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鹏
身份证号码:37050219861215xxxx
摘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运用数据、技术、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四个要素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则是要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本文结合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其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中的基本原则、阶段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关键词:两化融合;体系贯标;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
1.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在顺应世界信息化潮流中,依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做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明确了两化深度融合在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在2013年至2017年的五年中,工信部相继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报批稿)、《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20-2013)等4份体系标准文件,分别对两化融合及其贯标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指导。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运用数据、技术、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四个要素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则是要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发展战略问题,该战略需要服从并服务于企业业务战略,全面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实施。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相匹配的项目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不可缺少、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而企业自身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也是这两个层面构成的螺旋式递进的动态过程。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宗旨是明确企业要做什么,即从宏观角度校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蓝图,确保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的古达开展;而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所需的方法论是保证把事情做正确,即从微观角度把握各个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顺利进行,以达到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效果。
因此,制定和实施信息技术总体规划,要站在全局的、整体的、系统的高度,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信息化现状、结合行业和新信息化发展趋势,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战略,设计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致力于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总体架构与企业业务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的一致和匹配,要从企业业务战略出发,通盘考虑各主营业务、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体系框架,制定信息化整体实施计划和策略,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成为科学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信息化企业。
2.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应坚持规划和行业趋势紧密结合、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在编制过程中应坚持战略性、权威性和整体性原则。
2.1战略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坚持分析研究行业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将本行业的最佳实践融入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来,保证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要坚持与企业战略融合,围绕企业整体战略和业务战略,制定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相融合的信息技术应用架构,使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成为企业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全面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实施;
(3)要坚持与业务运营相融合,在信息化建设目标、总体架构、组织体系、管理政策、投资渠道、实施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利用信息化支撑企业主营业务运营、发展和转型。
2.2权威性原则
权威性原则指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在技术架构、项目内容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权威性,即规划所缺的的技术在一定时期内是企业综合各因素可采用的最佳选择;规划确定的项目要尽可能按时完成,规划外的项目原则上不再立项实施,以便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关键问题;坚持规划确定的实施策略,提供实施规划必需的资金、人员等资源,确保项目按照规划的步伐推进。
2.3整体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要全面支撑各主要业务发展,不能只支持一部分业务发展;技术的应用要全面,而不单单只有网络或者某几个系统,而是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专业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实施的整体性使得总体规划必须有序开展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各系统的作用;各信息系统都是针对具体业务需求建设和应用的,作为公司这一集合,需要各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实现集成,形成企业统一集成的管理平台。
3.编制方法和案例
随着企业信息化实践的丰富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成熟,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方法也日益完善。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及管理咨询公司和国内资讯咨询厂商关于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方法论不尽相同,常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有所侧重,主要差别在与其他各自对用户行业、企业的业务,对信息化发展基础、趋势的理解掌握程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
本篇论文结合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石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中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经验,总结得出编制过程包括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愿景制定与架构设计、项目规划与实施设计三大步骤,如下图3-1所示。
图3-1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图
3.1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
该阶段旨在调查、分析企业业务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情况,通过对企业业务及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行业最佳实践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行业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状况,为愿景制定与架构设计阶段提供基础和依据。
依据在东方石化项目中的经验总结,本阶段项目组遵循项目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要求,通过现场调研、重点访谈、问卷调查、交流研讨、资料收集等各种手段和方式,全面收集各类业务和信息化相关信息和资料。如东方石化业务运营和发展趋势,主流和新型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企业两化融合现状等文件、数据和资料,全面掌握公司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业务需求,运用贯标方法体系和架构,深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炼化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特别是标杆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全面了解和掌握业内信息技术应用趋势,最终提交成果是《信息化现状与需求分析报告》。
3.2愿景制定与架构设计
该阶段旨在根据企业业务及信息化现状,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进行规划,指明企业在应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发向,指导企业信息总体结构和功能的设计,确定应该实施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建议,回答企业未来应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未来蓝图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各阶段主要成果是《信息化愿景和总体架构设计报告》。
结合东方石化项目中的经验总结,该阶段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获得信息技术的潜在需求。
结合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大量业务需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特点,并与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准确提炼出企业信息化潜在需求。
(2)形成信息技术展望。
在获取信息技术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将企业信息化现状、新兴信息技术及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企业信息技术展望,即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愿景、方针、原则和总体目标。
(3)设计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结合企业的业务战略、主营业务、管理和运营架构及关键流程,分析设计企业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信息化基础设施架构、信息安全架构及企业信息化治理架构。同时,还要提出信息技术总体架构和实现应有的保障措施。
(4)提出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
在信息化愿景和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总体架构的内容基础上,总结出未来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领域,形成建设蓝图。
(5)组织业务研讨。
开展业务研讨会,对愿景制定与架构设计阶段提出企业信息技术展望、设计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形成信息化建设重点领域等工作成果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3.3项目规划与实施设计
该阶段旨在通过比较企业信息化现状与信息化愿景,分析主要差距,找出改进机会,设定总体目标,明确实施计划,提出变革策略,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面临的挑战。项目组以此为基础确定整体的项目体系,提出建议实施的信息技术项目,设计信息系统项目工作包,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设计主要的系统功能架构,进行投资估算,分析项目实施效果、存在的风险以及建议采取的保障措施,明确主要数据及其信息流动关系,并提出项目进度安排及优先次序,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蓝图提出明确的任何和完成方法。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三大步骤切分清晰,联系紧密,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各步骤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各主要工作间的相互联系如图3-2所示。可见,这三大步骤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业务与信息化、现状与愿景、架构与规划、需求与项目等逐一拆分、分析、应对,整体层面上每一大步都至关重要,具体工作中每一小步都不可缺失,在逻辑思维上严丝合缝,在实际工作中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图3-2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三步骤”关联图
4.几点思考和建议
结合东方石化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可作为今后实施其他项目中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工作的重点注意事项。
4.1确定规划编制组织架构
规划项目组织和团队是规划成功的根本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向来被认为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最高领导的支持和推动。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是企业未来一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的纲领和指南,体现企业该阶段的信息化战略和发展方向,更应明确作为“一把手”工程的定位。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应强制成立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决策,决定规划方向,审定规划成果。一般项目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和各主要部门领导组成。
4.2建立规划编制管理制度
在确定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组织的同时,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东方石化项目过程经验,以下四个方面应有明确的说明和规定。
(1)沟通管理方面
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参与者众多,来自不同的部门和业务领域,而且大部分参与者并不是全职进行规划工作,因此各方面的协同合作是规划编制的关键点,而高效的沟通机制是协同合作的保障。可将各专业项目小组作为沟通的渠道,充分发挥专业小组中的业务专家、信息化专家和专职规划人员的特点,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管理体系。
(2)人员管理方面
规划项目一般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而且规划的涉及面较广,需要项目组成员分别承担和负责部分工作内容。此外,保持专职规划人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十分重要。
(3)例会和汇报管理方面
定期召开规划项目例会是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项目例会一般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1~2周一次,内容包括跟踪之前例会提出的问题,落实解决情况,沟通项目进展,介绍各专业小组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计划安排,提出需要公司领导支持的问题等。
4.3制定规划编制工作计划
根据前面对规划编制阶段的阐述,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同,规划编制过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2~6个月不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时间一般控制在2个月,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1个月,愿景定制与架构设计需要0.5个月,项目规划与实施设计需要0.5个月。
在具体的任务时间安排上,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阶段的业务战略、行业趋势、企业信息化现状、新兴技术、最佳实践等分析工作可以并行开展,而后两个阶段任务由于存在逻辑关系,需要顺序安排。
5.结语
本文结合东方石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项目中对信息化技术总体规划和编制的概述,对规划项目的基本原则、阶段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说明,为今后公司两化融合咨询规划业务积累一定深度的案例分析和宝贵经验,也为团队新人加快学习成型储备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部.《两化融合发展实践与创新》.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
[2]李德芳.《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两化融合为公司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北京:中国石化,2015.
[3]刘希俭.《企业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上接第448页
我国对于20种食品添加剂标准物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比如安赛蜜(99.6%±0.6%)、苯甲酸(99.9%±0.2%)、山梨酸(99.4%±0.6%)等。其一,对于甜味剂的检测工作,可以根据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营养型、非营养型两种。一般情况下,甜味剂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出的非营养型甜味剂。现阶段,糖精钠的使用较为普遍。检测时,可以借助反相色谱法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另外,还可以使用HPLC-UV法进行检测,该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并且检测环节较为便捷、高效。其二,对于防腐剂的检测,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而可以对中山梨酸以及苯甲酸等不同类型的防腐剂做出检测。该方法的处理过程相对简便,并且检测环节中分离度相对较高,回收率也比较好。具体检测工作中,色谱条件要满足ODS-SP色谱柱(250mm×4.6mmX5μm,GLScience),带预柱。流动相A:0.10mol/LNH4Ac缓冲溶液(pH7.2);流动相B:MeOH-CAN(90:10,V/V)。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检测器:波长监测19~700nm。梯度洗脱程序:0~5min,8%A:5~20min,8%~25%A;20~35min,25%~70%A;35~44min,70%~90%A;44~49min,90%~100%A;50min,返回初始状态。
4结束语
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提高消费者健康状况、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现阶段要加强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于研究,尤其对有害物质与致癌物质的检测,要严格按照检测流程与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焦雪丽.HPLC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0(11):72-73.
[2]王文丽.基于荧光标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叶为果.食品质量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实践[J].现代食品,2017(13):51-53.
[4]刘先德.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