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存论文_李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实生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实,本质,角形,本体论,宗族,虚拟现实,现代性。

现实生存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1](2019)在《向女性发问,向生存现实发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实和经验中汲取在我看来周瑄璞的《日近长安远》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经验之书,这"经验"包含着双重: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而认知经验在这里占有的比例应当更多,她试图在《日近长安远》中尽可能多言说,尽可能多地把自我的和生活的经验放置在其中,尽可能多——我相信我读出了周瑄璞对《日近长安远》的(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赵蓓红[2](2019)在《五四初期都市女性生存的镜像现实与视觉化呈现——郑正秋与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初期的上海,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郑正秋,创办了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以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城市文化体验引领都市传媒文化中男性期许下的女性再造实践。从郑正秋的家庭伦理观和《解放画报》的立场及结构表述上,可以观察近代妇女解放的议题在五四初期如何受制于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男性引领的局限,以及坐标于女性出版场域革新的《解放画报》如何以画报的形态初步建立起一种现代性的图文双轨叙事模式,缝合起前现代与现代迭合点上复杂的文化性别逻辑,记录旧妇女—新女性转化节点上的历史经验和生活实况,奠基20世纪20、30年代妇女画报的出版范式。(本文来源于《都市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姜汉西[3](2019)在《生存的焦虑与时代的隐忧——周大新小说中现实主义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都市与乡土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地域空间,周大新以一种介入现实的努力发现了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都市和乡村成为了叙述的重心。在商品经济时代和消费主义主导下的当代社会生态越来越多元,同时在繁荣与狂热的经济浪潮席卷下,主流价值观引领的失效和共同信仰与伦理道德的失范所导致个体的孤独感和人际间的信任危机共同指向了生存的焦虑。都市与乡土是两个不同的历史和现实维度,同时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场域,人口流动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互动性,在这样的互动中也正好可以窥见那些"失落的美好",周大新小说中的现实针对性正是由此而生发对出个体焦虑感与时代的忧患意识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袁晓梅[4](2019)在《村落的传统生存智慧及其现实困境解析——透过能量学的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南靖县河坑村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结合田野调查与村民口述史的方法,就传统农耕时期、工业化农业时期,以及商业化旅游开发时期村落的农业生态系统与生产、生活方式等进行梳理,绘制出对应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通过不同时期生物、环境、人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与流动,分析村落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因果循环关系,从中揭示传统农耕时期独特的生存智慧,厘清各种现实困境的历史过程与起因。立足生态系统的能量学视野,就河坑村世遗土楼保护与村落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07期)

王跃生[5](2019)在《个体家庭生存和发展承载体分析——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家庭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承载体。近代之前,宗族、邻里、村落、社区及特定的"会"与"社"是与个体家庭具有功能关系的主要承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及之后实行了25年的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向农村个体家庭及其成员提供就业、生活资料、困难救助、医疗服务及子女基础教育的综合承载体;城市家庭则以单位制的家属区及其邻里为基本依托,子女入托、接受基础教育也以就近为主。然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体之后,宗族组织缺少重建的条件,劳动力逐渐开始大规模向非农领域转移,邻里、宗族对个体家庭的承载功能弱化。2000年之后,商品房小区成为城市居民家庭承载体的主导形式,而子女入托、接受义务教育和养老这些家庭所需在新建小区的社区层级供给不足;邻里关系出现"虚化"现象,家庭成员难以从中获得实质性帮助。由于家庭承载体建设与民众生活质量、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吴景明[6](2019)在《从“形式先锋”“民间生存”到“社会现实”——余华小说创作转向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代表先锋文学初露锋芒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到被各方"经典化"了的《活着》,再到晚近毁誉参半的《第七天》,余华的文学创作之路几经转向,嬗变不已又辩证发展。从"十八岁到第七天",余华从"自我"发现的话语先锋,到"款待"他人的聆听生存,再到"见证"时代的介入现实,这是一个趋于广阔的意识与创作的历程。在此间,作家余华不断地确立自我,也不断地拆解自我的边界,跳出固定的身份和狭小的地盘,日益走向深广的文学/社会现实。(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4期)

许莉萍[7](2019)在《论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存美学是福柯汲取了古希腊时期的生活技艺、现代基督教中“自身的技术”和尼采“酒神精神”的精华从而整合构建的一种生活的艺术,是福柯自身生活的审美实践,也是他为了彻底摆脱近代西方社会制度的约束而创造性提出的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出路。福柯一生追寻的都是自身的自由,生存美学是一种审美实践,通过关心自己、不断超越、自律修身的方式最终实现人的自由。本文通过梳理福柯生存美学形成的过程,福柯生存美学的来源与内涵以及生存美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力图探究福柯生存美学的深层逻辑和深远影响。首先,笔者通过分析《性经验史》的创作过程来把握福柯从权力的研究瓶颈中跳脱出来的这一转变并最终转向生存美学的深层原因。其次,笔者从古希腊时期的生活艺术和基督教时期的“自身技术”以及尼采的“酒神精神”中追溯了福柯生存美学的理论来源。再次,笔者透过福柯的学术思想来考察其生存美学的内涵,通过剖析“关心自己”的原则来还原福柯生存美学的本质。最后,福柯的生存美学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笔者结合了福柯生存美学理论,解读在现代社会下生存美学的适用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刘伟斌[8](2019)在《虚拟现实与人类生存境遇》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技术,依赖特定的硬件设备,构建出可以充分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进行互动的高度仿真的叁维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现实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飞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4-02)

王网明,卫欣[9](2019)在《当下另类灾难片的现实意义——以《生存家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灾难片是以自然界、人类、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给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为电影灵感来源,以惊恐、凄惨的情节和直观的毁灭性场景为主要观赏效果的电影。2018年上映的电影《生存家族》用喜剧的类型较平静地反衬出大范围的停电这一另类灾难对于一家人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情感变化,通过对电影画面和电影人物性格变化的分析,引发人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思。(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5期)

徐宏霞,左亚文[10](2019)在《生存论解释与本体论追问:从马克思的“现实本质”定义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学逻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史的一条隐性线索。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的本质"问题在该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先后对人的本质给出过不同定义,其中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现实本质"定义最具代表性。事实上,人的本质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其终极向度,"现实本质"定义的生存论解释不能代替本体论追问,而本体论追问的必要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也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定义之多维性、多元性、多义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现实生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初期的上海,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郑正秋,创办了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以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城市文化体验引领都市传媒文化中男性期许下的女性再造实践。从郑正秋的家庭伦理观和《解放画报》的立场及结构表述上,可以观察近代妇女解放的议题在五四初期如何受制于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男性引领的局限,以及坐标于女性出版场域革新的《解放画报》如何以画报的形态初步建立起一种现代性的图文双轨叙事模式,缝合起前现代与现代迭合点上复杂的文化性别逻辑,记录旧妇女—新女性转化节点上的历史经验和生活实况,奠基20世纪20、30年代妇女画报的出版范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实生存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浩.向女性发问,向生存现实发问[J].小说评论.2019

[2].赵蓓红.五四初期都市女性生存的镜像现实与视觉化呈现——郑正秋与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J].都市文化研究.2019

[3].姜汉西.生存的焦虑与时代的隐忧——周大新小说中现实主义情怀[J].红河学院学报.2019

[4].袁晓梅.村落的传统生存智慧及其现实困境解析——透过能量学的视野[J].中国园林.2019

[5].王跃生.个体家庭生存和发展承载体分析——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J].江苏社会科学.2019

[6].吴景明.从“形式先锋”“民间生存”到“社会现实”——余华小说创作转向论[J].当代文坛.2019

[7].许莉萍.论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其现实意义[D].湖北民族大学.2019

[8].刘伟斌.虚拟现实与人类生存境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王网明,卫欣.当下另类灾难片的现实意义——以《生存家族》为例[J].大众文艺.2019

[10].徐宏霞,左亚文.生存论解释与本体论追问:从马克思的“现实本质”定义谈起[J].湖北社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生命的空间II”的互动场景“生命的空间II”中复杂的生物互动张小涛《蚂蚁搬家之叁》300×200cm张小...时装店Fig.6-1Soldesboutique还...《2008年4JJ20日》左:}J照作「}石中“我...刘晓东《烧耗子》

标签:;  ;  ;  ;  ;  ;  ;  

现实生存论文_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