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广东广州510060)
【摘要】目的对艾灸治疗脊髓损伤病人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的52例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RU以及MBC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脊髓损伤病人尿失禁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平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艾灸脊髓损伤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24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59-02
尿失禁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导致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另外还有可能影响到患者正常的肾功能,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由于尿失禁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以及心理负担,让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我院对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的26例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艾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的52例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为32至55岁,平均年龄为(41.7±4.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为33至56岁,平均年龄为(42.4±5.1)岁。上述患者均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要点》标准并确诊为脊髓损伤,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等方面比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即间歇导尿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导尿次数以及导尿时间进行判定,正常情况下每隔5至6小时导尿以1次,导尿量控制在450至550毫升之间,对膀胱内压进行控制,内压不能超过40cmH20。若RU为300ml水平则延长导尿时间,8至9小时导尿一次;若RU水平在200毫升左右则降低导尿频率,导尿次数为2次/日;当RU在100毫升之下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停止导尿。为了促使患者康复,协助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准确获取膀胱排尿反射的触发点或区域,然后对逼尿肌进行刺激,通过叩击促使排尿,以此让外括约肌保持松弛的状态。在上述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L至2L左右,通过适当地饮水来保持膀胱规律性的充盈。
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对患者的气海穴以及关元穴进行艾灸。患者取平卧位,暴露出耻骨联合到剑突之间的皮肤,用艾灸箱对气海穴以及关元穴进行熏艾。为了避免患者出现烫伤可以给予患者治疗巾进行铺垫,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将手置于穴位周围以此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将艾灰进行规律性的弹骈,当患者皮肤被艾灸至红晕时为止,20至30分钟/次,1次/日。在进行艾灸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安慰让患者能够保持放松的状态进行治疗,这将大大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比较
从上表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髓损伤造成的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其中尿失禁就是典型症状之一。尿失禁不仅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这将大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相关研究中证实患者在出现脊髓损伤后会对初级排尿中枢造成影响并造成神经通路损伤,这就有可能造成膀胱尿道功能性障碍。尿动力学与膀胱尿道功能性障碍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并且可以体现出排尿障碍的发病机制,这对于相关病症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上述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了传统的间歇导尿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艾灸治疗。从研究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看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RU以及MBC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间歇导尿术是最为常见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泌尿系统感染,但对于尿流动力学的改善并不明显。结合艾灸治疗则能够大大地提升治疗效果,让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艾灸通过艾火对患者发病区域进行刺激可以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增强并改善微循环状态,另外该方法还可以促进代谢产物排泄并发挥出镇静、镇痛的功效,同时还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就有效地控制了患者尿失禁症状。艾灸还具有经络调节作用,在艾火的刺激下可以产生相互协调、激发作用,从而引发放大效应让脊髓损伤患者逐渐恢复肌体的调节功能,缓解神经功能性障碍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同时,将间歇导尿法与艾灸结合起来还可以降低残余尿量并扩大膀胱容量让膀胱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同时也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并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有效地调节。
综上,艾灸治疗脊髓损伤病人尿失禁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功能性障碍,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平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楠,杨延砚,李芮志.犬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尿动力学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11):111-112.
[2]李丹,付光,李东.骶髓下脊髓损伤患者尿动力学特点与处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7):153-154.
[3]王雪强,孙丹,戴敏辉.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03):211-212.
[4]刘晓辉,冯晓东,刘承梅.艾灸结合红外偏振光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观察[J].中外医疗.2010(34):678-679.
[5]黄丽,杨莉,陈正阳.腹针治疗尿潴留50例[J].光明中医.2009(05):456-457.
[6]封卫兵,周小萍,周丽红.电针夹脊穴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所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12):124-126.
[7]韦大文,刘承梅.重灸法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38例[J].中医杂志.2009(01):61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