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主义论文_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族群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族群,主义,肯尼亚,穆斯林,伊斯兰,遗毒,菲律宾。

族群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8)在《殖民主义的历史遗毒:当代族群冲突的根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冲突作为二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的政治冲突形式之一,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族群、国家乃至国际的政治安全。族群冲突发生的根源,目前学界主要有理性主义、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叁种范式的解释。这叁种范式缺乏对殖民主义这一历史因素的分析,而从二战以来族群冲突的数据可见,族群冲突多发生在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实际上,当代族群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殖民者在被殖民国家采取分而治之等政治统治行为的"后遗症"。被殖民国家的族群关系并没有随着国家取得独立而得到显着改善,诸多历史问题持续至今并以新的形式出现,成为当今世界族群冲突发生的历史根源。(本文来源于《探索》期刊2018年05期)

丁玫[2](2018)在《族群关系的协商——新西兰的社会契约与二元文化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人类学的视角,结合文献研究,认为新西兰政府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唐伊条约》(Waitangi Treaty)以及相应的二元文化主义政策,对处理好双方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殖民背景下签订的条约通常是不平等的条款,在反殖民主义和民族独立的运动中,这种不平等条约都要废止。然而,新西兰的情况例外,《怀唐伊条约》不但没有被废除,反而成为新西兰独立后的立国之本。本文站在毛利人的立场,探讨其中的原因,分析这种社会契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8年04期)

包刚升[3](2018)在《西方政治的新现实——族群宗教多元主义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西方国家出现了选民政治分歧加大、右翼与极右翼政治力量崛起、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的现象。这种西方政治的新现实,主要驱动力量是国内人口结构多样化的提高与族群宗教多元主义的崛起。人口族群宗教多样性的提高,可能导致西方国家内部政治分歧的加深和潜在政治冲突的增加。实际上,族群宗教多元主义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上的不对称结构。这里的悖论在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秉承的自由原则与平等观念导致了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但如果部分少数族群宗教群体和部分移民群体不能对西方国家形成政治认同,不能对现有宪法体制与政治秩序提供政治支持,就可能反过来削弱西方的自由民主政体。为了有效应对族群宗教多元主义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在移民、边境、族群、宗教等内外政策上很可能会转向更加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立场。(本文来源于《政治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赵一戎[4](2018)在《摩洛族群的形成与摩洛分离主义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律宾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而菲律宾南部地区一直时局混乱并被菲律宾当局认为存在着所谓“摩洛问题”。尽管都被称为摩洛人,但摩洛人各个亚族之间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方面均不相同。摩洛人群体生活于菲律宾南部和西南部苏禄群岛、巴拉望、棉兰老岛等地,由多个伊斯兰化的马来人语言群体构成,主要有十叁个亚族,其中玛拉瑙人、玛京达瑙人和陶苏格人是人口最多的叁个亚族,除此之外,摩洛人群体还包括:居住在苏禄群岛,被认为是陶苏格人附属的萨马尔人;生活在玛拉瑙人和玛京达瑙人边界地区的伊拉农人;居住于现南达沃省和萨兰加尼省的桑吉尔人;在南达沃省和东达沃省生活的卡拉甘人;在苏禄群岛地区生活的加玛·玛朋人和巴交人;在巴拉望生活的巴拉望人;在叁宝颜南部海域巴西兰省海岛上生活的雅坎人;以及生活在叁宝颜半岛上被称为卡里巴甘人或莫伯格人或玛里巴甘南人的群体。菲律宾独立后,由于其权益长期被马尼拉中央政府所剥夺和漠视,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断丧失,生活在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即摩洛人群体中先后成立了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ILF)、阿布沙耶夫武装等组织对抗马尼拉政府,而其中后者还与基地组织、ISIS等极端势力交往甚密,菲律宾南部局势一直处于动荡反复之中。本文将通过对摩洛人群体构成及其宗教、文化、法律、社会概况进行描述,进而借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于民族主义发展的分析范式,以研究菲律宾穆斯林群体在现代化进程及与强势基督教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出了对于自身摩洛族群的认同,并进而发展为与菲律宾马尼拉中央政府相对抗的武装分离主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兆侠,汤月娟[5](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族群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现状及融合对策——以回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族群(以宁夏回族为例)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试探如何使少数族群文化认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共识体系中,从而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性作用,使其成为包含少数族群在内的"最大公约数"。(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10期)

李鹏涛,胥帅[6](2017)在《当代肯尼亚族群政治中的马吉姆博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吉姆博主义是独立后肯尼亚政治中的一股重要思潮,意指地方分权或者联邦制,它代表了肯尼亚少数族群的主要诉求。在肯尼亚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建立中央集权或者实行地方分权的争论,一直是肯尼亚政治中的核心话题之一。肯尼亚独立之初,肯尼亚民族主义者内部围绕着究竟是建立中央集权政府,还是地方分权的"马吉姆博主义"联邦制政府而发生激烈纷争,最终中央集权主张占据上风。此后,肯尼亚政府的中央集权倾向日益强化,马吉姆博主义受到压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民主化和多党制的重新实行,马吉姆博主义再度兴起,2010年肯尼亚新宪法确立了地方分权,这在独立以来的肯尼亚政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来源于《非洲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李鹏涛,胥帅[7](2017)在《当代肯尼亚族群政治中的马吉姆博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吉姆博主义是独立后肯尼亚政治中的一股重要思潮,意指地方分权或者联邦制,它代表了肯尼亚少数族群的主要诉求。在肯尼亚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建立中央集权或者实行地方分权的争论,一直是肯尼亚政治中的核心话题之一。肯尼亚独立之初,肯尼亚民族主义者内部围绕着究竟是建立中央集权政府,还是地方分权的"马吉姆博主义"联邦制政府而发生激烈纷争,最终中央集权主张占据上风。此后,肯尼亚政府的中央集权倾向日益强化,马吉姆博主义受到压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民主化和多党制的重新实行,马吉姆博主义再度兴起,2010年青尼亚新宪法确立了地方分权,这在独立以来的肯尼亚政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来源于《非洲研究2017年第2卷(总第11卷)》期刊2017-12-01)

何博,刘务[8](2017)在《跨境族群与跨境族群分离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国境线而居的族群,既受他国同族人在族源、语言、文化等方面对他们的吸引,也有对母国的政治认同。一旦跨境族群对本族群的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加上母国民族政策的失误及国际势力的蛊惑,跨境族群的不满情绪就可能酿成分离主义,并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民族自决权"的蓄意歪曲;国际势力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的推波助澜;泛民族主义的泛滥和蛊惑等。面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当代主权国家的疯狂解构,既需要继续推动和发挥联合国在反对与遏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中的作用,也需要跨境族群母国加大民族国家构建力度以提升跨境族群的国家认同,还需要相关国家在治理跨境族群分离主义问题上积极合作。(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7年06期)

左宏愿[9](2017)在《种族、族群与阶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种族和族群研究的路径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种族和族群研究可以分为两个研究路径。一个路径更关注族群的政治经济不平等,主要展开族群、阶级的关系及族群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试图透过种族、族群的面纱,为族群排斥和族群冲突等提供一个更加深入的阶级分析和解释。另一个路径则关更关注种族、族群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再生产,致力于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种族意识社会化再生产的结构性原因,并突出了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这些研究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对种族和族群问题的解释,为种族、族群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留下了需要更进一步解决的难题,对于我们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族际关系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周丽娅[10](2017)在《伊斯兰中间主义理念及其对融洽族群关系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宣扬中正与和平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是二十世纪末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一股新思潮,这一思潮更好地诠释了伊斯兰教的本质是中和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沃赛托"中间一词有中正、端正、公正、节制等涵义,伊斯兰中间主义也是指导穆斯林在实际行为中平衡适中、不偏不倚的典范。当前一部分包含穆斯林族群在内的多民族国家都面对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倡导温和、公正、均衡原则的中间主义可能对当前穆斯林族群与其他族群和睦相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7年02期)

族群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人类学的视角,结合文献研究,认为新西兰政府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唐伊条约》(Waitangi Treaty)以及相应的二元文化主义政策,对处理好双方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殖民背景下签订的条约通常是不平等的条款,在反殖民主义和民族独立的运动中,这种不平等条约都要废止。然而,新西兰的情况例外,《怀唐伊条约》不但没有被废除,反而成为新西兰独立后的立国之本。本文站在毛利人的立场,探讨其中的原因,分析这种社会契约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族群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殖民主义的历史遗毒:当代族群冲突的根源探析[J].探索.2018

[2].丁玫.族群关系的协商——新西兰的社会契约与二元文化主义[J].世界民族.2018

[3].包刚升.西方政治的新现实——族群宗教多元主义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的挑战[J].政治学研究.2018

[4].赵一戎.摩洛族群的形成与摩洛分离主义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8

[5].刘兆侠,汤月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族群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现状及融合对策——以回族为例[J].法制博览.2018

[6].李鹏涛,胥帅.当代肯尼亚族群政治中的马吉姆博主义[J].非洲研究.2017

[7].李鹏涛,胥帅.当代肯尼亚族群政治中的马吉姆博主义[C].非洲研究2017年第2卷(总第11卷).2017

[8].何博,刘务.跨境族群与跨境族群分离主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

[9].左宏愿.种族、族群与阶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种族和族群研究的路径及其启示[J].民族研究.2017

[10].周丽娅.伊斯兰中间主义理念及其对融洽族群关系的意义[J].世界民族.2017

论文知识图

国家认同、公民身份和族群意识公民身份和族群意识图1显示的这种关系是一...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都市人类学学科发展与内容体系概念图田流沙,世纪末的狂欢,155×170cm,...世俗主义因子分与腐败控制指数散点图

标签:;  ;  ;  ;  ;  ;  ;  

族群主义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