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彬[1](2021)在《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关注当代地方、国家和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将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时事热点以其时效性与综合性成为地理学科常学常新、永葆活力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发挥地理学科的现实应用价值。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是审视时事热点应用视角和效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探寻高中地理学科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性以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中如何发挥其内在优势成为主要问题。本文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教学专着和课程标准等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地理教学中时事热点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遴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学案例为研究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分析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并在分析18个教学案例和设计5个教学案例以及实施1个教学案例过程中获得启发。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以选择性必修2为例,结合课程标准9条内容要求和教材11节内容,从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视角分析得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时事热点内容联系表和基于教材的时事热点体现表以及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表。二是设计5个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案例,分别是“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三是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课程标准选定时事热点主题、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和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分别是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和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黄冰[3](2020)在《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关系研究一般认为,大国竞争会导致合作困难、体系动荡,甚至国际冲突。但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验观察发现:虽然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但是该区域却出现了整体上合作与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良好局面。为什么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能够促进地区合作呢?大国竞争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促进体系层面的合作?又是如何促进合作的?现实主义从根本上认为国家间利益是冲突的,大国竞争会带来负面效应。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大国竞争带来的各种制度现象持一种辩证分析的态度,但未能具体解释大国竞争何时促进合作、何时阻碍合作以及二者之间如何转化。自由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等认为大国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合作,却没有具体回答合作是如何得以推进的。总之,既有文献各有灼见,但关于大国竞争与国际合作的学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继承与发展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大国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大国无战争以及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的国际政治现实与时代背景。该模型涉及的核心概念是“制度竞争”。制度竞争是当前大国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上述前提下,大国通过发起、主导和维持国际制度,来追求获得更大相对收益、提升制度权力和增加自身影响力的一项国家战略。本文认为,国际制度具有多重性,其既是一种大国为实现自身私利而推行的战略工具,又是一种服务于区域公共利益、满足小国公共需求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重新塑造和界定所有参与国的身份、偏好和利益。正是因为国际制度的这种多重性,大国之间才可以国际制度为载体展开对区域合作主导权与区域影响力的争夺,制度竞争也有了持续发挥促进区域合作效用的可能。该模型的具体作用机制包含两个过程。过程一:小国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自身发展与现实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大国竞争的存在,相关大国得以敏锐感知到这种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相较于其他大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迎合需求,从而推动了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过程二:制度竞争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发小国能动性推动大国社会化与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区域合作;小国能动性是指小国平衡大国和借重大国的能力;大国被社会化意味着大国逐渐内化了地区合作规范,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尤其是将自身私利转变为区域公共利益,实现了私利与公利的认同;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化、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务实合作。在制度竞争过程中,制度建设与大国社会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区域合作与发展得以不断前进。本文以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竞争为案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冷战结束以来,湄公河地区的跨境水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以及经贸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公共需求随着时间更迭、区域发展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感知与迎合这种公共需求变化,中国参与并主导了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及澜湄合作等国际机制,美国发起并主导了湄公河下游倡议与湄公河下游之友等国际机制,日本参与并主导了GMS合作机制与日湄峰会。中美日与湄公河国家的双向互动共同推动了湄公河地区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2010年湄公河流域爆发重大旱灾,将该地区跨境水资源管理需求推向前台。在这次突发自然灾害中,美国和日本以此为机,渲染“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则反应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尽力缓解负面影响。而湄公河国家既借美日之手向中国施加压力,又没有因此疏远中国,同时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明确传达了自己希望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推动跨境水资源管理进展的需求。该事件使中国、美国和日本充分认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和利益认知。中国、美国和日本相继发起并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湄公河水数据倡议以及绿色湄公河论坛等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合作机制,并积极与湄公河国家开展多项务实合作。最终,大国制度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的发展,使该领域区域合作得到加强。未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仍将持续存在,仍然不乏产生分歧和冲突的可能,但是被社会化后的中美日已不再仅是各自为政,而是已经开始开展大国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制度竞争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仍然有持续发挥作用的可能。
宋建欣[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张露露[5](2020)在《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日益成为一项大众化活动。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对于提高国民身心素质、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21世纪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旅游地理》成为各地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之一,也逐渐成为各地常考模块。该课程因贴近日常生活,利于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及社会担当,其价值逐渐被地理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教法单一、高考指挥棒作用明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该课程实施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成因并提出对策,促进该课程更好地实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与语义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高中地理”及“高中旅游地理”的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对“旅游地理”和“课程实施”两个概念进行阐述,并确定理论基础:旅游地理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实用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第三,对开封市该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围绕对课程的认识、师资状况、教学状况、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师生变化六个维度进行,通过调查了解《旅游地理》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特点与不足;第四,对取得成果、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归纳与分析;第五,针对问题结合一线地理教师的访谈结果,提出实施策略;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通过对开封市《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1)认识层面:师生虽认识到《旅游地理》课程的价值,但对该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2)师资层面:师资力量状况良好,但其自身旅游知识与能力仅能满足基本教学所需,缺乏旅游地理专业特有知识与能力;(3)教学层面:教师对课标熟悉程度较低且使用频次不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习目标的设置以高考为导向,以课标为依据,较少关注学生基础与兴趣;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4)课程资源层面: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较好的开发习惯,开发与利用不到位;(5)课程评价层面:评价方式单一,以传统的书面考试和日常作业为主;(6)师生变化层面:该课程的实施对师生变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开封市《旅游地理》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师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2)课程资源匮乏,开发与利用情况不到位;(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有待进一步优化;(4)课程评价过于表面,有待改善。依据对高中旅游地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问卷及对一线地理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该课程较好实施的几条策略:(1)增加地理教师相关培训内容;(2)加强《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乡土旅游资源;利用师生旅游经验;共建旅游实践基地;(3)优化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小组合作法;(4)丰富评价内容与评价主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研究方法上,借助https://bosonnlp.com/(中文语义开放平台),采用内容语义分析的方法了解高中旅游地理实施现状情况,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以单一的问卷调查法为主的现象,加之语义分析法进行辅助;研究内容上,当前关于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必修模块,对选修模块尤其旅游地理模块的研究少之甚少,本文对高中选修课程中的旅游地理实施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李国敏[6](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赖雨琪[7](2019)在《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北极进入了海冰快速融化的时代。更加开放的北极越来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北极在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竞争等领域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极寒的北极如今已经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热点地区。为了抓住北极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北极国家以及北极域外国家纷纷出台国家层面上的北极战略,对北极事务的参与力度明显加大。美国是北极地区毫无争议的大国之一,对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而美国历届政府出台的北极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朗普上台初期,美国北极战略的走向还尚未明确。经过两年多的适应与调整,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北极战略》,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正式形成。在此背景下,对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北极战略的调整进行梳理和归纳,探究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特征,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全面解读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内涵和外延,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出台的背景,前者的时间跨度涵盖小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后者主要包括北极自然环境和地缘环境改变的外在动因以及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转变的内在动因。第二章基于特朗普政府官方发布的北极战略文件和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实际行动,详细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目标和战略举措。第三章是对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整体评估,首先是对其战略特点进行阐述,进而分析这一战略对美国自身、美俄关系、对中国以及对北极秩序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特朗普政府要推进实施当前的北极战略将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终为中国的对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认为,美国兼具世界强国和北极大国的双重身份。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战略是在北极地区竞争博弈态势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进行大国战略竞争、维护全球优势地位的必然产物。特朗普政府承认美国目前在北极地区行动能力不足,因此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维持有利的北极力量平衡以及塑造美国主导下的北极秩序作为北极战略的目标。与奥巴马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北极战略的切入点不同,特朗普政府将北极战略的重心转向了能源开发和军力建设。特朗普政府强调寻找对手、突出北极事务安全属性的北极战略举措固然能够提升美国的北极行动能力,缩小与俄罗斯的能力差距,但也势必会加剧北极军事化态势,恶化北极地缘政治环境,使得北极治理难以取得实际进展。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美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未来在北极地区的行动势必将受到美国的遏制与打压。因此,中国应当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中国既需要加强极地行动能力建设以增强维护自身北极利益的底气,同时也要注重寻找中美之间在北极事务上的共同利益,以灵活主动的姿态积极开展北极外交,维护北极地区和平与稳定。
肖新平[8](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谢明华[9](2019)在《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转型进程的加快,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开始持续上升。从2007年开始净进口天然气,仅经历了十年左右时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就升至37.9%。2018年中国进一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到45.3%。迅速上升的进口依存度以及趋于频发的天然气安全事件引起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安全成为继石油安全之后又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安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焦点问题。早期的能源安全观主要是以保障石油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为核心,而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天然气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关于天然气安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能源转型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天然气安全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由于不同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仅仅研究其中一种能源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忽略由于能源供需格局和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系统调整和相互适应。本文以能源转型为切入点,从更加系统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天然气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建国以来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趋势,以及由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的天然气安全问题。相关分析及实证研究,拓宽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视角,可为能源转型和天然气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和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模拟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补充和替代关系。从原理上看,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在于引入GDP增速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观测变量,并基于历史数据的运算在GDP增速与能源结构调整之间建立一个相互参照的自我学习机制,使其更加接近经济和能源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为了比较不同模型和情景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设置隐马尔科夫模型、马尔科夫模型规划约束、马尔科夫模型自然演变三种情景进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3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16.5%、17.3%和13.6%,折合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975、7316和5748亿立方米。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且与相关文献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结构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之间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演进过程。其中,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的值介于自然演化情景和规划约束情景之间,且与规划约束情景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两种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因此,隐马尔科夫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能源结构预测,也可用于矿产资源、农产品等类似问题的结构化预测研究。(2)基于油气峰值理论对中国天然气的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与已有的研究不同在于:一是对关键变量进行了辨析,最终可采资源量(URR)是影响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的关键变量,不同的文献对于URR的理解和假设有所差异,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URR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基于估计探明率来估算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方法更符合实际,并分不同的URR情景对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二是尽可能使用数据可获得的最长的样本区间(1957-2017年);三是进一步从能源投资回报值(EROI)的角度分析资源稀缺性、天然气峰值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历史产量的拟合度较高,整体走势符合Hubbert模型的“钟形曲线”规律。在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保持现有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全口径天然气峰值产量为1967亿立方米,峰值年份约为2032年。(3)针对迅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问题,构建了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基于前述供需预测结果,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3%、60%、65%和72%。应该关注的是,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仅仅是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水平。本文从供应、需求、进口三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衡量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供需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并测算综合评价分值。实证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先是缓慢下降,而后到2005年出现逆转开始上升。而美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缓慢上升中出现小幅波动。总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需风险大于美国。本文提出,天然气供需安全应该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天然气需求与供给体系在天然气价格相对平稳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发展趋势上的稳定;另一种是天然气需求和供给体系能够对短期内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迅速和及时地做出反应。本文将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相结合,对天然气供需安全的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进行衡量,拓展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方法思路。(4)把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TOPSIS方法构建了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评价模型,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理论研究填补了非常规天然气投资选择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领域的空白。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有助于抑制快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降低天然气供需风险。通过综合比较影响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前景的各个因素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视角下,政府和企业对于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开发优先次序的评价略有差异,综合考虑政府和企业的不同权重,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总的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同时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而产量增长乏力的偏离趋势,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气进口量升至第一的国家而言,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显然是存在长期“隐患”的。天然气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资本投机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下,中国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境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尽可能延缓天然气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争取时间和空间。
金佳璐[10](2019)在《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文中认为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设立至今经历了 20余年的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也逐渐扩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方向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所需精力最多、审核最严格的一项学术研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就是学生学术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体现。学位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水平。本文以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应依据的学科特色以及学位论文研究者应具有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为理论假设,选择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选题方向类目以及高校层面的比较等选题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归因,选题的优点有: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标准、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应用价值;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在学位论文选题标准中的创新性层面上仍需优化、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向性、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和问题意识仍需提高;由此得出影响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有高校、导师及学生三个层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优化以及对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及展望。
二、中美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二、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
(一)时事热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分析 |
(二)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分析 |
(三)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三、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1.案例来源与遴选 |
2.案例分析的目的 |
3.案例分析的视角 |
4.案例分析的方法 |
(二)案例分析过程 |
1.案例来源说明 |
2.案例分析过程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
2.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视角 |
3.时事热点与地理活动的结合方式 |
4.时事热点与教学评价的联结手段 |
四、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 |
2.依据时事热点的特性 |
3.依据BOPPPS教学模型 |
(三)案例设计的呈现 |
1.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2.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
3.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4.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 |
(四)案例设计的分析 |
1.案例中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
2.案例中时事热点选择分析 |
3.案例中时事热点应用分析 |
4.案例中课堂总结设计分析 |
五、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评价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1.丰富融合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手段 |
2.设计结合时事热点与内容线索的学案 |
3.充分预设时事热点中开放问题的生成 |
4.注重挖掘时事热点中深层思想的体现 |
六、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 |
1.立足课标选定时事热点主题 |
2.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 |
3.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
4.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 |
(二)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 |
1.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 |
2.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 |
3.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 |
4.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分析得出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 |
2.设计5 个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
3.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20 年上半年主要时事热点汇总表 |
附录2 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联系性分析 |
附录3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4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致谢 |
(3)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东亚区域主义与区域合作 |
二、研究问题:大国竞争可否促进区域合作 |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大国竞争的体系后果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突分歧与合作困难 |
第二节 制度主义:关于阻碍或促进合作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规范、过程与网络:合作进化与小国能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模型: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
第一节 大国无战争、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 |
第二节 制度竞争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三节 制度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缘、进程与需求概况:GMS公共需求分析 |
第一节 GMS的地缘意义与概况 |
第二节 GMS开发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公共需求发展变化 |
第三节 GMS公共需求概览及域内合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日博弈:GMS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 |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澜湄合作 |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与美湄合作 |
第三节 美日同盟、政治大国梦想与日湄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水资源管理:GMS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
第一节 GMS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分析 |
第二节 2010 年重大旱灾、中美日竞争与GMS国家能动性 |
第三节 中美日制度竞争与GMS水资源管理发展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发展与大国协调 |
一、中美日竞争背景下的GMS区域发展 |
二、大国协调与未来议程 |
三、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旅游地理学的迅猛发展与旅游常态化 |
(二)旅游地理独特育人价值落实的现实需要 |
(三)旅游地理现已成为高考常考模块 |
(四)旅游地理课标愿景与实施现状出现错位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推进课程有效实施 |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 |
(二)关于高中《旅游地理》的研究 |
(三)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旅游地理 |
(二)课程实施 |
二、理论基础 |
(一)旅游地理学 |
(二)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
(三)实用主义思想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三)调查对象 |
(四)问卷的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对课程的认识 |
(二)师资情况 |
(三)教学情况 |
(四)课程评价 |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六)师生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章 取得成果及问题分析 |
一、取得成果 |
(一)课程价值认识较为全面 |
(二)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
(三)学生学习意愿强烈 |
(四)大部分教师具备实施该课程所需基本知识与能力 |
二、存在问题 |
(一)教师与学生重视度不够 |
(二)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融合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理想 |
(四)课程评价方式有待改善 |
三、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旅游地理》课程实施对策思考 |
一、增加地理教师相关培训 |
二、加强《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一)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
(二)挖掘乡土旅游资源 |
(三)共建旅游实践基地 |
(四)利用师生旅游经验 |
三、优化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
(一)案例教学法 |
(二)信息技术教学法 |
(三)小组合作法 |
四、丰富评价内容与评价主体 |
第六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 B: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 C:访谈提纲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北极战略价值持续上升 |
一、“无冰北极”即将成为现实 |
二、北极航道价值日益凸显 |
三、北极自然资源开采难度降低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克林顿政府的北极战略:冷战结束后的重大调整 |
二、小布什政府的北极战略:北极战略框架初步搭建 |
三、奥巴马政府的北极战略:北极战略规划正式确立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各国在北极的竞争态势加剧 |
二、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导向作用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战略目标 |
一、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是首要目标 |
二、维持有利的北极力量平衡 |
三、塑造美国主导下的北极秩序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战略举措 |
一、强化北极军事存在,提升行动和威慑能力 |
二、加强与北极盟友和伙伴国家的安全合作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态势感知能力 |
四、加大能源开发力度,追求获取经济利益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评估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特点 |
一、瞄定俄中对手,回归冷战思维 |
二、从实用主义出发,国家利益优先 |
三、行动进取不足,实质趋向防守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影响 |
一、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
二、对美俄关系及中国的影响 |
三、对北极秩序的影响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制约因素 |
一、北极不是战略重心,难以获得优先支持 |
二、各政治力量相互掣肘,迟滞战略落实步伐 |
三、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缺乏国际法法理支持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的发展趋势 |
一、北极地区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继续上升 |
二、加速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增强航道管控能力 |
三、安全合作继续拉拢盟友,推动北约介入北极 |
第二节 中国的对策 |
一、加强极地行动能力建设,提供航行保障 |
二、寻找中美北极共同利益,扩宽合作空间 |
三、对外积极开展北极外交,破除信任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
1.1.2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
2.1.1 经济增长的能源要素 |
2.1.2 经济转型与能源转型 |
2.1.3 能源转型的驱动因素 |
2.2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 |
2.2.1 供需基本理论 |
2.2.2 能源转型影响天然气供需的机理 |
2.2.3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相关研究 |
2.3 天然气安全 |
2.3.1 安全天然气的内涵 |
2.3.2 天然气安全相关研究 |
3 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研究 |
3.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3.2 基于协整模型的能源需求总量预测 |
3.2.1 模型设定 |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3 协整检验 |
3.2.4 预测结果分析 |
3.3 基于结构化模型的能源需求结构预测 |
3.3.1 模型设定 |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3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
3.3.4 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
3.3.5 两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3.4 中国天然气预测需求量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油气峰值理论的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 |
4.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4.2 模型和方法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情景假设 |
4.3 天然气峰值预测实证结果 |
4.3.1 不同情况下的结果比较 |
4.3.2 日益扩大的天然气供需缺口 |
4.4 从能源投资回报值视角分析天然气峰值 |
4.4.1 能源投资回报值:一个微观视角 |
4.4.2 能源投资回报值的比较 |
4.4.3 能源投资回报值与天然气峰值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5.2 模型和方法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3 以中国数据实证研究为例 |
5.3.1 趋势性指标 |
5.3.2 波动性指标 |
5.4 进一步研究:中美两国实证比较 |
5.4.1 对标国家的选择和分析 |
5.4.2 两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比较 |
5.4.3 实证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选择的综合比较 |
6.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6.2 模型和方法 |
6.3 指标设定及数据分析 |
6.3.1 资源潜力 |
6.3.2 技术经济 |
6.3.3 产业发展 |
6.3.4 生态环境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不同视角权重计算与分析 |
6.4.2 以企业视角综合评价为例 |
6.4.3 三种情景下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供给侧措施 |
7.2.2 需求侧措施 |
7.2.3 体制机制改革 |
7.2.4 金融市场措施 |
附录A 论文相关基础数据 |
附录B 论文相关程序代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价值 |
第一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是具有研究可行性的真问题 |
一.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规范性 |
二.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可行性 |
三.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问题性 |
四.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
第二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适应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
一.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的源起与发展 |
二. 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科定位 |
三. 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本学科的学科研究方向 |
四.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研究者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 |
一.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感性认知 |
二.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理性认知 |
第四节 对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价值 |
一. 学位论文质量是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水平的体现 |
二. 学位论文质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 |
第二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状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 样本的选取 |
二. 研究类目的设计 |
三.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分析 |
一.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年度及单位的分析 |
二. 学位论文选题的类型:偏重于应用调研型研究 |
三. 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地域:围绕研究者自身所处地区 |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类目分析 |
一. 学位论文选题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
二. 一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38三. 课程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课程的实践 |
四. 教学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高校层面比较 |
第三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优点 |
一. 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的标准 |
二. 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 |
三. 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不足 |
一. 创新性层面仍需优化 |
二. 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偏向性 |
三. 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及问题意识仍需深化 |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 |
一. 高校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促进作用 |
二. 导师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引导作用 |
三. 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 |
第四章 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正确理解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 |
二. 结合教育实践提高研究者的问题研究意识 |
三. 学习有关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方面的知识 |
第二节 对保障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把握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导向 |
二. 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 |
三. 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对学科教学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明确并把握学科定位 |
二. 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 |
三. 认识并解决学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美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D]. 王彬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D]. 黄冰. 外交学院, 2020(08)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5]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D]. 张露露.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特朗普政府北极战略研究[D]. 赖雨琪.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D]. 谢明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金佳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