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是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Mammarenavirus,MARV)的负链RNA病毒。LCMV呈世界性分布,啮齿类动物是其自然宿主,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经气溶胶传播造成LCMV感染。LCMV感染人可导致流感样症状或无菌性脑炎,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致死率较高。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LCMV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新生儿小头症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LCMV引发的人兽共患病常被忽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我国首次在东北地区蜱中发现并分离到LCMV,蜱作为LCMV携带者感染率高达2.5%-12.2%。蜱是第二大病原体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疾病。LCMV有可能在蜱中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给其他脊椎动物和人,但现在未有相关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是蜱传疾病流行区域,对该地区牛、羊进行LCMV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地哺乳动物LCMV感染情况与LCMV在不同宿主之间循环传播方式,为LCMV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原核表达LCMV核衣壳(NP)蛋白,建立间接ELISA及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LCMV血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LCMV NP蛋白原核表达。根据已发表的4株蜱源LCMV NP序列(MG554174,MG554175,MG554176,MG554177)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病毒基因组中获得目的基因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LCMV-NP,转化到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结果表明,通过RT-PCR技术扩增得到1785 bp目的基因,与蜱源LCMV同源性100%;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56.4 kDa,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626 mg/mL,具有反应原性。牛羊LCMV血清流行病学研究。2017年5月在呼伦贝尔地区采集牛血清样本234份、羊血清样本221份。以重组蛋白LCMV-NP(0.2μg/mL)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牛、羊血清中LCMV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牛、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6%(6/234)和4.52%(10/221)。牛羊LCM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建立更加灵敏的LCMV核酸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LCMV NP基因保守区设计qPCR引物,进行染料法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的R2值为0.997,扩增效率为96.498%,敏感性与特异性良好。通过本实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上述牛、羊血清中LCMV RNA阳性率分别为21%(49/234)和19.9%(44/221)。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存在LCMV既往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大多在近期感染LCMV,提示了LCMV可能在牛羊中存在持续性感染。PCR扩增得到牛LCMV NP基因序列与蜱源LCMV同源性最高为98%。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牛源LCMV属于严重疾病相关的Ⅰ型LCMV,且与蜱源LCM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提示牛体内的LCMV可能来源于蜱。本研究成功表达了LCMV NP重组蛋白,建立了LCMV检测间接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牛羊LCMV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提供了牛羊LCMV感染证据,为LCMV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与遗传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LCMV的有效诊断防控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力
导师: 魏峰
关键词: 原核表达,流行病学调查,荧光定量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分类号: S852.65
DOI: 10.27163/d.cnki.gjlnu.2019.000290
总页数: 60
文件大小: 1544K
下载量: 41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LCMV线性约束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02)
- [2].套式PCR检测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方法应用[J]. 实验动物科学 2008(05)
- [3].LCMV波束形成削弱多波束测深声呐的隧道效应[J]. 电声技术 2012(04)
- [4].子阵级LCMV循环优化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J]. 电子技术应用 2019(07)
- [5].基于维纳滤波的LCMV波束形成器设计[J]. 天中学刊 2009(05)
- [6].基于四阶累积量的LCMV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6)
- [7].基于LCMV的两种干扰抑制算法对比分析[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06)
- [8].低数据率与低阵元数时LCMV和LCEC波束形成算法研究[J]. 上海航天 2016(04)
- [9].基于修正LCMV的对流层散射波束域测向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8(05)
- [10].MIMO雷达波束形成的低副瓣LCMV算法[J]. 信号处理 2017(06)
- [11].基于子带SDL的LCMV宽带波束形成性能分析[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5(04)
- [12].基于高阶累积量的LCMV波束形成算法[J]. 无线电工程 2013(10)
- [13].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7(10)
- [14].GNSS抗干扰中LCMV算法研究及仿真[J]. 河北工业科技 2014(03)
- [15].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的全联通WSN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方法[J]. 电子学报 2015(02)
- [16].基于特征空间和LCMV的波束形成新算法[J]. 中国新通信 2010(09)
- [17].H-2D~b四聚体的制备及其在检测LCMV特异性CD8~+T细胞中的应用[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2)
- [18].一种应用于GPS抗干扰的改进LCMV算法[J]. 电子科技 2013(02)
- [19].一种新的降维LCMV波束形成算法[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4)
- [20].基于LCMV的卫星导航多波束形成抗干扰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04)
- [21].基于LCMV的卫星导航多波束形成抗干扰技术[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6(04)
- [22].基于MATLAB仿真的LMS和LCMV算法抗干扰性能比较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0(09)
- [23].基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空间干扰抑制算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09(10)
- [24].基于最陡下降的稳健LCMV波束形成算法[J]. 计算机仿真 2012(06)
- [25].基于MUSIC和LCMV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系统[J]. 无线电工程 2010(01)
- [26].基于改进最速下降LCMV算法的稳健波束形成[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8(04)
- [27].水平极化短波自适应天线阵方向特性的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