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以及真空治具,涉及真空阀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真空通孔,该真空通孔贯通所述安装底座;真空阀和真空快速接头,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连通,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连通;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安装底座、真空通孔以及真空快速接头等结构作为真空阀与治具之间的连接结构,便具有可调整的灵活性,方便对真空阀进行装配和拆卸,能够适用于更多结构的治具,也提高了真空阀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真空通孔,该真空通孔贯通所述安装底座;真空阀和真空快速接头,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连通,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连通;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真空通孔,该真空通孔贯通所述安装底座;
真空阀和真空快速接头,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连通,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连通;
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和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上均设置有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与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真空气管;
所述真空气管与所述真空快速接头连通,用于将所述真空快速接头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空气气管;
所述压缩空气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连通,用于将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治具连接结构,用于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用于通过螺栓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和\/或出口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底座装配。
10.一种真空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阀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以及真空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阀和手动阀在工作的时候都是直接与相关的治具相对装配,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治具容易存在形状的差异,这便将导致安装真空阀位置存在差异,不便于操作。而且,每次进行不同操作需要更换治具时,都需要将真空阀拆卸下来再安装至其他治具上,频繁的装配和拆卸会导致真空阀易损坏且浪费时间。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真空阀的装配使用具有不便捷性,加大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以及真空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真空阀的装配使用具有不便捷性,加大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阀装配结构,包括:
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真空通孔,该真空通孔贯通所述安装底座;
真空阀和真空快速接头,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连通,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连通;
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和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上均设置有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与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均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阀装配结构还包括:
真空气管;
所述真空气管与所述真空快速接头连通,用于将所述真空快速接头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阀装配结构还包括:
压缩空气气管;
所述压缩空气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连通,用于将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治具连接结构,用于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用于通过螺栓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和\/或出口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真空通孔的进口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与所述真空通孔的出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底座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真空治具,包括所述的真空阀装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安装底座、真空通孔以及真空快速接头等结构作为真空阀与治具之间的连接结构,便具有可调整的灵活性,方便对真空阀进行装配和拆卸,能够适用于更多结构的治具,也提高了真空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装配结构的第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装配结构的第二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装配结构的第三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装配结构的第四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的透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底座;2-真空阀;
3-真空快速接头;4-手动阀;
11-真空通孔;12-螺栓固定孔;
41-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
42-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第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第二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第三角度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第四角度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1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1的透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1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1的俯视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阀2装配结构,包括:
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真空通孔11,该真空通孔11贯通所述安装底座1;
真空阀2和真空快速接头3,所述真空阀2与所述真空通孔11的进口连通,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所述真空通孔11的出口连通;
手动阀4,所述手动阀4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
为了方便真空阀2与治具之间的装配,提供了一种真空阀2装配结构,该真空阀2装配结构通过安装底座1作为基础结构,充当真空阀2和手动阀4与相关治具之间的连接结构。
由上可知,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真空通孔11,该真空通孔11贯通所述安装底座1,而利用该真空通孔11,便可以在其的进口和出口装配所述真空阀2和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
通过安装底座1作为连接结构,当需要将所述真空阀2装配在治具上时,就只需要将与所述真空通孔11连通的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相关的治具相互连接即可,通过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相关的治具相互连接便能够通过真空通孔11以及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使真空阀2与相关的治具实现装配连接。
在真空阀2与治具实际装配的时候,由于不同治具的结构有所不同,所以真空阀2在与治具进行装配的时候未必能够与治具的连接位置形成良好的配合,例如连接真空阀2的治具的连接位置若处于角落或凹陷结构内,真空阀2的装配和拆卸就会很麻烦。在替换治具的时候,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治具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装配,操作起来也非常费事。这种频繁的装配和拆卸也会对真空阀2造成损伤,降低使用寿命。
而通过上述装配结构,真空阀2在装配的时候就不用将其直接与治具进行连接,当需要与治具相对装配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利用真空快速接头3与治具直接装配或拆卸即可,所使用的真空快速接头3的结构可以设计成较长或精简一些的方便装配和拆卸的便捷结构,进而方便真空阀2的装配。
对于真空快速接头3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所以,通过安装底座1、真空通孔11以及真空快速接头3等结构作为真空阀2与治具之间的连接结构,便具有可调整的灵活性,方便对真空阀2进行装配和拆卸,能够适用于更多结构的治具,也提高了真空阀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4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41和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41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连通。
由上可知,所述真空阀2可以通过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治具相对装配,实现对真空阀2与治具之间的装配,从而提高真空阀2装配的便携性以及使用寿命。
同理的,所述手动阀4在与相关治具进行装配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快速接头的结构连接,即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41和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
其中,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快速接头41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连通。所以,当需要将手动阀4与治具相对装配的时候,就可以将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与治具直接连接,从而实现手动阀4与治具之间的装配。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4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上均设置有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与两个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均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阀2装配结构还包括:
真空气管;
所述真空气管与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连通,用于将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由上可知,当需要与治具相对装配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利用真空快速接头3与治具直接装配或拆卸即可,所使用的真空快速接头3的结构可以设计成较长或精简一些的方便装配和拆卸的便捷结构,进而方便真空阀2的装配。
所以,为了提高装配的便携性,还可以采用所述真空气管辅助装配,即在将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治具装配或拆卸时,可以将所述真空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上,另一端连接在治具上。
由于真空气管这种管结构具有灵活调整方向、角度、长度,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所以采用真空气管进行与治具的连接时,会更加便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阀2装配结构还包括:
压缩空气气管;
所述压缩空气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连通,用于将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连接至预设的治具。
同理的,为了提高手动阀4的安装便捷性,也可以采用压缩空气气管完成对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快速接头42与治具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置治具连接结构,用于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利用治具连接结构可以将安装底座1连同设置在其上的真空阀2、手动阀4一起固定在工作的治具上,实现稳定的工作结构。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12,用于通过螺栓与预设的治具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通孔11的进口和\/或出口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真空阀2与所述真空通孔11的进口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真空快速接头3与所述真空通孔11的出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阀4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底座1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真空治具,包括所述的真空阀2装配结构。
由于所述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以,任何有关于所述真空阀2装配结构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的记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688.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85790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F16K 51/00
专利分类号:F16K51/00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蓝思精密(东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蓝思精密(东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横塘社区塘清东路312号
发明人:周群飞;夏贤友
第一发明人:周群飞
当前权利人:蓝思精密(东莞)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志远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