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留率论文_黄靓,朱勇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存留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后牙,腓骨,上颌,因素,牙周炎,氧化锆,义齿。

存留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靓,朱勇文[1](2019)在《日龄和硒代蛋氨酸水平对肉鸡肉质、组织沉积和硒存留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饲粮中添加硒代蛋氨酸(SM)对肉鸡的生产性能、胴体产量、表观存留率、肉质和组织中硒(Se)沉积的影响。试验1,从随机选取2100只1日龄Hubbard Flex雄性雏鸡,分为1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在不同的宰前阶段,用0.3和0.5 ppm的SM(1600ppm)来代替亚硒酸钠(45.7%)。试验2,随机将224只Hubbard Flex品系1日龄的雄性雏鸡置于28个代谢笼中。在1-21日龄的试验期内,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22-42日龄的试验采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设置4个SM添加水平(0.3、0.4、0.5和0.6 ppm),评价生产性能(1-21日龄和1-42日龄),胴体产量和宰割量,硒的表观存留率(33-35 D)以及胸肉的理化指标(色泽、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 H、过氧化物值和组织中的硒沉积)。试验1结果显示,0.3 ppm SM组可提高1-42日龄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0.5 ppm的SM可以降低胸肌肉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且肌肉中硒的沉积量最高;0.5 ppm SM与0.3 ppm SM组最后一周硒沉积效果一直。试验2结果显示,随着SM水平的增加肌肉滴水损失和p H值下降;随着硒水平从0.3 ppm到0.6 ppm上升,肉鸡组织中硒的沉积随SM水平呈线性增加。(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9年01期)

彭靖园,刘小宁,季彤,童昕[2](2018)在《国产BLB种植系统10年存留率的观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BLB国产种植体的关注度相应降低,进而影响对其后期维护。文中通过10年随访观察评价国产BLB种植系统远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BLB种植及修复的120例患者,共计179枚种植体。病例均采取Ⅰ期植入和Ⅱ期暴露的延期种植方式,上部结构固位方式有黏接和螺丝固位。分别于种植手术后当天、Ⅱ期手术前以及修复后3个月复查。此后每间隔1年复查。结果截至2017年12月BLB种植体失访率为6%,总留存率达95.2%。种植体失败原因主要为骨吸收、感染等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修复并发症包括基台反旋,中央螺丝松动,食物嵌塞,崩瓷等。上下颌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BLB种植系统可用于常规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杨勇,王之发,段建民[3](2018)在《种植牙存留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种植牙与传统固定、活动义齿修复比较,具有美观、固位力强、咀嚼效果好、异物感小等特点,是一种疗效可靠且可预测的修复方式,目前大样本量统计种植牙修复总体存留率达97%,该疗效与以下相关因素有关,如种植体的直径、长度、骨量和骨质、植体表面的设计、基台设计、外科手术过程等。本文对种植牙的存留率及其相关因素最新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顾宏林[4](2018)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长期疗效及存留率回顾性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国内应用及报道最多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为Wallis和Coflex系统,对其应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LDDD)的中长期存留率、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症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回顾性分析Wallis和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各适应症的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装置存留率,并将Wallis和单纯髓核摘除术、Wallis和Coflex进行对比,探讨最佳手术适应症,分析并发症和再手术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其合理应用及改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且随访5年以上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分四部分,第一、二部分分别为Wallis和Coflex中长期疗效及存留率分析。对术前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工度以内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在后路减压或椎间盘切除后行Wallis固定126例,行Coflex固定183例。评价手术适应症、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及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装置存留率。第叁部分对髓核摘除后使用(Wallis组,36例)或不使用Wallis固定(单摘组,36例)治疗首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VAS、JOA及ODI评分、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局部椎间角度(intervetebral lordosis angle,IVA),并评价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第四部分对L4/5单节段Wallis(Wallis组,52例)及Coflex(Coflex组,52例)植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术前后VAS、JOA及ODI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手术和邻近节段DH、ROM及IVA,评价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26例患者中腰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腰椎滑脱症9例。平均随访93.04±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JOA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Wallis并发症发生率11.9%(15/126),包括假体爆裂、棘突骨折、手术或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伤口感染及术后不明原因腰痛;再手术率为6.3%(8/12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99%,10/56)及再手术率(10.7%,6/56)最高,而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无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总体5年和7年装置存留率为98.4%(124/126)和97.6%(123/126)。3例装置移除,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5年和7年装置存留率分别为96.4%(54/56)和94.69%(53/56),低于其它适应症。第二部分:183例患者中腰椎管狭窄症例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腰椎滑脱症10例。平均随访83.61±15.12个月,术后临床指标优于术前(P<0.05)。Coflex并发症发生率8.2%(15/183),包括翼突断裂、棘突骨折、手术节段或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伤口浅部感染及术后不明原因腰痛;再手术率5.5%(10/18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发生率(10.5%,6/57)及再手术率(8.8%,5/57)最高。总体5年和7年装置存留率为97.3%(178/183),各适应症装置存留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腰椎间盘突出症(94.7%,54/57)稍低于其它适应症。第叁部分:平均随访84.35±10.41个月。VAS、JOA及ODI评分在术后2年时Wallis组优于单摘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无差别(P>0.05);Wallis组比单摘组手术节段DH更高(P<0.05),ROM更小(P<0.05),IVA组间无差别(P>0.05)。Wallis组有2例分别出现手术节段和手术下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伤口感染;单摘组有3例出现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术中硬膜撕裂。第四部分:平均随访83.66土13.94个月,两组术后临床指标优于术前(P<0.05)且组间无差异(P>0.05),L4/5节段DH无变化(P>0.05),ROM降低(P<0.05),组间无差别(P>0.05)。Wallis组术后L4/5节段IVA无变化(P>0.05),而Coflex组降低(P<0.05)且小于Wallis组(P<0.05)。术后两组LL无变化(P>0.05),除Wallis组L3/4节段ROM 比术前降低(P<0.05),邻近节段(L3/4、L5/S1)DH、ROM和IVA均无变化(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无差别(P>0.05)。结论:1.Wallis和Coflex系统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其它适应症中长期存留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高,且无法预防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及邻近节段退变;Wallis虽可限制手术节段活动度且维持椎间隙高度,但中长临床疗效不优于单摘,两者均应谨慎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2.两种装置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中长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无差别,影像学改变相似,但Coflex会减少局部前凸。应根据两者不同设计特点选择合适患者,以期取得更好临床疗效。3.两种装置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并发症及再手术风险,但在合理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可获良好中长期疗效及存留率。(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9-01)

王明一,王慧珊,刘剑楠,王震,周恬[5](2018)在《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因素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下颌骨缺损行腓骨重建后牙种植体植入的患者资料共20例,从角化龈是否缺失、软组织厚度和移植骨高度等叁方面收集数据,与种植体周围边缘性骨吸收量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中,角化龈完全缺失12例,单侧缺失5例,完全保留3例。重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88±0.54)mm,(3.46±0.30)mm和(3.17±0.31)mm;移植骨高度分别为(2.36±0.23)mm,(2.17±0.19)mm和(2.05±0.22)mm。种植体植入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近中MBL值分别为(1.09±0.32)mm,(1.22±0.37)mm和(1.36±0.46)mm;远中MBL值分别为(1.10±0.29)mm,(1.25±0.31)mm和(1.35±0.39)mm。经统计学分析,角化龈、软组织厚度与边缘性骨吸收值成正相关,移植骨高度与边缘性骨吸收值成反相关。结论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种植患者,应尽量增加移植骨高度,减少软组织厚度,并且在颌骨切除时,在保证切缘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保留角化龈。(本文来源于《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刘宇,冯炼,孙华[6](2017)在《牙周炎患者经种植修复治疗后植体存留率和安全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分析牙周炎患者经种植修复治疗后植体存留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牙周炎患者52例记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52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PD、mPLI、PIS、mSBI水平,治疗前后IL-2及IL-8水平。结果:观察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4.23%(49/52),与对照组的100.00%(52/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D、mPLI、PIS、mSBI水平对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清IL-2、IL-8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种植修复应用于牙周炎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种植体存留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张燕婷,李悦,何晶,江鹭鹭,邓春富[7](2017)在《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其成功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术式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共561颗种植体)。根据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的不同,分别采用常规种植术(native bone implant,NB)、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internal sinus floor elevation,ISFE)及经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术(lateral sinus floor elevation,LSFE),术后随访3~10年,比较3组的累计存留率。并分析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习惯、缺牙原因、种植部位、骨密度)对3组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上颌后牙区种植时,采用NB、ISFE、LSFE的种植体累计存留率分别为94.38%、90.13%、9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作为3组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降低3组种植体的成功率。骨密度是NB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38),种植体的成功率随骨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年龄是ISFE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47),高龄者的种植体成功率较低。结论上颌后牙区种植时,采用不同术式(NB、ISFE及LSFE)的种植体累计存留率无明显差异。糖尿病作为影响上颌后牙区种植的重要预后因素,在术前、术后均应严格控制以提高种植体的长期存留率。在常规种植术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高龄者和骨密度低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林耿冰,郭楠,许昕[8](2016)在《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及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和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记录种植体失败数量、存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8.2±2.6)月,共修复体35个,种植体87个。叁单位固定桥22个,四单位桥12个,五单位桥1个。随访病例中,4个修复体崩瓷,3个修复体出现牙龈肿胀,修复体保留率100%。种植体中,5颗诊断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保留率100%。崩瓷修复体边缘骨吸收量(0.15±0.04)mm显着低于未崩瓷(0.28±0.12)mm(P<0.05),前磨牙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0.27±0.25)mm与磨牙(0.25±0.19)mm差异无显着性(P>0.05),下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0.20±0.15)mm显着低于上颌(0.31±0.28)mm(P<0.05),不同牙类型边缘骨吸收量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对牙类型和固定桥位置崩瓷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后牙种植牙采用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可行性高,具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9期)

张拴林,杨致玲,刘强,黄应祥,王聪[9](2015)在《硒和维生素E对牛饲粮中矿物质元素存留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4头5岁、平均体重为500±20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以玉米青贮和精料补充料为基础饲粮,采用4×4两因素随机设计,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0.1、0.2和0.3mg/kg硒和0、30、60和90IU/kg的维生素E,共形成16组饲粮。硒水平(mg/kg)、维生素E水平(IU/kg)分别为0/0(1组)、0.1/0(2组)、0.2/0(3组)、0.3/0(4组)、0/30(5组)、0.1/30(6组)、0.2/30(7组)、0.3/30(8组)、0/60(9组)、0.1/60(10组)、0.2/60(11组)、0.3/60(12组)、0/90(13组)、0.1/90(14组)、0.2/90(15组)、0.3/90(16组),研究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牛饲粮中矿物元素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钙的存留率2、4、5、6、7、8、9、10、13、14、15、16组显着高于1组(P<0.05),铁的存留率14组极显着高于1、2、3、4、5、6、7、8、9、10、11和12组(P<0.01),锌的存留率14和8组极显着高于1、2、3、9和11组(P<0.01),镁的存留率8和14组显着高于11组(P<0.05),锰的存留率14和15组极显着高于1和2组(P<0.01),钾和钠的存留率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铜的存留率1、2和3组极显着高于12、15和16组(P<0.01)。添加硒和维生素E促进了钙、锰、铁、锌的存留,对镁、钠和钾的存留率无影响,降低了铜的存留率,饲粮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的适宜水平分别是0.3mg/kg、30IU/kg。(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5年15期)

何晶,商亚微,邓春富,尚德浩,张翀[10](2013)在《影响种植体存留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并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对种植体存留的远期影响。方法选择1 036例患者,共植入2 041枚种植体。以种植体为观察单位,记录并评价一系列与种植体脱落密切相关的患者自身、种植体以及手术和修复相关因素。结果总的种植体存留率为97.7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骨密度、牙位、糖尿病、吸烟习惯和埋置方式(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除年龄和牙位,其余因素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植骨手术、缺牙时间和修复时间均不是影响种植体存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种植体存留的危险因素多为患者自身因素,建议临床医生应多注意对种植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对高风险患者应给予充分的术前交代。(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存留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BLB国产种植体的关注度相应降低,进而影响对其后期维护。文中通过10年随访观察评价国产BLB种植系统远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BLB种植及修复的120例患者,共计179枚种植体。病例均采取Ⅰ期植入和Ⅱ期暴露的延期种植方式,上部结构固位方式有黏接和螺丝固位。分别于种植手术后当天、Ⅱ期手术前以及修复后3个月复查。此后每间隔1年复查。结果截至2017年12月BLB种植体失访率为6%,总留存率达95.2%。种植体失败原因主要为骨吸收、感染等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修复并发症包括基台反旋,中央螺丝松动,食物嵌塞,崩瓷等。上下颌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BLB种植系统可用于常规牙列缺损患者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存留率论文参考文献

[1].黄靓,朱勇文.日龄和硒代蛋氨酸水平对肉鸡肉质、组织沉积和硒存留率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9

[2].彭靖园,刘小宁,季彤,童昕.国产BLB种植系统10年存留率的观察与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

[3].杨勇,王之发,段建民.种植牙存留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8

[4].顾宏林.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长期疗效及存留率回顾性队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5].王明一,王慧珊,刘剑楠,王震,周恬.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8

[6].刘宇,冯炼,孙华.牙周炎患者经种植修复治疗后植体存留率和安全性的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

[7].张燕婷,李悦,何晶,江鹭鹭,邓春富.上颌后牙区不同术式种植修复10年累计存留率及患者相关因素对其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

[8].林耿冰,郭楠,许昕.氧化锆全瓷固定桥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并发症及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

[9].张拴林,杨致玲,刘强,黄应祥,王聪.硒和维生素E对牛饲粮中矿物质元素存留率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5

[10].何晶,商亚微,邓春富,尚德浩,张翀.影响种植体存留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污染物存留率与人工岛长度变化...污染物存留率与人工岛宽度变化...新型增强剂对填料存留率的影响面积比与存留率曲线视锥细胞存留率的评估内SIF对g种酶存留率的澎响(3I弋...

标签:;  ;  ;  ;  ;  ;  ;  

存留率论文_黄靓,朱勇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