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学,教育体制,京师,中国教育,认知,中国近代,逻辑。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华[1](2007)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认知逻辑基础——重评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1866-1867年关于添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既有研究往往注重西方文化和教育体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冲击之外部影响,而对中国教育自身的演变过程关注不够。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为研究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自身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以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1866—1867年关于添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论为例,重新分析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内部关系,可以发现西方科学教育模式的可学习性、中国有学习西方教育模式的强烈功利性动机以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自身分裂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教育模式的叁个必要条件,而这也正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认知逻辑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张皓[2](2002)在《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先秦名辩逻辑是世界逻辑叁大源流之一,同古希腊逻辑和印度因明同步发祥。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广为兴盛,中国逻辑界名家辈出,各有创新,尤其是墨子及其后学,撰《墨经》,创墨辩逻辑,将中国古典逻辑学推向鼎盛。然而,自秦汉以后,受历朝各代“独尊儒术”的影响,兼之自身的缺陷,名辩学渐趋衰微,至魏晋已几成绝学。直至近代时期,中国的逻辑科学在经受了长期的冷遇之后,重新迎来了大恢复、大复苏的局面。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是中国逻辑史上颇具里程碑式的重大转折时期,不仅为中国现当代逻辑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变动,为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近代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状况作以较为全面的回顾,对其总体发展特征加以简单探讨,并就其对当时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在当前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一研究无论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还是在思维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简单回顾了近代以前中国古典名辩逻辑的发展概况之后,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指明其发展概况,并就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加以简要论述,指出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这一部分,从叁个方面:(1)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2)因明的复苏和弘扬;(3)中国名辩学研究的复兴。对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作以较为全面的回顾。针对每一个方面,都从其历史渊源、近代时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代表着作和主要观点及其成就等加以条理清晰、详尽明了的阐述,较为全面的展现了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状况。 第叁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在第二部分全面介绍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综观发展历程,总结出其发展的如下主要特征:()仍具政治、功利主义的特点;(二)重归纳法和归纳逻辑的宣传、介绍,相对轻视演绎法的特征;(3)中国古典逻辑思想的发掘,尤其是对墨家逻辑的重新研究是在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印度因明的复兴推动下得以实现的特征;(4)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叁大逻辑体系的比较分析研究。 第四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影响。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所给予本学科及社会诸多领域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2)对思维方式的影响;(3)对哲学、史学等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4)对教育的影响;(5)对科学的影响等。(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2-05-01)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先秦名辩逻辑是世界逻辑叁大源流之一,同古希腊逻辑和印度因明同步发祥。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广为兴盛,中国逻辑界名家辈出,各有创新,尤其是墨子及其后学,撰《墨经》,创墨辩逻辑,将中国古典逻辑学推向鼎盛。然而,自秦汉以后,受历朝各代“独尊儒术”的影响,兼之自身的缺陷,名辩学渐趋衰微,至魏晋已几成绝学。直至近代时期,中国的逻辑科学在经受了长期的冷遇之后,重新迎来了大恢复、大复苏的局面。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是中国逻辑史上颇具里程碑式的重大转折时期,不仅为中国现当代逻辑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变动,为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近代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状况作以较为全面的回顾,对其总体发展特征加以简单探讨,并就其对当时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在当前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一研究无论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还是在思维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简单回顾了近代以前中国古典名辩逻辑的发展概况之后,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指明其发展概况,并就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加以简要论述,指出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这一部分,从叁个方面:(1)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2)因明的复苏和弘扬;(3)中国名辩学研究的复兴。对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作以较为全面的回顾。针对每一个方面,都从其历史渊源、近代时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代表着作和主要观点及其成就等加以条理清晰、详尽明了的阐述,较为全面的展现了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状况。 第叁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在第二部分全面介绍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综观发展历程,总结出其发展的如下主要特征:()仍具政治、功利主义的特点;(二)重归纳法和归纳逻辑的宣传、介绍,相对轻视演绎法的特征;(3)中国古典逻辑思想的发掘,尤其是对墨家逻辑的重新研究是在西方逻辑的系统引进,印度因明的复兴推动下得以实现的特征;(4)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叁大逻辑体系的比较分析研究。 第四部分:中国近代逻辑科学发展的影响。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近代时期中国逻辑科学发展所给予本学科及社会诸多领域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2)对思维方式的影响;(3)对哲学、史学等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4)对教育的影响;(5)对科学的影响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近代逻辑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形成的认知逻辑基础——重评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1866-1867年关于添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2].张皓.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2