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侧限压缩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压缩性,砂土,有限元,抗压强度,矸石,冻土。
无侧限压缩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枫晚[1](2019)在《基于CT扫描的破碎矸石侧限压缩透视试验装置研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矸石充填材料的压实力学特性是衡量充填开采效果的重要依据及指标,目前研究多围绕矸石充填材料宏观力学响应,而鲜有矸石充填材料压实细观破坏机理方面的研究。在通过CT扫描试验研究力学响应下矸石散体内部结构及变形机理时,目前CT扫描装置具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实现在散体材料卸载后对其进行扫描,且装置承受载荷能力较小,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T扫描的侧限压缩透视试验装置,能够实现较大轴压下的侧限压缩试验,且在加载过程中对矸石实时扫描。综合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等研究方法,设计试验装置结构,选取试验装置材料,计算关键部位尺寸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结合数值模拟对试验装置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室试验对装置进行实验效果检验。论文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为实现侧限压缩状态下的CT扫描试验,设计了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破碎矸石侧限压缩试验装置,分别为:加压板、承压柱、桶体、螺杆、固定板、底座,根据强度及性能要求,选取可用于试验装置的材料分别为:聚甲醛(POM)、亚克力(PMMA)、聚乙烯(PE)、聚酰胺(PA)。(2)根据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确定聚甲醛(POM)为试验装置的制作材料;并通过侧向应力及材料抗拉强度计算出桶壁厚度,通过矸石回弹应力及材料抗拉强度计算出螺杆直径,根据机械设计原理校核桶壁及螺杆强度。(3)基于ANSYS Workbench模拟分析,轴压达到25MPa时,达到试验装置的安全系数临界点,25MPa即为试验装置的最大安全轴压;螺杆达到40mm时,安全系数达到安全标准,因此螺杆的最小许用直径为40mm。(4)结合X-RayCT扫描技术实现破碎矸石压缩试验各个阶段的CT扫描试验,对破碎矸石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OTSU算法确定阈值,借助Mimicis Research软件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和叁维重构,破碎矸石叁维模型为研究矸石充填体的孔隙率及矸石破碎情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苏蔚,陈群,王琛,周成[2](2019)在《掺砾膨胀土的侧限压缩增湿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掺砾膨胀土作为填筑材料的湿化变形特性,采用常规固结仪对掺砾膨胀土进行了侧限压缩条件下的增湿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和应力水平对增湿膨胀率及增湿后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湿膨胀率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存在从增湿膨胀转化为增湿体缩的分界应力。增湿后的压缩性受制样含水率及应力水平的影响显着,初始含水率越低,在加压的初始阶段,膨胀率随压力的增加降低得越快,且分级加压结束后的膨胀率越低;增湿时所处的应力水平越低,增湿稳定后分级加载时,试样的压缩变形量越大。研究成果为掺砾膨胀土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闫旭,孔令明,杨笑,姚晓亮,齐吉琳[3](2019)在《冻土侧限压缩试验仪的研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寒区高等级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迫切需要对冻土压缩特性和静止土压力系数(K_0系数)开展试验研究,但目前缺乏开展相关研究的专用仪器。本文基于融土侧限压缩试验的原理,结合冻土力学性质受温度控制的特性,自主研发了冻土侧限压缩试验仪。该仪器采用冷却罐内冷液循环和冷却罐外恒温箱实现二级控温,控温范围为-50℃至90℃,控温精度达±0.1℃;采用全数字伺服测控器实现温度闭环控制;采用高性能负荷框架结构,刚度大、重量轻,保证仪器在大荷载下平稳运行。利用该仪器对冻结饱和标准砂进行侧限压缩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仪器可靠性。本仪器能准确快捷地测定冻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和压缩性参数,是研究冻土力学特性并服务于寒区岩土工程建设的有力工具。(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2期)
秦岩,刘春,张晓宇,邓尚[4](2018)在《基于MatDEM的砂土侧限压缩试验离散元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散元法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尤其适用于砂土等离散介质体的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岩土体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的二次开发功能,研发了砂土侧限压缩试验叁维离散元模拟器。对叁个不同级配砂土试样进行了侧限压缩试验,并且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对比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所开发模拟器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可以很好地反应砂土压缩过程中的配位数变化;每个模拟样品中,粒径较小的单元受到较大的平均压力,导致平均位移较大;数值计算结果的主要误差是由离散元颗粒自身的泊松比引起的。研究突破了常规土力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为今后岩土工程离散元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涛,蒋明镜,张鹏[5](2018)在《非饱和结构性黄土侧限压缩和湿陷试验叁维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非饱和结构性黄土在侧限状态下受竖向荷载和增湿作用的宏微观力学性质,对非饱和重塑和结构性黄土侧限压缩和湿陷试验开展了叁维离散元模拟分析。首先通过引入颗粒吸引力考虑黄土颗粒间范德华力和毛细力作用,引入胶结考虑结构性黄土颗粒间化学胶结作用,建立结构性黄土叁维接触模型;然后采用分层欠压法并考虑颗粒间范德华力制成松散均匀的黄土离散元试样,在试样中施加毛细力模拟黄土的非饱和性,施加胶结模拟黄土的结构性;最后选择合适的接触模型参数,对试样施加分级竖向荷载并在多级荷载下进行了增湿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离散元模拟能够再现黄土室内侧限压缩和湿陷试验的主要力学性质,如重塑黄土的屈服应力和结构性土的结构屈服应力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加,重塑黄土和结构性黄土单线法增湿变形结果基本与双线法结果相同。胶结破坏分析表明,结构性黄土离散元试样的胶结破坏存在阈值平均应力;增湿后达到的胶结破坏数与相同竖向压力下的饱和土胶结破坏数相差不大(单双线法相同);湿陷体应变与胶结破坏数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张沛然,黄雪峰,扈胜霞,杨校辉[6](2018)在《非饱和填土侧限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吸力及压实度对非饱和压实填土压缩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建立脱湿(吸力增长)状态下的填方土体工后沉降变形修正计算应用模型,开展了控制吸力和压实度的一维非饱和土侧限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曲线平缓段随压实度和吸力的提高而增长,表明土样的结构屈服强度同步得到提高;在比容v变化差值序列上,饱和土压缩土样最大、常规压缩土样次之、脱湿土样最小,并且吸力越大,比容v变化差值越小。经历脱湿(吸力增长)后的压实土压缩性降低,定义和建立了吸力压缩系数m_s及其经验模型,用以表征和度量吸力和压实度对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及程度,发现m_s随竖向应力增加呈现指数型衰减。对模型参数与压实土相关参量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同一压实度土样不同吸力所对应的参数α均值随压实水平提高而线性减小,参数λ总体上随吸力的增加而增大,但随压实度的提高吸力对于土体抗压性增强的贡献水平降低且参数l试验数值点靠拢线性趋近线,土样的压缩性随压实度和吸力大小变化而动态调整。基于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初步构造建立了高填方非饱和填土压缩变形修正计算模型(MS),其应用途径应建立在进一步对非饱和压实填土受荷状态下脱湿土-水特征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2期)
王帅,雷学文,孟庆山,孙超,胡思前[7](2017)在《冲击荷载下钙质砂侧限压缩及颗粒破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动力环境中钙质砂受荷载时的压缩变形特性是工程建设考虑的重要因素。对1~2 mm粒径钙质砂在侧限条件下进行静荷加载、冲击加载、冲击后静荷加载试验,分析试样在叁种加载方式下的e-P曲线,运用Hardin模型中的相对破碎率Br值对其颗粒破碎进行度量。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荷载幅值水平下,相对静荷加载,试样对冲击加载较为敏感,其压缩变形更加明显,颗粒级配变化更显着;冲击加载时,存在临界冲击次数N_(cr),此时试样孔隙比趋于稳定;且冲击荷载幅值越大,相应临界冲击次数N_(cr)值越大;同时发现冲击加载会影响试样压缩性,冲击加载时试样颗粒破碎程度越高,冲击加载后静荷加载时表现的压缩性越低,颗粒相对破碎率B_r值变化越小,试验结论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李栋,鲁洋,樊科伟,范晓洁[8](2016)在《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工袋作为一种袋装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试验方面,而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得到轴向压力—轴向位移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极限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土工袋叁维建模,模拟了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袋子采用线弹性理想塑性模型,采用动态约束法模拟袋子与土体接触。结果表明,极限抗压强度模拟值与理论、试验值基本一致,袋内土体主要以侧向移动为主,沿边缘向中心袋子应力逐渐增大,土体应力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张永富,刘方成,岳洪涛,甘霖[9](2015)在《橡胶颗粒-砂混合物侧限压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7种不同橡胶质量分数的干燥橡胶砂进行了侧限压缩试验,考虑了12级竖向应力对其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橡胶砂的回弹量、弹塑性应变以及总应变均随橡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大;竖向应力相同时,橡胶砂的累积沉降量、孔隙比、压缩系数均随橡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橡胶质量分数相同时,橡胶砂的累积沉降量、密度、压缩模量均随竖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塑性应变大于弹性应变;这些变化特性,橡胶砂比纯砂颗粒明显,纯橡胶颗粒比橡胶砂显着。2)纯砂颗粒和橡胶质量分数为1 0%的橡胶砂,其e-lo g(p)曲线具有线性回归特性,两者的线性拟合斜率较小且相近;橡胶质量分数为20%~50%的橡胶砂以及纯橡胶颗粒试样,其e-log(p)曲线近似线性特性,其线性拟合斜率随橡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大,且相同橡胶质量分数试样的e-log(p)曲线的分段斜率随竖向应力对数值的增大而变大。3)橡胶砂和纯橡胶颗粒试样的压缩系数-竖向应力段曲线,表现出非线性特性,这种非线性随橡胶砂中橡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越来越显着。4)相同竖向应力段的压缩模量随橡胶质量分数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且竖向应力段越大,衰减越明显。(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曹升起,周元德,池昌江,张宇[10](2014)在《烟煤颗粒的侧限压缩破碎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侧限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种类的烟煤颗粒受压渐进性破碎行为和影响机制。分别选取一种黑龙江佳木斯软煤和一种澳大利亚硬煤作为典型烟煤颗粒材料,考虑不同的表面含水率和变化初始颗粒级配条件下开展系列侧限压缩试验研究,轴向最大压力达30MPa。基于筛分试验评价分析侧限压缩致裂对煤颗粒体系粒径分布的改变作用。并采用有限元和光滑粒子流动力学耦合方法模拟试验中煤颗粒体系的渐进性破碎行为,通过构建煤颗粒随机堆积模型,改变单颗粒内部材料的破坏准则,分析比较了采用摩尔-库伦抗剪强度和引入张拉截断准则两类条件下特征煤颗粒体积单元在侧限压缩作用下的渐进性破碎规律,并对数值和试验筛分结果进行了讨论比较。(本文来源于《2014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8-22)
无侧限压缩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掺砾膨胀土作为填筑材料的湿化变形特性,采用常规固结仪对掺砾膨胀土进行了侧限压缩条件下的增湿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和应力水平对增湿膨胀率及增湿后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湿膨胀率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存在从增湿膨胀转化为增湿体缩的分界应力。增湿后的压缩性受制样含水率及应力水平的影响显着,初始含水率越低,在加压的初始阶段,膨胀率随压力的增加降低得越快,且分级加压结束后的膨胀率越低;增湿时所处的应力水平越低,增湿稳定后分级加载时,试样的压缩变形量越大。研究成果为掺砾膨胀土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侧限压缩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枫晚.基于CT扫描的破碎矸石侧限压缩透视试验装置研发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苏蔚,陈群,王琛,周成.掺砾膨胀土的侧限压缩增湿变形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闫旭,孔令明,杨笑,姚晓亮,齐吉琳.冻土侧限压缩试验仪的研制及应用[J].冰川冻土.2019
[4].秦岩,刘春,张晓宇,邓尚.基于MatDEM的砂土侧限压缩试验离散元模拟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8
[5].李涛,蒋明镜,张鹏.非饱和结构性黄土侧限压缩和湿陷试验叁维离散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
[6].张沛然,黄雪峰,扈胜霞,杨校辉.非饱和填土侧限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初探[J].岩土力学.2018
[7].王帅,雷学文,孟庆山,孙超,胡思前.冲击荷载下钙质砂侧限压缩及颗粒破碎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8].李栋,鲁洋,樊科伟,范晓洁.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J].水电能源科学.2016
[9].张永富,刘方成,岳洪涛,甘霖.橡胶颗粒-砂混合物侧限压缩试验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
[10].曹升起,周元德,池昌江,张宇.烟煤颗粒的侧限压缩破碎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C].2014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论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无侧限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078315.nh0102&suffix=.jpg)
![电渗后土体不排水无侧限压缩试验...](/uploads/article/2020/01/03/2cc7ed0d015eb18f616554a1.jpg)
![加筋膨胀土的破坏模式(无侧限压缩](/uploads/article/2020/01/03/0984a4a6ae29442e68aefe9f.jpg)
![3 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1]](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YTLX2010S10290004&suffix=.jpg)
![胶结试样无侧限压缩试验曲线](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SYLX2009020070008&suffix=.jpg)
![水泥土无侧限压缩试验应力应变关...](/uploads/article/2020/01/03/5129885e1e1f80896f9bfdb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