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论文和设计-王丽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储能轴、拐臂、储能电机、电磁铁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与第一储能齿轮连接第二储能齿轮,设置于储能轴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储能轴上设有随该储能轴同步转动的凸轮,储能轴一端部与拐臂连接,拐臂与储能弹簧底部连接,储能弹簧顶部与固定件连接,该储能弹簧释放能量时拐臂随储能轴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储能结构简单,无需电子元件,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7)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轮(13),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定件(8)连接,该储能弹簧(9)释放能量时拐臂(14)随储能轴(26)同步转动;储存能量时,储能轴(26)转动带动拐臂(14)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9),拐臂(14)转过最低点后,凸轮(18)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27)吸合使储能轴(26)停止转动;释放能量时,电磁铁(27)断电,释放凸轮(18),储能弹簧(9)收缩,拉动拐臂(1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储能轴(26)转动。

设计方案

1.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7)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轮(13),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定件(8)连接,该储能弹簧(9)释放能量时拐臂(14)随储能轴(26)同步转动;

储存能量时,储能轴(26)转动带动拐臂(14)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9),拐臂(14)转过最低点后,凸轮(18)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27)吸合使储能轴(26)停止转动;

释放能量时,电磁铁(27)断电,释放凸轮(18),储能弹簧(9)收缩,拉动拐臂(1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储能轴(2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包括真空灭弧室(4)、固封极柱(301)、上导电杆(1)、下导电杆(2)和绝缘拉杆(5),所述真空灭弧室(4)位于固封极柱(301)内并固封成为一整体,所述绝缘拉杆(5)位于固封极柱(301)的下部,所述绝缘拉杆(5)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绝缘拉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31),所述上导电杆(1)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静端,所述下导电杆(2)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主轴(25),所述主轴(25)中部及两端连接有铰接板(20),铰接板(20)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一端连接有传动拐臂(21),传动拐臂(21)另一端与操作杆(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5)中部位置的铰接板(20)与凸轮(18)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9),用于带动主轴(25)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拐臂(21)与壳体(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能齿轮(28)下方设有与第三储能齿轮(28)齿合的第四储能齿轮(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储能齿轮(17)一端连接有计数器(15),另一端连接手动把手(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14)上还连接有黄色的储能标志(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机(6)上方设有与电磁铁(27)电连接的分闸开关(29)和合闸开关(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轴(26)上设有限位轴套(23),限位轴套(23)临近凸轮(18)设置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断路器都具有自动合闸功能,基本工作原理都是预先储存一个弹性能量,一旦需要合闸,就释放弹性能量,使弹性能量驱动相应机构完成合闸,但目前现有的真空断路器设备都是通过电子元件或复杂的机械结构来约束弹簧的弹性能量,电子元件价格高且以损坏,复杂机械结构加工难度大,部分零件精度需要高精度,加工水平有限,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易造成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用于简化真空断路器中的采用复杂机械结构或电子元件来约束弹簧的弹性能量,采用单弹簧结构,减少多余的零部件,采用机械约束代替电子元件,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储能轴、拐臂、储能电机、电磁铁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与第一储能齿轮连接第二储能齿轮,设置于储能轴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储能轴上设有随该储能轴同步转动的凸轮,储能轴一端部与拐臂连接,拐臂与储能弹簧底部连接,储能弹簧顶部与固定件连接,该储能弹簧释放能量时拐臂随储能轴同步转动;

储存能量时,储能轴转动带动拐臂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拐臂转过最低点后,凸轮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吸合使储能轴停止转动;

释放能量时,电磁铁断电,释放凸轮,储能弹簧收缩,拉动拐臂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储能轴转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分为操作机构、壳体及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操作机构位于壳体内,壳体与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前后设置,即采用整体型布置,这种结构设计,可使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与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开合所需性能更为吻合,减少不必要的中间传动环节,降低了能耗和噪声,使断路器的操作性能更为可靠,既可装入手车式开关柜,也可装入固定式开关柜,操作机构主要分为储能弹簧,储能轴,拐臂、储能电机、电磁铁及储能齿轮,储能电机设置在储能轴上方,电磁铁设置在储能电机底面,储能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用于提供能量,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与第一储能齿轮连接第二储能齿轮,设置于储能轴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储能轴上设有随该储能轴同步转动的凸轮,储能轴一端部与拐臂连接,储能轴与拐臂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浇筑而成,保证储能轴与拐臂之间的牢固性,在转动过程中更为稳定,拐臂与储能弹簧底部连接,储能弹簧顶部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件与壳体固定连接,该储能弹簧释放能量时拐臂随储能轴同步转动,在储存能量时,储能电机启动,输出端主动轮带动第一储能齿轮转动,第一储能齿轮带动第二储能齿轮转动,第二储能齿轮带动第三储能齿轮转动,第三储能齿轮带动储能轴转动,从而带动拐臂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拐臂转过最低点后,凸轮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吸合使储能轴停止转动,储能电机也停止工作,在释放能量时,电磁铁断电,释放凸轮限位,储能弹簧收缩,从而拉动拐臂向上运动,带动储能轴转动,完全机械结构约束储能弹簧的弹性能量,无电子元件,减少成本投入,储能弹簧只有单独一个,简化了机械结构的复杂性,这样传动过程中稳定更好,各部件的加工难度都很简单,无特殊形状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完全机械传动,传动稳定性更好,成本也低。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上导电杆、下导电杆和绝缘拉杆,所述真空灭弧室位于固封极柱内并固封成为一整体,所述绝缘拉杆位于固封极柱的下部,所述绝缘拉杆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绝缘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所述上导电杆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的静端,所述下导电杆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包括上导电杆、下导电杆、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及固封极柱,真空灭弧室位于固封极柱内并通过环氧树脂采用先进的APG自动凝胶固封极柱技术,固封成为一整体,APG工艺为现有技术,利用环氧树脂将真空灭弧室及上下导电杆全部包封,这样做,不仅缩小真空灭弧室尺寸而且彻底不受外界环境(灰尘、潮气等)的影响,提高了耐气候性,此时环氧树脂不仅作为一次部分的主绝缘,而又是它的机械支撑,其电场分布和应力分布优于各种形状的绝缘隔板结构,上导电杆的后端通过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的静端,下导电杆的后端通过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从而组成了真空断路器的主回路,绝缘拉杆位于固封极柱的下部,绝缘拉杆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绝缘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操作杆伸出固封极柱之外。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中部及两端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连接有传动拐臂,传动拐臂另一端与操作杆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机构还包括一根主轴,用于带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动作,主轴设置在储能轴的后面,紧挨壳体,由于现有的真空断路器都有三个真空灭弧室,所以主轴上设有三个与真空灭弧室相对应的铰接板,铰接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拐臂,传动拐臂与操作杆活动连接,这样主轴的转动,就能带动传动拐臂运动,从而带动操作杆运动,而操作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连接,故主轴控制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与静端之间的开合。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轴中部位置的铰接板与凸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用于带动主轴转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轴中部位置的铰接板与凸轮之间活动连接一根连接杆,这样凸轮就能带动主轴转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拐臂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一端与传动拐臂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用于传动拐臂被主轴带动后,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储能齿轮下方设有与第三储能齿轮齿合的第四储能齿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四储能齿轮一端连接有计数器,另一端连接手动把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储能齿轮一端可连接手动把手,顺时针摇动手动把手,第四储能齿轮带动第三储能齿轮转动,第三储能齿轮带动储能轴转动,从而带动拐臂向下运动并对储能弹簧进行拉伸储能,同理,当凸轮与电磁铁吸合时,停止摇动手动把手,储能弹簧储能完毕,供合闸实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拐臂上还连接有黄色的储能标志。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拐臂上连接一个黄色的储能标志,通过细质的钢丝连接,在拐臂向下逐渐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储能标志运动,储能完毕后,储能标志的箭头向下表示为储能完毕。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能电机上方设有与电磁铁电连接的分闸开关和合闸开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能电机的上方安装一个分闸开关和一个合闸开关,并分别与电磁铁电连接,按下分闸开关,电机动作,电磁铁通电,当储能轴上的凸轮转动到最高点时与电磁铁吸合,储能轴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真空灭弧室内的动端向下运动,与静端分开,储能完毕,按下合闸开关,电磁铁断电,凸轮释放限位,储能弹簧释放弹性能量,拐臂向上运动,储能轴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真空灭弧室内动端向上运动与静端接触,合闸完毕。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能轴上设有限位轴套,限位轴套临近凸轮设置且与第二储能齿轮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弹簧采用储能轴与储能齿轮的配合,达到储能的效果,内部结构简单,置于独立的一根储能弹簧就能满足储能效果,各零件都是常用的零部件,加工难度低,无需电子元件,大大节约了成本。

2、真空灭弧室位于固封极柱内并通过环氧树脂采用先进的APG自动凝胶固封极柱技术,固封成为一整体,APG工艺为现有技术,利用环氧树脂将真空灭弧室及上下导电杆全部包封,这样做,不仅缩小真空灭弧室尺寸而且彻底不受外界环境(灰尘、潮气等)的影响,提高了耐气候性,此时环氧树脂不仅作为一次部分的主绝缘,而又是它的机械支撑,其电场分布和应力分布优于各种形状的绝缘隔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壳体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导电杆,2-下导电杆,3-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01-固封极柱,4-真空灭弧室,5-绝缘拉杆,6-储能电机,7-壳体,8-固定件,9-储能弹簧,10-储能标志,11-主动齿轮,12-第一储能齿轮,13-第二储能齿轮,14-拐臂,15-计数器,16-手动把手,17-第四储能齿轮,18-凸轮,19-连接杆,20-铰接板,21-传动拐臂,22-复位弹簧,23-限位轴套,24-连接板,25-主轴,26-储能轴,27-电磁铁,28-第三储能齿轮,29-分闸开关,30-合闸开关,31-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7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13轮,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定件8连接,该储能弹簧9释放能量时拐臂14随储能轴26同步转动;

储存能量时,储能轴26转动带动拐臂14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9,拐臂14转过最低点后,凸轮18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27吸合使储能轴26停止转动;

释放能量时,电磁铁27断电,释放凸轮18,储能弹簧9收缩,拉动拐臂1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储能轴26转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分为操作机构、壳体7及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操作机构位于壳体7内,壳体7与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前后设置,即采用整体型布置,这种结构设计,可使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与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开合所需性能更为吻合,减少不必要的中间传动环节,降低了能耗和噪声,使断路器的操作性能更为可靠,既可装入手车式开关柜,也可装入固定式开关柜,操作机构主要分为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储能电机6设置在储能轴26上方,电磁铁27设置在储能电机6底面,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11,用于提供能量,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轮13,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储能轴26与拐臂14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浇筑而成,保证储能轴26与拐臂14之间的牢固性,在转动过程中更为稳定,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定件8连接,固定件8与壳体7固定连接,该储能弹簧9释放能量时拐臂14随储能轴26同步转动,在储存能量时,储能电机6启动,输出端主动齿轮11带动第一储能齿轮12转动,第一储能齿轮12带动第二储能齿轮13转动,第二储能齿轮13带动第三储能齿轮28转动,第三储能齿轮28带动储能轴26转动,从而带动拐臂14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9,拐臂14转过最低点后,凸轮18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27吸合使储能轴26停止转动,储能电机6也停止工作,在释放能量时,电磁铁27断电,释放凸轮18限位,储能弹簧9收缩,从而拉动拐臂14向上运动,带动储能轴26转动,完全机械结构约束储能弹簧9的弹性能量,无电子元件,减少成本投入,储能弹簧9只有单独一个,简化了机械结构的复杂性,这样传动过程中稳定更好,各部件的加工难度都很简单,无特殊形状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完全机械传动,传动稳定性更好,成本也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包括真空灭弧室4、固封极柱301、上导电杆1、下导电杆2和绝缘拉杆5,所述真空灭弧室4位于固封极301柱内并固封成为一整体,所述绝缘拉杆5位于固封极柱301的下部,所述绝缘拉杆5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绝缘拉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31,所述上导电杆1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静端,所述下导电杆2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

具体的,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包括上导电杆1、下导电杆2、真空灭弧室4、绝缘拉杆5及固封极柱301,真空灭弧室4位于固封极柱301内并通过环氧树脂采用先进的APG自动凝胶固封极柱301技术,固封成为一整体,APG工艺为现有技术,利用环氧树脂将真空灭弧室4及上下导电杆全部包封,这样做,不仅缩小真空灭弧室4尺寸而且彻底不受外界环境(灰尘、潮气等)的影响,提高了耐气候性,此时环氧树脂不仅作为一次部分的主绝缘,而又是它的机械支撑,其电场分布和应力分布优于各种形状的绝缘隔板结构,上导电杆1的后端通过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静端,下导电杆2的后端通过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从而组成了真空断路器的主回路,绝缘拉杆5位于固封极柱301的下部,绝缘拉杆5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绝缘拉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31,操作杆31伸出固封极柱301之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主轴25,所述主轴25中部及两端连接有铰接板20,铰接板20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一端连接有传动拐臂21,传动拐臂21另一端与操作杆连31接。

具体的,操作机构还包括一根主轴25,用于带动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动作,主轴25设置在储能轴26的后面,紧挨壳体7,由于现有的真空断路器都有三个真空灭弧室4,所以主轴25上设有三个与真空灭弧室4相对应的铰接板20,铰接板2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一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拐臂21,传动拐臂21与操作杆31活动连接,这样主轴25的转动,就能带动传动拐臂21运动,从而带动操作杆31运动,而操作杆31与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连接,故主轴25控制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与静端之间的开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25中部位置的铰接板20与凸轮18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9,用于带动主轴25转动。

具体的,在主轴25中部位置的铰接板20与凸轮18之间活动连接一根连接杆19,这样凸轮18就能带动主轴25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拐臂21与壳体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2。

具体的,复位弹簧22一端与传动拐臂21连接,另一端与壳体7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2用于传动拐臂21被主轴25带动后,进行分闸、合闸后的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储能齿轮28下方设有与第三储能齿轮齿28合的第四储能齿轮17;第四储能齿轮17一端连接有计数器15,另一端连接手动把手16。

具体的,第四储能齿轮17一端可连接手动把手16,顺时针摇动手动把手16,第四储能齿轮17带动第三储能齿轮28转动,第三储能齿轮28带动储能轴26转动,从而带动拐臂14向下运动并对储能弹簧9进行拉伸储能,同理,当凸轮18与电磁铁27吸合时,停止摇动手动把手16,储能弹簧9储能完毕,供合闸实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拐臂14上还连接有黄色的储能标志10。

具体的,在拐臂14上连接一个黄色的储能标志10,通过细质的钢丝连接,在拐臂14向下逐渐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储能标志10运动,储能完毕后,储能标志10的箭头向下表示为储能完毕,箭头向上表示能量释放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机6上方设有与电磁铁27电连接的分闸开关29和合闸开关30。

具体的,在储能电机6的上方安装一个分闸开关29和一个合闸开关30,并分别与电磁铁27电连接,按下分闸开关29,储能电机6动作,电磁铁27通电,当储能轴26上的凸轮18转动到最高点时与电磁铁27吸合,储能轴26带动主轴25转动,从而带动真空灭弧室4内的动端向下运动,与静端分开,储能完毕,按下合闸开关30,电磁铁27断电,凸轮18释放限位,储能弹簧9释放弹性能量,拐臂14向上运动,储能轴26带动主轴25转动,从而带动真空灭弧室4内动端向上运动与静端接触,合闸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轴26上设有限位轴套23,限位轴套23临近凸轮18设置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无齿端接触,限位轴套23用于限制储能轴26转动圈数过多,是凸轮18不能准确达到最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57989.1

申请日:2019-07-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859868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1H33/666

专利分类号:H01H33/666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竹西路

发明人:王丽敏

第一发明人:王丽敏

当前权利人: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代理人:谭新民

代理机构:51276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论文和设计-王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