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体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体治理,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
媒体独立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燃,刘毅[1](2019)在《媒体治理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吗——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关于媒体对审计方面的影响还不明确。以2013—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媒体治理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治理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说明媒体治理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不能加强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婷婷[2](2018)在《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等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凸显。媒体被西方国家誉为“第四种权力”,那么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媒体作为一种法律外治理机制,能否对盈余管理产生治理作用呢?董事会独立性作为重要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橡皮图章”(Rubber Stamp)的质疑一直存在,那么其能否履行监督职能呢?媒体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中介,有助于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而董事会独立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受到信息获取的制约,说明单个治理机制发挥的公司治理效应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寻找董事会独立性和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因此,围绕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是必要且重要的。鉴于此,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围绕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开展研究,希望能为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盈余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引入媒体等外部治理机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盈余信息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上市公司合理配置董事会席位、选聘独立董事提供了指导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界定了媒体关注、董事会独立性和盈余管理的概念,梳理了本文的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媒体治理以及董事会独立性的相关研究,接着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考虑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以及媒介环境对媒体治理作用的影响,全面分析了媒体关注这种外部治理机制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监督治理作用。第四章,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替代变量存在缺陷的基础之上,考虑引入不同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来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强弱,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揭示了“官员型”独立董事和“技术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全面分析董事会独立性这种内部治理机制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第五章,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管理的交互效应研究。从信息获取成本的角度揭示了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关注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倾向于选择应计盈余管理而有效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比于非国有公司,媒体关注对国有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且媒体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着。考虑媒体的“有效监督”和“市场压力”两种假说,从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角度出发检验媒体发挥的监督治理效应,以及媒体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治理效应的差异。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媒体这种外部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公司治理作用,揭示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及地区媒体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媒体关注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大量的媒体关注使管理层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上市公司会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美化形象”,同时促使公司更加注重外在声誉及长远利益,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非国有公司相对于国有公司更多的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与非国有公司相比,媒体关注对国有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媒体监督治理作用的发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媒介环境发育程度的影响,媒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就越显着。(2)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席位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监管层的法定要求,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发现独立性较高的董事会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显着治理效应。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情境,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发现董事会独立性与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但不显着,与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说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越显着,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则无显着影响。本研究50.55%的样本公司中独立董事比率为33.33%,说明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独立董事占据董事会中多数席位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席位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监管层的1/3法定要求,并不是以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为主要目标。因此本文的研究认为: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的研究中,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存在一定的研究缺陷,由此得到的实证结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3)采用“准自然实验”发现“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说明“官员型”独立董事的离职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收益,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了“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并未履行独立董事监督和改善公司治理的职能。为减轻董事会独立性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利用中组部“意见”强制官员型独立董事辞职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官员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此种负向关系说明“官员型”独立董事的离职对中小股东和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收益,中组部“意见”要求“官员型”独立董事强制辞职,可能会使得董事会中加入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的独董,以此增强了董事会整体的监督能力,表明“官员型”独立董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无法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了“资源提供者”的角色。(4)“技术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具有实务经验的“专长型”独立董事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具有理论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运用混合估计模型考察“技术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实务届和理论界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设置“技术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区分“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学者型”独立董事之后,发现具有金融、财务、法律实务届背景的“专长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而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理论界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认为“专长型”独立董事对于采用销售操控、生产操控等与实务相关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与此相反,“学者型”独立董事对于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识别不足,因此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但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因此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很好的治理作用。(5)从信息获取成本视角揭示了外部治理机制(媒体)和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独立性)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董事会独立性通过与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会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考察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随着媒体关注的增加,“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后上市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有显着下降;相比于非“技术型”独立董事,媒体关注度越高,设置“技术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学者型”独立董事之后,发现随着媒体关注度的增加,具有金融、财务、法律实务背景的“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理论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均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抑制作用。说明在考虑了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之后,董事会独立性的公司治理效果得到了加强,意味着媒体关注同董事会独立性对降低盈余管理产生了交互效应,二者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董事会独立性通过与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会对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9-08)
袁慧[3](2018)在《边缘性与独立性——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与技术越来越密不可分,这大大的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进步,为艺术在创作媒介上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进而影响到艺术的思维方式与表现形式的转变,带来了许多新颖的艺术体验。艺术又反过来成为技术的驱动力,成为普及新技术的优秀载体,对于这样好的契机,艺术家及时发现,并在艺术表达中更多去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新的艺术样式成为推动社会文化演变的重要风向标,特别是对于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丰富的创作媒介使艺术更具创造力,艺术世界也因此更加焕发新的活力。本文的探究主题是新媒体艺术,将从其产生的技术背景以及艺术背景开始梳理,通过对新媒体艺术诞生以来的历程展开分析与讨论,对新媒体艺术中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现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出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回顾发展历程,总结规律,认清自身的优势,同时了解新媒体艺术当下存在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应对的措施。期待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对人们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今后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给以助益。笔者在对新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并抽象出新媒体艺术的两个性质,即新媒体艺术的边缘性和独立性。新媒体艺术中新的艺术样式从特征上来说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互相渗透的“边缘性”,而这种边缘性使得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一种学科交叉和混杂造成的技术与美学特征。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仅仅是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就杂糅形成了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吗?那么新媒体艺术作品,只是单纯的应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来创作具有实验意义的作品呢?还是拥有其自身独立的观念并具备完整的内在逻辑呢?这是本课题将进行的对新媒体艺术的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6)
徐雯靓[4](2017)在《新媒体语境:新闻独立性和舆论导向——以“林丹微博讨薪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独立性起源于西方政党制度,与新闻报刊息息相关。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刊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唯一载体,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独立性的内涵更加丰富。国内环境与西方政党制度不同,以国内热点事件为例对新闻独立性进行探讨,对国内新闻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现实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18期)
王国媛[5](2016)在《美国媒体在2000年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辩论中的独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国会就是否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美国媒体也一反常态,在新闻报道中对总统政策提出了批评。研究显示,媒体在报道外交政策时通常与总统保持一致,在报道中国政策时尤为如此。但在2000年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辩论中,媒体似乎打破了这一模式,展示了自身一定的独立性。那么,在2000年的辩论中,美国媒体的立场具体是什么?是“政府的小帮手”,还是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如果有独立立场,那么在何种条件下独立,独立到什么程度?鉴于支持和反对政策的意见同时存在并且辩论激烈,媒体如何管理这些意见?媒体的独立性又是怎样在新闻报道中具体体现出来的?根据罗伯特·恩特曼(Robert Entman)的瀑布模型(the cascade model),本文提出如下论点:在美国决策高层就外交政策产生严重意见分歧时,媒体不会简单遵循总统观点,而会通过选择支持与反对意见形成自己独立的立场,并为自身利益服务。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通过总结克林顿总统就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发表的公开演说、文件中的框架(frame),以及《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此问题报道中的支持与反对框架,并进行内容分析,本文否定了瀑布模型的观点。发现即使在决策高层产生分歧之时,媒体依旧支持总统;虽然展示出一定的独立性,但十分有限。反对意见虽在新闻报道中得以呈现(占所有报道的37%),这些反对并非来自媒体自身,而仅为媒体对其他政治参与者观点的采纳和引用。就媒体自身的观点(通过社论发表)而言,对总统的批评极少。媒体有限的独立性是通过选择支持与反对该政策的框架实现的。反对框架虽然数量不少,但质量较低,对总统政策能形成实质性挑战的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反对声音大多是缺乏论证的“廉价交谈”(cheap talk),且绝大部分针对重要性较低的补充性意见提出批评,总统观点仅遭到很少的挑战。相反,通过选取支持框架,媒体为总统提供了实质的、有力的帮助。媒体调整了各个总统框架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强化了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框架和意识形态色彩较强的框架,弱化了缺乏具体内容、侧重措辞渲染的框架。这表现出,媒体虽然仍对总统表示支持,但己不简单是总统的传话筒,在管理支持与反对框架的过程中,媒体也顾及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本文对媒体在美国外交政策报道中的独立性这一问题做出了两点贡献:首先,本文扩大了此类研究的案例范围,由前人研究中的军事冲突案例扩大到更为广泛的非军事冲突类别,相关理论将可以得到更多的检测。其次,本文提出了更为细致的研究方法,认为独立性不仅通过反对总统实现,媒体如何支持总统也展示了其立场。因此,本文不仅分析反对框架,还将支持框架纳入了研究当中。通过对支持总统政策的框架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哪些框架被媒体突出、强化,哪些被弱化,由此更好地认识媒体在该问题中的立场,以及其独立性的体现方式。(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3-31)
周宏仁[6](2014)在《发挥媒体作用 突出知识性、独立性、批判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信息界》是一本有十几年历史的老杂志了,但从去年开始了一个新的篇章。通过改版,杂志的面貌焕然一新,看上去很有现代杂志的感觉。中国信息界杂志把智慧城市作为内容的一个重点,或者是一个聚焦的焦点,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和引领潮流的。我经常看这本杂志,读里面的文章,总的感觉(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界》期刊2014年03期)
马智捷[7](2012)在《论电视媒体的非独立性与非真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电视,在其真实性和可信性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非真实性。究其原因,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在他的着作《关于电视》中总结电视是"被操控的工具"。其实,电视被操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下文将以《关于电视》和其他资料以及具体事实为依据,探讨影响电视真实性和独立性的具体要素。一、经济的强有力操控市场经济对电视的外部控制首先体现在电视不可能脱离市场以及经济效益而独立存在。在市场(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2年22期)
刘建,王倩[8](2012)在《“媒体有助于审判透明性和司法独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春叁月,宁静的复旦校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来宾——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上诉法官陈卓光。3月15日下午,因主审过麦道夫案而名噪一时的他在复旦大学进行了精彩演讲。 五十多年后重返故土 1954年出生在中国香港的陈卓光两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70年(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2-03-28)
徐俨俨,梁有昶[9](2007)在《普京在伊朗呼吁里海国家拒绝外部干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德黑兰10月16日电 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16日在德黑兰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会上呼吁所有里海沿岸国家拒绝外部势力干涉里海事务。 普京说,所有里海沿岸国家需要共同努力,阻止外部势力利用一个里海沿岸国家反(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7-10-17)
刘思齐[10](2006)在《南华早报:经营与媒体内容间建立一道“墙”——多元化经营中的采编独立性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体的独立性是媒体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为防止媒体内容的商业化和倾向化,南华早报在经营与媒体内容之间建立了一道“墙”,以保证其独立性。(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06年04期)
媒体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等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凸显。媒体被西方国家誉为“第四种权力”,那么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媒体作为一种法律外治理机制,能否对盈余管理产生治理作用呢?董事会独立性作为重要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橡皮图章”(Rubber Stamp)的质疑一直存在,那么其能否履行监督职能呢?媒体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中介,有助于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而董事会独立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受到信息获取的制约,说明单个治理机制发挥的公司治理效应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寻找董事会独立性和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因此,围绕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是必要且重要的。鉴于此,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围绕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开展研究,希望能为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盈余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引入媒体等外部治理机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盈余信息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上市公司合理配置董事会席位、选聘独立董事提供了指导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界定了媒体关注、董事会独立性和盈余管理的概念,梳理了本文的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媒体治理以及董事会独立性的相关研究,接着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考虑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以及媒介环境对媒体治理作用的影响,全面分析了媒体关注这种外部治理机制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监督治理作用。第四章,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替代变量存在缺陷的基础之上,考虑引入不同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来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强弱,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揭示了“官员型”独立董事和“技术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全面分析董事会独立性这种内部治理机制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第五章,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管理的交互效应研究。从信息获取成本的角度揭示了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关注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倾向于选择应计盈余管理而有效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比于非国有公司,媒体关注对国有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且媒体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媒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着。考虑媒体的“有效监督”和“市场压力”两种假说,从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角度出发检验媒体发挥的监督治理效应,以及媒体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治理效应的差异。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媒体这种外部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公司治理作用,揭示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及地区媒体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媒体关注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大量的媒体关注使管理层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上市公司会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美化形象”,同时促使公司更加注重外在声誉及长远利益,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非国有公司相对于国有公司更多的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与非国有公司相比,媒体关注对国有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媒体监督治理作用的发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媒介环境发育程度的影响,媒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就越显着。(2)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席位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监管层的法定要求,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发现独立性较高的董事会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显着治理效应。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情境,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发现董事会独立性与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但不显着,与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说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越显着,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则无显着影响。本研究50.55%的样本公司中独立董事比率为33.33%,说明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独立董事占据董事会中多数席位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席位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监管层的1/3法定要求,并不是以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为主要目标。因此本文的研究认为: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的研究中,以独立董事比率作为董事会独立性的代理变量存在一定的研究缺陷,由此得到的实证结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3)采用“准自然实验”发现“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说明“官员型”独立董事的离职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收益,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了“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并未履行独立董事监督和改善公司治理的职能。为减轻董事会独立性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利用中组部“意见”强制官员型独立董事辞职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官员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此种负向关系说明“官员型”独立董事的离职对中小股东和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收益,中组部“意见”要求“官员型”独立董事强制辞职,可能会使得董事会中加入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的独董,以此增强了董事会整体的监督能力,表明“官员型”独立董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无法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了“资源提供者”的角色。(4)“技术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具有实务经验的“专长型”独立董事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具有理论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运用混合估计模型考察“技术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实务届和理论界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设置“技术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区分“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学者型”独立董事之后,发现具有金融、财务、法律实务届背景的“专长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而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理论界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认为“专长型”独立董事对于采用销售操控、生产操控等与实务相关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对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与此相反,“学者型”独立董事对于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识别不足,因此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着影响,但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因此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很好的治理作用。(5)从信息获取成本视角揭示了外部治理机制(媒体)和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独立性)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董事会独立性通过与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会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考察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董事会独立性与媒体关注这两种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交互治理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随着媒体关注的增加,“官员型”独立董事离职后上市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有显着下降;相比于非“技术型”独立董事,媒体关注度越高,设置“技术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学者型”独立董事之后,发现随着媒体关注度的增加,具有金融、财务、法律实务背景的“专长型”独立董事和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理论背景的“学者型”独立董事均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抑制作用。说明在考虑了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之后,董事会独立性的公司治理效果得到了加强,意味着媒体关注同董事会独立性对降低盈余管理产生了交互效应,二者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董事会独立性通过与媒体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会对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体独立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燃,刘毅.媒体治理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吗——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婷婷.媒体关注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袁慧.边缘性与独立性——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徐雯靓.新媒体语境:新闻独立性和舆论导向——以“林丹微博讨薪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
[5].王国媛.美国媒体在2000年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辩论中的独立性[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6].周宏仁.发挥媒体作用突出知识性、独立性、批判性[J].中国信息界.2014
[7].马智捷.论电视媒体的非独立性与非真实性[J].飞天.2012
[8].刘建,王倩.“媒体有助于审判透明性和司法独立性”[N].法制日报.2012
[9].徐俨俨,梁有昶.普京在伊朗呼吁里海国家拒绝外部干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7
[10].刘思齐.南华早报:经营与媒体内容间建立一道“墙”——多元化经营中的采编独立性原则[J].新闻与写作.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