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81
摘要:提高混凝土质量首先要从提高原材料质量的角度出发,然而当前我国施工单位普遍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有着比较大的漏洞,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多的质量问题。本文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有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质量控制;原材料;预拌混凝土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设市场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行业自律与市场调控方面存在不足,造成有关厂商所上市的混凝土材料在质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专门设计一个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混凝土概述
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成份主要包含粗细骨料、水、水泥等。其中粗骨料包括卵石和碎石料等,细骨料主要是河砂。其中水与水泥混凝土材料的30%左右,其余为砂石骨料。很多情况下,为了对混凝土使用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还需要额外加入掺合料与外加剂。混凝土中粉煤灰、矿渣粉与水泥我们称为胶凝材料(胶材),与水共同形成水泥浆,能够起到润滑、包裹以及填充等方面的作用。在混凝土硬化之前胶材需要具有充分的可逆性与流动性,水泥浆可以对砂石空隙起到良好的填充作用并依附于目标物的表面,将水泥与骨料结合起来能够对骨料内的摩擦阻力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可逆性与流动性。混凝土在硬化后会形成水泥石,具有胶结作用并产生一定的强度,在胶结作用下石骨料会变成坚固的整体,混凝土强度也进一步提升,最终形成有特定形状的人造石。
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是一种典型的胶凝材料,是混凝土的基础,管理与控制水泥的质量对于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对混凝土进行预拌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角度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
1.正确选择水泥材料
按照实际的生产需求对水泥的类型进行判定,水泥材料的选购尽量要寻找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厂商,为了确保水泥材料的质量,严禁使用小型粉磨站水泥。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选购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材料中的调凝剂、掺合料以及熟料的比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防止高铝含量与高碱含量的水泥流入施工现场,对于水泥材料的相关参数也要进行严格的备案与记录。
2.做好水泥检测工作
对于已经进厂的水泥材料,一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对水泥样本进行检测并分批留样,在改变水泥品种的情况下,则需要根据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材料对外加剂的适应性进行试验,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数据进行明确地表述,只有在经过检验并且合格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水泥的凝结时间、流动度、标准稠度用水量、水化热等指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要做好检测对比,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厂家产品。
3.完善水泥资料建立自备数据库
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水泥材料需要按照批次向厂商索要检验报告,根据检验报告数据对各批次水泥材料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计算生产配合比,将配合比数据输入至数据库中,以便于施工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检索。
(二)掺合料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所选择的混凝土材料最好采用磨细矿渣粉以及粉煤灰等掺合料,在对混凝土强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额外加入一定量的超细灰粉。在水化作用下,水泥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物质,在固化作用下则会生成硅酸钙凝胶,这种物质能够使混凝土密实度进一步提升,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1.对掺合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
在对掺合料按规定取样后,需要根据相关质量要求,对掺合料的细度、流动度、需水量、烧失量等进行严格检测,比较流动度与比表面积等数据指标,防止超细矿渣粉与烧失量超标的粉煤灰流入施工现场;定期做矿渣粉、粉煤灰与水泥的强度对比实验,为混凝土配方提供必要的依据。
2.混凝土耐久性与掺合料质量协同控制
掺合料质量很大程度上与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和易性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因此,在对掺合料质量进行判定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性价比与适配性两方面的因素,施工单位需要定期检测掺合料的放射性比活度,若该指标在1.0以上,那么该批次的水泥材料则禁止投入使用。
(三)混凝土细骨料与粗骨料的控制
混凝土所使用的细骨料通常包括天然河砂和机制砂两种,粗骨料包括卵石与碎石等,在对细骨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行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分析。
1.完善来样抽检
混凝土的细骨料与粗骨料主要为天然矿岩,这两种材料有着比较明显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两种材料的抽检频率与数量,所设置的抽检项目需要基于日常检验的有关经验,同时也可以按照具体的使用需求额外设置一些关联项目。细骨料砂子原则上采购水洗河砂、中砂,采购困难的地区需要使用粗或细砂或者机制砂,要满足按比例搭配使用不影响质量,必须检测细度模数和氯离子含量,合格才能验收;粗骨料石子必须重点检测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含泥量,检测合格的方可投入生产。
2.骨料分类堆放
建筑工程领域所使用的混凝土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相关的骨料在品种与类型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细骨料与粗骨料进行堆放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骨料的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堆放,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由于堆放混乱所造成的生产质量不稳定问题,对于冬季开工的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在对材料进行保存时需要注意避免雨雪对材料产生不利影响。
3.骨料禁忌
管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骨料干净,最大程度地避免骨料中含有煤炭粒、硫磺、造纸废液、生石灰等杂质,并有效控制好含泥量指标。
(四)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所使用的外加剂主要包含聚羧酸盐防冻剂、聚羧酸盐剂、萘系防冻剂等,这些材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相同用水量下,可以使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能进一步提高;第二,在水泥用量不变以及流动性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用水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用水量越少,混凝土强度也就越高,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得到提升;在保证混凝土流动性与强度的情况下,降低用水量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水泥材料的使用量。日常必须做好外加剂的pH值、流动度、减水率等指标检测,为准确制定外加剂配比提供必要的依据。
1.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施工便利性与运输便利性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若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良好,对于混凝土的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对外加剂适应性进行合理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与凝结时间。
2.严格控制外加剂检验程序
对外加剂的化学性能与物理性能进行多批次的检验,能够充分了解和判定外加剂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混凝土试配试验,对外加剂数据进行不断的完善,按照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比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五)混凝土预拌用水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生产用水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与和易性;第二,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与强度,对于钢筋不会产生严重的锈蚀;第三,不会造成严重的钢筋脆断,混凝土表面不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预拌混凝土生产所需用水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饮用水等,工业废水也可以在经过相关处理合格后投入混凝土生产中。对非饮用水要检测水的pH值、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一定要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结束语
混凝土是工程建筑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在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各方面用料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晓峰.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2,15:236-237.
[2]李硕.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浅析——原材料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4,S2:416-418.
[3]黄文咏,王玉瑛,王耀平,赵恒树,马安,邓兴才.特别策划: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J].商品混凝土,2015,03:1-5.
[4]朱炎宁.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J].商品混凝土,2010,10: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