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环境实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传统,严寒,地区,南疆,在线,气候。
热环境实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袁健华,吴金平,欧阳腾[1](2019)在《赣南传统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赣南传统民居为实测对象,研究民居夏季被动冷却能力并评价人体热舒适性。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厢房,厅堂,天井及阁楼,对温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显示,二层阁楼的最高气温比一层厢房的最高气温高0.4℃,降温速率也低于厢房的降温速率。在接近室外最高气温时天井不同位置最大温差为1.4℃,在室外最低气温时刻温差最小。利用PMVe修正模型对各测点进行热舒适性计算,测试结果与人们的主观感受一致。测量结果标明:民居内部气流的基本流动方向为巷道-房间-天井-室外。利用墙体和地面的蓄热能力降低巷道内空气温度,在炎热的夏季白天关闭门窗抑制热量通过通风传递,是保持传统民居热舒适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10期)
谷雅秀,翟彤,潘嵩,孟鑫,李国庆[2](2019)在《长春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冷风渗入是影响冬季出入口温度的重要因素,并分析出车站及车厢80%满意率舒适区以及不同季节的热中性温度,旨在为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及热舒适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9年05期)
李涛,郭华,李慧斌,樊思恺[3](2019)在《南疆传统大空间建筑的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典型干热气候下南疆地区传统大空间建筑的夏季室内外热环境,选取喀什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中的主墓室、大清真寺内殿、侧殿、外殿和室外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实测。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喀什地区夏季室外昼夜温差大,主墓室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大清真寺内殿和外殿,围护结构材料热惰性大、开口面积小,建筑体型系数小,内部有热缓冲区是主墓室热稳定性好的主要原因;大清真寺外殿出挑深度与太阳角度关系密切;室外绿化、水体作为下垫面的降温和加湿效果优于广场。结论可为当地现代大空间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宋金帆,方岩,邓稼栋,崔靖轩[4](2019)在《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移动观测数据的方法研究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冬季热环境特征,对西大街热环境气象因子进行了实测,结合西大街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了西大街热环境特征和街谷空间形态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翟彤[5](2019)在《基于现场实测调查的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铁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助力城市发展。我国的地铁建设事业如火如荼,严寒地区的地铁建设起步最晚、发展最慢。由于严寒地区气候的特殊性,可参考的地铁环控系统设计标准较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经验。关于该地区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方面的研究不仅稀缺,且研究方法不准确、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其地铁的热环境是否能满足乘客的热舒适急需考证。本文选取长春地铁1号线为代表,探究其冬季、过渡季、夏季叁个季节的热环境与热舒适。测量方法上,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获得一匡街站、卫星广场站、华庆路站、红嘴子站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车站的热环境参数。选取一匡街站至东北师大站为乘坐区间,采用动态热舒适主观评价问卷调查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季节下站内和车厢中乘客的热舒适状况,采用静态主观评价问卷调查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叁个季节里人员管理用房内工作人员的热舒适状况。基于所实测的数据,本文分析了一匡街站叁个季节站外、出入口、站厅、站台、休息室的温度变化情况,分析得出了各区域平均温度、温度变化范围及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四个典型车站的温度参数,发现了华庆路站与红嘴子站冬季站厅与站台的温度不满足设计规范,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冷风渗入对站内热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环控系统设计应因站内结构而异的结论。由一匡街站湿环境的分析,发现了地铁湿环境研究的缺失。在热舒适的讨论上,本文分析了TSV(Thermal Sensation Vote,热感觉投票值)与TCV(Thermal Comfort Vote,热舒适投票值),探讨了乘客在一个乘坐过程中其热感觉的变化,结合热环境的实测参数值发现了冬季车厢存在过热问题。通过计算热中性温度,给出了各区域MTS(Mean Thermal Sensation,平均热感觉投票值)与空气温度的回归曲线以及热中性温度值。由绘制的80%满意率舒适区,得出各区域的热舒适区温度范围。分析人员管理用房,得出车控室由于设备散热以及未开启新风机导致其温度过高,建议选取车控室多联机时应考虑其设备散热,车控室与休息室夏季人员密度高且不通新风导致二者的CO_2浓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必须开启新风机。计算相对热指标RWI(Relative Warmth Index,相对热指标),将由RWI值和实测得到的乘客舒适百分比进行对比,得出用RWI值评价严寒地区地铁较暖环境的热舒适是不准确的。利用热损失率HDR(Heat Deficit Rate,热损失率)值推算出车站内各区域较冷环境下的温度限值,将此温度限值与实测得到的温度限值比照,发现HDR不适合用来评价严寒地区地铁较冷环境的热舒适。使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RWI与HDR进行修正,得到的修正曲线中实测RWI与计算RWI呈叁次曲线关系,计算温度限值与实测温度限值呈线性关系。本文提供了一种更合适探究地铁热舒适的研究方法,得到了适用于严寒地区地铁的热舒适评价指标,发现了环控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所积累的大量数据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弥补了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的稀缺,同时可为该领域日后的研究提供有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6)
杨晓敏,王伟浩,刘子汇,张真真,周元方[6](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室热环境实测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非采暖空调高校教室的热环境,编写了MATLAB程序对实测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回归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女生组的热期望温度高于男生组的热期望温度;南方组的热期望温度高于北方组的热期望温度。同时不同性别和地区的学生对冷、热的敏感度存在差别。(本文来源于《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4-21)
王丽慧,刘俊,刘俊豪,宋洁,郑懿[7](2019)在《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实训中心厂房为研究对象,对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壁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地面热流密度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实测,主要分析了地面热流密度对室内空气热环境维稳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地面热流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室外空气温度变化方向相反以减少室外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当室外空气温度骤变时,土体热流密度峰值会增加到日平均值的2.8~6.2倍,使得室内空气温度变化仅为室外空气温度变化的22.1%~54.1%,体现出触地建筑地面土体强大的蓄放热能力。相关研究结果为掌握触地建筑室内热环境变化规律和土体蓄放热潜力的充分利用服务。(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刘双双,田甜[8](2019)在《送风落地点对传输机房热环境的影响及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传输汇聚机房为实测机房,基于有限测点的在线监测方式,对传输汇聚机房内热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实测传输设备环境进风温度、空调电流及出风温度、空调与传输设备的距离等参数,分析出通信机房柜式空调送风落地规律对传输设备环境进风温度的影响,间接指导传输设备的布放位置、朝向、距离,达到机房节能和预防设备出现高温宕机的目的。结果表明:设备环境进风温度从送风落地点处向两侧呈逐渐递增趋势。布置机柜下部位置的设备时,在送风落地点范围内放置运行功率较大的设备为佳,以送风落地点为界限向两侧逐渐放置运行功率较小的设备为宜,尽可能达到机房要求温度10~26℃,减少高温宕机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制冷》期刊2019年01期)
黄宾,王燕飞,吕良[9](2019)在《冬季校园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校园建筑组团为研究区域,进行气候环境影响因子的现场实测,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ENVI-met对室外微气候进行模拟分析以及结果讨论。模拟出城市的微气候尺度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平均辐射温度等气象参数并与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景观层面有待改善之处和改造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罗涛,邓勤犁,文远高,王乾坤[10](2019)在《武汉市高密度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居住小区夏季热环境的特点,通过对武汉市某高密度居住小区在夏季典型气象日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风向进行现场实测,定量的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居住小区的热环境现状以及不同的建筑,区域绿化和水体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居住区的热环境较一般地带差,且与区域内的建筑布局有关,高密度居住区内空气温度较气象站高出3℃,平均风速低0.5 m/s。位于混凝土柏油路面上的测点上方空气温度整体相对其他测点要高,接着是花岗岩硬质铺地,位于绿化草坪内的温度最低。其次位于围合式建筑布局区域的温度较行列式布局高,当城市下垫面类型相同时,测试区域的绿化遮阳和建筑阴影对热环境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01期)
热环境实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冷风渗入是影响冬季出入口温度的重要因素,并分析出车站及车厢80%满意率舒适区以及不同季节的热中性温度,旨在为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及热舒适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环境实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袁健华,吴金平,欧阳腾.赣南传统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
[2].谷雅秀,翟彤,潘嵩,孟鑫,李国庆.长春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实测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9
[3].李涛,郭华,李慧斌,樊思恺.南疆传统大空间建筑的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J].南方建筑.2019
[4].宋金帆,方岩,邓稼栋,崔靖轩.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J].绿色科技.2019
[5].翟彤.基于现场实测调查的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19
[6].杨晓敏,王伟浩,刘子汇,张真真,周元方.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室热环境实测与评价研究[C].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2019
[7].王丽慧,刘俊,刘俊豪,宋洁,郑懿.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J].流体机械.2019
[8].刘双双,田甜.送风落地点对传输机房热环境的影响及实测分析[J].制冷.2019
[9].黄宾,王燕飞,吕良.冬季校园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分析[J].山西建筑.2019
[10].罗涛,邓勤犁,文远高,王乾坤.武汉市高密度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