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包括多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其中,两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之间通过连接元件连接;连接元件包括本体、弹簧、防脱挡板、张拉钢片和锚固顶针,其中,防脱挡板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本体上开设的内腔中,弹簧设置有两个,分别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与本体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张拉钢片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之间;锚固顶针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本体的侧壁上,每个锚固顶针的一端与张拉钢片连接,另一端与本体内腔的侧壁等齐布置;两个锚杆体的一端端部分别与两个防脱挡板连接,同时,两个弹簧分别套装在两个锚杆体的端部;该结构的实用性大,起到了很好的支护效果,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其中,两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之间通过连接元件(2)连接;连接元件(2)包括本体(2-2)、弹簧(2-1)、防脱挡板(2-4)、张拉钢片(2-5)和锚固顶针(2-6),其中,防脱挡板(2-4)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本体(2-2)上开设的内腔中,弹簧(2-1)设置有两个,分别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2-4)与本体(2-2)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张拉钢片(2-5)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2-4)之间;锚固顶针(2-6)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本体(2-2)的侧壁上,每个锚固顶针(2-6)的一端与张拉钢片(2-5)连接,另一端与本体(2-2)内腔的侧壁等齐布置;两个锚杆体(1)的一端端部分别与防脱挡板(2-4)连接,同时,两个弹簧(2-1)分别套装在两个锚杆体的端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其中,两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之间通过连接元件(2)连接;
连接元件(2)包括本体(2-2)、弹簧(2-1)、防脱挡板(2-4)、张拉钢片(2-5)和锚固顶针(2-6),其中,防脱挡板(2-4)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本体(2-2)上开设的内腔中,弹簧(2-1)设置有两个,分别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2-4)与本体(2-2)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张拉钢片(2-5)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2-4)之间;
锚固顶针(2-6)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本体(2-2)的侧壁上,每个锚固顶针(2-6)的一端与张拉钢片(2-5)连接,另一端与本体(2-2)内腔的侧壁等齐布置;
两个锚杆体(1)的一端端部分别与防脱挡板(2-4)连接,同时,两个弹簧(2-1)分别套装在两个锚杆体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防脱挡板(2-4)的两端与本体(2-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每个张拉钢片(2-5)的两端安装在两个防脱挡板(2-4)一端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每个张拉钢片(2-5)的两端与两个防脱挡板(2-4)之间通过转动销(2-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每个张拉钢片(2-5)包括三节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其中,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小于两侧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锚固顶针(2-6)与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三节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中,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张拉钢片本体之间通过转动销(2-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锚固顶针(2-6)与本体(2-2)外侧壁之间的缝隙(2-9)填充有树脂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两个防脱挡板(2-4)上均安装有一个定位件(2-3),所述定位件(2-3)的自由端伸出本体(2-2);锚杆体(1)的端部开设有导槽(1-1),所述导槽(1-1)与定位件(2-3)配合连接,防止锚杆体(1)的转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
背景技术
在矿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围岩大变形,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强支护,另一种便是让压支护,为了实现让压支护,需要设计一些让压支护材料,比如可缩性U型支架,让压锚杆等。
现有的让压锚杆设计大多是通过弹簧、摩擦套管等元件在围岩变形时被动让压,而没有对围岩变形时的锚杆拉力加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锚杆所受拉力转换为锚固力,有效防止锚杆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包括多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其中,两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之间通过连接元件连接;
连接元件包括本体、弹簧、防脱挡板、张拉钢片和锚固顶针,其中,防脱挡板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本体上开设的内腔中,弹簧设置有两个,分别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与本体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张拉钢片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在两个防脱挡板之间;
锚固顶针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本体的侧壁上,每个锚固顶针的一端与张拉钢片连接,另一端与本体内腔的侧壁等齐布置;
两个锚杆体的一端端部分别与防脱挡板连接,同时,两个弹簧分别套装在两个锚杆体的端部。
优选地,防脱挡板的两端与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每个张拉钢片的两端安装在两个防脱挡板一端的端部。
优选地,每个张拉钢片的两端与两个防脱挡板之间通过转动销连接。
优选地,每个张拉钢片包括三节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其中,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小于两侧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锚固顶针与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连接。
优选地,三节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中,置于中间位置的张拉钢片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张拉钢片本体之间通过转动销连接。
优选地,锚固顶针与本体外侧壁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树脂胶。
优选地,两个防脱挡板上均安装有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自由端伸出本体;锚杆体的端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定位件配合连接,防止锚杆体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连接元件可以在围岩变形较大时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即让压作用,并在让压的同时,两侧弹簧收缩,左右两防脱挡板之间距离增大,进而拉伸张拉钢片将锚固顶针顶出腔体,插入围岩内部,进而起到增强锚固的作用,该结构的实用性大,起到了很好的支护效果,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
进一步的,使用转动销连接张拉钢片,使得在拉伸过程中缓冲了张拉钢片的过应力。
进一步的,设置的定位件和锚杆体上的导槽,防止了锚杆体在拉伸过程中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让压及锚固增强元件受力前的正视图;
图3是让压及锚固增强元件受力后的正视图;
图4是锚固顶针未受压的示意图;
图5是锚固顶针受压顶出后的示意图;
其中,1、锚杆2、连接元件3、垫片4、螺母5、钻孔6、岩体2-1、弹簧2-2、本体2-3、定位件2-4、防脱挡板2-5、张拉钢片2-6、锚固顶针2-7、转动销2-8、导槽2-9、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包括多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和连接元件2,其中,两个对接连接的锚杆体1之间通过连接元件2连接。
其中,连接元件2包括本体2-2,所述本体2-2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的防脱挡板2-4,防脱挡板2-4沿本体2-2的径向方向布置。
两个锚杆体1的一端均别伸入至本体2-2内,分别与两个防脱挡板2-4连接。
两个锚杆体1的端部套装有弹簧2-1,弹簧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防脱挡板2-4和本体2-2内腔的端部。
两个防脱挡板2-4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张拉钢片2-5,每个张拉钢片2-5包括三节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其中,置于中间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小于两侧的张拉钢片本体的长度。
对接连接的张拉钢片本体之间、以及拉伸钢片本体与防脱挡板2-4之间均通过转动销连接。
每组张拉钢片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脱挡板2-4的一端端部连接。
防脱挡板2-4与本体2-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体2-2的侧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装有一个锚固顶针2-6,其中,锚固顶针2-6的一端与置于中间位置的拉伸钢片本体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本体2-2的外侧壁等齐布置。
同时,锚固顶针2-6与本体2-2外侧壁之间的缝隙2-9填充有树脂胶。
两个防脱挡板2-4上均安装有一个定位件2-3,所述定位件2-3的自由端伸出本体2-2。
锚杆体1的端部开设有导槽1-1,所述导槽1-1与定位件2-3配合连接,防止锚杆体1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作用原理:
让压锚杆在受张拉前,两弹簧2-1有一定的初始压力将张拉钢片2-5压紧,可以防止锚固顶针2-6被压出失效;
将锚杆体1打设在围岩后,锚杆体1端头用树脂锚固剂锚固,并利用垫片3和螺母4固定;当围岩变形时,锚杆体1受到张拉,沿连接元件2设置的定位件2-3拉伸,此时,弹簧2-1受压压缩,防脱挡板2-4带动张拉钢片2-5将锚固顶针2-6压出腔体;插入围岩内部,进而起到增强锚固的作用,实用性大。
以上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增强锚固的让压锚杆,其原理和施做方法均以表述明确,任何不经创造性劳动的,各种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375.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523771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E21D 21/00
专利分类号:E21D21/00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55号
发明人:剧锦茂
第一发明人:剧锦茂
当前权利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文权
代理机构:61200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