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虹[1](2020)在《基于大问题视角的小学数学学案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因此"学案导学、教学"开始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而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基于课时重点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通常以"大问题"为核心,小问题引导,帮助学生递进式地完成小学数学的课时内容学习,学案以大问题进行设计,亦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的重要手段。
苏智慧[2](2020)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英语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和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方法。目前,前期的研究表明,导学案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较好的效果,受到师生所广泛接受并使用。但导学案的质量保障与使用效果值得引起重视。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应用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本文试图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阅读材料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优化了一套高中英语导学案,将其运用到了实际课堂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应该怎样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2.导学案的设计及运用的优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如何?3.导学案的设计及运用的优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效果如何?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重点研究导学案问题设计和如何优化导学案的运用,研究如何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效果外,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在高一两个成绩相当的实验班中进行,其中一个班是使用优化导学案,另一班使用原始导学案。通过一项长期的实验,作者通过测试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设计导学案时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并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2.优化后的导学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3.实验班的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优化后的导学案的应用虽然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但是帮助教师减轻了课上的负担,使高中英语阅读课变得更加有趣,更有针对性和更有系统性,从而提高了英语阅读课的效率。简而言之,导学案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师生面临的问题。由于本研究只进行了一个学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学案的编写及运用的优化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修订。
马浩[3](2020)在《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水平是以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和其具体表现为主要维度划分的。研究如何将物理学业质量水平的达成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导向性,也让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有了落脚点和指南。而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长期以来被教师所关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和教师主导性地位的教学模式。但现实中导学案的运用存在诸多困惑,归其原因是导学案的设计存在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水平的导向下,提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策略,以期丰富导学案设计策略,切实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依据课标要求和问题驱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进阶理论,提出了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探究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建构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达成性原则。进一步结合自身高中三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初步提出导学案的设计策略。依据初步设计策略,针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不同课型,设计出若干导学案实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每一个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设置访谈提纲对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从而得到导学案初步设计策略的运用效果评价。根据初步设计策略运用的具体效果评价,对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初步设计策略进行补充和完善,得出了最终的导学案设计策略。这些策略分别是:情境–问题策略、问题–探究策略、探究–建构策略、形式–多样策略以及观测–评价策略。然后对策略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并进一步给出相应策略的运用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王瀚逸[4](2020)在《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教学使用现状及其设计实施》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理念,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高中语文导学案是适合高中高效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语文教师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并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需求而设计的“导学”方案,用来引导着高中学生去自主地完成高中语文的学习任务。笔者以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分析了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发现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学案的设计内容繁多、习题化严重;小组学习效果不显着等。为了使导学案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针对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习实践,提出一些策略:导学案的设计教学目标要完整规范、解决关键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分层设计课后作业。导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主要在教师:教师要认清导学案的本质,合理的去使用导学案;不断去学习新的观点、新的知识,大胆去转变现有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组建学生的学习小组。最后,为了进一步分析改革后的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借鉴“同课异构”的思想,对两个平行班级同一节语文课的课堂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导学案使用的效果:课堂气氛积极主动;学生们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尊重;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
李太冉[5](2020)在《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的程序和方法。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的教学能够起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获得与能力养成的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这就要求课堂由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导学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教育界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以“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与案例研究”为题,在阐述相关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按照文献统计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的组成要素、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其在教学中发挥的功能。调查并总结导学案设计与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结合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案例,提出了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的方案。最后将优化后的案例与传统导学案进行对比,分析个性化设计后的教学效果。根据访谈师生发现的问题,结合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导学案个性化教学的探讨,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运用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设计的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效果较明显,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于科学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开展教学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加以推广和应用。
胡昌燕[6](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研究 ——以开江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传统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导学案是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教学概念,它的出现及应用适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课程改革。运用导学案教学从之前的强调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总的来说,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导致导学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这就急需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四川省开江中学是2013年开始将导学案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了了解其在该校的应用现状,对四川省开江中学学生和高中政治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认识与态度、编制、使用以及使用后的效果等情况。从调查中首先可以肯定导学案在该校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的成效,但是也不能忽视该校在应用导学案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教师使用导学案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学重课堂预设,轻课堂生成;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等。学生在课前不按要求进行预习;课中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学困生在导学案教学中的效果欠佳等。本文针对应用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更好的开展导学案教学实践;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导学案;掌握导学案教学中具体的操作要点,力求导学案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学生要认清导学案本质,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观念,加强“会学习”的能力,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积极参与,课后及时复习反思;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使用导学案的正确方法。学校要加强管理制度,优化导学案教学的发展;提供教师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建教师教研团队,合作开发导学案。
杨彩霞[7](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与时俱进是其特性之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新材料、情境”的生成和活动型课堂的打造。因此,要把时政热点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以时政素材为线索设置情境、提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以时政为材料进行习题训练,从而编制成时政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从时政导学案这一主题切入,紧扣核心素养,以扬中市某高中为个案,探讨时政导学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状况。本文对已有的基础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论述了时政导学案的概念及特点,阐明了时政导学案与普通导学案的区别、优势,等等。研究表明:时政导学案的应用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但通过调查也发现,在对时政导学案的重视程度、建构、教学评价等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优化选“材”、合理编“案”、科学用“案”的改进策略。同时,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案例,对时政导学案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也使的本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实效。
刘路洁[8](2019)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学科理应着眼时代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为此,带有中国特色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应用。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其中也强调着力改进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各项能力水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质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标相契合,为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学科,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思政课堂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学科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近二十年的实践中,该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因不同的教育环境导致在具体应用中也产生了各种问题。因此,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应用亟需进一步加强反思和及时完善。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课堂实录等方法,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此来阐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理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原则及程序,分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时遵循的原则和应然的操作程序。第三部分,以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为例,完整的呈现笔者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况。第四部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基于这一课实际应用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思想政治课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建议。通过教学实践的探寻,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提供可行性策略,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素养提供可行性参考。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该教育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磨合、创新,使之更好的服务教学活动。
励旭敏[9](2019)在《知识分类视野下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文中认为自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高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共价键一直都是高中教材内容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共价键的学习要帮助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构成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建立起化学键的概念。这是让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向高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设计符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教学策略非常重要。为此,本文选择对知识类型界定清晰的现代知识分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共价键部分的知识内容按照三种知识类型进行分类,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具体要求,设计了明确有效的教学与评价策略,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收集课堂反馈信息,并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现代知识分类理论框架,探讨了不同类型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包括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并总结了三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条件,为后续进行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主要探讨共价键的知识分类和有效教学策略。本章在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共价键概念的知识分类,包括共价键概念中的陈述性知识,共价键概念中的程序性知识;并且探讨了共价键的有效教学和评价策略,包括作为陈述性知识的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作为程序性知识的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以及两类知识学习效果的评价策略。第四章主要对共价键知识分类教学策略及其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在共价键教学策略设计部分,主要依据共价键知识分类结果与相应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共价键的教学与评价目标进行了设计,并据此设计了共价键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方案。继而编制了教学效果评价工具,运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与分析。另外,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质性分析。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在现代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师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可以使教师选择更加有效的教学与评价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并保障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殷洪丽[10](2019)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及其教学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1]。可见在目前国内教育界中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己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趋势,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及其重要。基于对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分析,设计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测量量表,并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数学表述、数学应用、数学阐释三个阶段的重视程度设计数学核心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核心素养水平测量量表主要用于测量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现状,得到的主要结论:(1)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体水平一般,但从整体看,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高中男生与女生在逻辑推理素养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总体上高中男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水平高于女生。核心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主要用于调查影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1)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表述、数学应用、数学阐释三个阶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2)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与教师对这三个阶段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数学应用阶段重视程度最高,在数学表述和数学阐释阶段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一现象导致了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三大原则:目标性原则、启发指导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这些原则有以下学案设计策略:学案设计目标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学案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学案设计效率最优化,发展核心素养。
二、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问题视角的小学数学学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利用学案教学的优势 |
1. 主体对象改变,由教师转为学生 |
2. 师生间的互动加强,学习气氛更为轻松 |
3. 教学的方式更为多元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浓 |
二、小学数学学案设计的策略 |
1. 设定学案目标,以“大问题”为主干展开设计 |
2. 根据大问题设计小问题,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
3. 根据大问题拓展数学知识的运用及规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
三、结束语 |
(2)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Definition of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
1.2. The Current Study of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
1.2.1. Related Research Abroad |
1.2.2.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
1.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
1.4.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The Intension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
2.2. The Teaching Thoughts Contained in Constructivism Theor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Experimental Methods |
3.4. Data Collection |
3.5.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Analysis of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of Original and Optimized |
4.2.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Used in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
4.2.1.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tudent’s Survey |
4.2.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eacher's Interview |
4.3.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Guided LearningPlan |
4.3.1.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idedLearning Plan |
4.3.2. Findings a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nductive guided learning plan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Implications |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Ⅰ: Material of Pre-test |
AppendixⅡ: Material of Post-test |
AppendixⅢ: Questionnaire |
AppendixⅣ: Experimental data |
AppendixⅤ: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
AppendixⅥ: Optimized Guided Learning Plan |
AppendixⅦ: Original Guided Learning Plan |
Acknowledgement |
(3)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学业质量水平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导向性 |
2.导学案运用的现实困惑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学业质量水平 |
2.导学案 |
3.导学案设计策略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问题驱动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学习进阶理论 |
四、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 |
(一)物理学业质量水平 |
(二)物理导学案特点 |
(三)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原则 |
1.探究性原则 |
2.层次性原则 |
3.建构性原则 |
4.多样性原则 |
5.达成性原则 |
(四)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 |
1.情境–问题策略 |
2.问题–探究策略 |
3.探究–建构策略 |
4.形式–多样策略 |
5.观测–评价策略 |
五、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实例 |
(一)设计实例 |
1.实例1(概念课):“超重和失重” |
2.实例2(规律课):“机械能守恒定律” |
3.实例3(习题课):“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4.实例4(复习课):“运动学专题复习” |
(二)效果评价 |
六、研究结论与运用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运用建议 |
七、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导学案效果评价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4)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教学使用现状及其设计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导学案概述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内涵 |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内涵 |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实施 |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 |
二、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实施 |
第二章 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一、导学案教学受到多数高中师生喜欢 |
二、导学案设计存在内容繁多、习题化等问题 |
三、小组学习效果不显着 |
第二节 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及实施策略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 |
一、教学目标要完整规范、解决关键问题 |
二、精选例题和习题、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的实施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四章 《雨巷》教学课堂实录 |
第一节 《雨巷》导学案设计和教学设计对比 |
第二节 《雨巷》教学流程对比和课堂实录分析 |
一、教学流程对比记录 |
二、A班课堂实录片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高中地理导学案研究的理论参考 |
2.1 相关概念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3 高中地理导学案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3.1 高中地理“导学案”的现状分析 |
3.2 高中地理“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
3.3 高中地理导学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原则与方案 |
4.1 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
4.2 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的流程与方案 |
5 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的案例及评价 |
5.1 《荒摸化的防治》导学案的个性化设计 |
5.2 案例导学案改进前后对比分析 |
5.3 高中地理个性化导学案的有效性评价 |
5.4 个性化导学案的优势与不足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研究 ——以开江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 |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理论概述 |
一、导学案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环节 |
(一)导学案相关概念界定 |
(二)导学案应用的基本环节 |
二、导学案的基本特征 |
(一)强调“导”,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二)强调“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
三、导学案应用的基础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应用现状情况调查 |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成效 |
(一)学生课堂交流有所加强,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
(三)教师教学能力有一定提升,“教”与“学”定位更加清晰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政治教师“导”的作用体现不明显 |
(二)学生运用导学案水平参差不齐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问题成因 |
一、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所欠缺 |
(一)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
(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
(三)教师编写的导学案科学性不够 |
二、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 |
(一)学生对导学案认识存在偏差 |
(二)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
(三)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有所欠缺 |
三、学校外部条件保障不够 |
(一)学校实施导学案教学管理制度不到位 |
(二)学校缺乏导学案教学相关的系统培训 |
(三)学校缺乏对导学案编制的系统组织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优化对策 |
一、教师提升教学素养,加强导学案教学实践探索 |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改革 |
(二)不断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 |
(三)合理编制导学案,提倡个性化 |
(四)掌握导学案教学的操作要点,提升课堂效果 |
二、学生突破自身条件限制,正确使用导学案 |
(一)认清导学案本质,明确学习目标 |
(二)转变学习观念,加强“会学习”的能力 |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使用导学案的正确方法 |
三、学校加强对导学案教学的相关保障 |
(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优化导学案教学的环境 |
(二)提供教师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三)组建教师教研团队,合作开发导学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 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需要 |
(二) 高中思政课传统教学改革之尝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导学案的研究 |
(二) 关于时政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政导学案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时政导学案的特点 |
(一) 内容上具有时效性、多样性 |
(二) 方式上要求灵活性、创造性 |
(三) 编写时注重关系性、整体性 |
(四) 活动中突出主体性、探究性 |
第二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调查研究 |
一、时政导学案应用现状的调查 |
(一) 学生的问卷调查 |
(二) 教师的访谈 |
二、时政导学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时政导学案重视程度不够,使用率不高 |
(二) 时政导学案的编制待完善,使用随意性较大 |
(三) 教学方式的程式化,教学评价单一 |
三、时政导学案应用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教师方面 |
(二) 学生方面 |
(三) 外部客观因素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策略研究 |
一、高度重视、优化选“材” |
(一) 求新求实,内涵丰富 |
(二) 联系教材,选择最佳 |
(三) 注重积累,拓宽渠道 |
二、构建模式、合理编“案” |
(一) 分工合作,形成体系 |
(二) 立足学生,考虑学情 |
(三) 优化设计,教学相长 |
三、方式多样、科学用“案” |
(一) 思想重视,实施彻底 |
(二) 掌握节奏,及时反馈 |
(三) 依托课标,转变评价 |
第四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案例及成效 |
一、思政课中时政导学案的应用案例 |
(一) 新授课案例:《价值与价值观》 |
(二) 复习课案例:《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二、思政课中时政导学案应用的成效分析 |
(一) 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二)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三) 完善教师教学,提高科研能力 |
(四) 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1.国外研究评述 |
2.国内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分析归纳法 |
3.个人访谈法 |
4.行动研究法 |
5.课例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
1.学案的含义 |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 |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4.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
1.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
2.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4.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师专业自我的发展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原则及程序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2.创新性原则 |
3.层次性原则 |
4.民主性原则 |
5.开放性原则 |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操作程序 |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课前准备 |
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课堂实施 |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课后反思 |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为例 |
(一)课前准备 |
1.教师准备 |
2.学生准备 |
(二)教学分析 |
1.课程标准分析 |
2.教材分析 |
3.学情分析 |
4.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5.教学重难点 |
6.教法与学法 |
(三)课堂实录 |
1.导入新课 |
2.讲授新课 |
3.课堂小结 |
4.课后思考 |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中取得的成效 |
1.师生关系融洽,加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
2.使用课前学案,提升学生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
3.实施合作探究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中发现的问题 |
1.部分学生自主预习效果不佳 |
2.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 |
3.学生探究深度不够 |
4.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反思意识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化 |
2.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
3.学案探究问题设计缺乏科学性 |
4.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不足 |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应用的对策 |
1.学校应注重评价标准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学校加强管理制度,优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发展 |
3.教师应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
4.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加强“会学习”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学案设计 |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知识分类视野下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现代知识分类理论概述 |
2.1 现代知识分类框架简介 |
2.2 不同类型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 |
2.2.1 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 |
2.2.2 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和学习策略 |
2.2.3 三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条件 |
3 共价键知识分类及其有效教学策略 |
3.1 共价键概念的知识分类 |
3.1.1 共价键概念中的陈述性知识 |
3.1.2 共价键概念中的程序性知识 |
3.2 共价键概念的有效教学和评价策略 |
3.2.1 作为陈述性知识的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 |
3.2.2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 |
3.2.3 两类知识学习效果的评价策略 |
4.共价键知识分类教学策略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 |
4.1 共价键教学设计 |
4.1.1 共价键教学设计思路 |
4.1.2 共价键教学与评价目标设计 |
4.1.3 共价键导学案设计 |
4.1.4 共价键教学设计 |
4.2 教学效果检验与分析 |
4.2.1 教学效果评价工具编制 |
4.2.2 教学效果的统计分析 |
4.2.3 教学效果的质性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及其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验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2.2 学案的相关研究 |
2.3 利用学案导学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核心概念界定 |
3.1 数学核心素养 |
3.1.1 内涵 |
3.1.2 水平评价框架 |
3.2 学案 |
3.3 学案设计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问卷的编制 |
4.3.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测试卷 |
4.3.2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影响因素问卷 |
4.4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测试卷分析 |
4.4.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水平分析 |
4.4.2 差异性分析 |
4.5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影响因素问卷分析 |
4.5.1 描述分析 |
4.5.2 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 |
5.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原则 |
5.1.1 目标性原则 |
5.1.2 启发指导原则 |
5.1.3 循序渐进原则 |
5.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策略 |
5.2.1 学案设计目标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 |
5.2.2 学案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 |
5.2.3 学案设计效率最优化,发展核心素养 |
5.3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案设计案例 |
第6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教学实验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对象、时间及内容 |
6.1.2 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
6.2 实验分析 |
6.2.1 前测 |
6.2.2 后测 |
6.3 实验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1(前测) |
附录B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2(后测) |
附录C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的实践情况 |
四、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问题视角的小学数学学案设计研究[J]. 王丽虹. 试题与研究, 2020(34)
- [2]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苏智慧.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达成的高一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研究[D]. 马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教学使用现状及其设计实施[D]. 王瀚逸.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高中地理导学案个性化设计与案例研究[D]. 李太冉. 西南大学, 2020(01)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应用研究 ——以开江中学为例[D]. 胡昌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D]. 杨彩霞. 苏州大学, 2019(03)
- [8]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为例[D]. 刘路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9]知识分类视野下共价键有效教学策略[D]. 励旭敏. 宁波大学, 2019(06)
- [10]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案设计及其教学实验研究[D]. 殷洪丽.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