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中层Y向方钢为Y向上与上层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每个交叉处至少设有一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下层方钢底部用六角螺母固定,每层两根平行的方钢之间对穿对拉螺丝,所述对拉螺丝通过山型母固定。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震动和碰撞造成的松动影响,当浇筑柱模板完成后拆模时,只需要松掉螺母就可以把板拆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中层Y向方钢为Y向上与上层X向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每个交叉处至少设有一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下层方钢底部用六角螺母固定,每层两根平行的方钢之间对穿对拉螺丝,所述对拉螺丝通过山型母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中层Y向方钢为Y向上与上层X向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每个交叉处至少设有一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下层方钢底部用六角螺母固定,每层两根平行的方钢之间对穿对拉螺丝,所述对拉螺丝通过山型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左右两端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腰形孔,所述中层Y向方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的腰形孔垂直的腰形孔,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腰形孔对中间的模板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左右两端的前后端面均设有圆孔,所述中层Y向方钢前后两端的左右端面均设有圆孔,所述对拉螺丝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圆孔对中间的模板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上的圆孔设置在腰形孔的外侧,所述对拉螺丝固定安装在连接螺杆的外侧,模板固定在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以及下层X向方钢交叉连接处均设有耐磨橡胶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土建建筑在柱模板施工过程中出现胀模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模板的加固通常的工艺做法中加固夹具常采用对拉螺栓穿过模板进行钢管组装,这种夹具虽然构造简单,但是在进过震动和碰撞过程中连接的部位产生松动,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采用对拉螺杆和连接螺杆进行连接,两种螺杆进行双向的固定,从而使固定的柱模板不发生偏移,保证工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包括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中层Y向方钢为Y向上与上层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每个交叉处至少设有一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下层方钢底部用六角螺母固定,每层两根平行的方钢之间对穿对拉螺丝,所述对拉螺丝通过山型母固定。
进一步,所述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左右两端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腰形孔,所述中层Y向方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的腰形孔垂直的腰形孔,所述连接螺杆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腰形孔对中间的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上层X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左右两端的前后端面均设有圆孔,所述中层Y向方钢前后两端的左右端面均设有圆孔,所述对拉螺丝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圆孔对中间的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方钢上的圆孔设置在腰形孔的外侧,所述对拉螺丝固定安装在连接螺杆的外侧,模板固定在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中间。
进一步,所述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以及下层方钢交叉连接处均设有耐磨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前后左右有6个加固点(对拉螺杆),上下之间有4个加固点(连接杆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松动,保证施工质量。
2.此装置不需要穿模板,因此可以提高模板的利用率,并提高工作效率。
3.此装置可以根据设计图纸集中制作的模块(方钢制作),对拉螺丝、对拉螺杆可反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是是对拉螺栓和连接螺栓进行双重固定,如果固定位置发生偏移,调节螺栓可进行调整,减少工时,减少成本。
5.本实用新型在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以及下层X向方钢交叉连接处均设有耐磨橡胶垫,可以防止上中下层方钢之间滑动和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钢上腰形孔和圆孔示意图;
其中:1-上层X向方钢,2-中层Y向方钢,3-下层X向方钢,4-连接螺杆,5-六角螺母,6-对拉螺丝,7-山型母,8-腰形孔,9-圆孔,10-耐磨橡胶垫,11-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框架柱模板固定装置,包括上层X向方钢1、中层Y向方钢2和下层X向方钢3,所述上层X向方钢1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中层Y向方钢2为Y向上与上层X向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3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所述上层X向方钢1、中层Y向方钢2和下层X向方钢3每个交叉处至少设有一根连接螺杆4,所述连接螺杆4依次穿过上层X向方钢1、中层Y向方钢2和下层X向方钢3,底部用六角螺母5固定,每层两根平行的方钢之间对穿对拉螺丝6,所述对拉螺丝6通过山型母7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上层X向方钢1、中层Y向方钢2和下层X向方钢3可采用50×50×5mm的方钢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层X向方钢1和下层X向方钢3左右两端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腰形孔8,所述中层Y向方钢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上层X向方钢1和下层X向方钢3的腰形孔垂直的腰形孔,所述连接螺杆4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腰形孔8对中间的模板11进行固定。
上层X向方钢1和下层X向方钢3左右两端的前后端面均设有圆孔9,所述中层Y向方钢2前后两端的左右端面均设有圆孔9,所述对拉螺丝6依次穿过上中下层方钢中的圆孔9对中间的模板11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方钢上的圆孔9设置在腰形孔8的外侧,所述对拉螺丝6固定安装在连接螺杆的外侧,模板固定在上层X向方钢、中层Y向方钢和下层X向方钢中间。
上层方钢、中层方钢以及下层方钢交叉连接处均设有耐磨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步骤1:采用50×50×5mm方钢,具体长度根据现场混凝土柱宽度增加400mm;
步骤2:在距离方钢边100mm处上下端面开腰形孔8,开孔宽度为12mm,长度为100mm,前后端面距离方钢边50mm两边开圆孔9,开孔直径为6mm;
步骤3:上层X向方钢1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中层Y向方钢2为Y向上与上层X向方钢垂直设置的两根方钢,下层X向方钢3为两根X向平行设置的方钢,依次交叉设置,每层方钢交叉连接处均设有耐磨橡胶垫,防止滑动;
步骤4:连接螺杆4依次穿过上层X向方钢1、中层Y向方钢2和下层X向方钢3的腰形孔8,用六角螺母5进行一个预固定;
步骤5:对拉螺丝6依次穿过每层平行设置的两根方钢的圆孔9,上中下方钢圆孔相互平行进行连接,并用山型母3进行拧紧加固;
步骤6:待对拉螺丝6固定好后,拧紧连接螺杆4上的六角螺母6进行最终的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1567.6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742367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E04G13/02
专利分类号:E04G13/0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路3号
发明人:谢廷伟;姚坤;陈世伟
第一发明人:谢廷伟
当前权利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许莲英
代理机构:42222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