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涉及中医药器械技术领域,通过设计一种设置有透气孔的灸筒包裹内部艾柱,内部设置磁铁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时烟雾较大、会掉落烟灰以及无法同时使用其他治疗方式治疗人体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灸筒,设置在所述灸筒内部顶端的磁铁,设置在所述磁铁下部的导热针,所述导热针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用于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以及缓解身体疲劳,灸筒包裹艾灸柱,使艾灸柱在燃烧时产生的灰烬落在灸筒内部,避免对人体的烫伤,同时灸筒内部的磁铁与艾灸燃烧产生的热量形成磁热场从而达到磁热疗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筒(1),设置在所述灸筒(1)内部顶端的磁铁(2),设置在所述磁铁(2)下部的导热针(3),所述导热针(3)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4),设置在所述灸筒(1)底部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灸筒(1)为双层结构,所述灸筒(1)包括顶盖(101)、连接体(102)以及旋转体(103),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直径小于所述连接体(102)中部的直径,所述顶盖(101)与所述旋转体(103)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且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与所述顶盖(101)以及所述旋转体(103)上均对应设置有通气孔(6)。
设计方案
1.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筒(1),设置在所述灸筒(1)内部顶端的磁铁(2),设置在所述磁铁(2)下部的导热针(3),所述导热针(3)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4),设置在所述灸筒(1)底部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灸筒(1)为双层结构,所述灸筒(1)包括顶盖(101)、连接体(102)以及旋转体(103),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直径小于所述连接体(102)中部的直径,所述顶盖(101)与所述旋转体(103)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且所述连接体(102)的两端与所述顶盖(101)以及所述旋转体(103)上均对应设置有通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2)通过定位夹(8)固定在所述灸筒(1)内部顶端,所述艾灸柱(4)通过所述定位夹(8)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磁铁(2)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8)包括连接片(80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片(801)上的至少一组弹簧片(802),所述弹簧片(802)由金属片弯折而成,同时所述弹簧片(802)上的弯折凸起朝向所述连接片(801)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2)为环形磁铁,所述磁铁(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夹(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内壁设置有卡接凸起(9),所述连接体(102)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10),所述底座(5)套设在所述连接体(102)下部,所述卡接凸起(9)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1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体(102)下部套筒(501)、连接在所述套筒(501)底端且中空的底盘(502)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筒(501)内部的内芯(503),所述内芯(503)上设置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1)内部设置有热量反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针(3)接近所述磁铁(2)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片(7),所述导热片(7)与所述导热针(3)一体式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7)与所述艾灸柱(4)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针(3)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艾灸柱(4)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产或生活,而增加工作量或者出行时间,从而造成身体上的疲累,或者形成大大小小的各类疾病而此时为了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治疗与放松比不可好,其中艾灸、药透、芳香、近远红外、磁热疗等是重要的缓解疲劳、治疗病痛的有效方式,而在现有的使用中人们无法同时使用此五类治疗方式来治疗人体,现有的艾灸中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时烟雾较大同时还有灰烬散落烫伤患者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通过设计一种设置有透气孔的灸筒包裹内部艾柱,内部设置磁铁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时烟雾较大、会掉落烟灰以及无法同时使用其他治疗方式治疗人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包括灸筒,设置在所述灸筒内部顶端的磁铁,设置在所述磁铁下部的导热针,所述导热针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灸筒为双层结构,所述灸筒包括顶盖、连接体以及旋转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直径小于所述连接体中部的直径,所述顶盖与所述旋转体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体的两端,且所述连接体的两端与所述顶盖以及所述旋转体上均对应设置有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磁铁通过定位夹固定在所述灸筒内部顶端,所述艾灸柱通过所述定位夹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磁铁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夹包括连接片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的至少一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由金属片弯折而成,同时所述弹簧片上的弯折凸起朝向所述连接片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磁铁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夹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连接体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连接体下部,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内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体下部套筒、连接在所述套筒底端且中空的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的内芯,所述内芯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灸筒内部设置有热量反射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热针接近所述磁铁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所述导热针一体式设计。
优选地,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艾灸柱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针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艾灸柱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带有通气孔的灸筒,设置在所述灸筒内部顶端的磁铁,设置在磁铁下部的导热针,所述导热针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设置在所述灸筒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灸筒包裹艾灸柱的设计能承接艾灸柱燃烧产生灰,同时可以任意体位使用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降低艾灸的难度同时内部磁铁的设计可以在艾灸的同时产生磁热疗的效果,而灸筒上的通气孔以及底座上的通孔还可以产生芳香以及近远红外的治疗效果,从而实现一种装置多种治疗方式同时进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所述磁铁通过定位夹固定在所述灸筒内部顶端,所述艾灸柱通过所述定位夹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磁铁的下部,艾灸柱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艾灸柱的更换以及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的重复使用;所述灸筒内部设置有热量反射结构,通过内部的热量发射结构可以在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使用过程中起到阻燃、积聚热量以及吸附燃烧产生的大颗粒物的作用;所述导热针接近所述磁铁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所述导热针一体式设计,导热片的设计增加导热针与磁铁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更加快速与大面积的导热和通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的二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灸筒的二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底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灸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定位夹与导热针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艾灸柱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底座部分的缺少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灸筒;101-顶盖;102-连接体;103-旋转体;2-磁铁;3-导热针;4-艾灸柱;401-阻燃部;402-燃烧部;5-底座;501-套筒;502-地盘;503-内芯;504-承接凸起;6-通气孔;7-导热片;8-定位夹;801-连接片;802-弹簧片;9-卡接凸起;10-卡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包括灸筒1,设置在灸筒1内部顶端的磁铁2,设置在磁铁2下部的导热针3,导热针3外部包裹设置艾灸柱4,设置在灸筒1底部的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通孔,艾灸柱4在灸筒1内部,艾灸装置使用过程中,点燃的艾灸柱,艾灸柱燃烧会产生灰烬,灸筒1与底座5能将灰烬承接,避免对人体的烫伤,而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艾灸柱4隔绝,使用者在使用时不用一种控制艾灸柱或者艾灸条悬浮在穴位上来使用,可以直接让底座紧贴人体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能达到很好的艾灸、药透的理疗功效,灸筒1上部开设的通气孔6可以将内部艾灸柱4燃烧产生的气体散发出来,从而实现芳香的理疗方式,艾灸柱4燃烧时产生的火光,可以直接刺激人体从而实现近远红外的理疗方式,同时艾灸柱4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针3传导到磁铁2位置,磁铁2产生的磁场在热量的作用下形成磁热场从而实现磁热疗的理疗方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通过单一装置,实现五种理疗方式,进一步实现对人体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解放患者与医生的双手在治疗期间可以自由活动,还可以实现靶向治疗,现有技术中需要人手控制艾灸柱或者艾灸条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与位置,容易造成移动,对于穴位把握不准,本磁热作用的灸疗装置,热量集中,靶向治疗,准确作用与穴位,可增强腧穴敏感性,提高灸治效果还可以多穴位同时灸疗。
值得说明的是,艾灸柱4包括上部的阻燃部401与下部的燃烧部402,如附图7所示,上部的阻燃部40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阻燃部401可以采用环保软木材料阻燃设计,燃烧部402采用道地蕲艾精致艾绒,灸感明显疗效显著。
结合附图2所示,灸筒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增加保温聚热性能,灸筒1包括顶盖101、连接体102以及旋转体103,连接体102的两端直径小于连接体102中部的直径,顶盖101与旋转体103套设在连接体102的两端,且连接体102的两端与顶盖101以及旋转体103上均对应设置有通气孔6,其中上部顶盖101位置的通气孔6为出气孔,下部旋转体103位置的通气孔6为进气孔,此种上下均为套设的结构设计可以使顶盖101与旋转体103相对连接体102发生转动,同时通气孔6的设计可以通过顶盖101与旋转体103的旋转来控制通气孔6的大小,从而来控制灸筒1内部艾灸柱4的燃烧速率,其具体控制方式为:当顶盖101和旋转体103上的通气孔6和连接体102上的通气孔6完全重合时为艾灸柱的最大燃烧速率,当单一旋转顶盖1使顶盖101上的通气孔6和连接体102上的通气孔6错开时,由于出气速率的降低从而降低艾灸柱4的燃烧速率同时减少内部气体的溢出;当单一旋转旋转体103使旋转体103上的通气孔6和连接体102上的通气孔6错开时,减少进气量从而降低艾灸柱4的燃烧速率;当同时旋转顶盖101和旋转体103,使顶盖101和旋转体103上的通气孔6和连接体102上的通气孔6均错开,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艾灸柱4的燃烧速率,从而来适应不同的人群。
磁铁2通过定位夹8可拆卸的设置在灸筒1内部顶端固定方式可以为磁铁2中心位置设置贯穿结构通过铆钉或者螺栓进行固定,艾灸柱4通过定位夹8固定在磁铁2的下部,同时艾灸柱4内部包裹有导热针3,导热针3可以将艾灸柱4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磁铁2位置,磁铁2产生的磁场在热量的作用下形成磁热场从而实现磁热疗的理疗方式。
如附图6所示,定位夹8包括连接片801以及设置在连接片801上的至少一组弹簧片802,弹簧片802由金属片弯折而成,同时弹簧片802上的弯折凸起朝向连接片801的中心,弹簧片802的数量可以为一组,对应设置在连接片801的两端,优选地弹簧片802数量为两组,两组之间的连线垂直,此种方式可以将艾灸柱4加紧固定。
底座5内壁设置有卡接凸起9如附图4所示,连接体102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10如附图5所示,底座5套设在连接体102下部,卡接凸起9卡接在卡接凹槽10内部,卡接凹槽10可以为通孔结构也可以为凹槽结构,卡接凸起9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多个设置时,卡接凸起9均匀分布在底座5内壁上,同时连接体102上部的卡接凹槽10根据卡接凸起9的数量以及分布形式进行同样设计,底座5的材质选择为耐高温硅胶材质,可以起到防燃的作用,同时硅胶的材质更接近人的皮肤,因此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附图4所示,底座5包括套设在连接体102下部套筒501、连接在套筒501底端且中空的底盘502以及设置在套筒501内部的内芯503,内芯503上设置有通孔,套筒501便于底座5与灸筒部分的连接固定,底盘502为环状,其横截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内芯503与底座5活动连接,如附图8中,可以直接将内芯503放置在承接凸起504上,既可以便于内芯503的拆卸还便于底座5的拆卸和内部艾灸柱4的更换增加实用性。
灸筒1内部设置有热量反射结构,此能量反射结构可以由锡纸制成即可以达到阻燃集聚热量的效果,还可以吸附部分艾燃烧产生的大量颗粒物避免颗粒物溢出刺激呼吸道。
导热针3接近磁铁2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片7,导热片7与导热针3一体式设计,在导热针3与磁铁2的位置设置导热片7可以增加热量的传导效率与其通磁的面积,提高磁热疗的治疗效果,导热片7与导热针3的一体式设计,便于能量的传导,从而不会因艾灸柱4与磁铁2的远离而影响热量的传导,导热片12与艾灸柱4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此种结构能将导热片12最大化还不影响热量的传导效率;导热针3的长度不大于艾灸柱4的长度,不会使针尖位置突出与艾灸柱4,避免在安装艾灸柱4时对人手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3178.7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34525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61H39/06
专利分类号:A61H39/06;A61N5/06;A61N2/08
范畴分类:申请人:杨新新
第一申请人:杨新新
申请人地址: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麻步镇第四居民区
发明人:杨新新
第一发明人:杨新新
当前权利人:杨新新
代理人:郭冠亚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