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轩
(云南省芒市人民医院妇产科678400)
【摘要】目的探究羊水过少对围生期产妇可能造成的不良结果以及引起孕妇妊娠期间羊水过少的原因。方法从2011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确诊为羊水过少的患者中随机抽出100名为实验组,再从羊水正常的患者中抽出10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围产儿出现的不良结果情况以及引起羊水过少的原因。结果经过比较得到实验组围产儿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妇在妊娠期间羊水过少可能与孕妇的孕周及各种合并症有关。结论羊水过少可能与孕妇的孕周和出现的各种合并症有关,可能导致胎儿在母体内出现窘迫甚至是窒息形成死胎,并且随着羊水的污染还可能导致围产儿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威胁着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应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治疗。
【关键词】分析羊水过少围生期不良结局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16-01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超声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随着其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孕妇羊水过少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1]。羊水过少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但是可以引起严重的影响甚至引起胎儿的死亡,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探究羊水过少可能导致的围产期的不良结果以及引起羊水过少的原因,我院特意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从2011年2月~2013年4月来我科就诊的确诊为羊水过少的孕妇中抽出100名为实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30±1.2)岁,在抽出100名羊水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为(31±1.5)岁,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的比较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的孕周、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胎儿基本情况、胎盘功能等各方面的情况,比较两组围产儿出现的不良结果,并探究引起羊水过少的原因。
1.3羊水过少诊断标准[2]
B超诊断标准:最大羊水暗区的垂直直径<2cm,羊水指数(AFI)≤5.0cm;产时或手术中直接测量羊水量少于300ml;人工破膜时无羊水流出或极少流出。
1.4统计学标准
利用SPSSl5.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的资料,使用X2校验来进行数据与数据间的对比,若P<0.05,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产儿出现不良结果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围产儿中出现胎儿窘迫的有34.00%,羊水受到污染的有31.00%,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有27.00%,新生儿患有吸入性肺炎的有28.00%。而对照组围产儿出现上述不良结果的发生率分别为7.00%、4.00%、2.00%、3.00%,各组数据的比较均可得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两组围产儿出现不良结果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
实验组10034(34.00)31(31.00)27(27.00)28(28.00)
对照组1007(7.00)4(4.00)2(2.00)3(3.00)
2.2引起妊娠期羊水过少的可能因素
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为43.00%,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仅为12.00%,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且在实验组患者中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上升。
3结论
羊水过少是指孕妇的羊水量<300ml,是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当孕妇的羊水过少时,由于羊水的缓冲作用减弱,宫缩时宫壁紧贴胎儿,宫内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脐带受压,致使胎儿宫内缺氧,并反射性引起胎儿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于羊水中致羊水粪染,同时羊水过少不能稀释胎粪而加重羊水污染程度,容易造成胎儿的胎粪吸入综合症或是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威胁着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导致羊水过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先天性的泌尿系统畸形使胎儿无法正常排除尿液而羊水吸收量不降低,或是孕妇的胎盘功能下降。有关报道指出[3],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孕妇出现的妊娠并发症有很大关系。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羊水过少的围产儿出现各种不良结果的发生率明显超过羊水正常的围产儿,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并且羊水过少的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的可能性比羊水正常的孕妇也要高很多。
总之,羊水过少可以严重的影响孕妇以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并且由于其发生率还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早期及时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建妹.羊水偏少及羊水过少阴道试产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97-4998.
[2]徐影,吴涤,王丽华.浅谈羊水过少的围生期结局及分娩方式[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37,138.
[3]关丽.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