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庭审提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告人,语言学,用功,动机,标记,话语,权力。
庭审提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海娟[1](2010)在《庭审提问的顺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可探讨机构权力和动机等语境因素对庭审提问中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关系。通过描述语言选择的动态过程,解释和说明庭审提问这一互动言语现象的复杂性及其所实现的各种功能,并描述整个法庭提问特别是中国法庭提问的运作过程,对民事纠纷的解决和刑事案件的审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胡海娟[2](2010)在《庭审提问过程中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话语标记语and为研究对象,从语用角度探讨它在庭审提问中的语用功能、特定信息与前指话语的联系功能以及提问者期待肯定回答的强调功能等,并指出它在庭审提问中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揭示庭审这一机构性语言使用和日常语言使用中特定语言现象的主要特点及差异。(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胡海娟[3](2008)在《庭审提问策略的语用功能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庭审提问可以看作是提问者为实现特定交际目的和顺应不断变化的交际环境而进行言语选择的动态过程。在庭审提问过程中,提问者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选用不同的策略(如重复、重述、并置、话题控制等),可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推动合作或推翻虚假供词。(本文来源于《政法学刊》期刊2008年05期)
陆颖[4](2007)在《法庭庭审提问的认知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法庭庭审提问进行分析论证,从认知的角度对庭审提问中律师使用的策略进行解读,从而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和理解法庭活动中的认知过程。法律语言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正逐渐吸引来自跨学科研究者们的注意。而法庭庭审提问作为整个审讯的中心,不可避免地成为法律专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焦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Woodbury,1984; Matoesian, 1993; Conley & O'Barr, 1998; Philips, 1998; Eades, 2000; Liao Meizhen, 2003)从修辞学、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语用学等多个不同角度对法庭庭审提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而,他们更多地是从社会和语用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庭审提问,很少有人从认知层面对法庭活动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众所周知,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为了控制对方证人的回答,会使用一些策略。而律师机智的提问与其认知机制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作者尝试使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庭审提问进行认知解读。Fauconnier & Turner(1998b)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认知工具。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诸多语言现象。有专题介绍并论述该理论对隐喻、委婉语等的阐释力(汪少华,2001;梁艳春,2003);有运用该理论来解读幽默机制(王文斌,林波,2002)。这些研究都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和思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如果说,概念整合是语言认知的普遍现象,那么我们必须证明这一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可操作性。因此,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庭审提问进行分析,可以为论证概念整合的普遍性提供一个很好的操作平台。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完整的框架结构,并且遵循一套完整灵活的机制运作。在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的结构可以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通过完善(completion)和阐释(elaboration)过程,整合空间可以生成输入空间中没有的新结构。本文正是利用概念整合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引入才得以成功地分析律师提问策略的认知本质。本文叁个提问策略的认知分析揭示了律师在选择这些策略时,都是潜意识利用了某种为人们所熟知的框架,通过完善和阐释过程得到进一步推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总之,概念整合理论与法庭庭审提问的结合,既可以拓宽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又丰富了法律语言学的研究,从而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该本研究的必要性、目的以及全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简要概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法庭庭审提问的研究情况。第叁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思想、基本概念,及其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将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结构和庭审提问中律师所使用的策略相结合,运用图示,从认知的角度阐释律师提问证人的策略技巧。第五章总结了全文,同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7-04-01)
胡海娟[5](2002)在《庭审提问的顺应性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庭审提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语言选择的动态过程来描述、解释和说明庭审提问这一互动言语现象的复杂性及其所实现的各种功能。在概述前人对不课题研究的基础卜,本文以 Verschueren厂)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Lingllistic Adaptation)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用于指导本研究全过程的理论框架。依据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庭审提问是一个由提问者根据法律程序、机构权力和心理动机等叁个语境因素进行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具体而言,在顺应法律程序类的法庭询问过程中,存在叁类典型问句:关键词问句(key-wordquestions)、确认性问句(con讪ation qlestlons)和咨询性问句(consultativequestions)。这叁类程序性问句的合理使用能更好地实现庭审提问庄严、公正和高效的机构目标nnstitUtional goal人在庭审提问过程中,当被提问者企图掩盖真相或为自己开脱罪责时,提问者借助于威胁言语行为或对话题的控制来顺应机构权力以便维护自己作为机构代表的特殊地位与权威、获得所需信息。为了顺应不同的心理动机,提问者可以选择重复kepetitionX 重述heformulation)和并置uuxtaPosition)等)‘匝应策略来获得各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并实现庭审互动过程中的具体交际目的。 本文关于法庭提问动态过程的分析、说明和解释,对于描述和理解整个法庭提问特别是中国法庭提问的运作过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其研究成果将对民事纠纷的解决和刑事案件的审判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关心理顺应的研究也会给提问者一些询问/讯问策略方面的启示。本文提出的庭审提问顺应性研究框架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有资格成为其他研究者研究法庭辩论、法庭回答等庭审互动现象的参考框架。(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2-06-01)
庭审提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话语标记语and为研究对象,从语用角度探讨它在庭审提问中的语用功能、特定信息与前指话语的联系功能以及提问者期待肯定回答的强调功能等,并指出它在庭审提问中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揭示庭审这一机构性语言使用和日常语言使用中特定语言现象的主要特点及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庭审提问论文参考文献
[1].胡海娟.庭审提问的顺应性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胡海娟.庭审提问过程中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3].胡海娟.庭审提问策略的语用功能透析[J].政法学刊.2008
[4].陆颖.法庭庭审提问的认知解读[D].安徽大学.2007
[5].胡海娟.庭审提问的顺应性动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