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部空气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滤网部件和风机部件,滤网部件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粗效滤网、微静电滤网及活性炭滤网,风机部件设有风机架、轴流风机,风机架固定轴流风机;所述的外壳的底端设有透孔作为进风口、外壳的顶端设有空气出风口。该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应用到可移动工作的净化装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部空气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滤网部件和风机部件,滤网部件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粗效滤网、微静电滤网及活性炭滤网,风机部件设有风机架、轴流风机,风机架固定轴流风机;所述的外壳的底端设有透孔作为进风口、外壳的顶端设有空气出风口。
设计方案
1.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部空气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滤网部件和风机部件,滤网部件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粗效滤网、微静电滤网及活性炭滤网,风机部件设有风机架、轴流风机,风机架固定轴流风机;
所述的外壳的底端设有透孔作为进风口、外壳的顶端设有空气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静电滤网设有电离区、集尘区和高压电源,高压电源通过定位珠为电离区和集尘区提供高压电,在电离区和集尘区的侧面设置有触片,定位珠和触片连接,定位珠固定于高压电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通风筒,通风筒固定于外壳内部,通风筒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通风筒的下部设置有两个通风口,通风口与外壳的透孔的位置相应,通风筒的高度小于外壳的高度,通风筒的顶端在外壳上空气出风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筒顶端设有翻边,通风筒顶端与上部外壳通过翻边卡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表面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按键、充电触片及传感器,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按键及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充电触片与充电槽配合;外壳的底座上设有2个驱动轮、2个万向轮,驱动轮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筒上设有滤网维护开口,滤网维护开口设置有滤网盖封闭,滤网盖一侧通过铰链连接于通风筒上,滤网盖的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于通风筒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确切地说是一种空气净化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空气质量下降,冬天雾霾的频频发生,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空气质量下降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得到重视,因而空气净化与新风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市场上的关于空气净化与新风的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能在室内实现空气循环净化室内空气的称为空气净化器,其特点是没有室内能量的损失,局部空气净化处理效果好,其缺点是只是单纯的室内循环,当室内与室外较封闭时,人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对人的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能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将室外的富氧空气净化后引入室内,并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称为新风机,其解决了空气净化器的只能室内循环的问题,但随之带来的是能量的损失,由于现在市面上的热回收产品其热量回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现有的新风机存在能量损失大的缺点,尤其在室内外温差大的冬天和夏天更为明显。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移动工作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在室内空气净化功能和新风功能之间自由切换,也可以根据室内不同位置空气质量状况自动移动到污染严重的位置工作且工作完成后可自动回到原位置。在既能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室内能量损失,以实现即可作为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也可引进室外新风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空气净化效率高、室内能量损失少、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组件,该组件结构简单,可以应用到可移动工作的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内部空气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滤网部件和风机部件,滤网部件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粗效滤网、微静电滤网及活性炭滤网,风机部件设有风机架、轴流风机,风机架固定轴流风机;所述的外壳的底端设有透孔作为进风口、外壳的顶端设有空气出风口。
本技术方案通过底座连接固定外壳,在外壳内设置内部空气净化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滤网部件和风机部件,利用滤网部件形成净化,利用风机部件形成被净化的空气的流通,从而实现本组件对空气的净化。
中央控制模块,则与风机部件、微静电滤网电连接,以控制其工作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所述的微静电滤网设有电离区、集尘区和高压电源,高压电源通过定位珠为电离区和集尘区提供高压电,在电离区和集尘区的侧面设置有触片,定位珠和触片连接,定位珠固定于高压电源上。
通过设置电离区、集尘区,便于通过电离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集尘区则对灰尘进行收集。
所述的内部空气净化模块设有通风筒,通风筒固定于外壳内部,通风筒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通风筒的下部设置有两个通风口,通风口与外壳的透孔的位置相应,通风筒的高度小于外壳的高度,通风筒的顶端在外壳上空气出风口的下方。
通过设置通风筒,一是便于形成净化空气的流动,二是便于通过通风筒连接固定其他净化部件,使内部空气净化模块结构更紧凑,便于维护。
所述的通风筒顶端设有翻边,通风筒顶端与上部外壳通过翻边卡紧连接。
通过设置翻边,便于通风筒的顶端与外壳稳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的表面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按键、充电触片及传感器,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按键及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充电触片与充电槽配合;外壳的底座上设有2个驱动轮、2个万向轮,驱动轮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
充电槽为本装置的外设部件,其形状与充电触片相配合,实现为本装置内的电源充电。
所述的通风筒上设有滤网维护开口,滤网维护开口设置有滤网盖封闭,滤网盖一侧通过铰链连接于通风筒上,滤网盖的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于通风筒上。
通过设置滤网维护开口,方便通过该开口对本装置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底座的立体图。
图3是通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部外壳顶端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可移动空气净化组件部件设置的立体图。
图6是通风筒的立体图。
图7是风机架的立体图。
图8是电离区、集尘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内部空气净化模块;3-中央控制模块;4-上部外壳;5-底座;6-人机交互界面;7-控制按键;8-出风口;9-传感器;10-驱动轮;11-万向轮;12-充电触片;13-导向槽上槽;14-方管固定座;15-USP电源模块;16-步进电机;17-通风筒;18-滤网部件;19-风机部件;20-翻边;21-通风口;22-粗效滤网槽;23-微静电滤网槽;24-活性炭滤网槽;25-方管;26-粗效滤网;27-微静电滤网;28-活性炭滤网;29-滤网盖;30-铰链;31-卡扣;32-风机架;33-轴流风机;34-散流框;35-电离区;36-集尘区;37-高压电源;38-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图4、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组件,由底座5,设置在底座5上的外壳1组成,外壳1内设有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中央控制模块3,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设有滤网部件18和风机部件19,滤网部件18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粗效滤网26、微静电滤网27及活性炭滤网28,风机部件19设有风机架32、轴流风机33,风机架32固定轴流风机33;外壳1的底端设有透孔作为进风口、外壳1的顶端设有空气出风口8。
结合图5可知,通过底座5连接固定外壳1,在外壳1内设置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中央控制模块3,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设有滤网部件18和风机部件19,利用滤网部件18形成净化,利用风机部件19形成被净化的空气的流通,从而实现本组件对空气的净化。
中央控制模块3,则与风机部件19、微静电滤网27电连接,以控制其工作状态。
微静电滤网27设有电离区35、集尘区36和高压电源37,高压电源37通过定位珠为电离区35和集尘区36提供高压电,在电离区35和集尘区36的侧面设置有触片38,定位珠和触片38连接,定位珠固定于高压电源37上。
结合图8可知,通过设置电离区35、集尘区36,便于通过电离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集尘区36则对灰尘进行收集。
结合图6可知,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设有通风筒17,通风筒17固定于外壳1内部,通风筒17的底端与底座5固定连接,通风筒17的下部设置有两个通风口21,通风口21与外壳1的透孔的位置相应,通风筒17的高度小于外壳1的高度,通风筒17的顶端在外壳1上空气出风口8的下方。
通过设置通风筒17,一是便于形成净化空气的流动,二是便于通过通风筒17连接固定其他净化部件,使内部空气净化模块2结构更紧凑,便于维护。
通风筒17顶端设有翻边20,通风筒17顶端与上部外壳4通过翻边20卡紧连接。
通过设置翻边20,便于通风筒17的顶端与外壳1稳定连接。
结合图2可知,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6、控制按键7、充电触片12及传感器9,人机交互界面6、控制按键7及传感器9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3电连接,充电触片12与充电槽配合;外壳1的底座5上设有2个驱动轮10、2个万向轮11,驱动轮10通过步进电机16驱动,步进电机16由中央控制模块3控制。外壳1的底座5上设有导向槽上槽13,对其充电的配套部件上相应位置设有导向槽下槽,便于外壳1移动到配套部件时准确定位。
通风筒17上设有滤网维护开口,滤网维护开口设置有滤网盖29封闭,滤网盖29一侧通过铰链30连接于通风筒17上,滤网盖29的另一侧通过卡扣31连接于通风筒17上。
充电槽为本装置的外设部件,其形状与充电触片12相配合,实现为本装置内的电源充电。
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方管固定座14和一个USP电源模块15, USP电源15为可移动空气净化组件提供不间断电源。USP电源能自检测电量,当电量临近足以使设备复位到基座1位置的保护电量时便发出警报并向中央控制模块3发出信号。
四个方管固定座14用于固定通风筒17,进一步增加其工作的稳定性。
粗效滤网26、微静电滤网27、活性炭滤网28分别固定于粗效滤网槽22、微静电滤网槽23、活性炭滤网槽24内。
通过设置滤网维护开口,方便通过该开口对本装置进行维护。
结合图7可知,散流框34设置在风机架32上,散流框34用于均匀分布由轴流风机33吹出的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4912.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70307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F24F 3/16
专利分类号:F24F3/16;F24F11/89;F24F13/28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聊城大学
第一申请人:聊城大学
申请人地址: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
发明人:张来刚;孙群;赵颖
第一发明人:张来刚
当前权利人:聊城大学
代理人:李新海
代理机构:37226
代理机构编号: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