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莲
(内蒙古突泉县中医院五官科1375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9例患者的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老年患者平均缺失牙齿8.4颗,固定义齿修复者26.6%,活动义齿为73.4%。食物嵌塞患者29.3%。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63-01
口腔疾病牙列缺损或缺失,是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口腔疾患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维持语言交流、咀嚼等功能、保证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对有口腔疾患的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9例口腔科老年患者,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8岁;男性62例,女性17例,均行口腔修复治疗。
1.2方法在患者就诊时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案,在进行口腔修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对口腔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检查每例老年人口腔的牙齿缺失情况,余留牙情况,拍全口或局部牙片,咬合关节侧位片,对牙周病、龋病、牙髓病或残根、残冠进行治疗,拔出不能保留或影响修复的松动牙齿,以及残冠、残根,以免影响修复后义齿的正常功能。在给予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以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了解老年人对缺失牙的修复要求,认真听取老年患者的意见,已达到满意的效果。医务人员要耐心解释活动义齿修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佩戴义齿,以及义齿的使用保护措施等。
2.结果
2.1口腔修复情况在79例患者中,需要修复活动义齿的58例,占73.4%,58例患者共缺失牙齿488颗,人均缺失8.4颗。需要修复固定义齿的21例,占26.6%。
2.2义齿修复情况在58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7例,占12.1%,上半口义齿5例,占8.6%,下半口义齿3例,占5.2%,赝复体1例,占1.7%。在21例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中,共修复32个牙单位,其中男22个牙单位,女9个牙单位。
2.3食物嵌塞情况以食物嵌塞或缺牙伴食物嵌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共17例,占29.3%。
2.4咬合关系情况在79例老年修复患者中,需要重建咬合或者咬合抬高的18例,占22.3%,上下牙间有咬合关系也按原咬合关系修复了的患者44例,占55.7%,颌骨间没有咬合接触关系的17例,占21.5%。
3.讨论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式是活动义齿的修复,为了维持老年患者的语言交流、咀嚼等功能,保证其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口腔修复[1]。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重要特点,是关于咬合的重建、颌曲线不良的矫正,防治食物嵌塞等。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使机体对疾病的恢复能力及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从而诱发口腔各种复杂疾病,如牙齿缺失数量较多、龋病、余留牙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龈萎缩、牙列不齐、咬合关系异常及不良修复等口腔疾病,由于长期食物嵌塞使老年患者的牙周、牙龈、牙槽骨吸收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基牙倾斜、松动、伸长、垂直距离降低、牙槽低平等。同时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较薄弱,唾液腺分泌减少,黏膜病发病率较高[2]。咬合关节紊乱也是口腔疾病多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是恢复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提高咀嚼功能的基础[3]。由于老年患者牙龈萎缩,导致双侧颞下颌关节或正中咬合位的不稳定,大多数患者的颌关节与咀嚼肌功能出现紊乱,而颌曲线异常是导致义齿修复后不易达到咬合平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义齿的修复必须先调整好咬合关系,再通过义齿修复来恢复正中咬合位的稳定性和颞下颌关节的对称性。稳定的咬合关系也是恢复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的基础。
我国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98%~14.25%,牙列缺损率为11.50%~88.13%,而修复率较低,其中不良修复又占大多数[4]。这些因素与我们没有及时向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关,所以在口腔修复中和修复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指导患者正确佩戴义齿,以及义齿日常的使用和保护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线绒,白乐康.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健康与牙缺失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5):279.
[2]刘洪臣,储冰峰,王燕一.老年口腔修复的特点[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6(2):104.
[3]周嵩琳,柳海,张小良,等.重新修复42件全口义齿修复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5⑹:35-36.
[4]潘小波.老年口腔修复现状[J].广西医学,2006,28(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