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益生菌对人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益生功能,可以调节肠道环境,维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并能代谢出一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代谢产物。还有着治疗便秘、腹泻和预防高血压等作用。所以益生菌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但是现在益生菌存在着耐酸性差、不耐贮藏等问题,导致进入人体后的活菌数往往达不到能发挥益生作用的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单独以及混合培养的活菌数,并且添加了具有抗氧化性的多酚和能刺激益生菌生长的低聚果糖。再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其包裹,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益生菌在肠道内的活菌数。使其益生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现将研究内容及结论总结如下:1.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双岐杆菌以及1:1混合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了活菌数量最多的时间为20 h。再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低聚果糖、茶多酚、葡萄多酚对益生菌的刺激作用。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出上述三种物质的最佳添加量组合。最后分析出的最适添加量为:低聚果糖1.50%、茶多酚0.080%、葡萄多酚0.080%。此时混合双菌活菌数为9.26×10~9 cfu/mL,而未添加任何物质的混合双菌活菌数仅为5.2×10~9 cfu/mL左右。2.研究了乳化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益生菌的包埋率和包埋后的活菌数为指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系统的探讨了海藻酸钠和碳酸钙质量比、菌胶比、水油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添加量、乳化时间对益生菌微胶囊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后,选取了对包埋率和活菌数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这四个因素是菌胶比、海藻酸钠和碳酸钙质量比、乳化剂的添加量和搅拌速度。最后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碳酸钙的质量比1:4,菌胶比为1:4,搅拌速度为600 r/min,乳化剂添加量为0.8 mL。此时微胶囊形状好,机械强度高,无黏连,实验测得的包埋率为87.4%,活菌数为7.65×10~9 cfu/mL。3.探究了益生菌微胶囊的耐贮藏性、耐胃酸性和肠溶性。在0℃贮藏60天后,三种样品的存活率依次为:添加了低聚果糖、茶多酚、葡萄多酚的混合双菌(1:1)微胶囊(83.5%)﹥未添加上述物质的混合双菌微胶囊(80.3%)﹥混合双菌(62%)。在37℃贮藏60天后,三种样品的存活率依次为:添加了低聚果糖、茶多酚、葡萄多酚的1:1混合双菌微胶囊(77%)﹥未添加的混合双菌微胶囊(70%)﹥混合双菌(6%)。在模拟人工胃液2 h后,三种样品的存活率依次为:添加了低聚果糖、茶多酚、葡萄多酚的1:1混合双菌微胶囊(78.3%)﹥未添加的混合双菌微胶囊(75%)﹥混合双菌(2%)。在人工肠液中,微胶囊可以在30 min内顺利崩解,此时已无固体存在益生菌基本全部释放。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元博
导师: 贺红军
关键词: 益生菌,乳化法,多酚,益生元,微胶囊
来源: 烟台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烟台大学
分类号: TS201.3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3442K
下载量: 456
相关论文文献
- [1].玫瑰香型微胶囊香味剂的制备[J]. 河北纺织 2011(02)
- [2].浅说织物整理微胶囊特种功能的典型应用[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3)
- [3].微胶囊型自愈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复合材料学报 2018(09)
- [4].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J]. 中国油脂 2018(11)
- [5].香精微胶囊的制备研究进展[J]. 纺织科技进展 2019(07)
- [6].大鲵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油脂 2018(10)
- [7].粒径精确调控的微胶囊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11)
- [8].微胶囊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8(S1)
- [9].油脂和脂溶性功能成分微胶囊的消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9(09)
- [10].粮食蛋白质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19(16)
- [11].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 纺织装饰科技 2018(02)
- [12].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13].球形潜伏性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及表征[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7(11)
- [14].微胶囊化油脂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3(04)
- [15].甜菜红色素微胶囊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8)
- [16].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化及其在蜜饯加工中的应用[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17].复合材料用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材料保护 2019(06)
- [18].鱼糜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微胶囊工艺及抗氧化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10)
- [19].低黄变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 化工进展 2017(12)
- [20].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固化关键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 2017(12)
- [21].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9)
- [22].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4)
- [23].香精油微胶囊化的途径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进展[J]. 西部皮革 2010(09)
- [24].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的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8)
- [25].含微胶囊硅胶泡沫阻燃抑烟特性[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6].双歧杆菌复合微胶囊的工艺优化、表征及功能特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6)
- [27].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 弹性体 2019(04)
- [28].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品质研究[J]. 中国油脂 2019(10)
- [29].微胶囊红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四川化工 2018(01)
- [30].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