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得体”浅说(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表达要得体》课堂实录》文中认为一、得体交流,课前暖场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还在暑假,同学们竟然能如此积极地全员来上课,老师对你们的到来与支持表示最真诚的感谢。谢谢大家!(师鞠躬,生鼓掌。)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表达要得体》。同学们穿着整齐干净的校服,安静有序地步入报告厅,这就是得体的表现。(师板书"得体"。)
冯善亮[2](2021)在《“得体”的背后是理解和尊重》文中提出《表达要得体》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所谓语言表达要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因为实用文交际性强,所以统编教材才将其作为"表达要得体"的写作教学训练对象。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写作属于功能性的社交活动,是为了特定的读者和目的进行的书面交际活动。从这个角度说,"表达要得体"属于功能性特征典型的写作训练。刘洋老师执教的这节作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郑荣馨[3](2021)在《世纪之交得体修辞研究述评》文中指出1996年,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一书第九章从不同角度对得体性原则作了卓有创见的论述,提出得体性是修辞学的最高原则的重要观点。此后,语言的得体性问题激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成为修辞学界的一个讨论、争鸣热点,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修辞学通论》中关于得体性的论述,进行解读、比较、延伸、深化、拓展、创新,推进了得体修辞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世纪之交的得体修辞学研究的状况,从得体性含义、最高原则以及层次性、文化性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评述。
范桦,蒋祖霞[4](2021)在《表达要得体》文中认为课堂回放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在上今天的课之前,先和大家说一个故事。某家生了一个孩子,办满月酒时抱出来和大家见面,请大家说说孩子将来的前途。甲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乙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如果你是丙,你会说什么呢?生: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
靳亚文[5](2021)在《初级阶段听说教材话语得体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媛媛[6](2021)在《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语文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列出,可见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四个板块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式众多,题型灵活,一直是高考试题研究的重点,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研究,探寻试题的考点和命题特点,指导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的实践。本论文以2011—2020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点。将语言文字运用题分为词语运用,辨析与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这七大类,结合具体的试题分析归纳出各个题型涉及的考点。第二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特点。基于试题考点研究,通过分析命题依据的规律性,探寻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趋于灵活多样、选材更加广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的命题特点。第三部分是探究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在前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具体可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探究试题研究对教与学的现实指导。在教师教学方面,一是注意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二是课堂渗透,教考结合;三是设置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一是要夯实基础,注重日常积累;二是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掌握做题技巧。本论文的研究不只是为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本身,也不单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探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王秋明[7](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提高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更重视汉语口语教学,而留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相对落后于口语交际能力,书面语表达不得体,并且在表达中伴随着口语化现象。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筛选语料库中韩国留学生的考试作文,选取不同文体中典型的书面语体作文语料进行研究,发现韩国留学生书面语作文中存在口语化倾向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同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改进建议。希望本文可以对留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七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语料来源、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分别从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体、口语和书面语问题、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提出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的判定标准以及对语料库中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第三章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作文,分析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即:词汇、短语、句子、韵律等方面的口语化倾向问题。第四章对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母语与目的语负迁移、学生以及教材教师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五章根据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的原因,从学生和教材教师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综上,本文希望可以改进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这一问题,加强留学生语体意识,使语言表达得体,提高汉语书面语写作能力。
王雨微[8](202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拒绝语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拒绝是一种言语行为,与邀请、称赞等言语行为不同,拒绝会让对方产生不满的情绪,威胁对方颜面。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中西方交流已经成为共识。为了正确展示交际双方的表达意愿,达到有效交际,为跨文化交际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各领域的人们将视角转向了语言的得体使用。如何正确使用拒绝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汉语拒绝语的使用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在拒绝时,倾向于使用委婉的语言表达拒绝意愿,这种表达有时不含有典型的拒绝词汇标志,留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容易造成交际误解,无法达到有效交际。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拒绝语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拒绝语的理论基础,根据文献资料以及笔者的思考,对汉语拒绝语的含义、特点、表达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拒绝语分布以及留学生使用汉语拒绝语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影响拒绝表达的因素。我们认为交际场景的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关系的亲疏以及交际的内容都会对留学生的拒绝策略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根据两次调查结果及其问题,在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拒绝语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对外汉语课堂上拒绝语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参考。
杨钧寓[9](2021)在《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文中提出外交话语是发言人进行外交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各国直接了解中国的途径,外交话语的特定语境,发言人各自的语言建构,体现的国家形象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者们去关注。随着国家政府的调整,党和国家对外交活动的日益重视,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对外交发言人外交话语的广泛传播,发言人的外交话语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热议,如果外交话语需要被互联网、群众正确传播,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有效地对外传播国家的处事规则,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因此,结合当前国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国家外交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加强发言人外交话语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力,形成系统科学严谨的外交话语系统,推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由于华春莹在外交活动中温和又刚强的言语模式,使得塑造的国家形象中的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等语用特色突出,所以本文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本文以语用学、修辞学、语言传播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基于发言人外交话语言语交际时的语境,以构建国家形象为切入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增强中国话语权为目标,对华春莹外交话语的语言使用进行剖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析、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部分。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基于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两大原则,华春莹以辩证统一的准则使用、选择言语交际中的外交话语。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在语用原则的指导下主要体现在词语、句子、语篇这三个方面。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分为塑造和传播两个部分,总结出华春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国家形象。本文充分挖掘华春莹外交话语塑造的国家形象特点,基于国家主体、国际地位、外交发展等方面总结华春莹外交外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朱嘉祺[10](2021)在《留学生汉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研究》文中指出汉语的不一致立场表达是交际互动中重要的言语行为,关系到说话人能否在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否与交际对象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与此同时不一致立场表达也是具有习得难度的言语行为,我们发现即使是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不一致立场表达上仍然存在困难和障碍。本研究根据汉语母语者的交谈互动语料总结了汉语母语者不一致立场表达的表达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调查了汉语口语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编排情况、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情况以及高级水平留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全面揭示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现状,以期为不一致立场表达知识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与意义,梳理和总结关于不一致立场表达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汉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介绍,根据汉语母语者的交谈互动语料总结了汉语母语者不一致立场表达的表达模式、缓和策略。第三章是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不一致立场表达编排情况的考察,调查与分析了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在课文、注释、练习中的分布情况,不一致立场表达模式与缓和策略的分布情况,并总结了教材在不一致立场表达编排上的优点与不足。第四章是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情况的习得调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知识的认知情况与学习态度,并使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平的高级留学生的不一致立场表达进行了实证考察,揭示高级留学生不一致立场的表达特征与常见偏误,以及高级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阶段特点。第五章是教学建议,基于以上调查,提出不一致立场表达相关的教材编写建议、教师教学建议以及学生的学习建议。最后是结语,总结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之处。
二、表达“得体”浅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达“得体”浅说(论文提纲范文)
(1)《表达要得体》课堂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得体交流,课前暖场 |
二、创设情境,修改不得体的表达 |
三、学习表达得体的写作知识 |
(一) |
(二) |
(三) |
四、课堂实践 |
(一) |
(二) |
五、结课 |
(2)“得体”的背后是理解和尊重(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有意义的任务情境创设 |
二、注重写作知识的动态呈现 |
三、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 |
四、重视“立德树人”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
(3)世纪之交得体修辞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得体性的含义 |
二、语言得体性最高原则 |
(一)得体性最高原则提出的背景 |
1. 对中国古典修辞学传统的继承 |
2. 对国外修辞理论精华的吸收 |
3. 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宏观把握 |
4. 王希杰对自身的超越 |
(二)得体性最高原则何以成立的研究 |
1. 涉及广度论 |
2. 最高指南论 |
3. 统帅控制论 |
4. 比较确立论 |
(三)得体性最高原则的不同意见 |
三、语言得体的层次性、文化性 |
(一)语言得体的层次性 |
1. 语言得体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
2. 语言得体具有层次性的原因 |
(二)语言得体的文化性 |
1. 语言得体文化性的实质 |
2. 语言得体和文化的渗透关系 |
3. 文化性是衡量语言得体的重要标准 |
4. 语言得体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
(4)表达要得体(论文提纲范文)
◆课堂回放◆ |
一、情境导入 |
二、任务写作 |
三、作业布置 |
◆专家点评◆ |
“得体”是最温暖的语言 |
1.注重语言涵泳品味,落实多层面要求 |
2.注重思考过程,训练思维能力 |
3.注重互动教学,训练对话表达 |
(6)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一节 词语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二节 辨析与修改病句题考点分析 |
第三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考点分析 |
第四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考点分析 |
第五节 语言表达题考点分析 |
第六节 标点符号题考点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依据的规律性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教师教学的指导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语料库的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语料来源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对象 |
一、文献综述 |
(一)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体的研究 |
(二)关于口语和书面语问题的研究 |
(三)书面语的口语化倾向问题研究 |
二、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的判定标准及统计分析 |
(一)判定标准 |
(二)统计分析 |
三、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 |
(一)词汇的口语化倾向 |
(二)短语的口语化倾向 |
(三)句子的口语化倾向 |
(四)韵律不协调导致的口语化倾向 |
四、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分析 |
(一)母语与目的语负迁移 |
1.汉韩书面语体不一致 |
2.母语负迁移 |
3.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二)学习者自身因素 |
1.书面语体意识不强 |
2.课外阅读数量不充足 |
3.学习者采用回避策略 |
(三)教材因素 |
1.教材语体意识薄弱 |
2.练习与语境不对应 |
(四)教师因素 |
1.教师不重视语体教学 |
2.对语体问题缺少批注 |
五、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建议 |
(一)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建议 |
1.培养语体意识 |
2.积累书面词汇 |
3.提升写作能力 |
(二)针对教材的建议 |
1.教材编写中增强语体意识 |
2.科学设计语体练习 |
(三)针对教师的建议 |
1.重视培养语体意识 |
2.重视书面语体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语语体成分表 |
致谢 |
(8)对外汉语教学中拒绝语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汉语拒绝语的研究 |
(二)拒绝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统计分析法 |
(二)归纳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拒绝语的相关问题阐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言语行为理论 |
(二)面子理论 |
二、使用原则 |
(一)合作原则 |
(二)礼貌原则 |
三、汉语拒绝语概述 |
(一)汉语拒绝语的含义 |
(二)汉语拒绝语的特点 |
(三)汉语拒绝语的表达方式及分类 |
(四)影响汉语拒绝语使用的因素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拒绝语分布及选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一、教材的选择 |
二、教材中拒绝语的分布情况考察及分析 |
(一)拒绝语的分布情况考察 |
(二)拒绝语的分布情况分析 |
三、教材中拒绝语的选用情况考察及分析 |
(一)拒绝语的选用情况考察 |
(二)拒绝语的选用情况分析 |
第四章 留学生使用拒绝语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一、留学生拒绝语的使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留学生拒绝语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二)不同场景下留学生拒绝语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三)不同社会地位下留学生拒绝语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四)不同社会关系下留学生拒绝语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三、留学生使用拒绝语时存在的问题 |
(一)缺少必要的称呼用语 |
(二)忽视社会地位和距离的不同 |
第五章 对外汉语中拒绝语教学与使用的建议 |
一、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加强对拒绝功能句的考察 |
(二)重视课文中拒绝话题的安排 |
(三)设置针对性练习 |
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重视拒绝语教学 |
(二)提高拒绝语教学技巧 |
三、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
(一)紧跟教师节奏 |
(二)积累语言素材 |
(三)主动进行交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留学生汉语拒绝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四、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五、选题研究的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内部语境 |
一、外交话语中的语法语境 |
二、外交话语中的语义语境 |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外部语境 |
一、外交话语中的主观语境 |
二、外交话语中的客观语境 |
第二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 |
第一节 合作原则 |
一、对等与适度准则 |
二、真实与共享准则 |
三、简短与清晰准则 |
第二节 得体原则 |
一、尊重与强硬准则 |
二、谦虚与接纳准则 |
三、幽默与严谨准则 |
第三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 |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词语策略 |
一、词语词义策略 |
二、固定语策略 |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句子策略 |
一、句子语气策略 |
二、句子行为策略 |
第三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篇策略 |
一、语篇结构策略 |
二、语篇衔接策略 |
第四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塑造功能 |
一、塑造国家政治形象 |
二、塑造国家经济形象 |
三、塑造国家人道主义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传播功能 |
一、国家主体形象的传播 |
二、国际地位形象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留学生汉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成果 |
1.3.1 不一致立场表达相关的本体研究 |
1.3.2 不一致立场表达相关的二语教学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立场与立场三角理论 |
1.4.2 会话分析理论 |
1.4.3 语际语用学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分析法 |
1.5.2 会话分析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汉语不一致立场表达 |
2.1 不一致立场表达的界定 |
2.1.1 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定义 |
2.1.2 不一致立场表达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 不一致立场表达模式 |
2.2.1 不一致立场提示语 |
2.2.2 不一致立场表达中心内容 |
2.3 不一致立场表达的缓和策略 |
2.3.1 外部调节策略 |
2.3.2 内部调节策略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口语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编排情况 |
3.1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分布情况 |
3.1.1 课文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分布情况 |
3.1.2 注释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分布情况 |
3.1.3 练习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分布情况 |
3.2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模式的编排情况 |
3.2.1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提示语的编排情况 |
3.2.2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中心内容的编排情况 |
3.3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缓和策略的编排情况 |
3.3.1 教材中的缓和策略 |
3.3.2 教材中缓和策略的具体语言形式 |
3.4 教材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人际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情况 |
4.1 基于问卷调查的习得研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2 基于会话调查的习得研究 |
4.2.1 语料说明 |
4.2.2 学习者不一致立场表达的识别 |
4.2.3 汉语学习者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使用情况 |
4.2.4 汉语学习者不一致立场表达的偏误情况 |
4.2.5 不同水平的高级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情况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留学生不一致立场表达的教学建议 |
5.1 教材编写的建议 |
5.1.1 课文编排建议 |
5.1.2 注释建议 |
5.1.3 练习建议 |
5.2 课堂教学的建议 |
5.2.1 重视不一致立场表达的教学 |
5.2.2 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
5.2.3 采用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
5.2.4 设计多元有趣的操练方式 |
5.3 学习者学习的建议 |
5.3.1 提高不一致立场表达知识的输入意识 |
5.3.2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
5.3.3 积极练习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表达“得体”浅说(论文参考文献)
- [1]《表达要得体》课堂实录[J]. 刘洋. 语文教学通讯, 2021(35)
- [2]“得体”的背后是理解和尊重[J]. 冯善亮. 语文教学通讯, 2021(35)
- [3]世纪之交得体修辞研究述评[J]. 郑荣馨.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表达要得体[J]. 范桦,蒋祖霞. 新作文, 2021(Z4)
- [5]初级阶段听说教材话语得体性研究[D]. 靳亚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D]. 刘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基于语料库的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书面语口语化倾向问题研究[D]. 王秋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对外汉语教学中拒绝语的调查研究[D]. 王雨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D]. 杨钧寓.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留学生汉语不一致立场表达的习得研究[D]. 朱嘉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