要的背诵记忆之外,如何高效的提高留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也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汉英派生词构词法的角度来进行对比,探寻汉英词汇形成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者和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有所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英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杨峰.汉英构句对比在大学英语汉译英段落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9
[2].杜涓.基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汉英派生词构词法对比研究[J].山西青年.2019
[3].吕汝茵.汉英诗歌韵律的对比[J].衡水学院学报.2019
[4].庞艳宏.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浅析[J].科技视界.2019
[5].芦晓莉,刘宇红.汉英隐转喻习语对比研究——基于认知语法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何清强,王文斌,吕煜芳.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基于汉英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
[7].宋聚磊.汉英名词重迭构词对比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郭妮.说“象”解“意”论“意象”——从汉英诗歌对比的角度[J].文教资料.2019
[9].刘彦丽.英汉对比视角下的《桃花源记》汉英翻译探究——以四篇译文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10].李兰.汉英问候语差异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