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正在逐渐由过去的单纯知识教学向知识与素养同步教学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了,亟需进行转变与革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小组合作、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不仅能够获取基础知识,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树立法治观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与升级。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与发展精神,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探索各种科学、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创新课堂教学思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通常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心理与态度,所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出发,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树立以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思维,学会尊重、平等对待学生,尝试与学生做朋友,并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出质疑。
关于物候期的变化、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提升,也与今年葡萄管理和今年的气候条件有关,试验的葡萄园今年无论是施用本然的还是施用化肥的,产量都提高了,同时,检测手段还不先进,所以在研究本然土壤调理剂的作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4]。
例如,在教授《我与社会》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革新了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疑问提出。首先,笔者让学生打开课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待学生熟悉了本节课程的内容后,笔者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学生便会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去社会?“社会”是由什么组成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一一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感受到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在遇到学习问题时,能够大胆地提问,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思维,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加紧密,对小语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只有发挥好小语种的作用,跨国企业才能收获经济效益,我国经济发展也能够稳步上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小语种面临很大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各方的挑战与压力,小语种人才分布失衡、教学模式的转型、企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并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一) 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趣味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亲职教育这一新兴领域,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深刻影响了教育的各要素,倒逼教育改革。这一艰巨的任务,呼唤强有力的主导者来组建活力、规范、系统的发展格局,而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式中:SN为额定容量,kVA;Di为铁心内径,m;lt为铁心长度,m;nN为额定转速,r/min;C为利用系数,kVA·m3·r/min;K为常数,K=1.35×10-6;A为定子电负荷,A/cm;Bδ为气隙磁密,T。
角色扮演是一种趣味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便需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根据道德与法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生活中典型案例来设计情景剧,并设置不同的人物角色,让不同学生自行挑选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和还原具体情节,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趣味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非常好,这个视频是由老师通过手机拍摄,再由网络上传至教学设备中,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给大家,那么大家觉得网络好吗?
生:好。
例如,在教授《预防犯罪》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笔者还为学生组织了角色扮演的活动。首先,笔者会为学生下发一些案例,通过案例的内容,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些犯罪情节的发生过程,待学生对这些过程了解后,笔者再让学生根据案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的内容完全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这些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第一印象”,只有做到趣味课堂导入,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导入内容,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游戏、竞赛、故事等趣味化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展示新课的内容,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正式课堂学习过程中。
(二) 组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维护秩序》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笔者为学生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先对班级学生进行成员划分,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的平均学习能力相同。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其布置探究任务,任务如下:什么叫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了社会秩序,那么会造成什么影响?任务布置好后,笔者再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课堂的氛围一下了活跃了起来,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各个小组最终得出结论,随后,笔者再让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各组讨论的结果,笔者做最后的总结。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生:从视频中看大家做操的感觉不一样,像是在回忆。
例如,在教授《网络改变世界》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笔者拍摄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学生在大课间做操时的画面。当学生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在操场做操的镜头时,有些学生会害羞,有些学生会进行调侃,视频结束后,笔者再通过视频内容对学生提问道:同学们,看过老师刚刚播放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网络好在哪里呢?大家先不要着急回答,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网络改变世界》,我们一起通过课本看一看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吧。
三、 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实现课堂中知识与信息的相互传递,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师应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其次,教师需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力,引导和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思维互补与合作共进,最终达成共识,收获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差别化模式是指根据购房面积提供全额住房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目的是解决职工基本住房需求。以湖南益阳为例,该市自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差别化贷款政策,如购房者为解决基本需求购买面积在120 m2(非中心城区130 m2)以下住房的,由公积金中心提供全额贷款。如超出该面积,由公积金中心联合指定商业银行为购房者提供组合贷款,双方出资比例为1∶1,总额度不超过70万元,贷款利率分别执行公积金和商业银行各自标准。
四、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最终服务的对象。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
(一) 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唤醒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现实生活入手,用一双善于发现、观察的眼睛和心灵,去搜集生活中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热点与素材,再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有效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就在身边,体会道德与法治的实用价值,进而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诚实守信》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从生活中的实例展开了教学。如,小明在班级中是一位出了名的撒谎王,经常对同学们开玩笑,捉弄他们,班级里的同学大多数都被小明捉弄过,有一次课间,小明在楼道遇到了李老师,李老师让小明喊上班级中的男同学来楼下搬书,小明来到班级喊同学一起下来,可是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答应他,无论小明怎样辩解,同学们都没有人相信他,就在小明着急跺脚的时候,李老师从班级门口出现,亲自下达了命令。通过这个事情,大家懂得了哪些道理呢?这时,学生开始根据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快速得出了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 布置生活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任务的布置是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融入生活的直接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和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局限在教材和课本之中,而是要积极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范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生活,为学生布置生活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去分析、思考、探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以《遵守规则》这部分知识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笔者为学生下发了一项生活任务,如,在回家路上,观察记录多少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同时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进行制止,并以身作则。这样一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布置生活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尝试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自身、小组成员、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展开评价,保证评价的公正、客观、有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低碳经济就是利用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优化等方式,最大限度控制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逐渐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高速发展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
六、 总结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新导向,也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坚持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从现实学情出发,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小组合作、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和方法,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升级,使其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最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2015年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开展“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双一流”建设,即一流的高职院校和一流的专业群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永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路探究[N].贵州民族报,2019-09-05(B03).
[2]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3]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2+94.
[4]施丽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互动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巨成,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