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萌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子,球茎,荒漠,发芽率,积温,水曲柳,温度。
种子萌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敏,裴怀弟,刘新星[1](2019)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彩棉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彩色棉品种BC05、陇绿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彩色棉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抗旱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PEG-6000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影响不显着;但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2个彩色棉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种子萌发受到抑制。PEG-6000浓度为30%时,棉花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李琳琳,刘建国,燕鹏,唐榕,白志贵[2](2019)在《不同外源酚酸化感物质组合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不同外源酚酸类化感物质组合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选择在棉花连作30年土壤中检测到的对-羟基苯甲酸(P-HA)、香草醛(VA)、阿魏酸(FA)3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以田间自然状态下含量为处理浓度研究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化感物质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着影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生理酶活性有着不利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化感物质混合时比一种酚酸化感物质对棉花的作用效果小,说明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和阿魏酸叁者之间存在拮抗效应。P-HA对VA和FA存在着抵消作用, 3种化感物质组合之间的拮抗效应与化感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效果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赵雅曼,陈顺钰,李宗勋,李启艳,侯晓龙[3](2019)在《酸、镉胁迫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丝草可在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的矿区正常生长,其可能对酸和镉(Cd)胁迫具有特殊的响应策略。为此,以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不同酸(pH 5.5、4.5、3.5)和镉(5、10、20 mg·L~(-1))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质膜完整性及芽亚显微结构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可提高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不同酸胁迫处理其发芽率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P>0.05);随pH的逐渐减小,金丝草萌发指标呈减小趋势,pH 3.5处理,金丝草种子除发芽率外的其他萌发指标均显着小于对照(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值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Cd 20 mg·L~(-1)处理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仍可达4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发现,pH大于3.5,Cd浓度小于10 mg·L~(-1)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着影响,但随pH的进一步减小和Cd浓度的提高,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根尖质膜和芽亚显微结构造成较大损害,出现细胞器膜破裂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综上,金丝草种子萌发对酸和镉胁迫有较强耐性,表现出轻度酸和镉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而强酸和镉胁迫则抑制。(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肖泽华,李欣航,潘高,吴耀文,杨灿鑫[4](2019)在《锰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锰胁迫下黄花草的抗性生理适应机制,以该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锰(0,1000,5000,10000,15000和20000μmol·L~(-1))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胁迫7、15、30 d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锰浓度的增加,黄花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幼苗芽长、根长、生物量和根冠比则先增加后下降,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2)1000~5000μmol·L~(-1)锰处理增加了黄花草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当浓度继续增加且胁迫时间延长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降低;3)在胁迫第7天,黄花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锰浓度增加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锰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胁迫第30天,SOD和POD活性均显着下降,CAT活性无明显下降;4)黄花草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第7、15天随锰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胁迫30 d后则均下降;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增加。研究结果表明,1000~5000μmol·L~(-1)锰处理会促进黄花草幼苗的生长;该植物可以通过不同抗氧化酶差异化响应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减轻高浓度锰胁迫所造成的损伤,提高对锰的耐性。(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田梦,孙宗玖,李莹,李培英,谢开云[5](2019)在《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萌发植物多样性对降水增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降水增加的适应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水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对照(CK)、增加5%(W_5)、增加10%(W_(10))、增加15%(W_(15))、增加20%(W_(20))、增加25%(W_(25))]下中度退化伊犁绢蒿荒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其多样性进行了调测。结果表明:0~5 cm土层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数及其萌发总密度随降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W_(20)、W_(25)下萌发密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萌发物种数较对照(7种)依次增加2.6、2.0倍;5~10 cm土层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无论降水增加与否,0~10 cm土层伊犁绢蒿、木地肤、毛梗顶冰花均有萌发,且降水增加显着促进伊犁绢蒿、木地肤、串珠老鹳草、毛梗顶冰花的萌发。随降水量增加,0~5 cm土层伊犁绢蒿可萌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Sorensen相似性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且降水增加≥20%处理相似性高于降水增加≤15%处理。降水增加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种子萌发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Patrick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0~5 cm土层较5~10 cm土层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可萌发种子密度具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受空间取样位置及降水的交互影响。综上所述,降水增加促进了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可萌发植物种数、种子萌发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导致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增加,有利于退化蒿类荒漠草地的恢复。(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白梦杰,陶奇波,韩云华,王彦荣[6](2019)在《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叁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_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其次是沙冬青为28.3℃,其他物种在17.4~24.9℃;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其次是梭梭为1.9℃,其他物种介于6.7~15.0℃;Tc以梭梭最高,为45.3℃,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沙打旺43.3℃、沙冬青39.7℃,其余物种在25.0~34.2℃;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而霸王最小,为15.0~30.0℃。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d)、梭梭(94℃·d)、白沙蒿(114℃·d)、杨柴(127℃·d)、霸王(132℃·d)、花棒(177℃·d)、沙打旺(184℃·d)、中间锦鸡儿(217℃·d)、柠条锦鸡儿(302℃·d)、无芒隐子草(334℃·d)。(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毛佳,曹凯歌,付佑胜,周长勇,张凯[7](2019)在《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吲丁·萘乙酸、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赤霉酸处理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种子,通过测定菵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研究了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研究发现,750mg/L的吲丁·萘乙酸及100、200、400、1600mg/L的芸苔素内酯处理对菵草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75、150、300、600mg/L的S-诱抗素处理均显着抑制菵草种子的萌发。(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纪玉山[8](2019)在《解除休眠的不同阶段进行干燥贮藏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曲柳休眠种子为材料,研究在解除休眠的不同阶段进行干燥贮藏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温层积后干燥贮藏比低温层积后干燥贮藏效果好,暖温层积后干燥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在16周的贮藏时间内,两种处理种子的发芽能力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正海,张亚玉,孙海,张淋淋,张悦[9](2019)在《山兰萌发种子定向培养成苗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萌发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分裂素和生长素及配比对原球茎增殖、原球茎分化为球茎和球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利于原球茎的增殖,在6-BA 5.0 mg/L+NAA 8.0 mg/L时原球茎增殖效果最好,达106.9 mg/原球茎;KT和IBA利于原球茎分化为球茎,在KT 2.5 mg/L+IBA 2.5 mg/L时原球茎分化为球茎效果最好,分化系数为1.3;在6-BA 0.1 mg/L+IAA 2.5 mg/L时球茎生根数最多,达6.6条/球茎。(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曹敏,张瑞,钟婷,虞道耿,陈银华[10](2019)在《几种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析了光照、温度、水分、盐分和埋藏深度等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 ‘Yazhou’)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及其互作显着影响种子萌发率(P <0.05),随着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1/t50)先上升后下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32.8和32.4℃;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1/t50)随水势胁迫和NaCl胁迫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萌发速率(1/t50)较萌发率下降快;当渗透势和盐分浓度分别为–1.2 MPa和400 mmol·L–1时,种子几乎不萌发;崖州硬皮豆种子在埋藏深度1 cm时出苗率最高,适宜浅播。(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种子萌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不同外源酚酸类化感物质组合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选择在棉花连作30年土壤中检测到的对-羟基苯甲酸(P-HA)、香草醛(VA)、阿魏酸(FA)3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以田间自然状态下含量为处理浓度研究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化感物质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着影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生理酶活性有着不利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化感物质混合时比一种酚酸化感物质对棉花的作用效果小,说明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和阿魏酸叁者之间存在拮抗效应。P-HA对VA和FA存在着抵消作用, 3种化感物质组合之间的拮抗效应与化感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效果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萌发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敏,裴怀弟,刘新星.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彩棉种子萌发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9
[2].李琳琳,刘建国,燕鹏,唐榕,白志贵.不同外源酚酸化感物质组合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生态科学.2019
[3].赵雅曼,陈顺钰,李宗勋,李启艳,侯晓龙.酸、镉胁迫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4].肖泽华,李欣航,潘高,吴耀文,杨灿鑫.锰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5].田梦,孙宗玖,李莹,李培英,谢开云.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萌发植物多样性对降水增加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9
[6].白梦杰,陶奇波,韩云华,王彦荣.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9
[7].毛佳,曹凯歌,付佑胜,周长勇,张凯.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纪玉山.解除休眠的不同阶段进行干燥贮藏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9].张正海,张亚玉,孙海,张淋淋,张悦.山兰萌发种子定向培养成苗技术研究[J].特产研究.2019
[10].曹敏,张瑞,钟婷,虞道耿,陈银华.几种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