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轴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量法,多轴系,齿轮传动,动力学模型
轴系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袁勇超,王自玲,刘忠明,毛继哲,张坤[1](2019)在《基于能量解析法的多轴系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能量解析法给出了转子-轴承-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建立了耦合转子动力学系统的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转子轴的剪切、弯曲、扭转、轴向力、陀螺效应及内阻尼的影响,考虑了不同形式的轴承即动压油膜轴承和滚动轴承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精确的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郭冰倩[2](2019)在《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整体模型及其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压力引水系统、水轮机、发电机和调速器等,是典型水-机-电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实现水能向电能的转化,其次,它还具备区别于其他间歇性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的特殊作用:调峰调频。影响水电机组运行特性的两大主要因素是效率特性和稳定性问题,其中,效率特性反映了水能利用率,并能间接反映系统的稳定性;振动问题是机组稳定性的直接表现,关系到机组工作寿命和水电站运行安全。随着越来越多大容量、大尺寸和高水头的机组建成投运,水力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暂态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非常有必要从能量流动角度,探究水力发电机系统的随机动力学建模与效率特性分析;基于系统的水机电非线性耦合特性,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和轴系耦合的暂态模型,探究机组在暂态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内容为:(1)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系统能量损失分布研究。从能量流动角度出发,考虑水锤效应下水轮机流量的随机波动特性,建立水力发电机系统随机能量模型,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方法将随机系统简化为易于分析的等价确定性系统。根据国内某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基于随机动力学理论,数值仿真随机强度从0.01增大到0.6时,系统能量分布、流量、导叶开度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机系统能量损失分布和效率特性,总结能量流动的变化规律。(2)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暂态建模。基于特征线法建立引水管道系统暂态模型,考虑轴系受力,得到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模型;结合系统内部结构特征与外部关联机制,分析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耦联关系,通过压力引水管道系统与轴系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建立适用于暂态分析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整体模型;基于某水电站变负荷振动试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为机组振动在线监测和测试系统研发提供理论指导。(3)甩负荷过渡过程下机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所建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的暂态模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甩负荷过渡过程中机组轴系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多振源耦合作用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着重分析了几类典型的振源参数(轴承刚度、叶片排挤系数、质量和质量偏心等)对机组暂态振动响应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机组异常振动的措施,为轴系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罗朝杰,郑忠,杨红军[3](2018)在《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在轴系校中计算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EnDyn软件,借助实船项目,尾管后轴承分别采用单支点、双支点以及多支点模型进行直线校中计算和合理校中计算,并对校中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对靠主机主轴承负荷几乎无影响;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对尾管后轴轴承中螺旋桨轴心线倾斜值结果有影响。(本文来源于《船舶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王永利,曾云,徐连奎,孙佳祥,赵盟[4](2019)在《考虑主轴扭转变形的轴系振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水力发电机组传统上忽略轴系扭转变形的假设可能导致轴系振动分析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采用Lagrange方法建立轴系振动方程和含轴系扭转效应的转子运动方程,通过定义广义动量,将这2个方程构建为统一形式的一阶微分方程组.以发电机转子上的阻力矩和水轮机转轮上的动力矩为纽带,构建包括水力系统、发电机、励磁、调速系统在内的完整水力机组模拟运行系统,并采用二阶Runge-Kutta法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机组故障扰动条件下,计入轴系的弹性对轴系横向振动的影响不大,主轴扭转刚度对稳定工况下轴的扭转变形影响较大;故障扰动下,发电机转子和水轮机转轮之间的扭转角变化趋势与有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仿真表明,所建立的轴系扭振模型能反映轴系振动的基本特征,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金林,曾凡明,杨立,吴杰长,李文剑[5](2018)在《舰船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舰船轴系设计过程缺乏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的问题,以质量功能展开为支撑理论,研究构建舰船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对模型中的需求指标获取、需求指标权重计算、质量屋输出指标重要度计算等相关理论及算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某轴系设计为对象,研究构建该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明确了该轴系各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依据,验证研究内容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构建的舰船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能够为轴系设计需求获取及映射、设计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能为提高舰船轴系设计的主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奠定一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蒋俊,李汪繁,王秀瑾,孙庆,危奇[6](2018)在《基于子结构法的汽轮发电机组模型轴系及弹簧基础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有限元法分析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及弹簧基础模态时节点数多、求解困难的问题,在计算中引入了子结构模态综合法(CMS)。以某轴系及弹簧基础模型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叁维有限元模型,应用CMS法进行了联合模态分析;同时采用锤击法对试验台顶台板进行了模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MS法与直接有限元法在单独计算弹簧基础模态频率时误差极小,在0.13%以内;基于CMS法的顶台板拓展结果与顶台板模态实测结果较为吻合,模态频率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CMS法作为一种解决复杂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轴系及弹簧基础的模态分析。(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徐达,韩保红,赫万恒,于金凤,李维锴[7](2018)在《潜艇推进轴系纵向振动模型与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决潜艇推进轴系纵向振动问题,[方法]将复杂的潜艇推进轴系简化为均匀阶梯轴系连续模型,采用波分析(WPA)法对各均匀轴段的纵向振动传递关系进行推导。结合实际推进轴系边界条件,给出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在螺旋桨激励下的稳态响应。进一步对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第1阶固有频率的无量纲公式进行推导,并分析结构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将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及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证明了均匀阶梯轴系连续模型的可靠性,可应用于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研究分析。得到的第1阶无量纲公式为后续对潜艇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分析打下基础。[结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崔亚辉[8](2017)在《扭振故障下1000MW机组轴系-叶片耦合扭振模型及动态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受力分析,推导了扭振故障下轴系-叶片耦合扭振模型,并应用于某台1000MW机组的轴系-叶片扭振建模。利用数值仿真法,研究了电磁力矩扰动分别为轴系的前叁阶次同步振荡、叶片一阶固有频率的0.5倍、叶片一阶固有频率以及叶片一阶固有频率与轴系第五阶固有频率相等时,低压末级叶根所在轮盘的实时角加速度、扭矩。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激励作用下,与轴系的各轴颈相比而言,低压末级叶片等长叶片不是扭振危险部位。(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倪臻,黄修长,华宏星[9](2017)在《基于等效模型的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频率匹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桨的弹性模态对流体宽带随机激励力通过轴系向船体的传递特性有重要影响,并会成为船体的声辐射特征之一。本文建立了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悬臂梁和弹簧质量振子建立螺旋桨的等效模型,可模拟螺旋桨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和反共振频率;采用传递矩阵法得到了螺旋桨处激励力到推力轴承处的力传递率,研究了传递至船体的传递力随螺旋桨模态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螺旋桨模态频率和轴系的纵振频率匹配设计准则。若将轴系的频率设计为螺旋桨的反共振频率,可以大大降低轴系该阶模态处的力传递率。(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0)
伍敏,杨晟博,鲍文,杨金福[10](2017)在《转子轴系耦合振动模型一般性解析式推导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转子受到的线性和非线性作用机理,引入线性尺度因子、非线性尺度因子和耦合强度比作为特征参量,分别构建了阻尼力和刚度力的一般表达式,进而推导出转子轴系一般形式的线性与非线性耦合的振动模型.基于仅考虑质量不平衡激励的单圆盘转子轴系,应用多尺度法求解出该方程的稳态解及瞬态解.通过对解析解的分析,揭示了线性与非线性耦合作用及响应的振动机理.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瞬态时间尺度因子对响应的影响,瞬态时间尺度因子越大,瞬态解衰减越快,越接近于稳态解.对稳态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幅频特性进行分析,可发现1倍频出现了非线性特征,3倍频存在双峰特征,进一步阐述了非线性尺度因子对转子轴系耦合振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轴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压力引水系统、水轮机、发电机和调速器等,是典型水-机-电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实现水能向电能的转化,其次,它还具备区别于其他间歇性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的特殊作用:调峰调频。影响水电机组运行特性的两大主要因素是效率特性和稳定性问题,其中,效率特性反映了水能利用率,并能间接反映系统的稳定性;振动问题是机组稳定性的直接表现,关系到机组工作寿命和水电站运行安全。随着越来越多大容量、大尺寸和高水头的机组建成投运,水力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暂态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非常有必要从能量流动角度,探究水力发电机系统的随机动力学建模与效率特性分析;基于系统的水机电非线性耦合特性,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和轴系耦合的暂态模型,探究机组在暂态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内容为:(1)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系统能量损失分布研究。从能量流动角度出发,考虑水锤效应下水轮机流量的随机波动特性,建立水力发电机系统随机能量模型,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方法将随机系统简化为易于分析的等价确定性系统。根据国内某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基于随机动力学理论,数值仿真随机强度从0.01增大到0.6时,系统能量分布、流量、导叶开度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量随机波动下水力发电机系统能量损失分布和效率特性,总结能量流动的变化规律。(2)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暂态建模。基于特征线法建立引水管道系统暂态模型,考虑轴系受力,得到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模型;结合系统内部结构特征与外部关联机制,分析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耦联关系,通过压力引水管道系统与轴系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机组轴系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建立适用于暂态分析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整体模型;基于某水电站变负荷振动试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为机组振动在线监测和测试系统研发提供理论指导。(3)甩负荷过渡过程下机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所建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耦合轴系的暂态模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甩负荷过渡过程中机组轴系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多振源耦合作用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着重分析了几类典型的振源参数(轴承刚度、叶片排挤系数、质量和质量偏心等)对机组暂态振动响应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机组异常振动的措施,为轴系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轴系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袁勇超,王自玲,刘忠明,毛继哲,张坤.基于能量解析法的多轴系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
[2].郭冰倩.水轮机调节系统耦联机组轴系整体模型及其稳定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罗朝杰,郑忠,杨红军.不同尾管后轴承模型在轴系校中计算中的比较[J].船舶设计通讯.2018
[4].王永利,曾云,徐连奎,孙佳祥,赵盟.考虑主轴扭转变形的轴系振动模型[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
[5].刘金林,曾凡明,杨立,吴杰长,李文剑.舰船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8
[6].蒋俊,李汪繁,王秀瑾,孙庆,危奇.基于子结构法的汽轮发电机组模型轴系及弹簧基础模态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8
[7].徐达,韩保红,赫万恒,于金凤,李维锴.潜艇推进轴系纵向振动模型与解析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8
[8].崔亚辉.扭振故障下1000MW机组轴系-叶片耦合扭振模型及动态响应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7
[9].倪臻,黄修长,华宏星.基于等效模型的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频率匹配设计[C].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10].伍敏,杨晟博,鲍文,杨金福.转子轴系耦合振动模型一般性解析式推导与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