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ZXSK40)
摘要:工业遗产景观作为当代景观设计实践中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设计领域和方法论。但是国内目前对于工业遗产景观的的研究还停留在案例的介绍上面,缺乏对工业遗产景观理论与实践的系统专门研究。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景观设计
工业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对其的保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西安作为西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自从1896年陕甘军务长左宗棠创建了西安机器局以来,西安的近代工业开始启动。新中国成立以前,先后在西安市繁华地段,成立了较多的工业企业,如中南火柴厂、西京电厂、华丰面粉厂、成丰面粉厂和大华纱厂,分别分布在城东、城西和陇海铁路沿线。当时的西安实际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分布的不均衡,改变西部落后的经济面貌,在苏联人的帮助下,中央政府决定启动著名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帮助西安发展工业,发展经济,使得西安成为西北的工业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了以纺织城工业区、大庆路工业区、韩森寨工业区和以陇海铁路为主的工业区。还有一些小的工业区如洪庆工业区、韦曲工业区、渭滨工业区、三桥工业区和户县工业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传统工业开始衰退,一些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在企业的关停并转中被废弃。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实现对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为老厂房注入新的生机,使其延续工业文明文脉,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从遗产保护学的视角审视工业遗产,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思想和实践加以介绍,分析工业遗产资源的经济、文化和美学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确立了后工业景观实践的核心价值观,即尊重和保护工业历史。
(2)详尽分析西安工业遗产特征,研究其历史演变、遗产边界生态现状、景观空间格局等内容,提出工业遗产地开发中对于历史展示、遗产保护的具体战略,同时对西安工业遗产保护下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进行简单分类,并适当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2、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和谐、持续、应用性彼此的辩证关系是我国千百年沉淀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生命力的持续,应归于保持城市特色和文脉的继承。沧桑巨变后的老建筑是一个城市特色的物化形态,然而提及老建筑的保护,不得不提的是承载着记忆链条的工业老建筑保护再利用问题,因工业老建筑保护属于老建筑保护的衍生范畴,它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以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可以说工业老建筑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对城市特色和文脉传承有着更深的价值和意义。
工业遗产景观作为当代景观设计实践中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设计领域和方法论。但是国内目前对于工业遗产景观的的研究还停留在案例的介绍上面,缺乏对工业遗产景观理论与实践的系统专门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工业遗产景观产生、发展和演变及其理论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景观设计实践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西安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下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和动向。
参考文献
[1]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计理论与实践
[2]钱静工业废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江苏建筑.2003.1
[3]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1
作者简介:李华(1978.01-),女,陕西西安人,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就职院校: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