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HPLC-DVD法)同时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14种活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对羟基苯乙酮、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及一种辅料成分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VD法,WelchUltimateXB-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前30 min为0.8 mL/min,后续为1.0 mL/min;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5 nm,栀子苷检测波长为238 nm,对羟基苯乙酮检测波长为275 nm,苯甲酸检测波长为228 nm,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检测波长为325 nm,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03 nm,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检测波长为27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15种指标成分新绿原酸在74.46~1 574.42 ng(r=0.999 8)、绿原酸在34.58~741.10 ng(r=0.999 6)、隐绿原酸在34.65~742.62 ng(r=0.999 7)、栀子苷在234.42~5 024.45 ng(r=0.999 9)、对羟基苯乙酮在74.46~1 574.42 ng(r=0.999 9)、苯甲酸在321.79~6 897.10 ng(r=0.999 8)、野黄芩苷在44.70~958.08 ng(r=0.999 7)、异绿原酸B在32.53~697.22 ng(r=0.999 5)、异绿原酸A在8.60~184.38 ng(r=0.999 6)、异绿原酸C在31.93~684.30 ng(r=0.999 7)、千层纸素A苷在254.82~5 461.66 ng(r=0.999 5)、汉黄芩苷在10.18~218.12 ng(r=0.999 9)、黄芩素在92.81~1 989.33 ng(r=0.999 6)、汉黄芩素在31.17~668.00 ng(r=0.9995)、千层纸素A在11.74~251.73ng(r=0.9998)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RSD≤0.75%;重复性良好,RSD≤1.95%;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8 h内稳定,RSD≤1.77%;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分别为100.69%(0.55%)、101.99%(1.78%)、99.20%(0.72%)、100.13%(0.48%)、100.96%(1.74%)、100.02%(0.46%)、101.14%(0.27%)、99.87%(0.59%)、100.21%(1.56%)、102.18%(0.33%)、99.00%(1.02%)、98.82%(0.65%)、98.31%(0.58%)、96.01%(0.44%)、100.56(0.71%)。10批次供试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对羟基苯乙酮、苯甲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分别为0.246~0.322、0.213~0.290、0.203~0.267、1.786~2.047、0.035~0.046、2.393~2.541、0.263~0.392、0.139~0.216、0.032~0.067、0.208~0.250、2.120~2.648、0.063~0.102、0.081~1.429、0.164~0.246、0.079~0.110 mg/mL。结论建立的HPLC-DVD法同时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的15种成分,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茵栀黄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楠,许苗苗,王舒懿,谢志民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对羟基苯乙酮,苯甲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千层纸素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
来源: 中草药 2019年1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中药学
单位: 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基金: 2019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央补助地方经费项目(157)
分类号: R286.0;O657.72
页码: 4338-434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480K
下载量: 223
相关论文文献
- [1].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提取工艺[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01)
- [2].贵州不同地区山银花中4种异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10)
- [3].异绿原酸A、B和C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草药 2015(03)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5)
- [5].异绿原酸A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2)
- [6].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艾叶中的异绿原酸A[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0)
- [7].基于大鼠原位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研究异绿原酸A的代谢[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5(04)
- [8].绿原酸、异绿原酸A抑制亚硝化反应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5)
- [9].响应面法优化臭灵丹中异绿原酸B的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10)
- [10].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01)
- [11].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6)
- [12].绿原酸、异绿原酸A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J]. 食品科技 2014(03)
- [13].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异绿原酸A的肠吸收特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18)
- [14].异绿原酸B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医药导报 2020(07)
- [15].金银花中异绿原酸A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02)
- [16].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蒲解毒片中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J]. 医药导报 2018(10)
-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驱虫斑鸠菊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含量[J]. 医药导报 2018(11)
- [18].产地加工“发汗”对续断中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及异绿原酸C含量的影响[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05)
- [19].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J]. 中成药 2017(09)
- [20].毛连菜不同采收期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木犀草苷的变化规律[J]. 中国药师 2019(11)
- [21].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败酱草中5种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03)
- [22].一测多评法测定菊苣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量[J]. 中草药 2016(04)
- [23].紫甘薯中绿原酸及异绿原酸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J]. 食品科学 2013(13)
- [24].金银花炒炭前后6种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药房 2017(15)
- [25].浸泡时间对金银花7种成分水提效果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3)
- [26].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山银花中四种有机酸[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5)
- [27].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儿金翘颗粒中7种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房 2020(10)
- [28].HPLC-DAD法测定“武当一号山银花”藤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8(04)
- [29].土圞儿中3种成分含量的变异规律[J]. 中成药 2016(12)
- [30].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中木犀草苷和6种有机酸[J]. 中成药 2014(02)
标签:茵栀黄口服液论文; 新绿原酸论文; 绿原酸论文; 隐绿原酸论文; 栀子苷论文; 对羟基苯乙酮论文; 苯甲酸论文; 野黄芩苷论文; 异绿原酸论文; 千层纸素苷论文; 汉黄芩苷论文; 黄芩素论文; 汉黄芩素论文; 千层纸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