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何家店中学尚甜甜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落在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音乐课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安排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课堂、感染学生、启迪思维、教育环境
今天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新课改形式下,强调对学生要进行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大家都很熟悉,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至于素质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遗传素质。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二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我认为素质指的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中所获得稳定的、长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而音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作为反映现代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愉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音乐,还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美好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在音乐中改造学生的情感,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艺术教育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越来越渗透着个性化和创新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落在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如何让素质教育走进音乐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6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所以,在音乐课上我不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歌(乐)曲的旋律、节奏,还要求学生去体会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教唱《渴望春天》这首歌时,让学生在优美轻松的乐曲中去畅想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处处春意盎然的美景,让他们想象自己正置身于春天渐渐转暖一片绿茸茸的情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让他们带着这种情感演唱、表现歌曲,使教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除了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还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日常教学中我除了对学生进行唱歌和乐理知识的教育外,还经常让学生欣赏中外名曲,如《化蝶》、《卡门》等,为培养学生理解艺术、热爱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我们学校组织了音乐兴趣小组,还经常利用节日举办一些小型文艺活动,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给学生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
二、利用音乐课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生理学来看,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感等信息会增加对脑细胞的刺激,促进脑细胞的活动发展,所以音乐是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提倡用音乐进行胎教,如莫扎特的音乐就比较受欢迎,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音乐对开发智力、启迪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些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过大,会出现学习情绪低落、反映迟钝、精神委靡不振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文艺活动,如班与班之间的唱歌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并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差而有音乐才能的同学担任主持、指挥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音乐才华,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进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事实证明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智慧,哪里有歌声哪里就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不但可以开发智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唱歌是呼吸系统最理想的保健操,通过正确的发音学生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呼吸器官的发育;优美的旋律和各种不同的节奏可以愉悦学生的心理,减轻学习中的疲劳。因此,在音乐课上我经常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律动,或进行唱歌游戏、小器乐打击等,使学生的肌体得到锻炼,心情得到舒展,以此来缓解和消除学生在文化课上的疲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创设出民主、和谐、平等的音乐教育环境。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不断的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这里教师要创设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解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的权利,在课堂中教师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课堂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自尊心与信心,欣赏学生各自的音乐兴趣与爱好,以及在音乐方面所表现的创造性的才能,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设融洽的人为环境,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带给每一位学生。
长期的实践证明,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进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促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总之,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素质教育则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意识的人,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之人人成功。例如:在器乐——竖笛演奏课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但必须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竖笛构造简单也比较容易学,但也需要学生掌握利用气息控制吹出的音色,还需掌握两只手正确的拿法及指法。为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学习。我把教学材料,一首15小节单旋律的《小星星》,配成一首二声部的和声曲。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乐器的技能和程度,自选声部。基础较好的学生吹奏主旋律,其余的学生吹奏伴奏声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的声部尽心尽力,并为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一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无疑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用科学的方法安排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学科不是中考考试学科,往往不被重视,而学生又受其家庭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音乐基础薄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讲授时要直观形象,易于学生学习理解,用科学的方法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同时音乐教师要科学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要求,并能很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不要过分的追求系统、全面、整齐划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尽可能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六、提高审美素质,突出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在教学中,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我们要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在《唱脸谱》一课的唱歌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的几个人物的脸谱,为学生创设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的学习环境:音乐教室的黑板上贴了歌曲里面涉及到的人物的脸谱。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播放京剧的演唱片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能更直观的理解体会歌曲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国粹——京剧。
七、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音乐美。
探究性学习,也称“发现探索法”、“问题解决法”,寓意是:“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己质疑、自己发现问题,极大地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化蝶》的前一课时时,先问学生关于“化蝶”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们为了能在课堂上大显身手,课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在第二节课上,学生们反馈了他们收集的材料,内容可真不少,有些甚至比我收集到的内容还丰富。就在他们格外兴奋的时候,我及时告之:“同学们的研究精神实在可嘉,老师要向大家学习。但是,这么多的资料,你们都进行过信息处理和思考吗?”于是在师生共同梳理和交流下,同学们了解了乐曲的词曲作者,故事的传说,作品里所表达的情感等等,同学们学得有滋有味。我想,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探索,这样既丰富了音乐知识,开拓了音乐视野,又挖掘了音乐内涵,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审美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去创新。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音乐课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未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钻研教材,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之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