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筏基础论文_刘朋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厚筏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框架,基础,基底,厚薄,广义,底盘,弹性。

厚筏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刘朋辉[1](2013)在《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功能和造型需要,近代建筑物常常有高低变化和平面转折,体型复杂的高低层建筑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建筑体系之一。复杂高层建筑在高层和低层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高度差、荷载差以及结构刚度差,容易使筏板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设计中一般要求在同一个大底盘上不同高层和低层之间的基础、地下室连为整体,它们之间的差异沉降是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否会导致地下室的开裂漏水,一直困扰着结构设计人员,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对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复杂高层建筑相邻高层和低层相互影响,基础基底反力和沉降是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底反力和基础沉降向外扩散范围受外侧低层荷载影响较小,主要为基础边缘外3跨;(2)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框架厚筏基础基底反力和沉降为一连续的正向挠曲曲线,其值分别由高层及相邻低层荷载引起的反力和沉降相迭加得到;(3)随着高层两侧差异荷载增大,高层基础倾斜呈线性增长,当差异荷载达到某一数值时,高层基础倾斜可能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因此设计复杂高层建筑时应控制差异荷载引起的高层建筑倾斜值;(4)随着高层荷载增大,高低层交界位置筏板钢筋出现应力集中,该位置为复杂高层建筑基础的薄弱部位,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予以加强。本文利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的叁维框架-厚筏有限元程序,对复杂高层建筑中高层和低层提出具体的刚度和荷载简化计算方法,可近似得到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的基底反力和沉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13-06-01)

闫富有,刘忠玉,殷伟希[2](2012)在《黏弹性地基上厚筏基础蠕变沉降的耦合边界元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Boltzmann剪切松弛模型和体积弹性模型组合的黏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考虑筏板的横向剪切变形效应和柱荷载随时间的变化,在时间增量段对基底反力进行Newton二次插值,建立了时间域内黏弹性地基与厚筏基础相互作用分析的耦合边界元数值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公式,为分析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结束后筏板基础随时间持续发展的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弯矩和剪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表明,在建筑物施工结束后,随着地基的蠕变,基底反力由基础中间向四周转移,但这种变化并不显着。筏板的沉降、差异沉降和最大弯矩则随地基的蠕变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显着增加,最终接近于一稳定值。对于蠕变特性明显的地基,设计时应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陈朝晖,郭益,李正良[3](2008)在《厚薄通用板元在厚筏基础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imoshenko厚梁理论提供了随梁厚变化的剪应变函数,将其应用于厚板中,得到板剪应变场,此外,假设整个板元的挠度场为不完全四次式,引入广义协调理论,建立了两个变量场的协调方程,从而构建了一个无剪切闭锁的厚薄通用板元。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位能原理,得出考虑转角支撑作用的厚筏基础和Winkler弹性地基的共同作用方程。最后,将其首次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中。(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8年08期)

周圣斌[4](2008)在《圆形(框筒)和方形荷载作用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作为地下车库通常布置规则的柱网,而圆形框筒结构主楼荷载在基础和地基上近似于径向传力,两种结构体系并不一致,基础上荷载差异较大,其整体工作性能较为复杂。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圆形框筒结构主楼和方形主楼布置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圆形框筒结构主楼荷载的有效扩散范围为距主楼外边缘周向一跨,这一区域内筏板的反力和变形较大,同时变形较为均匀,基础反力呈环状向外衰减;对于主楼周向外挑两跨的情况,基础的薄弱部位为主楼角端至基础筏板的角端,呈明显的柔性板特征。本文以最小势能原理为基础,编制了有限压缩层地基上的叁维框架-厚筏有限元程序,能够近似的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局部区域不规则的框架厚筏基础的基底反力和变形。(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08-08-01)

戴标兵,艾智勇,赵锡宏,范庆国,邓文龙[5](2008)在《上海的超高层超长桩超厚筏基础的现场测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试验数据,论述了沉降、土压力、桩的荷载、巨型柱荷载和筏基的应力的分析结果,特别是结构刚度对筏基应力的影响和对基础的贡献层数以及刚度贡献的有限性。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以利于桩筏基础设计的新改革。此外,还提出一些预估沉降和群桩荷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朱红波,邸道怀[6](2008)在《L形高层建筑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和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大型模拟试验表明,给定几何尺寸的L形高层建筑下的筏基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是以L形的拐角附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但地基反力的扩散范围只有到裙房两跨的位置。两翼端部之间的裙房部分筏板受双向荷载的影响,局部倾斜较大,是容易发生破坏的区域。(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朱红波[7](2007)在《L形高层建筑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常常需要将上部结构建于同一大面积框架厚筏基础之上。上部结构为矩形或圆形等相对较简单的高层建筑下大面积整体筏板基础的地基反力、变形研究及工程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8-30][34][35]。而实际工程中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多种多样,其中L形或具有L形特征的高层建筑应用的非常广泛。与形状相对较简单的上部结构相比,L形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及主楼荷载传递方式有其特殊性,因地基不均匀变形所产生的结构内力要复杂的多,在拐角部位一般至少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挠曲,而非单方向挠曲。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因使用功能等要求,L形各高层部分之间往往被设计成高差不同的结构单元。因此,按整体分析的方法计算L形主楼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室内大型模拟试验为基础,对L形高层结构作用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得出了L形高层建筑下筏基的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分布规律,L形高层建筑下的筏基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是以L形的拐角附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但地基反力的扩散范围只有到裙房两跨的位置。两翼之间的裙房部分筏板受双向荷载的影响,局部倾斜较大,是容易发生破坏的区域。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结果对比,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了基于迭加原理的组合分析方法可用于计算平面形状具有L形特征的高层建筑下的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反力与沉降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07-06-01)

郭益[8](2007)在《基于广义协调理论的厚筏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筏板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整体性好、刚度较大等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对于筏板基础,特别是厚筏板基础的受力机制还不甚明了,在设计中依然沿用倒梁法和倒楼盖法等不考虑共用作用的有缺陷的方法;在考虑共用作用的有限元分析中,广泛采用的依然是忽略剪切应变的薄板元,即使采用基于Mindlin理论构建的中厚板元,也常因剪切闭锁现象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给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本文从筏板基础分析的基础——有限元单元出发,进行了关于厚筏基础的共同作用研究,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用Timoshenko厚梁形式的剪切应变场、假定不完全高次不等式的挠度场,基于广义协调理论建立两个场的协调方程,进而构建了一个收敛速度快、精度高、无剪切闭锁、厚薄板通用的板元EAE/Plate。在膜元的平面内刚体旋转自由度定义的基础上,采用四边形等参元形式,基于广义协调理论建立协调方程,构建了一个精度高、无零能模式、弱梯形闭锁的膜元EAE/Mem。将板元EAE/Plate和膜元EAE/Mem组合成壳元EAE/Shell。通过2个传统壳元的数值算例表明,该壳元秉承了膜元和板元的优秀性能,计算精度高,适用性好。②以常规的框架结构为对象,进一步改进了现有的共同作用分析理论: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通过虚位移原理在板元单元刚度矩阵中引入了地基的转动支撑作用,弥补了原有Winkler弹性基础假定仅考虑竖向支撑并彼此独立的缺陷,其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解析解;同时采用六个自由度的壳元,不仅考虑了筏板在水平面上的侧向位移,也保证了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的结点的连接。通过中心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方板算例以及与边界元法的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共同作用方法精确性好,是一种有效的共同作用方法。③基于所构建的有限元单元和改进的共同作用方法,编制了专门的有限元计算程序EAE,针对现有工程进行分析,检验本文方法的精确性的同时分析了现有厚筏基础分析方法的不足:在厚筏基础中,剪应变的影响明显,采用传统的薄板元计算的筏板内力值偏小,令筏板的设计偏不安全;不考虑共同作用将忽视筏板给上部结构造成的次应力,令上部建筑的剪力和弯矩值偏小,使上部结构部分构件偏不安全;水平荷载会增大其作用方向的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内力,在水平荷载下,传统方法得出上部结构的侧向位移值偏小,进而影响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04-01)

邸道怀[9](2005)在《裙房框架对大底盘高层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化方法,建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研究了裙房框架对大底盘框架厚筏板基础的变形、基底反力的分布的影响。计算表明,裙房不少于3层时,基础变形和基底反力的扩散范围为主楼外3跨;裙房为2层时,裙房顶层楼板的厚度应大于300mm。(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5年10期)

高华杰,胡夏闽,杨耀辉[10](2004)在《超厚筏基础施工中上层钢筋网的支撑体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以角钢和钢筋组成的应用于超厚筏基础施工中上层钢筋网的支撑体系 ,在北京乐喜金星大厦底板施工中证明了该体系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性好 ,为超厚筏基础施工提供了可鉴之经验(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04年02期)

厚筏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Boltzmann剪切松弛模型和体积弹性模型组合的黏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考虑筏板的横向剪切变形效应和柱荷载随时间的变化,在时间增量段对基底反力进行Newton二次插值,建立了时间域内黏弹性地基与厚筏基础相互作用分析的耦合边界元数值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公式,为分析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结束后筏板基础随时间持续发展的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弯矩和剪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表明,在建筑物施工结束后,随着地基的蠕变,基底反力由基础中间向四周转移,但这种变化并不显着。筏板的沉降、差异沉降和最大弯矩则随地基的蠕变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显着增加,最终接近于一稳定值。对于蠕变特性明显的地基,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厚筏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刘朋辉.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

[2].闫富有,刘忠玉,殷伟希.黏弹性地基上厚筏基础蠕变沉降的耦合边界元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

[3].陈朝晖,郭益,李正良.厚薄通用板元在厚筏基础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8

[4].周圣斌.圆形(框筒)和方形荷载作用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

[5].戴标兵,艾智勇,赵锡宏,范庆国,邓文龙.上海的超高层超长桩超厚筏基础的现场测试研究(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08

[6].朱红波,邸道怀.L形高层建筑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和变形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08

[7].朱红波.L形高层建筑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

[8].郭益.基于广义协调理论的厚筏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7

[9].邸道怀.裙房框架对大底盘高层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变形的影响[J].建筑结构.2005

[10].高华杰,胡夏闽,杨耀辉.超厚筏基础施工中上层钢筋网的支撑体系设计[J].江苏建筑.2004

论文知识图

桩位布置及筒体下桩厚筏基础冲切...模型试验中筏板裂缝位置示意图回字形结构下地基变形和基底反力等值...模型2第叁组试验纵向轴线反力分布曲...模型计算分块示意图厚筏板基础的内力云图

标签:;  ;  ;  ;  ;  ;  ;  

厚筏基础论文_刘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