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化合物,挥发性,色谱,气相,挥发物,涂料,培养皿。
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车燕萍,盛露倩,张滨[1](2019)在《床垫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标识认证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床垫产品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严重,我国关于床垫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标准和认证制度相对缺失。本文主要论述了床垫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以及开展床垫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标识认证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5期)
朱兰,范国锋,耿彦红,董亮华[2](2019)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仪溯源方法研究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监测仪的溯源,最重要的是选择相对应、可获得、有效的气体标准物质。对于检测总量的VOCs监测仪,检测原理为光离子化检测器时,根据国家规范,可选用空气中异丁烯为气体标准物质,检测原理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可选用空气中甲烷或丙烷作为溯源用气体标准物质。对于检测特征组分含量的VOCs监测仪,则需选用对应的单一或混合VOCs气体标准物质进行溯源校准。需要注意的是,校准用气体标物浓度应当覆盖并接近仪器实际监测的浓度范围,已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工业计量》期刊2019年06期)
陈红军,张蕾,胡艳君,石鹏途[3](2019)在《模拟室内环境下不同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室内环境,采用吸附管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不同基材制备家具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测试,并分析主要挥发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基材制备家具VOCs释放的浓度下降,种类减少;同一容积环境内,家具承载量越大,TVOC释放浓度越高。(本文来源于《木材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王茜,王成,张中霞,段敏捷,戴子云[4](2019)在《夏季毛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变化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夏季植物挥发物的动态变化,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为例,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发和热脱附、质谱连用技术等,分别对7∶00—17∶00时间段的毛竹林挥发物进行了采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共检测出来153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醇、酮、醛、酯、芳香烃和其他类化合物,全天各时间段13∶00时挥发物释放的种类最多,共103种,浓度为35%。夏季,总挥发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波动范围在76~103种,13∶00、17∶00出现全天的2个高峰,7∶00、15∶00、19∶00出现全天的3个低谷。(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9期)
燕丰[5](2019)在《中国石化开发出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的聚丙烯的新型冷却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开发出一种新型气体冷却塔,用于聚丙烯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的物料冷却,它包括鼓风机、壳体、分别设置于壳体一侧的进风箱和出风箱,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上下交替均布的进风分布管和出风分布管。壳体的顶部设有物料进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鼓风机通过所述(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5期)
盛超,贺丽丽,许双英[6](2019)在《汽车顶棚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汽车顶棚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超标问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汽车顶棚总成的各原材料进行10 L袋式法VOC测试,结果表明,面料和聚氨酯(PU)发泡造成顶棚总成二甲苯、甲醛和丙烯醛超标,从原料及产品存储两方面进行了优化,顶棚总成VOC挥发性能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7](2019)在《研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智能监测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1项目背景研华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可在线同时测定总烃含量和不同特征污染物的含量,同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通讯装置将数据传送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使用单位可以进行远程的监测或接入DCS系统。本系统适用于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印刷涂装、皮革加工、(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博览》期刊2019年08期)
陈敬师,顾金刚[8](2019)在《深绿木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且功能多样,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以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225-2P1为材料,通过原生质体诱变法获得大量突变株,以培养皿对扣法比较野生株与突变株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ACCC 38875)的抑制效果,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收集、检测并鉴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生质体诱变共获得829株突变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抑菌效果高于野生株(37.18%)的有28株,其中YB143、YB153和YB239的抑菌率高达54.9%、53.9%和53.8%,而YB792抑菌率仅为15.83%,且形态变化较大。气质联用结果表明深绿木霉225-2P1及上述4株突变株共产生4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5种烷类物质、10种芳烃类物质、21种烯类物质、1种卤烃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和3种酮类物质。不同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差异较大,与225-2P1的2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比,YB143、YB153、YB239和YB792分别产生15种、27种、25种和18种,产生的α-红没药烯、α-柏木萜烯、花侧柏烯、(2E,4E,6E)-3,4-二甲基-2,4,6-辛叁烯、螺[4.5]癸-8-烯-6-醇,1,7-二甲基-4-(1-甲基乙基)-1、戊酸乙基酯、棕榈酸和十六烷酸乙基酯等可能与抑菌效果紧密相关。突变株YB143抑菌效果好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成相对简单,是研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抑菌功能的最佳材料,在新型生物制剂和熏蒸剂研发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杨晓东,梅峰彪,刘玉伟[9](2019)在《浅析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与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各类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因部分城市的雾霾造成人类多种呼吸类疾病后,引发人们对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视。而VOCs是城市雾霾的主要成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现在常用的VOCs回收与处理相关技术,阐明优缺点及使用工况,为VOCs治理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杨松柏[10](2019)在《基于技术标准的机车车辆用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述(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稳妥完成我国机车车辆业用涂料水性化进程,在全面梳理国际国外国内相关组织和技术标准对VOC定义、测量方法、计算方法以及具体VOC释放量指标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机车车辆业用涂料沿革、部分省市对VOC排放的规定、面临的问题,提出降低涂装过程VOC排放的途径,对机车车辆用涂料的水性化及VOC减排控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7期)
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监测仪的溯源,最重要的是选择相对应、可获得、有效的气体标准物质。对于检测总量的VOCs监测仪,检测原理为光离子化检测器时,根据国家规范,可选用空气中异丁烯为气体标准物质,检测原理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可选用空气中甲烷或丙烷作为溯源用气体标准物质。对于检测特征组分含量的VOCs监测仪,则需选用对应的单一或混合VOCs气体标准物质进行溯源校准。需要注意的是,校准用气体标物浓度应当覆盖并接近仪器实际监测的浓度范围,已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车燕萍,盛露倩,张滨.床垫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标识认证现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2].朱兰,范国锋,耿彦红,董亮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仪溯源方法研究与探讨[J].工业计量.2019
[3].陈红军,张蕾,胡艳君,石鹏途.模拟室内环境下不同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J].木材工业.2019
[4].王茜,王成,张中霞,段敏捷,戴子云.夏季毛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变化动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
[5].燕丰.中国石化开发出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的聚丙烯的新型冷却塔[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6].盛超,贺丽丽,许双英.汽车顶棚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能优化[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9
[7]..研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智能监测解决方案[J].自动化博览.2019
[8].陈敬师,顾金刚.深绿木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组分分析[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9].杨晓东,梅峰彪,刘玉伟.浅析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与处理技术[J].山东化工.2019
[10].杨松柏.基于技术标准的机车车辆用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述(下)[J].铁道技术监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