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组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播,局部,拓扑,子树,最小,应用层,负载均衡。
局部组播论文文献综述
刘维群,张程,李元臣[1](2012)在《链路共享的时延约束组播路由局部平衡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构建时延约束组播树的代价和计算复杂度,从优化最短路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息的链路共享平衡优化路由算法。算法设计的链路选择函数不仅考虑了目的节点的优先级,同时还考虑了给予低时延路径一定的优先权,在满足时延约束的情况下使组播树的链路数尽可能少,降低了通过最小时延路径建树的概率,提高了链路的共享性。仿真表明,算法的综合性能比较好,在代价、延迟和计算复杂度之间能获得较好的平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刘维群,李元臣[2](2012)在《基于局部信息的时延和时延差约束的组播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组播通信是从一个源节点同时向网络中的多个目的节点发送分组的通信服务,它一般提供一个以上的端到端的服务约束,实际的路由算法在应用时可以受到多重约束,解决这类问题的组播路由算法是NP完全的。在研究了构建组播树的相关算法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延和时延差约束的低代价组播路由算法—DDVMC。该算法采用基于贪婪策略的Dijkstra最小生成树算法,利用局部信息来构建低代价组播树,很好地平衡了树的代价、时延和时延差。仿真表明,该算法能正确地构造出满足约束的组播树,同时还具有较低的代价和计算复杂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2年34期)
李其龙[3](2010)在《基于时间预测与局部恢复的TL-ODMRP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Ad 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多跳无线网络,是不依赖任何固定设施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网络中的每个无线节点都是对等的。由于Ad Hoc网络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加之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Ad Hoc网络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的路由协议及其性能分析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组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增加,人们提出了很多针对Ad Hoc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这些协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树结构的,另一种是基于网格结构的。ODMRP协议是基于网格的组播路由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由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组播路由协议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控制消息的洪泛,它可能导致网络的拥塞。同时在节点高速移动的环境中,链路可能出现中断,使得分组的递交率一般都不是很高。如果由源节点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建立,将会增加很多控制消息,导致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和端到端延迟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组播路由协议TL-ODMRP,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组播路由协议在建立路由时,如果能够预测链路中断的时间,根据它来动态的调整控制消息的发送,就可以减少控制消息的洪泛,提高数据的递交率。在构建路由时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时间预测的路由机制,该机制以最小的链路中断时间作为路由刷新时间来减少控制消息的洪泛。另一方面,在路由构建完毕后,在传输数据过程中,由于节点的移动,可能造成链路的断裂,我们提出一种叫做局部恢复的机制,根据前面预测的链路可能中断时间,由预测到中断的节点进行局部恢复,以减少网络中的控制信息,提高数据的递交率,减少端到端的延迟。本文详细阐述了TL-ODMRP组播路由协议,在对NS2网络仿真软件扩展的基础之上,对TL-ODMRP、ODMRP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分析和比较了仿真结果。相比ODMRP协议,TL-ODMRP组播路由协议提高了数据包的递交率,同时降低了路由的开销,验证了TL-ODMRP协议改进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张轩,李星,李崇荣[4](2009)在《拓扑感知和局部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组播是一种适合大规模流媒体分发的方案。为了解决异质网络条件下Peer节点的负载均衡问题和降低覆盖层传输延迟,提出一个二层构架方案,覆盖网络根据网络距离进行聚类实现拓扑感知来降低覆盖层网络延迟;在聚类网络的内部,通过基于预期适应度的有偏游走算法构建局部负载均衡的覆盖网络。"中国教育与研究网"(Cernet)主干网上的实验验证了节点聚类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O(lgN)的游走步长得到比现有系统更小的相对负载方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张轩,李星,李崇荣[5](2009)在《拓扑感知和局部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组播是一种适合大规模流媒体分发的方案。为了解决异质网络条件下Peer节点的负载均衡问题和降低覆盖层传输延迟,提出一个二层构架方案,覆盖网络根据网络距离进行聚类实现拓扑感知来降低覆盖层网络延迟;在聚类网络的内部,通过基于预期适应度的有偏游走算法构建局部负载均衡的覆盖网络。"中国教育与研究网"(Cernet)主干网上的实验验证了节点聚类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O(lgN)的游走步长得到比现有系统更小的相对负载方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期刊2009年01期)
张晖,张冰怡,邵书超,张宏科[6](2006)在《MPLS组播局部标签聚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组播的局部标签聚合方法,通过查找入口标签边缘路由器中保存的节点表,得到与已有组播树具有最大匹配的组播子树.在此组播子树上,因为不同的组播会话具有相同的路由,可给这些组播会话分配相同的标签,而不需要整个组播树的完全匹配.通过性能分析表明,可进一步减少网络中的标签数量,有效的提高扩展性和可靠性等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局部组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组播通信是从一个源节点同时向网络中的多个目的节点发送分组的通信服务,它一般提供一个以上的端到端的服务约束,实际的路由算法在应用时可以受到多重约束,解决这类问题的组播路由算法是NP完全的。在研究了构建组播树的相关算法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延和时延差约束的低代价组播路由算法—DDVMC。该算法采用基于贪婪策略的Dijkstra最小生成树算法,利用局部信息来构建低代价组播树,很好地平衡了树的代价、时延和时延差。仿真表明,该算法能正确地构造出满足约束的组播树,同时还具有较低的代价和计算复杂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组播论文参考文献
[1].刘维群,张程,李元臣.链路共享的时延约束组播路由局部平衡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
[2].刘维群,李元臣.基于局部信息的时延和时延差约束的组播路由[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
[3].李其龙.基于时间预测与局部恢复的TL-ODMRP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0
[4].张轩,李星,李崇荣.拓扑感知和局部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张轩,李星,李崇荣.拓扑感知和局部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
[6].张晖,张冰怡,邵书超,张宏科.MPLS组播局部标签聚合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