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围绕党的历史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论述,把学习党史作为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提高到了事关全局的战略地位。本文以习近平自身的履历为基础,对他自梁家河时期起关于党史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主持党史具体工作的经历进行了系统梳理,厘清了他党史学习思想从初步形成到成熟建立的发展轨迹,详实地论述了党史学习的根本原因、具体方法、主要内容,得出了“党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这一核心作用及战略地位的结论,为当代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进一步构建完善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党的历史;党史学习;党史自信;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历史进行引述、分析、总结:通过引用典籍名句来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效推进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创新性发展;用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打造出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展现了高超的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仅是关于习近平讲话的学习心得和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阐述党史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关系,或对党领导完成的“三件大事”进行罗列说明,或对如何看待党史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论证,但未提及习近平自身关于党史学习方面的经历。由此,本文拟以习近平自身履历为出发点,运用具体实例来生动说明党史学习对人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发展所起到的深远影响,进而由小见大得出了党史学习对于坚定“四个自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作用。
3) 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新竹株数、产量会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而平均胸径出现下降,即林分质量下降。这说明,在保证林分产量的前提下,低林密度林分的毛竹质量要优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定期对林分进行择伐,保证林内卫生并可获得经济收益。
一、习近平自身的党史学习与工作
追古烁今,习近平能拥有如此超群的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原因是他在青年时期到梁家河插队时,他的行李箱里面装得满满都是书,“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上山放羊时手里还不忘捧着一本书。他利用闲暇时间涉猎群书,在七年知青岁月的广阔天地中潜心阅读了国内外历史书籍和马列著作,在《共产党宣言》几乎每页边空上都密密麻麻地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批注,读《资本论》写的笔记多达18本。习近平还深入研究了《毛泽东军事文选》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十大军事原则》等多篇关键性文章,反复学习《为人民服务》一文促使他早早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众多历史经验的学习总结,使习近平树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思考,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的规律、把握事物发展前进的方向,习近平从历史中汲取了治国理政的智慧,为他在现实工作中的英明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1973年主持赵家河村社教工作时,习近平就通过办“青年夜校”给村民讲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文件宣讲,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最新指示,通过讲授《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经典文章推进党的路线教育。在浙江主管党史工作时,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明确要求党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出发点,读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认真以辩证思维学习党的历史,把中国革命历史作为最好的营养剂,“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以唯物观点研究党的历史,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门最基本的课程来进行当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运用互联网等新的途径和方式来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在现实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号召全党上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进行有效学习,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出“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和运用党史教育党员人民、促进工作的良好氛围”的讲话,为党和国家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二、党史是一门必修课
学习党章党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国史和党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道德修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体共产党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七大必修课。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发出“学习党的历史”这一号召后,习近平把学习党史这一新形势下的新任务进一步提高到了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强调“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要想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必须坚定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坚定对党的自信,对党和人民所创造的光辉历史倍加自豪。首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促成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和运用党史来教育党员群众、促进日常工作的良好氛围:必须端正学风,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做到真学、善思、活用;必须强化历史眼光、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做善于学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求领导干部学到精髓、落到实处,既要注重党史研究,又要更加注重成果的转化应用:必须对党的历史正确对待、倍加珍惜,发挥党史的“教科书”作用,深入研究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承优良的红色基因,积蓄历史的正能量;必须坚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矢志不渝跟党走,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员”。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正如恩格尔所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作为最好的老师,客观、详实的记录下了国家形成发展与盛衰兴亡的全过程。学习历史可以看清成败、明确得失、了解兴替,教会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把握实际问题、明辨事理是非。中国共产党经过九十多年的坚持奋斗和几代革命先驱的接力探索,不断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孕育出了灿若繁星、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学习党史能为党员干部增加的“营养”:第一,确保政治忠诚,传承“井冈山精神”,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站稳党性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提高政治“免疫力”、忠诚于党和组织。第二,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对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先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南征北战、为了革命的成功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如此坚定的理想信仰。第三,坚决廉洁自律,发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培育其公正廉洁、奉公守法的品格,达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心存敬畏、严格自律的效果,营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第四,明确担当品质,深刻认识“为官避事平生耻”,明确立场和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展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保持与时俱进、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继承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担当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第五,加强勤政务实,学习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是全体共产党人汲取智慧的源泉、培育情感的土壤、坚定意志的根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革命历史就是最好的“营养剂”。面对新形势下众多的考验和困境,必须深刻剖析党在长期奋斗和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历史文化修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传统CORDIC算法要达到较高精度时,所需迭代次数较多,且相位的迭代收敛速度较幅度慢很多,因此,迭代一定次数后,当向量的幅度精度满足要求时,其相位的误差仍较大.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补偿算法,对经过传统CORDIC算法迭代后的向量幅度和相位,采用最佳一致逼近[12]方法分区间进行一阶多项式补偿,使计算区间上幅度的相对误差最大值和相位的绝对误差最大值最小.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党员干部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信仰缺失、缺乏理想信念的“软骨病”问题。有的拼命扩大自己的“关系网”,千方百计讨好领导,把权力看成是万能的,靠关系办事,相信通过走门路就可以解决问题;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群众的需要和请求置若罔闻;有的追求享乐主义,公款吃喝、奢靡浪费;有的利用职务之便贪占小便宜,看到身边的小腐败现象就揣摩效仿,为了不被人视为“假清高”就随波逐流,由“小问题”逐渐发展为贪污犯罪。
对于这样的“突然袭击”,这位老师表现得异常镇定,他先把问题推还给学生:“大家小组讨论讨论”;再把问题推给作者和编者:“同学们一起来改改教材,再给编辑叔叔写封信”;最后当学生问蚌如何能说话,两个壳是不是它的嘴的时候,又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去请教自然老师,或者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发现。
四、党史自信是实现“四个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不忘过去的历史才能不断开辟崭新的未来,只有坚持从历史中借鉴学习、从民族文化中继承发扬,我们才能实现今天的开拓前进。充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人民新时期的理想追求至关重要。坚定对党的历史自信,确保了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同时也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坚定信仰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是“四个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自信从历史中来”,整个九十多年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探索、巨大的历史贡献、成功的攻坚克难、形成的独特优势,是我们赖以自豪和自信的根基。“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只有对党的历史自信了,才能进一步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镜花水月”。这种自信是我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2]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40.
[3]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62.
[4]《人民日报》.2013-6-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650.
[5]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讲故事.人民出版社,2017.73.
[6]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7-14.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7.
*作者简介:张璇颢(1995-),女,汉族,吉林东丰人,延安大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8-0102-02
标签:党史论文; 历史论文; 自信论文; 习近平论文; 林分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参考资料论文; 《山西青年》2019年第8期论文; 延安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