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_杨震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断层,算法,血管,核素,脑干,形态学,蛋白酶。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杨震[1](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DL-CAD)系统在使用低剂量CT(LDCT)检测隐匿性肋骨骨折(ORF)中的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间,因急性钝性胸部创伤行低剂量CT检查的患者共100例。首先,两名实习生和两名主治放射科医师(5至10年的经验)以盲法和随机方式独立评估所有患者的图像,2周后,在DL-CAD系统辅助下重新对所有患者CT图像进行独立阅片。分别记录每位患者的肋骨骨折的数量和阅片时间。以两位资深胸部放射科医生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一致诊断(经验超过20年)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组诊断医师在DL-CAD系统前后检测RF诊断效能和阅片时间。结果:共发现70例阳性病例(包括151例ORF)和30例阴性病例。实习生在没有和使用DL-CAD系统检测ORF的准确率分别为57.2%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治医师分别为89.3%和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实习生没有和使用DL-CAD系统的阅读时间分别为(158.51±41.58)秒和(79.56±31.50)秒,主治医师阅片时间分别为(85.96±17.08)秒和(53.54±23.54)秒,阅片时间缩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CAD系统可以提高实习生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达到主治医师水平,且显着缩短实习生和主治放射科医师的阅片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王敏,谢可人,袁松涛[2](2019)在《计算机辅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探究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OCT)探究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pathologic myopia,PM-CNV)在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治疗后,视网膜及PM-CNV的形态学改变。方法:15例PM-CNV患者(15只眼)按1+PRN方案接受IVR治疗3个月,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借助计算机辅助OCT得出视网膜及PM-CNV的各项形态学参数,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眼视力提高(P=0.005),除内环鼻侧象限平均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外,中心凹及内环的上、下、颞侧平均厚度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27、0.008、0.031)。中心脉络膜厚度(central choroidal thickness,CCT)在治疗后也有所降低(P=0.007)。PM-CNV的宽度、高度、面积、体积及平均像素强度(mean pixel intensity,MPI)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2、0.014、0.022、0.007)。结论:患者在按照1+PRN方案接受IVR治疗3个月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降低,CNV本身缩小,其间的渗出水肿减少。(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艳婕,田金河,宋琳琳,张朝辉,张明霞[3](2018)在《计算机辅助X光断层扫描对半甜韧性饼干的质构无损量化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光计算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法研究了半甜韧性饼干(以下简称饼干)的质构特征,并将CT参数与饼干常规物理参数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CT测试所获得的组织重构可以直观再现饼干的内部结构(二维及叁维);CT密度、孔隙率以及气泡截面积的平均值与饼干面团中蛋白酶或焦亚硫酸钠(以下简称焦亚)的添加量、饼干厚度以及表观密度具有显着相关性(R>0.9,P<0.05),反映出CT参数可以客观地量化由于蛋白酶或焦亚添加量不同所导致的饼干组织结构变化。当蛋白酶或焦亚对面团产生程度相当的减弱面筋(减筋)作用时,两种面团饼干的常规物理参数及CT参数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饼干气泡截面积的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表明CT参数可以反映由于不同的减筋原理导致的饼干质构差异。结果表明,CT测试可以应用于饼干质构的定性和定量测定,为饼干的生产与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任国印,吕晓琪,杨楠,喻大华[4](2018)在《局部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提取算法在病灶辅助诊断中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影像学检查中实时交互地提取病灶血管的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提出了一种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的并行区域生长算法;MEA优化的基于叁级线程处理队列的并行区域生长算法能够通过自我进化避免局部最优,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血管分割精度,借助可视化工具包(VTK)和计算机图形图像类库,实现交互式心脏CT局部任意血管病灶的提取和四维可视化。结果表明:局部感兴趣血管10个时相的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体绘制速度大幅提升,局部血管提取数据的每秒帧数(FPS)可达到30左右,如果在显示过程中有旋转、缩小、放大等交互操作,会使数据的FPS减至21左右,但仍能满足心血管的实时显示;借助优化算法实现心肌局部血管区域的提取,能辅助医生观察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病灶区域,可为诊断心血管疾病提供直观、有效的可视化依据。(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5](2015)在《无标记金团簇探针在2D和3D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小鼠肾脏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肾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肾盂炎,肾结石以及肿瘤等肾脏相关疾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率。在过去的二十几年,肾癌发病率急剧升高。成像技术的应用,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是一种强大的非侵袭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5年02期)

沈海敏,刘奕,何薇,张旻佳,蔡晓唏[6](201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累下肢骨骼肌代谢与功能的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PET/CT)分析并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双侧小腿肌肉进行18F-FDG PET/CT检测,将单侧受累下肢肌群设为病例组,将对侧健康肢体设为对照组。测定双下肢小腿受累肌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比对,分析检测结果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类比疼痛评分(VAP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L4~L5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前侧肌群和L5~S1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后侧肌群的△SUVmax分别为0.05±0.03和0.06±0.03,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0.29±0.13和0.23±0.18(P值均<0.01)。病例组△SUVmax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正相关(R2=0.974,P<0.01),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2=-0.779,P<0.01),与VAPS呈正相关(R2=0.608,P<0.05)。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受累肌群△SUVmax均显着高于术前(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慢性卡压可致下肢受累,骨骼肌发生葡萄糖代谢改变,可通过18F-FDG PET/CT测定评估。18F-FDG PET/CT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改变的评估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2011年10期)

U.Keske,郑凯[7](2000)在《~(99m)Tc-HMPAO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脑死亡的辅助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临床医学中脑死亡的诊断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和定义是有争议的,这不仅仅反映在科学领域,而且也表现在社会领域。诊断标准因国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国家脑死亡的诊断仅依赖于脑干的死亡;另一些则认为包含脑干的全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强制性的。脑死亡的诊断主要是临床上作出的。目前存在许(本文来源于《德国医学》期刊2000年01期)

汪道新[8](1977)在《含碘对比剂静脉点滴以辅助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脑扫描的临床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年来,用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断层脑扫描(以下简称CT)已成为神经病科诊断学方面一项重要方法,作者从74年10月常规采用静脉点滴注射含碘对比剂作为CT的附加措施,更能提高其诊断价值。在没有静脉滴注含碘对比药物之前先作CT,然后静脉点滴25%泛影钠(Hypaque)300毫升(成人注射量),儿童剂量约为2毫升/每磅体重。当快速滴入总剂量的5/6(严密观察药物反应),立即开始滴注药物后的CT,同时一而扫描,一而继续缓慢点滴剩(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期刊1977年01期)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OCT)探究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pathologic myopia,PM-CNV)在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治疗后,视网膜及PM-CNV的形态学改变。方法:15例PM-CNV患者(15只眼)按1+PRN方案接受IVR治疗3个月,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借助计算机辅助OCT得出视网膜及PM-CNV的各项形态学参数,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眼视力提高(P=0.005),除内环鼻侧象限平均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外,中心凹及内环的上、下、颞侧平均厚度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27、0.008、0.031)。中心脉络膜厚度(central choroidal thickness,CCT)在治疗后也有所降低(P=0.007)。PM-CNV的宽度、高度、面积、体积及平均像素强度(mean pixel intensity,MPI)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2、0.014、0.022、0.007)。结论:患者在按照1+PRN方案接受IVR治疗3个月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降低,CNV本身缩小,其间的渗出水肿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杨震.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性能[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2].王敏,谢可人,袁松涛.计算机辅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探究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艳婕,田金河,宋琳琳,张朝辉,张明霞.计算机辅助X光断层扫描对半甜韧性饼干的质构无损量化检测[J].食品科学.2018

[4].任国印,吕晓琪,杨楠,喻大华.局部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提取算法在病灶辅助诊断中的研究与实现[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5]..无标记金团簇探针在2D和3D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小鼠肾脏成像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5

[6].沈海敏,刘奕,何薇,张旻佳,蔡晓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累下肢骨骼肌代谢与功能的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研究[J].上海医学.2011

[7].U.Keske,郑凯.~(99m)Tc-HMPAO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脑死亡的辅助诊断方法[J].德国医学.2000

[8].汪道新.含碘对比剂静脉点滴以辅助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脑扫描的临床经验[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7

论文知识图

脊椎的CT图像用量子点对肿瘤细胞进行标记第一篇 企业政策1-90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第一篇 企业政策1-90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第一篇 企业政策1-90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精神分裂症患者前期和后期大脑灰质缺...

标签:;  ;  ;  ;  ;  ;  ;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论文_杨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