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化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花岗岩,孔隙,角砾岩,围岩,细粒,巷道,坡度。
风化层论文文献综述
何寿迎,吕叁和,姜德鸿,闫强刚,赵民[1](2019)在《火山角砾岩风化层大跨浅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地铁1号线某暗挖地铁车站跨度22 m。拱顶覆岩以厚度较大的强风化火山角砾岩为主,总体呈现覆岩强度差,洞室埋深浅且围岩强度上软下硬的特点,围岩级别为Ⅳ-Ⅴ级。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为拟采用的施工工法。为确定合理开挖工法,采用Flac有限差分法分析开挖时的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的分布。得出Ⅳ级围岩时,拱顶围岩基本稳定,可采用中隔壁法开挖;Ⅴ级围岩时,双侧壁导坑时围岩自稳性较好,开挖中间岩柱时围岩自稳性差,如无支护措施不当,拱顶可坍塌至地面。(本文来源于《城市勘测》期刊2019年05期)
陈晓坚[2](2019)在《厦门花岗岩风化层的地震扁铲侧胀(SDMT)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风化土属于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易扰动,其力学指标的确定多采用原位测试手段。通过对厦门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3个站点的典型花岗岩风化层开展地震扁铲侧胀试验,系统评价该类土的原位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花岗岩残积土土质分类为粉土-砂性土,具有似超固结特性,计算OCR值普遍大于1,排水特性属于部分排水类型;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对风化程度特别敏感,随埋深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土质分类由粉土向砂性土转化,土体水平应力减小,强度与刚度增加,剪切波速值逐渐增大,似超固结特性逐渐减弱,排水特性逐渐从非排水型向排水型过渡;利用剪切波速和土类指数ID可以较好地对花岗岩风化土进行土质分类。地震扁铲侧胀试验(SDMT)作为一种新型改进原位测试手段,试验结果能较好反映花岗岩风化层物理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较广泛的适用性。论文研究结果对厦门地区花岗岩风化土地基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富强,江振寅[3](2019)在《风化层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南方风化层试点填图和红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研究,广泛收集国内外风化层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的思维,借鉴含油气系统的观点,首先对动态的风化作用事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产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风化层形成环境、风化层形成时间、风化层形成机理及风化程度定量研究方面的进展;扼要综述了风化层矿床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在风化层形成机理、古环境恢复、风化层形成时间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指出了加强华南地区离子吸附型花岗岩风化层稀土矿勘探开发模式研究,以便高效将资源潜力转化为新兴产业经济所需的矿产品;强调风化层调查与研究是综合性课题,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更新填图理念,创新特殊地貌区风化层地质调查与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S1期)
王含,周征宇,郭恺鹏,赖萌,张灵敏[4](2019)在《昌化地开石次生矿风化层矿物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FTIR、SEM和EDS等分析方法对浙江昌化地开石次生矿中俗称"昌化田黄"的风化层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层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含有铁质及钙镁质副矿物。与未风化新鲜层相比,风化层的组成矿物因溶蚀作用及颗粒间隙铁质矿物充填作用连结成片,晶体边界模糊不清。部分样品风化层表面附着Fe、Mn质矿物,Fe、Ca等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未风化层。风化表层与未风化新鲜层显微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沿风化剖面由表及里Fe、Ca元素含量逐渐降低,二者为"昌化田黄"经历次生风化作用的显着表征。而次生风化层中石英矿物的出现以及含Mn质矿物的表层附着,可为"昌化田黄"与寿山田黄的产地鉴别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翟健[5](2019)在《循环冲击荷载下离子型稀土风化层花岗岩渗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4111)为依托,基于低渗透离子型稀土矿风化层浸矿效率低的缺点,提出利用小药量空气间隔爆破产生的应力波改变岩体内部孔隙结构进而优化矿体渗透性能的方法,利用SHPB装置系统模拟爆炸应力波在矿体中的传播过程,结合GDS-VIS叁轴流变仪对岩样在循环冲击前后渗透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离子型稀土风化层花岗岩岩样进行有效孔隙度、波速测量和静态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岩样有效孔隙度对波速和单轴压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岩样抗压强度随岩石有效孔隙度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有效孔隙度可反映岩样承受荷载作用前损伤状况,有效孔隙度越大,冲损后碎块数量就越少;岩样均符合纵波波速随其有效孔隙度的增大呈现衰减的规律,干燥状态下岩样的波速小于饱水状态。(2)运用SHPB装置系统对岩样进行循环冲击,对循环冲击前后岩样有效孔隙度变化规律、变形特性和冲击后的岩样破碎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岩样有效孔隙度在6 m/s的速度循环冲击后直接增大,在4 m/s与5 m/s等速循环冲击荷载作用下呈现出先减后回增的趋势。随着等速循环冲击次数增加,岩样抵抗冲击能力逐渐减弱,这种现象持续至岩样被完全冲损。(3)无论对岩样进行等速循环冲击还是逐级加载循环冲击,在岩样破损之前,其应力-应变曲线均会表现出四个典型变形阶段并且出现“回弹”现象。在单次冲击速度足够大时会使岩样内部主裂纹直接扩展呈现明显劈裂破损模式,劈裂方向多与轴向平行;在等速循环冲击荷载过程中,岩样破损后碎块数量与冲击速度成正比,与岩样初始有效孔隙度成反比。(4)基于GDS-VIS叁轴流变仪装置系统,对循环冲击前后的岩样进行渗透性测定,分析有效孔隙度对岩样渗透率的影响。在渗透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岩样渗透率整体随其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内部孔隙开口方向及孔径大小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岩样出现孔隙度增大而渗透率减小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相近孔隙度岩样渗透率相差极大的现象,但有效孔隙度可直接影响岩体的渗透性能。(5)4 m/s和5 m/s等速循环冲击会使岩样渗透性整体出现先衰弱后增强的趋势,而6 m/s等速循环冲击会使岩样渗透性能持续优化至岩样损坏。逐级加载循环冲击在二次冲击(5 m/s)后渗透性便优于初始值,另外每次冲击完毕后,渗透试验会使流体渗流通道更加明显,同时随着逐级加载冲击速度增加,岩样增渗效果也愈加明显。岩样初始有效孔隙度越大,其内部孔隙分布更易发生变化,同时岩样在后续冲击荷载作用下增渗效果也与初始有效孔隙度密切相关,初始有效孔隙度越大,在后续冲击荷载作用下增渗效果愈加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振宇,吴福,李志宇,邓洪星[6](2019)在《基于FLAC~(3D)的不同风化层厚度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广西梧州市不同风化层厚度区不同坡高、坡度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计算其安全系数来判断边坡稳定情况,分析其边坡内部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旨在为广西山区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4期)
么玉鹏,刘鑫,刘志清[7](2019)在《模糊综合评判在花岗岩风化层划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花岗岩风化层在勘察中难以划分的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质量密度、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实现了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和强风化花岗岩的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全部评价指标中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孔隙比所占权重最大,分别为0.26和0.25.所选70件样品中,评判为花岗岩残积土的有34件,评判为全风化花岗岩的有26件,评判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的有10件.通过标贯试验进行检验,评判结果与基于标贯击数分类一致的样品有59件,占比84%,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花岗岩风化层划分的方法可行,评判效果良好.隶属度Ⅰ、隶属度Ⅲ与标贯击数具有线性相关性,随标贯击数增大,隶属度Ⅰ减小,隶属度Ⅲ增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马亚杰,李悦,刘伯,王坤,朱峙成[8](2018)在《风化层土的粒度分形与固结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测评价采动影响下风化土层的隔水性与工程地质性质变化,本研究探讨了粒度分维与固结性的关系。通过分形理论计算司家营铁矿震旦系石英砂岩风化残积土的10个样品的粒度分维值,回归分析孔隙比、孔隙度、粒度分维、细粒含量与压缩系数的相关性。计算得到司家营铁矿区石英砂岩风化残积土分维值在2.603 68~2.733 76之间。利用MATLAB中的Curve Fitting Tool得到分维值、细粒含量与压缩系数之间的二元二次回归关系式,粒度分维对土的固结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12期)
张斌,王志长[9](2018)在《地下水封洞库穿越风化层段巷道岩土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下水封洞库的建设过程中,其储油洞室与地面之间的通道——交通巷道,不可避免地要穿越风化层,由于风化层岩土性质差,围岩强度、稳定性均较差,因而该段巷道在施工时的岩土问题就比较突出。以某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交通巷道施工中出现的两次塌方为例,分析了穿越风化层段巷道岩土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化工与医药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周瀚[10](2018)在《环城水库高坝趾板建在深厚强风化层设计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雍县环城水库工程趾板宽度设计结合地形地质以及工程经济性考虑,按岩石地基容许水力梯度确定,本工程最大坝高91.5 m,属于高坝,对趾板基础要求相对严格,考虑河床段后期施工条件,考虑到不增大趾板工程量以及深挖量,但结合地质情况,趾板基础坐落强风化岩层,设计宽度6 m不满足水利梯度的要求,为了工程经济性,又需延长渗径,减少坝基渗漏,通过将河床段趾板下游采用与趾板同等厚度的连接板,长10 m。河床段趾板后基础采用挂网喷0.10 m厚以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8年06期)
风化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岗岩风化土属于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易扰动,其力学指标的确定多采用原位测试手段。通过对厦门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3个站点的典型花岗岩风化层开展地震扁铲侧胀试验,系统评价该类土的原位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花岗岩残积土土质分类为粉土-砂性土,具有似超固结特性,计算OCR值普遍大于1,排水特性属于部分排水类型;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对风化程度特别敏感,随埋深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土质分类由粉土向砂性土转化,土体水平应力减小,强度与刚度增加,剪切波速值逐渐增大,似超固结特性逐渐减弱,排水特性逐渐从非排水型向排水型过渡;利用剪切波速和土类指数ID可以较好地对花岗岩风化土进行土质分类。地震扁铲侧胀试验(SDMT)作为一种新型改进原位测试手段,试验结果能较好反映花岗岩风化层物理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较广泛的适用性。论文研究结果对厦门地区花岗岩风化土地基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化层论文参考文献
[1].何寿迎,吕叁和,姜德鸿,闫强刚,赵民.火山角砾岩风化层大跨浅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J].城市勘测.2019
[2].陈晓坚.厦门花岗岩风化层的地震扁铲侧胀(SDMT)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
[3].吴富强,江振寅.风化层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煤炭地质.2019
[4].王含,周征宇,郭恺鹏,赖萌,张灵敏.昌化地开石次生矿风化层矿物学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5].翟健.循环冲击荷载下离子型稀土风化层花岗岩渗透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
[6].刘振宇,吴福,李志宇,邓洪星.基于FLAC~(3D)的不同风化层厚度区边坡稳定性分析[J].南方国土资源.2019
[7].么玉鹏,刘鑫,刘志清.模糊综合评判在花岗岩风化层划分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马亚杰,李悦,刘伯,王坤,朱峙成.风化层土的粒度分形与固结性关系研究[J].金属矿山.2018
[9].张斌,王志长.地下水封洞库穿越风化层段巷道岩土问题分析[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8
[10].周瀚.环城水库高坝趾板建在深厚强风化层设计方案的研究[J].地下水.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