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子内禀壳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子,激发态,能级,结构,精密,转折点,离子。
原子内禀壳层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董晨钟[1](2006)在《原子内壳层激发态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原子(离子)的内壳层有一个空洞时就形成内壳层激发态.内壳层激发态能量高,不稳定,必须向下衰变.一般来讲,内壳层激发态有两种主要的衰变通道:一是辐射衰变通道,以偶极跃迁为主.另一种是非辐射衰变通道,以Auger过程为主。在辐射衰变过程中,原子(离子)通过放出光子衰变到基态或者一个较低的激发态;在非辐射Auger衰变过程中,伴随着Auger电子的放出,内壳层激发态原子(离子)衰变到一个具有更高一阶离化度的离子的基态、激发态甚至内壳层激发态上.近年来,随着同步辐射技术、双激光等离子体(DLP)吸收光谱技术、离子储存环技术及电子束离子阱(EBIT)技术等的发展,特别是近来超快阿秒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原子和离子的内壳层激发态的结构及其延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更为广泛、深入。(本文来源于《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1)
刘利[2](2003)在《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应用原子中一个电子所受到的作用势,借助于电子运动的经典转折点,定义了原子内禀(亚)壳层边界半径、内实(价)壳层边界半径,提出了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依据该理论,对前五周期原子的内禀(亚)壳层结构、内实(价)壳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框架下描述的原子壳层结构是内禀唯一的和合理的,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该理论可以揭示原子的全部壳层结构,产生基本合理的电子数,尤其是正确的预示了原子的亚壳层结构和过渡元素的壳层结构;依据该理论所确定的原子内禀壳层结构为孤立原子的壳层结构提供了统一的客观标准,为其它方法所确定的壳层结构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据;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为度量孤立原子中处于束缚态下电子排布的壳层结构,提供了清晰的物理图像,为描述原子的壳层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理论。(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3-06-01)
原子内禀壳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应用原子中一个电子所受到的作用势,借助于电子运动的经典转折点,定义了原子内禀(亚)壳层边界半径、内实(价)壳层边界半径,提出了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依据该理论,对前五周期原子的内禀(亚)壳层结构、内实(价)壳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框架下描述的原子壳层结构是内禀唯一的和合理的,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该理论可以揭示原子的全部壳层结构,产生基本合理的电子数,尤其是正确的预示了原子的亚壳层结构和过渡元素的壳层结构;依据该理论所确定的原子内禀壳层结构为孤立原子的壳层结构提供了统一的客观标准,为其它方法所确定的壳层结构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据;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为度量孤立原子中处于束缚态下电子排布的壳层结构,提供了清晰的物理图像,为描述原子的壳层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子内禀壳层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董晨钟.原子内壳层激发态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C].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2006
[2].刘利.原子内禀壳层结构理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