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溶栓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417000

【摘要】目的:讨论溶栓疗法联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7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传统组,本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溶栓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方面,传统组的有效率为76.31%;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4.73%。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结论:溶栓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溶栓疗法;中医辩证疗法;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称为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闭塞,导致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为严重缺血而导致局部坏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通过其他原因导致冠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液中血小板在斑块的表面集聚,导致血栓的形成,进而使心肌严重缺血。病因为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激动、吸烟饮酒等[1]。该疾病在发作时比较突然,患者的家属应及时的将患者带入医院进行治疗。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有溶栓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随着大量临床发现,溶栓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好,所以为了研究该治疗方式起到的效果,现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7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7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34至80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心肌梗死的部位为前壁的为23例,下壁的为7例,前间壁的为17例,后正壁的为19例,下壁伴右心的为1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平均每组各3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传统组,本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溶栓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即为150IU的尿激酶与100ml的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静脉滴注,进行溶栓治疗前,让患者口服300mg的阿司匹林,每日一次,7天后减少至70ng,患者在静脉滴注后12h以后皮下注射7000IU的肝素,每日两次,每次间隔12h,同时予以患者吸氧、监护、镇静等药物治疗,并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1.2.2联合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1)心血瘀阻的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可用生地、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水蛭等药物煎煮后口服;(2)痰浊痹阻的患者,应主要化痰,可采用薤白、半夏、陈皮、郁金等药物;(3)气滞心胸的患者,应注重理气疏肝,可选用: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柴胡、郁金等药物;(4)寒阻心脉的患者,应注重通脉泄浊,应采用瓜蒌、薤白、桂枝、细辛、当归、枳实、厚朴等药物;(5)气阴两虚的患者应注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采用: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五味子、丹参、当归等药物进行治疗;(6)心肾皆虚的患者,如果是阴虚应注重养心安神,采用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五味子、远志、当归、阿胶等药物来帮助患者安神,如果是阳虚的患者,应益气补阳,通络,可采用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仙灵脾等药物进行治疗[2]。将上述药方煎煮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配合溶栓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精神体力完全恢复,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精神体力基本恢复,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变或恶化死亡。

1.5统计学指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传统组的显效人数为15例,有效人数为14例,无效的为9例,有效率为76.31%;联合组的显效人数为21例,有效人数为15例,无效的为2例,有效率为94.7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传统组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为4例,心力衰竭的患者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联合组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为1例,无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病具有发病快、病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该疾病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而引起心肌梗死的病因有很多,如饮食不当、年迈体弱、情绪失控等,并且该病在发病时通常会伴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传统溶栓治疗法,其溶栓药物可以将纤溶酶原转化纤溶酶的作用,加速血栓的溶解,但是溶栓后,还是有残余的附壁血栓存在,并且由于官腔狭窄,残余血栓不容易溶解,加之残余的血栓有强烈的凝聚作用,如果患者停止溶栓治疗,体内的残余血栓以及纤溶酶原的迅速升高,还会形成血栓[3]。所以传统的溶栓治疗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大多数患者还要再次的进行溶栓治疗。

中医学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围,是由于心气不足、脾失健运、肾气亏虚为主,所以应注重益气补血、疏通肝肾、理气补虚等,而在上述的中药方中,人参、黄芪、肉桂、玄参等药物为益气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患者的心肌收缩力,进而提高患者的排血功能,改善心功能[4]。而生地、当归、赤芍的药物能具有化瘀的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使患者的抗血小板凝聚,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保护了患者缺血缺氧的心肌,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的状况。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采用溶栓疗法联合中药治疗的联合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传统组的76.31%,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优于传统组,说明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热萨莱提•艾萨,塞亚古丽•努尔你牙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58-59.

[2]路甲鹏,郭青青,赵玉凤,王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06:91-95.

[3]姚文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63-64

[4]池利民,王利俊,急诊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7,11(7):812-813

标签:;  ;  ;  

溶栓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