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旅游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旅游资源,自然,清水河,老挝,石阡县,望谟县,特征。
自然旅游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可,张洁[1](2019)在《“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几何?——广西德天瀑布景区非使用价值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游客旅游体验实现的依托,其非使用价值——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宣传引导中提升游客的资源保护意识、提升景区的管理能力对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德天瀑布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其非使用价值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建设"绿水青山"景区提出各地政府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强化对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强景区内部管理,宣传资源保护内容;景区营销在立足于现状的前提下加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周李,吴殿廷,李泽红,王永明,乔路明[2](2018)在《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导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分布密度总体呈现"多核心"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叶卡捷琳娜-秋明地区、新西伯利亚地区、环贝加尔湖城市群及中俄沿海地区;(2)自然旅游资源沿湖、沿河、沿边界、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3)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是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数量等是影响其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叁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旅游带"。(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陈长态[3](2018)在《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事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资源。既然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将旅游资源引入其中,一方面扩展教学内容,一方面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说明。(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46期)
张明明[4](2018)在《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学习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基于旅游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使得旅游资源这一新型的事物越来越受关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愈发提倡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笔者发现人们在旅游中可以获得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成为一种很实用的课程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所以将自然旅游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符合地理教学的新趋势、新目标,也给一线地理教育者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本文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到西安市叁所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旅游资源应用的情况,分析了目前地理教学中应用自然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及典型案例分析,供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参考。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对西安市叁所高中的地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普遍较高,而学生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较低。地理教学中应用自然旅游资源后,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有一定提升,但是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升较小。学生对于自然旅游资源与地理学科的关系有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地理教师应用自然旅游资源的积极性不太高,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应用不广泛。(2)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目前自然旅游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地理教师缺乏积极开发利用自然旅游资源的理念;地理教师掌握的自然旅游资源有限,使用频率较低;地理教师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应用的相关理论指导,应用方式单一;学生对自然旅游资源了解程度较低,野外地理意识较差。(3)自然旅游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主要从自然旅游资源的选取原则、应用程序设计、教师和学生的应用策略、课堂和野外的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自然旅游资源选取时应该遵循的五个原则为:真实性、时代性、典型性、互动性、启发性。自然旅游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程序依次为:搜集、评价、整合、应用、反思。课堂中自然旅游资源的应用主要阐述其在课前导入、新知讲授、课后思考各个环节及主题课堂中的策略,野外实践中自然旅游资源的应用则主要论述学生自己的假期旅行中和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两种形式下的不同策略,及自然旅游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4)根据提出的策略,并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及地理教学理论,设计出将自然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叁种不同形式的具体案例。分别为“《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巧用旅游中的名山大川”的教学案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旅游与地理偶遇的那些事”的主体讨论课案例、“地理小旅行:理论与实践的碰撞”的野外实践案例。结合教师个人的旅游经验并充分利用学生在旅游中的感受与体会,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将自然旅游资源合理应用于地理教学当中,这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SAVANHPHET,MONTY[5](2018)在《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旅游业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作为中国的邻国老挝,同样也是如此。近年来,老挝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旅游爱好者。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使老挝的自然旅游资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目前,老挝旅游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在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作用日益不足。建立和完善老挝保护自然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务之急。老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老挝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破坏自然旅游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老挝已经制定了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针对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展开研究,总结出目前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本文除去绪论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立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的涵义、特征及理论依据、基本原则、核心理念等。第二部分,主要是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具体问题为:《老挝旅游法》缺乏对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政策的基本规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系统性较差;针对自然旅游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较少;生态旅游法律功能发挥具有局限性;自然旅游资源所有权不明晰;地方政府权力滥用;自然旅游法律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缺乏专门的自然旅游资源法律监督部门等。第叁部分,主要是总结了其他发达国家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经验。例如,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立法方面的特征、特色,并且立足于老挝的实际国情,提出借鉴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法律对策,分别为加快立法步伐建立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完善自然旅游资源保护专项立法并细化标准;理顺自然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完善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管理体制;建立专门自然旅游资源保护监督保障体系;加强自然旅游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等建议。作为中国的邻国,老挝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上在学界上关注得较少,但是不得不说,是一项十分关键的议题。因此,研究老挝自然旅游资源的法律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范书兴[6](2017)在《望谟县自然旅游资源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望谟县着力助推大山地旅游开发,有必要分析自然旅游资源与地质背景的关系,为望谟县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ARCGIS空间迭加分析研究岩性、地质构造与各类自然旅游资源资源空间分布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不同岩性或构造类型,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有明显的差别,且对自然旅游资源的控制作用强度不同。(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7年22期)
舒多友,张命桥,潘文,张德全,龙安群[7](2017)在《石阡县自然旅游资源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石阡县旅游资源环境良好,境内自然旅游资源禀赋较好,资源主类以地文、生物类景观为主,其次为水域风光景观,少量为天象与气候景观,涉及到38个基本类型。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有分布,地文、水域类景观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类地区,与水系关系密切。生物类景观主要分布在碎屑岩地区。显示了石阡县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地学旅游研究论文集》期刊2017-09-01)
黎树明[8](2017)在《清水河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及规划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水河峡谷的自然资源多样,有着丰富的水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对旅游开发投入有限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的峡谷风光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难以得到发挥。本文以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清水河峡谷内各类型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归类,深入分析了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本文来源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地学旅游研究论文集》期刊2017-09-01)
谭小爱,王平,陈慧[9](2016)在《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以该国家公园二期规划区域为对象,在划分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和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普达措国家公园有亚高山森林草甸、高山湖泊、牧场等自然景观;自然资源质量等级高,类型丰富,品级高,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6年03期)
马梦晓,代棵燕,周大舜[10](2015)在《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附加值的几点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上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在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忽略挖掘和赋予其文化价值显得尤为突出。作为旅游产品核心和灵魂的文化,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其的挖掘和开发,本文将对如何具体开发和挖掘自然旅游资源文化附加值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5年10期)
自然旅游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导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分布密度总体呈现"多核心"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叶卡捷琳娜-秋明地区、新西伯利亚地区、环贝加尔湖城市群及中俄沿海地区;(2)自然旅游资源沿湖、沿河、沿边界、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3)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是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数量等是影响其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叁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旅游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旅游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中可,张洁.“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几何?——广西德天瀑布景区非使用价值调研报告[J].商业经济.2019
[2].周李,吴殿廷,李泽红,王永明,乔路明.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8
[3].陈长态.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张明明.自然旅游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SAVANHPHET,MONTY.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6].范书兴.望谟县自然旅游资源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分析[J].城市地理.2017
[7].舒多友,张命桥,潘文,张德全,龙安群.石阡县自然旅游资源特征探讨[C].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地学旅游研究论文集.2017
[8].黎树明.清水河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及规划开发研究[C].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地学旅游研究论文集.2017
[9].谭小爱,王平,陈慧.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6
[10].马梦晓,代棵燕,周大舜.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附加值的几点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