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力非线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力,结构,梁柱,性能,混凝土,几何,挠度。
静力非线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浩[1](2019)在《RP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框架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荷载下,混凝土框架特别是梁柱节点易受多种形式的荷载而破坏。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作为一种具有超高性能的水泥基材料,其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研究RPC梁柱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表现,本文在课题组之前做过的RPC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OpenSEES软件对RPC梁柱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一榀两跨叁层的RPC及RC框架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研究RPC框架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及相关成果如下:利用OpenSEES软件对RPC梁柱节点进行模拟,将数值分析和试验得到的位移-荷载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在曲线的弹性阶段,由OpenSEES得到的RPC节点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试验所得相差不多,且均近似为直线段;在曲线的上升和下降阶段,模拟的曲线和试验所得趋势大体相近,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发现,利用OpenSEES模拟RPC梁柱节点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对RPC梁柱节点的柱端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节点核心区配箍率、梁纵筋配筋率等参数进行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单一因素对RPC梁柱节点的抗震表现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当轴压比在0.3-0.5内时,轴压比增大,RPC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就会随之提高,当轴压比超过0.5时,轴压比的增大使节点极限承载力及延性均显着下降,随着纵向轴压力的增大,延性不断降低;梁、柱纵筋配筋率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RPC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增多可以显着增强RPC节点的延性性能。根据修正斜压场理论(MCFT),对RPC梁柱节点核心区进行受剪分析,得到RPC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力主要由纵筋承载力、RPC承载力及钢纤维承载力组成的结论。经理论分析,推导得到RPC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中得到的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进行对比,结果拟合较好。对一榀两跨叁层的RPC框架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分别研究RPC框架和RC框架在水平倒叁角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得出两种情况下的侧向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并按照抗震规范,与框架结构层高位移角限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RPC框架的抗震性能显着优于普通混凝土框架,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文龙,周威[2](2018)在《装配式停车楼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静力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装配式停车楼结构的楼盖及坡道结构合理设计,构建了未铺装和预铺装的标志跨度分别为18 m和24 m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通过足尺试验获得了叁分点加载下两类足尺试件弯曲性能以及剪跨比为3时两类足尺试件斜截面受力性能,初步验证了两类双T板可满足停车楼楼盖及坡道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考虑到有限数量试件的试验难以确定不同工况下双T板的基本静力性能,基于分离式建模方法,实现了荷载-变形曲线与实测结果较吻合的试验加载条件下足尺试件非线性分析.完成了均布荷载下两类双T板的弯曲性能,剪跨比范围为1~9的斜截面受力性能,以及双T板板面上停/行车的局部受力性能的模拟分析.结合足尺构件静力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构建的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均具有良好的裂缝和变形控制性能、斜截面和正截面承载力以及局部荷载下板面承载能力,将其拼装并有效连接可形成具有良好受力性能的装配式停车楼结构坡道和楼/屋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胡光林[3](2015)在《简支梁静力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中钢筋和混凝土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在力的作用下共同受力和变形.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方法建模,模拟它们的共同变形.将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下与未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下梁的挠度,对比分析可得:几何非线性对梁的变形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孟丽霞,陆念力,王佳[4](2013)在《基于静力凝聚的高精度变截面梁单元及其几何非线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Euler-Bernoulli梁单元基本假定,通过静力凝聚获得截面特性沿单元轴向连续变化的变截面梁单元高精度刚度矩阵,并提出一种基于随动坐标法求解变截面梁杆结构大位移、大转动、小应变问题的新思路。首先依据插值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推导出叁节点变截面梁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然后使用静力凝聚方法消除中间节点自由度,从而得到一种新型非线性两节点变截面梁单元。结合随动坐标法,在变形后位形上建立随动坐标系,得到变截面梁单元的大位移全量平衡方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新型变截面梁单元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应用于变截面梁杆系统大位移几何非线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3年10期)
汤东婴,张莉,魏晓斌,卢娟[5](2013)在《基于SAP2000静力非线性分析的网架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有钢结构网架的检测鉴定技术进行了整理汇总,并结合两个实例网架结构的检测鉴定结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加固改造情况。基于SAP2000静力非线性分析对修缮前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网架结构在检测维护过程中的要点。(本文来源于《工程质量》期刊2013年07期)
朱天宁[6](2013)在《斜拉桥拉索静力非线性分析及风雨激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作为一种柔性组合结构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其卓越的优势,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地建造。而其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斜拉索借助自身张力将整个结构体系有机地协调,使其始终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因此,分析斜拉索的状态对研究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由于拉索是一种柔性构件,在自重和轴力的作用下,其空间构形呈悬链线状。随着现代斜拉桥跨度的不断增大,拉索长度也逐步增加。这势必会增大其柔度,使结构的各种非线性效应变得更为显着。同时考虑到其本身较小的质量以及较低的结构阻尼,因而极易在外界因素的激励下发生各种形式的振动,而风雨激振无疑是其中最剧烈的一种。本文以象山港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包括拉索静力构形、非线性受力特性以及拉索风雨激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归纳总结了包括悬链线理论与抛物线理论在内的各种拉索静力构形解析表达式,导出相应的无应力索长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对上述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拉索垂度较小时,用抛物线理论进行求解,其精度足以满足工程需要,不过其误差会随着拉索张力的减小而迅速增大。2.研究了拉索“垂度效应”和“大位移效应”等几何非线性影响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用有限元理论分析该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利用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不同参数研究影响拉索非线性受力的主要因素。由计算可知:对同一拉索,角度的偏转只会造成内力的线性改变,而索力的大小才是导致内力非线性变化的根本因素。3.考虑拉索空间姿态的变化,基于准定常假定,建立带运动水线的倾斜拉索刚性节段模型,并推导出拉索和水线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组。最后应用Runge-Kutta法编写的matlab程序对该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拉索在风雨激振中的响应,从而阐释其产生、发展机理。研究结果反映:拉索的风雨激振是指因其气动外形受表面水线影响,而发生的一种大幅振荡现象,该现象具有明显的“限速”、“限幅”特性;并且对于阻尼的改变相当敏感,针对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3-05-25)
潘志宏,李爱群[7](2012)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的弯剪模型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发展剪力墙结构的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方法,对剪力墙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及实现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钢筋混凝土薄膜元软化桁架理论,考虑弯曲和剪切的耦合,在对约束边缘构件混凝土数值模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实体墙的数值模型.然后对比数值分析与已有试验数据的荷载位移关系,发现二者符合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反映结构整体受力性能.最后通过对连梁数值模型和整体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开洞混凝土墙体静力非线性分析的模型和方法,数值仿真结果与已有的联肢墙试验结果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表明,二者的初始刚度以及初始转折点位置符合良好,极限承载力接近,分析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双肢墙荷载位移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潘志宏,李爱群,杨建平[8](2012)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试验研究及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针对这一加固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基础上,对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砌体的界面剥离行为进行专题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墙体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加固层存在剥离现象,使得钢绞线应力发挥小,远低于其极限强度。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界面剥离影响后,采用此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下降段的荷载-位移曲线,总体趋势与试验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2年05期)
贡金鑫,程玲,张勤[9](2011)在《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关系及残余变形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100条地震波并标准化为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1g~0.5g的地震波,采用Takeda和Kinematic恢复力模型对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使用100条地震波获得的不同阻尼比的弹性加速度反应谱,基于Takeda、Kinematic模型,采用欧洲规范的方法,对单自由度体系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建立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关系以及单自由度体系残余变形与最大塑性位移的统计关系。分析表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结构自振周期影响,基本不受结构刚度退化比影响;基于Takeda和Kinematic模型的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略低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而基于欧洲规范方法的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则高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残余变形与最大塑性位移的关系明显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结构刚度退化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伍凯,薛建阳,曹平周,赵鸿铁[10](2011)在《SRC-RC竖向混合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SRC-RC竖向混合框架承载力和刚度的突变问题,避免形成薄弱层,共进行了7个工况的静力非线性计算,对SRC-RC竖向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给出了SRC-RC竖向混合框架的基底剪力与顶点侧移曲线、极限层间侧移角及塑性铰分布.结果表明:SRC结构层数与结构总层数的比值不应小于1/3,以保证梁铰侧移机制得以实现;RC结构部分底层容易因刚度与强度突变而成为结构的薄弱层,因此适当增加RC结构部分底层或底部数层的纵筋数量,或减小与RC柱邻接的SRC柱的配钢率,可保证楼层承载力和刚度逐级递减,改善SRC-RC竖向混合框架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静力非线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装配式停车楼结构的楼盖及坡道结构合理设计,构建了未铺装和预铺装的标志跨度分别为18 m和24 m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通过足尺试验获得了叁分点加载下两类足尺试件弯曲性能以及剪跨比为3时两类足尺试件斜截面受力性能,初步验证了两类双T板可满足停车楼楼盖及坡道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考虑到有限数量试件的试验难以确定不同工况下双T板的基本静力性能,基于分离式建模方法,实现了荷载-变形曲线与实测结果较吻合的试验加载条件下足尺试件非线性分析.完成了均布荷载下两类双T板的弯曲性能,剪跨比范围为1~9的斜截面受力性能,以及双T板板面上停/行车的局部受力性能的模拟分析.结合足尺构件静力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构建的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均具有良好的裂缝和变形控制性能、斜截面和正截面承载力以及局部荷载下板面承载能力,将其拼装并有效连接可形成具有良好受力性能的装配式停车楼结构坡道和楼/屋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力非线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沈浩.RP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框架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19
[2].张文龙,周威.装配式停车楼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静力非线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
[3].胡光林.简支梁静力非线性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孟丽霞,陆念力,王佳.基于静力凝聚的高精度变截面梁单元及其几何非线性分析研究[J].工程力学.2013
[5].汤东婴,张莉,魏晓斌,卢娟.基于SAP2000静力非线性分析的网架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J].工程质量.2013
[6].朱天宁.斜拉桥拉索静力非线性分析及风雨激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7].潘志宏,李爱群.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的弯剪模型及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潘志宏,李爱群,杨建平.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试验研究及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J].工业建筑.2012
[9].贡金鑫,程玲,张勤.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统计关系及残余变形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1
[10].伍凯,薛建阳,曹平周,赵鸿铁.SRC-RC竖向混合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