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等定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等,农用地,耕地,信阳,基本农田,山西省,质量。
分等定级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李文明[1](2019)在《基于林地分等定级的地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地是土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林地的正确合理估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两方面来建立地价模型,以某些小班实际成交或者修正后林地地价的测算值为例,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王淑慧,宋沙沙,曹学丽[2](2019)在《基于滋味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判别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在信阳毛尖茶分等定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别建立信阳毛尖7个等级茶汤滋味特征指纹图谱。基于15种特征成分,采用判别分析技术对2个系列41个信阳毛尖茶样进行了良好的等级判别,判别正确率近100%;通过建立7种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相似度计算方法均能反映茶叶等级间的差异大小,其中以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最佳。采用相似度计算方法对茶叶分等定级的结果与其实际等级相一致,并可实现对等级差异的量化分析。(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沈映政,费丽娜,张洪[3](2019)在《红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河县为例,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采用德尔菲法和修正法对构建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以及确定指标值和权重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农用地进行定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的农用地被划分为4级,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43%、16.46%、56.06%和25.04%;②农用地级别从行政中心向四周呈降低趋势,其受城市中心、交通条件、海拔的影响显着;③土地分布呈相互交错态势。(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赵玉领,王巍[4](2019)在《耕地分等定级现状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文件对耕地质量等级、耕地产能调查评价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对耕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近些年成果应用实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叁位一体"保护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耕地质量相关概念描述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有5项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耕地质量、耕地等级、土地质量等概(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19年02期)
牛建中,薄江宏,张文琴[5](2018)在《基于新形势下的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形势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自然资源部,力推"多规合一"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开展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等多项新规大政的实施,全国耕地质量统一管理势在必行。以山西省历年来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工作完成情况为基础,简述山西省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的现状和作用,以落实新形势下的耕地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为目标,对比多部门耕地质量相关评价体系的优缺点,分析总结国土部门现行分等指标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统一开展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工作、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体系提出政策学术建议。(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余春秋,许新国,吴文卫,余强毅[6](2018)在《统筹土地确权、分等定级及征地补偿之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与土地管理政策文件学习,发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的目标与实践并未完整统一。例如,当前农用地分等定级并未充分考虑土地的社会功能;此外农村土地确权暂时仅针对"土地承包权",这可能影响"叁权分置"的深入实施;进而征地补偿"补多少"、"补给谁"的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条块分割,大量基础数据获取有限,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十叁五"规划》提出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发展土地管理"大数据"的战略构想,为统筹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提供了可行路径。[结果]从智慧农业观测与国土资源"一张图"相整合的思路出发,该文详细论述了构建以土地承包权为基础的土地管理"大数据系统"的可行方案。[结论]通过获取地块尺度、实时更新的"土地质量—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综合信息,提高土地管理数据获取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更好服务我国土地管理与科学研究各项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8年06期)
成昱洁[7](201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康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完善,已经从单纯的数量平衡发展到重视数量、质量、生态“叁位一体”保护耕地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占用耕地仍在持续,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加严重。另一方面,后备耕地资源基本枯竭,寻找新的占补平衡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从而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以沈阳市康平县为研究案例区,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通过对比各等级区域限制的阈值,得到各因素提升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指数,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耕地质量提升措施,研究成果将为现有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实际情况与投入产出比,针对平原耕地选取的7个分等因素,可以确定每一分等因素情况下最具潜力地块的具体位置,得到各因素提升示意图。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具潜力的地块数有7个,约0.5km~2,提升值为0.3%。土壤盐渍化程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数有2个,约0.12km~2。排水条件:有1575个排水条件基本健全的地块提升为排水条件健全后,约占76.37km~2。土壤酸碱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有427个,约21.8km~2,由原来的pH9.1提升为pH9.0。灌溉水源:最具潜力的地块有508个,约27km~2,由用深层地下水提升为用浅层地下水灌溉。障碍层次:最具潜力的块有203个,约9.1km~2,由75cm提升为60cm。灌溉保证率:其中将提升为基本满足的地块有2651个,约152.1km~2。坡耕地选取的5个分等因素,得到各因素提升示意图。有效土层厚度:最具有潜力的地块为20cm提升为30cm,有1007个地块约33.8km~2。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具有潜力的地块数为1个,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7%提升至1%,约0.06km~2。土壤酸碱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有9个,约0.63km~2,pH由9.1改为9.0。地形坡度:具有潜力的地块有2443个地块,约90.6km~2。灌溉保证率:最具潜力的地块由无灌溉保证率提升为基本满足,有3041个地块约119km~2。(2)本研究在对康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县域耕地质量提升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的四种方案下农用地等指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总结。单一分等因素下等指数变化的大小与分等因素的权重成正比;多种分等因素结合下,等指数变化多样。在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升现有耕地质量来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保障粮食安全是可行的途径。在耕地质量提升时,可不拘泥于必须实现等级的提升,能够实现等指数提升也应该鼓励。(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10)
郭仁松,张修佳[8](2018)在《面向土地管理的分等定级系统架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为基础,以构成土地质量的较稳定的土地因素为基本依据,对土地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属性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其质量差异,建立起全国可比的等别体系的过程。然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程序复杂、信息量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农用土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辅助用户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15期)
赵坤成[9](201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主要选取察布查尔县为研究区,从耕地的土壤表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地类型,灌溉条件,区位等级,坡度等级和自然质量等级七个方面对耕地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指标的权重,得出察布查尔县耕地的综合等级。再根据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指标与现有基本农田进行对比分析,判定现有基农面积是否满足需求,确定需求后,再从备选耕地中以“择优取优”“集中连片”为原则筛选出优质耕地补划到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中加以保护。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农用地的综合分析研究,得到察布查尔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规划方案。以察布查尔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和2014年土地变更数据为本文的研究基础,以现状耕地地类图斑作为论文数据的评价单元,确定了耕地评价体系,包括耕地质量和社会因子两个目标层,其中包括七个影响要素分别是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灌溉条件、表层土壤厚度、坡度等级、区位等级和耕地利用等级。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使用缓冲区分析和迭加分析等功能对各项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获得该县县域内耕地的综合等级。根据伊犁州上级下达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定补划耕地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最后获得察布查尔县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成果。伊犁州下达察布查尔县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72310公顷,最终划定72495.18公顷,超额完成185.18公顷。(2)通过对察布查尔县基本农田划定前后进行多角度进行对比,总结划定后基本农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最终形成质量高,土壤肥力较好和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红线。(3)将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现该区域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以及质量分布,更便于当地政府加强管理与监督。在监督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基本农田质量的分布,为下一轮的耕地保护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01)
[10](2017)在《分等定级:漕河泾物业探索标准化进阶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走进上海临港产业区和漕河泾开发区,见到漕河泾物业的项目经理,发现他们的办公桌上几乎都有一本《项目分等定级执行标准》。虽然《标准》不厚,页面很新,却已经满是翻折划写的痕迹,很明显这本《标准》已经是大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百宝全书"、行动指南。从《标准》的决策、策划、组织、撰写到最终编辑、印制、发放,这本闪耀着智慧火花、凝聚着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手册,体现了漕河泾物业标准化建设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进阶之路。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7月28日,漕河泾物业编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业管理》期刊2017年11期)
分等定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别建立信阳毛尖7个等级茶汤滋味特征指纹图谱。基于15种特征成分,采用判别分析技术对2个系列41个信阳毛尖茶样进行了良好的等级判别,判别正确率近100%;通过建立7种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相似度计算方法均能反映茶叶等级间的差异大小,其中以新改良程度相似度法最佳。采用相似度计算方法对茶叶分等定级的结果与其实际等级相一致,并可实现对等级差异的量化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等定级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霞,李文明.基于林地分等定级的地价模型[J].现代信息科技.2019
[2].王淑慧,宋沙沙,曹学丽.基于滋味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判别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在信阳毛尖茶分等定级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9
[3].沈映政,费丽娜,张洪.红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9
[4].赵玉领,王巍.耕地分等定级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土地.2019
[5].牛建中,薄江宏,张文琴.基于新形势下的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
[6].余春秋,许新国,吴文卫,余强毅.统筹土地确权、分等定级及征地补偿之路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
[7].成昱洁.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康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8
[8].郭仁松,张修佳.面向土地管理的分等定级系统架构设计[J].科技资讯.2018
[9].赵坤成.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探究[D].新疆大学.2018
[10]..分等定级:漕河泾物业探索标准化进阶之路[J].中国物业管理.2017
论文知识图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流程](/uploads/article/2020/01/03/00aae6799edda21451ace37e.jpg)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uploads/article/2020/01/03/83f0681c95414c92ba5795ed.jpg)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流程](/uploads/article/2020/01/03/e3c1ab806b780a9d74301e19.jpg)
![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模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HDZR2008040130003&suffix=.jpg)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结果](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9221465.nh0033&suffix=.jpg)
![1 评价标准农田的分等定级指标体...](/uploads/article/2020/01/03/07e2f89a25bdbdd54fcd883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