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医患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医患,关系,舆情,健康,医疗,生命周期,理论。
医患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周静宜[1](2019)在《危机传播视角下医患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危机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应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近几年,医疗行业的负面舆情风潮迭起,医患舆情危机形势严峻。本文分析了危机传播视角下医患舆情危机的成因、特点,并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医患舆论生态环境,达成公共利益的价值共识。(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3期)
李奇[2](2019)在《自媒体环境下“北大伤医”医患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医疗体系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本文以2018年新浪微博“北大伤医”医患事件为案例,探究自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突发事件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北大伤医”医患事件是近叁年来医患突发事件的代表之一,曾在微博上引起网民热议。本文第一部分拟采用文献统计法对国内外医患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方面的期刊、学术着作等文献进行统计研读,对我国医患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了解应对医患突发事件的最新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个案分析法,结合“北大伤医”医患事件,详细研析该事件的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爆发期和衰退期5个发展阶段舆情传播在自媒体环境、医院、医患事件、意见领袖、网民和政府等六方面影响因素,探究该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第叁部分,通过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分析,探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发展态势,进一步针对医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望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做出一点贡献。近些年来,类似于“北大伤医”医患事件层出不穷,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政府、医院、自媒体等机构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医患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共建平安和谐社会。(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胡冬冬[3](2019)在《自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网络舆情传播与监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患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网络平台为医疗突发事件提供了网络舆情孕育的“温床”,这无疑给我国医患关系网络舆情的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离不开网民、媒体和政府的相互作用,自媒体技术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主体之间关联更加密切、相伴相生,使得自媒体环境下的医患关系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舆情治理也变得更加棘手。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自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网络舆情的传播与监管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叁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医患关系和网络舆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舆情演化过程中的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第二部分包含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以2017年9月新浪微博热议的“陕西榆林—产妇坠楼身亡”事件为例分析舆情的演化过程,是本文的重点;其中,第叁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案例事件舆情演化的“五阶段”模型,并结合宏观(政府)、中观(媒体)和微观(网民)叁个主体层面的观点,进行案例事件医患关系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的分析;第四章依托社会网络分析原理,构建医患事件网络社群图,从网络社群的整体、局部和个体叁个层面进行测度分析,重点分析了社群图中的关键节点(意见领袖)在舆情演化中的地位,探究其在舆情传播中的影响作用。第叁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研究内容,从网络社群图的叁个分析视角总结分析结果,结合新闻与传播相关知识点提出医患关系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意见领袖相关知识点提出了医患关系网络舆情传播控制策略,相关研究结论为舆情监管部门处理类似医患关系网络舆情事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海涛[4](2019)在《医患关系中无效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认为,在医患关系中存在一种"无效信息"的传播形式。这种"无效信息"包括安慰话语、虚假医疗信息或者主观上认为不重要的信息等。当医生进行善意的安慰时,安慰本身可能属于"无效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惩罚性。当医生自认为是不重要的信息而不对患者进行披露,但对患者是重要信息,此时涉嫌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当医生故意传递虚假医疗信息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时候,情节严重可构成医疗欺诈,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刑事责任。(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9年08期)
刘宏[5](2018)在《论自媒体沟通势能与医患关系的积极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通常的大众传媒的传播界面上所呈现的医生形象过于强调技术性,由此形成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想象模式的固化。随着临床医生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人际传播,由此开辟正面形塑职业形象的新模式。面对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是从沟通中产生沟通,具有社会性弥合的功效,有助于提升专业服务的社会品质和社会关系的积极传播。(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宁,黄健[6](2018)在《网络环境下医患人际传播的困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选择通过线上医疗平台获取医疗资讯、进行医患互动,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成为了医患互动的新渠道。但由于中国的线上医疗平台刚刚起步,仍处在发展阶段,公众对于其认知程度与态度也较模糊。互联网的自身特性以及这种创新形式,会对医患的相处模式、沟通方式以及认知理念产生何种影响,还在进一步探索当中。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两种方法,探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医患人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显示,在线问诊的医患沟通方式和患者的人际网络对就医选择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人际沟通的情感因素比医疗专业性更能影响医患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7期)
张瑶[7](2018)在《健康传播视野下医患互动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化的进程中,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者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互动不力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处理不慎,甚至会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笔者将从健康传播角度出发,分析医患互动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构建良性互动的有效策略,以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19期)
杜洁[8](2018)在《权力的围观:新媒介环境下的医患矛盾舆论传播机制研究——以山西榆林孕妇跳楼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医患矛盾由于其社会敏感度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社会公共议题。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为新媒体用户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力量支撑。移动化、交互性的新媒体在网络社区构建了新的传播格局,其自由、平等、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营造了新的舆论影响。大众对舆论双方的权力围观成为了新媒体网络社群舆论事件的传播内核,促使舆论场成为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系统,并且形成了叁级推进机制。提高用户的舆论理性围观意识,避免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出现成为当前医患矛盾网络舆情传播面临的新任务。(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5期)
翟宝宽[9](2018)在《健康传播视域下医患关系中媒体责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患关系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经常出现的杀医、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总能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甚至会造成社会恐慌,公众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和谐医患关系的医疗环境。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安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医患关系是全民关注的议题,媒体参与必不可少。那么,媒体在医患关系构建中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以及表现如何呢?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健康传播研究的迅速发展表明,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医疗健康议题,已经是全民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当今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医患关系”为关注点,从健康传播的角度,把《南方都市报》近五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深入挖掘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现状,找出其中媒体责任缺失的表现,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结合文献研究和受众认知,试图分析媒体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给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并从媒体责任和公并性出发,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健康传播为视角,把社会责任理论、拟态环境理论、议程设置论理论等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半结构式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力求得到全面、真实的研究结果。媒体除了承担对公众构建现实的作用外,还应该注重自身的监督和引导功能。研究医患关系中的媒体责任,一方面可以督促新闻工作者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坚守职业道德,履行媒体责任,积极助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掘现实中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责任现状,充实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对今后医患关系中的媒体责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4-01)
熊珍珍[10](2018)在《健康传播视域下《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框架分析(1985-2016)》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人民日报》1985年至2016年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所选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报道的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语义倾向、报道版面分布、报道体裁及报道篇幅的分析,试图发现在我国医疗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日报》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呈现哪些不同的特点。根据我国医疗改革政策推行的不同阶段及《人民日报》不同时期有关医患关系报道的特点,将1985年至2016年《人民日报》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大体分为叁个时期:1985-1999年为萌芽时期;2000-2008年为过渡时期;2009-2016年为发展时期。研究发现,在我国医疗改革政策推行的不同阶段,《人民日报》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呈现不同的特点。在报道数量上,随着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报道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报道主题上,由萌芽时期注重先进典型的报道至发展时期注重政府政策的报道。在报道语义倾向上,随着报纸报道的变革,正面的报道语义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但中立客观的报道一直占主体;报道体裁上,在过渡时期,读者来信体裁的出现呈一个小高峰,所占比例一时有所提高;报道版面上:过渡时期出现《健康时空》专版,并且得到一定的发展;报道篇幅上,长篇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对《人民日报》近叁十二年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人民日报》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也在不断的调整完善,为构建和谐的媒介环境努力。(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1)
医患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医疗体系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本文以2018年新浪微博“北大伤医”医患事件为案例,探究自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突发事件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北大伤医”医患事件是近叁年来医患突发事件的代表之一,曾在微博上引起网民热议。本文第一部分拟采用文献统计法对国内外医患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方面的期刊、学术着作等文献进行统计研读,对我国医患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了解应对医患突发事件的最新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个案分析法,结合“北大伤医”医患事件,详细研析该事件的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爆发期和衰退期5个发展阶段舆情传播在自媒体环境、医院、医患事件、意见领袖、网民和政府等六方面影响因素,探究该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第叁部分,通过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分析,探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发展态势,进一步针对医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望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做出一点贡献。近些年来,类似于“北大伤医”医患事件层出不穷,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政府、医院、自媒体等机构应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医患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共建平安和谐社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患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周静宜.危机传播视角下医患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
[2].李奇.自媒体环境下“北大伤医”医患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胡冬冬.自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网络舆情传播与监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刘海涛.医患关系中无效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分析[J].新闻传播.2019
[5].刘宏.论自媒体沟通势能与医患关系的积极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
[6].李宁,黄健.网络环境下医患人际传播的困境探究[J].东南传播.2018
[7].张瑶.健康传播视野下医患互动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
[8].杜洁.权力的围观:新媒介环境下的医患矛盾舆论传播机制研究——以山西榆林孕妇跳楼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8
[9].翟宝宽.健康传播视域下医患关系中媒体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0].熊珍珍.健康传播视域下《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框架分析(1985-2016)[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