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包括上模固定板、流道板、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垫板、顶针面板、顶针背板、下模固定板和极冷极热水路系统,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系统,热流道系统内设置有进胶通道;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合模面上设置有型腔以及扇形浇口,所述上模仁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所述极冷极热水路系统包括上模水路和下模水路,所述上模水路包括2个上模主水路和上模辅水路,所述下模水路包括下模主水路,和设置于下模主水路外围的下模辅水路;2个所述上模主水路、上模辅水路、下模主水路和下模辅水路均为独立水路系统等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可集成有预碰撞系统的标牌所需要极限注塑条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极冷极热水路系统,所述上模(1)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模固定板(3)、流道板(4)、上模板(5)和上模仁(6),所述下模(2)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下模仁(7)、下模板(8)、下模垫板(9)、下模固定板(12);所述下模垫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滑动设置有顶针面板(10)和与所述顶针面板(10)固定连接的顶针背板(11),所述流道板(4)内设置有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内设置有热流道(14),所述上模仁(6)和所述下模仁(7)合模面上设置有注塑产品(15)的型腔(43)、连通所述型腔(43)和所述热流道(14)的扇形浇口(16)、以及沿所述型腔周向设置的若干溢流包,所述上模仁(6)的分型面上环绕所述型腔(43)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17),所述排气系统(17)包括弧形凹槽(18),开设于所述弧形凹槽(18)内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的若干进气口(19),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8)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排气口(20);所述进气口(19)与所述型腔(43)相连通,所述排气口(20)与大气相连通;所述极冷极热水路系统包括上模水路(21)和下模水路(22),所述上模水路(21)包括2个并列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主水路(23)和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浇口(16)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辅水路(24),所述下模水路(22)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7)中部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模主水路(25),和设置于下模主水路(25)外围的下模辅水路(26);2个所述上模主水路(23)、上模辅水路(24)、下模主水路(25)和下模辅水路(26)均为独立水路系统。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极冷极热水路系统,所述上模(1)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模固定板(3)、流道板(4)、上模板(5)和上模仁(6),所述下模(2)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下模仁(7)、下模板(8)、下模垫板(9)、下模固定板(12);所述下模垫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滑动设置有顶针面板(10)和与所述顶针面板(10)固定连接的顶针背板(11),所述流道板(4)内设置有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内设置有热流道(14),所述上模仁(6)和所述下模仁(7)合模面上设置有注塑产品(15)的型腔(43)、连通所述型腔(43)和所述热流道(14)的扇形浇口(16)、以及沿所述型腔周向设置的若干溢流包,所述上模仁(6)的分型面上环绕所述型腔(43)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17),所述排气系统(17)包括弧形凹槽(18),开设于所述弧形凹槽(18)内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的若干进气口(19),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8)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排气口(20);所述进气口(19)与所述型腔(43)相连通,所述排气口(20)与大气相连通;所述极冷极热水路系统包括上模水路(21)和下模水路(22),所述上模水路(21)包括2个并列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主水路(23)和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浇口(16)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辅水路(24),所述下模水路(22)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7)中部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模主水路(25),和设置于下模主水路(25)外围的下模辅水路(26);2个所述上模主水路(23)、上模辅水路(24)、下模主水路(25)和下模辅水路(26)均为独立水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主水路(23)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倒V形横管路(27),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横管路(27)两端、并连通若干横管路(27)的纵管路(28),以及分别设置于2个纵管路(28)上的上模主进水管(29)和上模主出水管(30);所述上模主进水管(29)和上模主出水管(30)分别与相对应的纵管路(28)相连通;
所述上模辅水路(24)包括上模U型管路(31),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U型管路(31)2个竖部的上模辅进水管(32)和上模辅出水管(33);
所述下模主水路(25)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7)内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平面螺旋状管路(34),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平面螺旋状管路(34)两端的下模主进水管(35)和下模主出水管(36);
所述下模辅水路(26)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下模主水路(25)外侧的下模U型管路(37),所述下模U型管路(37)的两端向内折弯后分别设置下模辅进水管(38)和下模辅出水管(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包包括溢流槽(41)和插设于所述溢流槽(41)内的溢流凸起(42),所述溢流凸起(42)与所述溢流槽(41)的槽壁之间设置有溢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浇口(16)宽的一端靠近型腔(43),窄的一端靠近热流道(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标牌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标牌是指各种汽车品牌的标志,这些标志往往成为汽车企业的代表,它们的作用是便于销售者、使用者、维修人员、交通管理部门识别车辆的“身份”。车辆的车载预碰撞系统通常是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中间位置,相对在汽车下部,易脏污,从而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希望能够将其集成至汽车标牌内,能够提高了感应系统位置,大大降低因路面泥水等物质造成的影响,但是,集成有预碰撞系统的标牌需要极限条件下的注塑工艺才能完成其标牌的生产,对模具的温控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标牌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标牌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极冷极热水路系统,所述上模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模固定板、流道板、上模板和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垫板、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垫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滑动设置有顶针面板和与所述顶针面板固定连接的顶针背板,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流道槽,所述流道槽内固定设置有热流道,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合模面上设置有注塑产品的型腔、连通所述型腔和所述热流道的扇形浇口、以及沿所述型腔周向设置的若干溢流包,所述上模仁的分型面上环绕所述型腔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弧形凹槽,开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相连通的若干进气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相连通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排气口与大气相连通;所述极冷极热水路系统包括上模水路和下模水路,所述上模水路包括2个并列设置于上模仁内与所述型腔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主水路和设置于上模仁内与所述浇口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辅水路,所述下模水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中部与所述型腔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模主水路,和设置于下模主水路外围的下模辅水路;2个所述上模主水路、上模辅水路、下模主水路和下模辅水路均为独立水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主水路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倒V形横管路,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横管路两端、并连通若干横管路的纵管路,以及分别设置于2个纵管路上的上模主进水管和上模主出水管;所述上模主进水管和上模主出水管分别与相对应的纵管路相连通;
所述上模辅水路包括上模U型管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U型管路2个竖部的上模辅进水管和上模辅出水管;
所述下模主水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内与所述型腔相对应的位置的平面螺旋状管路,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平面螺旋状管路两端的下模主进水管和下模主出水管;
所述下模辅水路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下模主水路外侧的下模U型管路,所述下模U型管路的两端向内折弯后分别设置下模辅进水管和下模辅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包包括溢流槽和插设于所述溢流槽内的溢流凸起,所述溢流凸起与所述溢流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溢流腔。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浇口宽的一端靠近型腔,窄的一端靠近热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极冷极热水路系统由若干独立的主水路和辅水路构成,其排列密集,可以使模具在短时间的温差达到200摄氏度,足以完成预碰撞系统的标牌的极限注塑条件;由于注塑温度的提高,模具也需要非常完善的排气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上模仁的型腔外周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以及溢流包,从而使的上模仁的分型面周全排气,更好的解决因困气引发产品发黄等多种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浇口进浇,更好的解决汽车标牌透明件熔接痕;本实用新型热流道采用侧进胶模式,从而使该通道在产品后续工序的加工中还可以起到定位装夹的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仁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极冷极热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浇口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上模,2、下模,3、上模固定板,4、流道板,5、上模板,6、上模仁,7、下模仁、8、下模板,9、下模垫板,10、顶针面板,11、顶针背板,12、下模固定板,13、流道槽,14、热流道系统,15、产品,16、浇口,17、排气系统,18、弧形凹槽,19、进气口,20、排气口;21、上模水路,22、下模水路,23、上模主水路,24、上模辅水路,25、下模主水路,26、下模辅水路;27、横管路,28、纵管路,29、上模主进水管,30、上模主出水管,31、上模U型管路,32、上模辅进水管,33、上模辅出水管,34、平面螺旋状管路, 35、下模主进水管,36、下模主出水管,37、下模U型管路,38、下模辅进水管,39、下模辅出水管,41、溢流槽,42、溢流凸起,43、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图1~7所示的一种汽车标牌模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模1、下模2和极冷极热水路系统,所述上模1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模固定板3、流道板4、上模板5 和上模仁6,所述下模2包括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下模仁7、下模板8、下模垫板9、下模固定板12;所述下模垫板9与所述下模固定板12之间滑动设置有顶针面板10和与所述顶针面板10固定连接的顶针背板11;所述流道板4内设置有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内固定设置有热流道14,所述上模仁6和所述下模仁7合模面上设置有注塑产品15的型腔43、连通所述型腔43和所述热流道14的扇形浇口16、以及沿所述型腔周向设置的若干溢流包,所述上模仁6的分型面上环绕所述型腔43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17,所述排气系统17 包括弧形凹槽18,开设于所述弧形凹槽18内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的若干进气口19,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8外侧并与所述弧形凹槽18相连通排气口20;所述进气口19与所述型腔43相连通,所述排气口20与大气相连通;所述极冷极热水路系统包括上模水路21 和下模水路22,所述上模水路21包括2个并列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主水路23和设置于上模仁6内与所述浇口16相对应的位置的上模辅水路24,所述下模水路22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7中部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下模主水路25,和设置于下模主水路25外围的下模辅水路26;2个所述上模主水路23、上模辅水路24、下模主水路25和下模辅水路26均为独立水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主水路23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倒V形横管路27,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横管路27两端、并连通若干横管路27的纵管路28,以及分别设置于2个纵管路28上的上模主进水管29和上模主出水管30;所述上模主进水管29和上模主出水管30分别与相对应的纵管路28相连通;
所述上模辅水路24包括上模U型管路31,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U型管路312个竖部的上模辅进水管32和上模辅出水管33;
所述下模主水路25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仁7内与所述型腔43相对应的位置的平面螺旋状管路34,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平面螺旋状管路34两端的下模主进水管35和下模主出水管 36;
所述下模辅水路26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下模主水路25外侧的下模U型管路37,所述下模U型管路37的两端向内折弯后分别设置下模辅进水管38和下模辅出水管39。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辅进水管38和下模辅出水管39设置于所述浇口16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极冷极热水路系统由若干独立的主水路和辅水路构成,其排列密集,可以使模具在短时间的温差达到200摄氏度,足以完成预碰撞系统的标牌的极限注塑条件;由于注塑温度的提高,模具也需要非常完善的排气系统17,本实用新型在上模仁6的型腔43外周设置有若干排气系统17以及溢流包,从而使的上模仁6的分型面周全排气,更好的解决因困气引发产品15发黄等多种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浇口16进浇,更好的解决汽车标牌透明件熔接痕;本实用新型热流道14采用侧进胶模式,从而使该通道在产品15后续工序的加工中还可以起到定位装夹的辅助作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模仁6上热流道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通道40。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包包括溢流槽41和插设于所述溢流槽41内的溢流凸起42,所述溢流凸起42与所述溢流槽41的槽壁之间设置有溢流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凸起42和与所述溢流凸起42相对应的溢流槽41分别设置于上模仁6和下模仁7上。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浇口16宽的一端靠近型腔43,窄的一端靠近热流道14。
进一步的,所述热流道14的顶部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3上。
进一步的,模仁包括上模仁6和下模仁7。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1862139.7
申请日:2019-07-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50774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29C 45/26
专利分类号:B29C45/26;B29C45/27;B29C45/34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慈溪市易格模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慈溪市易格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慈逍林镇樟新北路2058号
发明人:金荣荣;张海广
第一发明人:金荣荣
当前权利人:慈溪市易格模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热流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